英特尔"芯"机会:实现了产品组合的多样化
时隔六年,历史彷佛经历了一个小小的轮回。
六年前,被称为“Web2.0之父”的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在旧金山举办了第一届“Web2.0大会”,其初衷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帮助行业重新恢复信心。结果在当年上市的谷歌就以自身的示范效应证明,当行业开始复苏时,此前的危机中或许就孕育着下一个大机会。
2009年10月,当新一届“Web 2.0峰会”召开时,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出现。硅谷的商业领袖们,如雅虎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Twitter CEO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Facebook COO谢里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等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在眼下这场70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找到信心。
期间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S. Otellini)暗示了历史重演的可能性。当然,首先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特尔年净利润为53亿美元,与2007财年相比下滑了24%。但是在今年前三季度,英特尔就出现了逆转,这三个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分别是6.47亿美元、10亿美元和19亿美元。尽管相比于去年同期均仍处未摆脱下滑阶段,但这已经明显高于华尔街的预期。而这也帮助道·琼斯指数在金融危机一年之后首次突破1万点大关。“这表明经济已经触底。”欧德宁说。
而接下来,他表示英特尔已经掌握了未来三代芯片的设计,将在移动互联网、嵌入式市场、个人医疗以及PC行业的升级换代过程中,投入重注。这意味着未来的新市场或许就在其中,而这也足以让这次金融危机对英特尔的负面影响消失殆尽。
无疑,在英特尔工作了35年、职业生涯也从未离开过英特尔的CEO经历了上一次行业危机的历练后,眼下对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心态也越来越从容。今年夏天他看了几本关于经济萧条以及美国政府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书,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的《Traitor to His Class》,和阿米蒂·什莱斯(Amity Shlaes)从人性的角度看经济萧条的《The Forgotten Man》,“我从中感到,目前的经济危机并没有任何新的东西。现在发生的一切,当时就发生过。”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预见
在英特尔把下一个甚至几个大机会变成市场现实之前,一个朴素的疑问是,为何英特尔能比同行们更早地预估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又为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重新回到恢复的轨道上?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感谢2001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带给英特尔的经验。当时由于行业需求结构出现了问题,整个PC行业保留了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在危机中的消化渠道被大大减弱,市场需求的下降让电脑厂商们积累了大量库存。当危机过去后,厂家不得不先清除库存,这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让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制造商失去了推广新品的机会。
因此从那时起,英特尔就改变了以前将货物一并交给客户的做法,而是建立了一个实时反馈系统,为客户建立库存中心,客户不需要保有库存,只需根据需要取货。而英特尔自身的库存周期也缩短了50%以上。在2000年时,他们的库存周期为18个月,而现在,这个周期仅有不到6个月。因此,渠道中就能够做到没有超额库存。这样一来,英特尔就能够精确地了解到PC公司生产情况。目前,英特尔有超过70%的业务都能实时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情况,这对英特尔提前了解产业情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此当2008年整个市场开始对PC,尤其是企业级市场对PC需求开始下滑时,英特尔几乎和PC制造商们同时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而对此最直接的反应自然是减少产能。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筹备,英特尔连续关闭了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Santa Clara)的工厂、美国俄勒冈的工厂、马来西亚测试工厂和菲律宾测试工厂,合计员工数量约6000人。其中,圣克拉拉工厂创建于1968年,是英特尔在硅谷地区的最后一座工厂。尔后英特尔也撤销了在中国上海的封装测试工厂,将产能合并到成都的工厂,同时加强了大连工厂的建设。这些措施让英特尔进一步优化了产能的结构。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更加专注芯片的制造,改善制造流程,提高制造效率。在今年9月甚至还成立了英特尔技术和制造集团(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Group),由英特尔首席行政官兼执行副总裁安迪·布莱恩特(Andy Bryant)出任掌门。技术和制造集团和新成立的英特尔架构集团(Intel Architecture Group)并列——架构集团由马宏升(Sean Maloney)和浦大卫(Dadi Perlmutter)两位执行副总裁联手掌管——成为英特尔最新的核心部门。
此举的目的抛开人事安排不谈,无疑也是希望通过加强在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来适应市场更为多变的需求。比如英特尔内部人士也表示,现在英特尔生产芯片所花的时间只有过去一半,这样和过去相比,就能更灵活地根据市场情况而调整生产。到今年12月中旬,英特尔也展示了将投入商用的下一代32纳米技术,而这也意味着英特尔的制造水平依然在按照摩尔定律严格推进。
越萧条,越投入
对英特尔来说,其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留下的不仅仅只有摩尔定律。自1970年代,摩尔掌舵英特尔以来,他在危机时的原则理念也被坚持下来。“我们会继续遵循摩尔‘靠节约无法走出衰退,技术企业需要在经济衰退期间进行投资’的方针。”欧德宁说。
2001年的经济危机对高科技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英特尔裁员数千人,并且关闭了亏损的业务。与此同时,英特尔却加大了微处理器这一核心业务的研发投资,虽然公司的利润在下滑,但却帮助英特尔实现了产品组合的多样化。
而现在欧德宁同样在危机中反而投入重注,以求在复苏时迎来更多的发展。在这一次的经济周期中,英特尔依然刷新着投资和收购领域的纪录。
就在英特尔为了优化产能给关闭一些工厂的同时,今年2月,欧德宁宣布英特尔在未来两年将投入70亿美元升级其美国工厂生产技术,并且采用最先进的32纳米制造工艺。这是英特尔历史上为单一制造工艺投入的最大一笔资金,这笔投资将针对位于俄勒冈、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三州的现有工厂,预计可增加7000个左右的高收入、熟练工种岗位。
英特尔在欧德宁上任以来最大的收购也发生在今年。六月份欧德宁宣布买下嵌入式设备软件公司WindRiver。这一收购花费了英特尔8.84亿美元,此后WindRiver成为了英特尔的全资子公司。紧接着英特尔又收购了两家不到50人的小公司,Cilk软件公司和加拿大软件开发商RapidMind。这两次收购都是为了提高英特尔多核处理器的性能。RapidMind在被收购前已经推出了多核软件开发工具平台,使得各类应用程序能在基于英特尔或AMD的多核处理器PC机中运行速度更快。此前一年,英特尔收购了NetEffect网络设备公司,NetEffect的技术能够强化英特尔以太网业务,包括服务器虚拟化、网络和储存流量融合以及服务器计算集群。
当然从财务的角度,在危机时进行收购也是相对划算的买卖,英特尔的CFO斯塔西·史密斯(Stacy Smith)就表示,因为危机的影响,很多英特尔看中的收购目标都会价格缩水,“这对推动英特尔的业务增长有很大的帮助。”未来英特尔还会进行更多的收购。
而在海外市场,英特尔对中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英特尔看来,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拉动,今年全球PC的销量可能会超过2008年,而这也是行业复苏的另一个关键。中国现在已经是英特尔最大的海外投资地。英特尔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研发、制造、封装测试和营销销售的完整链条。其中,制造环节是指2007年开始兴建,明年下半年即将投产的大连芯片厂,封装测试则是由英特尔在成都的工厂负责。其中,大连芯片厂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厂,也是英特尔目前在中国最大的投资所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对《环球企业家》说:“对于英特尔而言,中国市场的作用愈发明显。”
无处不在的英特尔
对还有六年才退休的欧德宁来说,要想在任期内给英特尔打上自己的烙印并非难事,而眼下的金融危机正是契机所在。简言之,由于新的市场变化,英特尔完全可以从一家以PC芯片为主业的公司,变得更广泛而无处不在——除了在眼下热门的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上网本等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汽车导航仪、自动柜员机、墙上的供热系统,甚至拖拉机。此外还包括个人医疗设备等。
这个看上起雄心勃勃的计划实际并不难实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酷睿系列产品已经通过笔记本、凌动(Atom)处理器已经通过上网本的热销而给英特尔带来了不错的业绩表现。而且凌动不会仅停留在上网本阶段,此后在智能手机以及嵌入式系统中,它或许还会继续效力。当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凌动本身进入的就是低价位、低成本的市场,这样的业务模式不会让英特尔背负太多利润压力。
至于智能手机领域,英特尔虽然有个不成功的前例——其曾经用将近10年的时间耗资十几亿美元打造了移动芯片业务,但最终在市场上的份额不足10%。到2006年英特尔迫于业绩压力,不得不将移动芯片业务卖给Marvell——但是现在它又卷土重来。因为在英特尔眼里,当下就是最佳时间。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时候,手机芯片的需求定会大幅上升。今年6月,英特尔与世界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宣布结成长期合作伙伴,研发下一代基于英特尔构架的无线计算设备和芯片组构架。这意味着,借助诺基亚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最大份额,英特尔也可能成为世界份额最大的手机芯片制造商。
在这个过程中,欧德宁可能会不断面临来自外界的挑战。因为一方面智能手机领域ARM公司提供的手机芯片依然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产品,英特尔要打败ARM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非直接收购。而另一方面,手机是相对电脑更为商品化的产品,普通消费者更多看重的是产品性能和体验感,英特尔根据摩尔定律不断升级的芯片可能在消费者市场中失效。
但欧德宁显然不以为然,他说:“摩尔定律不仅仅是指推动性能提升,实际上指的是晶体管密度。更高的晶体管密度可以提高性能或集成度。”这意味着,高密度的晶体管,可以让手机或者其它便携的智能终端拥有低耗能、低成本的芯片,因为其能够将多个芯片集中到一个芯片上。
而汽车导航仪、自动柜员机、墙上的供热系统等,在英特尔看来都属于嵌入式市场。这些产品并不需要像PC或者智能手机一样,有强大的功能设定,但是它们同样是需要智能化的处理器来实现和消费者的互动,这就需要英特尔来完成更个性化的芯片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1970年代,英特尔就注意到这个市场的存在。1971年11月英特尔公司就成功地推出了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之后随着不同版本的微处理器的推出,以这些微处理器为核心所构成的系统广泛地应用于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但直到现在,嵌入式市场才开始有了爆发的迹象。据IDC预测,广泛的嵌入式系统装置对智能化的更多需求,将推动嵌入式处理器取得15%的复合年平均成长率,其市场规模将由2007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70亿美元。而在不远的未来,全球嵌入式系统市场需求量或许具有比PC市场大10到100倍的商机——这正是英特尔通过收购WindRiver而要抓住的机会。目前,英特尔嵌入式业务的销售额每年已经达到几十亿美元。
另一个让英特尔兴奋的领域出现在医疗方面。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的影响。在1996年,格鲁夫曾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显示其对癌症的关注,彼时,他已经罹患癌症。在他看来,作为芯片巨头的英特尔,有责任利用自己的芯片技术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因此英特尔也把医疗领域的工作定位在个人医疗,而非为医院或实验室等机构提供产品,并选择了通用电气为合作对象。今年两家公司联合推出了两款针对家庭医疗的产品。第一个产品是Intel Health Guide,适用于慢性病人。它监控各种人体机能,提取吃药时间、血压、体重等数据并发给相关的医疗机构。它还支持病人和医生进行电话和视频会议,能够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不必总是亲自到医院看医生。第二个产品是Intel Reader,将在近期面世。它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帮助盲人和有阅读障碍的人进行阅读。现在已经通过长期的测试并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为供货做好准备。
而在英特尔的计划中,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产品问世,合作对象也不仅局限于通用电气,市场也会拓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对此,我们也是非常兴奋。”欧德宁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