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蚊子的吸血方式研发出无痛微针,想法虽好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由蚊子的吸血方式研发出无痛微针,想法虽好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第1张

没人喜欢打针吧!但我们都必须忍受一次又一次由打针带来的痛苦与不便,甚至创伤。据麦姆斯咨询报道,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蚊子吸血的方式中汲取灵感,通过研究蚊子刺穿人类皮肤而不引起针扎疼痛的原理,产生了无痛微针的想法。

通过对现有科学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蚊子在吸血时避免疼痛的三种途径。蚊子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让皮肤感觉麻木的蛋白质。蚊子的口针,或称吸取血液的部位,在刺破皮肤时会产生振动,从而减少了所需的力量。口针呈锯齿形,也能使刺破皮肤更容易(事实上,模仿这种锯齿形的针头已经开发出来了)。

但研究者们通过对蚊子的细心观察,发现了第四种方法。雌性Aedes vexan是北美洲最常见的蚊子,它的口针不同部位刚度不同,上唇尖端附近相对柔软,这又减少了刺穿皮肤所需的力量。

由蚊子的吸血方式研发出无痛微针,想法虽好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由蚊子的吸血方式研发出无痛微针,想法虽好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第2张

这种微针的价格较高,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不太可能,但对于小孩或害怕打针或刺痛的人来说可能是一项很好的备选方法。

“我们具备制造这种微针的材料和技术,”Bhushan总结道,“下一步是寻找资金支持来制造和测试这种器件。”

在西方经济体国家中,蚊子是令人厌恶的生物,足以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上一半的人口有患疟疾的危险,疟疾则是由蚊子叮咬传播寄生虫引起,在2015年有429000人因患此病而丧命。

与如此巨大的死亡人数相比,由蚊子激发灵感的无痛微针显得苍白无力。但这也是一项由蚊子提供给予保护健康灵感的正面教材,虽然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46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