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为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什么?

5G技术为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什么?,第1张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正式开幕。AI,这个带有科幻色彩的名词,总能在行业大会上激起各界的思考、争论。在AI产业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有期待有失落,但前行需要循序渐进,回头看,我们会发现AI一直在波浪式上升,尤其是进入到2020年,以自动驾驶为首的AI大业正在升温。

5G带来什么

在当天的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良性发展:一是技术创新日益活跃,语音识别等部分应用技术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二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19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了510亿元,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超过了2600家。

与此同时,今年5G的最新标准也为AI增加了新动能,就在近日5G的R16标准冻结,和垂直行业深度对接。其针对的制造业、交通业等场景和AI应用息息相关,5G和AI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我们正迈入一个由AI和5G驱动的智能云连接的时代。万物都将被连接到云端,以可靠的方式实现互联。”高通公司总裁安蒙(CrisTIano R.Amon)在大会上指出,终端的体验与云端的内容、数据、算力和存储密不可分。5G具有光纤般的连接速度及低时延性能,加上先进的处理能力,边缘终端将变得更加智能。

那么,5G为AI带来了什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是关于数据,AI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基础就是大数据,数据成为了AI系统的海量学习资料。而5G给AI提供的基座是创造更多数据,AI的本质是需要更多数据,5G可以让数据量上百倍的增加,同时数据结构也更加多元复杂。虽然5G和AI相互支持,但是眼下的问题在于,算力还没有突破性的提升,如何更高效率地处理数据是另一个话题。

再看控制层面,随着R16标准的确定、R17的推进,5G广联接的特性得到了更好的支持。通过5G我们可以接入更多设备,AI能够控制的设备也更多,相应地,AI的场景也就显得更多了。从室内看,现在用户能够控制的家用电器种类变多了,从电视、电灯到冰箱、净化器一应俱全;在室外,我们可以控制汽车,原先场外只能控制手机,现在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都加入了进来。这让AI的控制边界得到极大的扩展,但是控制深度存在局限。

最后,在实际应用上5G就更为重要。比如现在AI在手机上的用武之地不算很多,智能语音算重要功能,现在手机厂商力推个人AI助理,但是完全不够智能。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数据量太少。

创造高效协同

一位AI语音从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个人打造自然语音助手所需要的数据量很大,比如用户每天和Siri说话,都要上传大量的数据,并且是经过脱敏的计算,才能到达智能助理的层面。谷歌有一个Corecenter AI产品,打电话订餐、订理发店等功能优化得好,但是场景化太明显,太过单一和封闭,以至于没有办法B端化。究其原因,数据量还是太小,数据类型的复杂度还是太低,通信的速度还是太慢,一次性给到的信息还是太少。”

而5G的本质就是让信息成本更低,可以传播更多数据,这在自动驾驶上意义重大。

比如自动驾驶需要城市地图,但是车载的内容有限,如果5G全面普及,智能系统就可以直接调取中控数据,同步信息量也会更大,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也会更强。现在自动驾驶车辆和街道上的红绿灯、路上的其他车辆都还不能通信,全靠图像识别,但是不论视觉还是雷达都存在瓶颈,特斯拉的撞车事故也不断受到争议。

而5G的新标准将对交通业给予更大支持,并且接下来的补充标准中,还会有专门针对AI的立项。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崔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16对于车联网的功能特性做了新的定义,定义了车联网的第三个阶段,尤其是对车和车通信、车和基础设施的通信方面做了新的规划,对自动驾驶、远程 *** 作都做了新的定义。”

随着5G网络大规模的建设,IDC预计今年国内5G基站大概在75万-80万之间,而未来5G如何与AI系统、云端计算、边缘计算联动,值得期待。

安蒙也谈道:“随着我们将汽车连接到云端,无线技术已经在改变交通运输业,我们期待5G和AI使汽车变得更加智能。汽车将拥有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与数据分析能力和全新服务。从安全角度,随着我们将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和车与行人相连接,5G、C2VX有望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5G商用还可以充分利用路测单位和公共基站的组合,在智慧城市和运营商之间创造高效协同,这是交通运输业潜在的巨大变革。”

除了自动驾驶,在AI+物流方面,也已经得到应用。据悉,目前苏宁已经在“仓运配”全流程实现了AI赋能,提升了物流效率。在苏宁物流的首个5G无人仓中,拣选效率超人工10倍,准确率达99.99%以上,从下单到配送到家最快20分钟即可完成。

未来,5G和AI结合还将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众多行业,包括教育、医疗健康、零售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等。
      责任编辑:tz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58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