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手机产业中心。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0% 的手机来自于中国,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中国大陆手机份额超38%。
庞大的市场造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产业链。其中,手机摄像头行业备受关注。目前,主流一线摄像头模组厂商都有采用COB产线;二三四线摄像头模组厂商大部分均有采用COB/CSP产线。如今,双摄像头市场快速增长,各大模组厂商均处于产能扩充期。
手机摄像头原理
手机摄像头是手机上能够进行拍摄静态图片或短片拍摄的拍摄装置,也是手机的附加功能。分为内置与外置两种类型,内置摄像头指摄像头在手机内部,更方便;外置手机通过数据线或者手机下部接口与数码相机相连,来完成数码相机的一切拍摄功能。
其工作原理为: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手机处理器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手机屏 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
摄像头主要衡量的参数。分辨率分辨率是我们最熟悉的参数之一了。主要由图像传感器决定,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细腻,效果也越好,但图像所占存储空间更大。
通常所说的摄像头像素是拍照模式下的最大像素,摄影时的像素通常会比较小,例如N97摄像头有500W像素,但摄影模式下的最大分辨率只有640 x480。
手机摄像头组成
手机摄像头由PCB板、镜头、固定器和滤色片、DSP 、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PCB板就是摄像头中用到的印刷电路板,分为硬板、软板、软硬结合板三种。
镜头:是将拍摄景物在传感器上成像的器件,它通常由几片透镜组成。从材质上看,摄像头的镜头可分为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玻璃透光性以及成像质量都具有较大优势,但玻璃透镜成本也高。因此一个摄像头品质的好坏,与镜头也是有一定关
固定器和滤色片:固定器的作用, 实际上就是来固定镜头,另外固定器上还会有一块滤色片。滤色片也即“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种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种是 CMYK补色分色法。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ISO感光度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但ISO值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DSP:它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算法运算,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把处理后的信号传到显示器上。
在CMOS传感器的摄像头中,其DSP芯片已经集成到CMOS中,从外观上来看,它们就是一个整体。而采用CCD传感器的摄像头则分为CCD和DSP两个独立部分。
传感器:是摄像头组成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接收通过镜头的光线,并且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装置。简单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传感器看做是传统相机用的胶片,虽然两者原理不同,但在相机整体组成结构中有一定相似度。
感光器件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
常见的摄像头传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CCD传感器,一种是CMOS传感器。两者区别在于: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