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为微信号,本文作为转载分享)
随着AI时代成为当下趋势和热点话题,我们如何认识这个全新环境下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成为共同面对的时代主题。而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才,我们的工作会不会为智能机器人所取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职业“方舟”扬帆远航?
华为在金秋十月举办“AI时代人才发展观”主题沙龙活动,一起探讨时代话题,寻找时代答案。
发言嘉宾
黄卫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华为资深管理顾问
王 倩:脉脉商业战略联合创始人
吕 昊:依图首席创新官
Ronald Van Loon:荷兰媒体大V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会聊一下AI时代人才的管理。我们有四位嘉宾,王倩脉脉商业战略联合创始人,来自荷兰的Ronald Van Loon,依图科技的吕昊博士,还有华为的高级管理顾问黄卫伟教授。我们邀请各位嘉宾上台演讲之前先邀请华为企业沟通部总裁Joy Tan致辞。
Joy Tan
技术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基础,人才是关键角色
感谢各位来参加AI时代人才主题活动!我们知道AI过去几年是热门话题,但是AI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为什么AI经历了起起伏伏几十年到现在非常受欢迎,这是因为AI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也改变企业和行业,AI改变了我们的组织。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选择将AI作为华为上海全联接大会的原因,一起探讨接下来几年的变化,AI对技术、对企业、对行业的影响。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里面超级AI可以实现非常卓越的成就,在AI后面是充满激情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我们相信技术一直都会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基础,人才一直都是这其中关键的角色。
所以AI时代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各位嘉宾来跟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我们希望大家从中能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共鸣,谢谢各位!
脉脉王倩
AI时代人才需求趋势正在发生哪些改变
我来自脉脉商业职场社交平台,分享的是“人才战略赋能商业价值”。
我们在整个中国人才迁移过程中洞察到很多时代人才不一样的走向,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国的分布和发展情况。
第一维度,我们的城市维度。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分布北京是占比最大城市,基本上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第二梯队是杭州、上海、深圳。
第二维度,中国高校。在人工智能培养方面,哈工大、北邮成为中国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第一梯队高校,接下来有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都在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输送和培养人才。
第三维度,人工智能领域薪酬。从中国1-3年,5-10年,10年以上时间维度看这个领域的人才价值。毕业这一类人才薪资12K以上,工作3年左右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价值是25K,10年价值是50K。其实在中国BAT还有包括人工智能走得比较靠前企业,他们人才薪资基本上最高是100-200万年薪量级。
企业的需求有什么变化?
我们洞察到了,在十年前企业诉求是工程师人才,这些人才可能需要了解信息、科技,需要机器上运维。今天企业需求已经变成了科学家人才,因为企业里发展越来越需要这些人具备一些科技能力,需要有深度学习、人机交互、物联网、云计算,企业整个战略转型当中这个人才技能是当前的需求,抢占这个人才趋势也成为企业战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企业的需求趋势在改变,对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也会带来新挑战,中国高校还有研究院有很多人工智能培养,但是这些人才出来以后,能否在企业里得到很好培养和应用,所以我们走到人工智能的工业智能时代,我们其实是需要让人才有多元知识结构,他不仅仅要把学校和实验室技术带进来,同时这些人才要有很好环境去把他的知识应用起来,所以我们是需要企业创造一些工业场景。
依图吕昊
AI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非常感谢华为给我这样的机会来回顾一下我们在AI方面的洞察。首先,讲一下AI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从电脑PC时代走到AI时代,PC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当中一些改变是什么?
PC时代是一人一机,后来有了互联网,所有的电脑连接起来,后来有了社交这样的元素,人与人之间也有连接,现在人的设备越来越多,连接的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复杂性越来越大。
人工智能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它的范围非常不同,它可以让我们有很多不同智能 *** 作,不止有一个人有一台机而且有多个机,这些设备也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智能。这个发展曲线很长,过去我们需要在工程、固件、备件创造方面做好把控,建立了很多工具,并且进行解耦和简化工作。但是在AI世界非常不一样。
因此,人工智能首先范畴更大,数据量更大,机会和机器学习错误容忍越来越小。讲到智能我们会知道需要有机器学习方面,有了机器学习就必须要编码,但是编码工作跟以前很不一样,有了机器学习我们可以获取数据,并且把数据作为产生编码的工具,这个工作现在非常普遍,每一个公司会把这个工程团队进行重组。
以前的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员工只需要知道自己工作范围,了解自己工作就可以,不需要了解流程其他部分,但是我们工作当中我们必须了解其他人做什么,我们要知道这个模型什么时候发布,或者是发布之后性能如何,如何进行诠释,还有流程过程当中会有更多复杂度和更多元素。
Ronald Van Loon
从五个关键元素构建智能组织
大家下午好!2020年的时候企业与个人之间互动有85%是数字化,不需要人工介入,公司如何做才能够存活下来,才能够培养人才,在世界竞争当中获得很大优势。
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发展组织,在智能企业时代存活,需具备竞争力五大要素。第一,愿景。更好理解客户,理解客户细节,转化成他们需要什么数据,他们希望获取最好数据,有愿景,知道使用什么样分析方法,使用什么数据平台。人工作是需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是谁,为什么在这里,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而且我们需要有道德准则,我们通过道德来指引还是通过规则来指导员工,大多数公司都选择道德准则。
一个智能驾驶汽车如果前面遇到小孩子要怎么做,是撞到树上还是撞到孩子,这是道德准则来定义的。
第三,获取数据。比如提供很好数据获取,也要看人们如何使用数据,要有很好进行数据治理,管理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你需要最好的数据集才能够实现。
第四,数据驱动文化。人人想获得很好数据,每一个团队他们都想获得更多数据,因为有更多数据就可以更加准确,更加准确就可以更好服务客户。
第五,技术。前面四个不是关于技术,最后一个关于技术,就是有一个端到端平台来收集数据,收集来自所有源头数据,保证数据质量,很好治理数据,管理好原数据,管理好数据安全,这样才可以给人们提供好数据做分析,并且进一步应用数据,通过数据采取行动,通过AI算法实现。
黄卫伟
“帕累托”曲线下的人才“方舟”
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华为在即将到来AI时代人才观和人才战略”,华为对AI时代观点我想引用任正非先生观点。任总强调华为不做AI大架构规划,而是鼓励单点突破,各个领域单点突破,横向拉通。AI在华为,特别是正在实施数字化变革,其实是未来分三步走,第一步单点突破,第二步横向拉通,第三步建立真正产业平台,开放给客户,开放给合作伙伴,开放给开发者,开发给竞争对手,让产业,让社会都用起来,这才是真正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的做法。
任总强调注重从外部吸引吸收高端AI人才,特别是算法方面人才,这个方面不光成功的高端人才,包括失败的算法人才都可以吸引来。他们的失败不一定是能力上问题,而是原来依托的企业平台太小,很难实现大成就。到了华为大平台之后,有可能做出更显著成绩来,所以华为对于外部人才吸引的视野是很开阔的。
华为人才观是从价值创造角度来看,相比于工业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价值贡献它的分布曲线,工业经济时代价值分布曲线主要是来自于基层员工和中基层管理者,AI时代价值创造分布曲线更呈现出帕累托曲线特征,一个很小比例的高端AI人才,它创造价值几乎占到整个全部价值甚至是90%,帕累托曲线经典分布是20%、80%准则,20%人才创造80%价值。在AI时代这条曲线更陡峭。
华为人力资源方面,一个是仍然坚持华为一贯的策略,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华为历来人力资源都是这样,在华为来讲价值主要是人才,所以面临未来巨大机会,首先是要在人才上先期投入,这是人力资本增值目标,这种先期投入会从当期财务结果来看,会减少当期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战略投入一定会获得更大收益和增长。
策略二,破解高薪酬和低成本矛盾。这些人才不仅仅冲薪酬和待遇来,他们还要求企业有吸引力的课题,更充足的资源投入和研究条件保障,更宽松的氛围,这个薪酬和待遇是必要条件。所以会带动整个公司薪酬水平上升,华为目前人均员工年薪酬水平已经是业界最佳公司水平。
适应AI时代人才结构演变趋势,工业经济时代我们讲到价值贡献分布曲线,更偏重于正态分布特征,它的主体大量是在金字塔中基层。在AI时代创造价值主体是越来越往上走,真正主体是在中间这一层,顶层这些领导和高端专家、管理者他们是具有突破作用,是价值实现和创造是在中间这一层。
最后,AI高端人才更重视机会,是你这个企业要让他们做什么,给他们创造什么条件,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薪酬待遇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华为这方面就是未来继续加大研究方面投入,从目前已经达到水平,华为去年整个研发R&D投入138亿美元,其中用于研究投入占到20%左右,未来这个投入会继续加大到30%。
关注人才对工作意义的追求,特别是高端人才。从华为2017年员工调查来看,90后员工他们的第一位诉求是自身发展,第二位诉求是工作意义和价值,第三位诉求是得到认可,第四位诉求才是薪酬和待遇。所以看到人性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他的优先次序,以及对于高端需求层次重视程度在发生变化。他们在这个组织中做改变世界的工作,享受创造性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兴趣、乐趣。
主持人: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发言!AI时代,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是不是担心AI抢掉我们的工作?我们听听四位嘉宾怎么讲?
王倩:工业时代的时候机器会取代部分工人一样,我相信信息时代我们的PC、电脑也取代很多工种。今天人工智能时代我觉得可能会取代一些职能,工种会有一些调整。但我觉得不变是,因为我们人类除了有脑子还有心,会有一些工种替代,但也会创造很多新的机会。
黄卫伟:整个社会发展如果被人才制约住,一定会产生巨大需求来加大人才供给,还有就是AI时代缺少是高端研究性人才,这些能够突破产生巨大创新人才。对于应用人才其实没有担心,可以从相关专业转到AI上面,学习数学、物理、自动化都可能转过去。真正担心其实在我来看,特别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教育。
Ronald Van Loon:我有一部分是同意的,我觉得AI确实可以创造一些工作,AI可以让我们的能力更强大,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和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谈谈AI如何辅助我们的工作。医生、律师这种知识技能和工作可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还有像创新工作这方面。
吕昊:AI现在处于初级阶段,这个速度也在加快,有很多不可预测性,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担忧,但是我不觉得很多工作都会被取代,因为人是有自己的智能。我之前看了一个博客,如果十年前没有选择互联网、金融或者是其他行业,就意味着你入错了行,我觉得现在我们可以说对于每一个行业人都要开始思考如何实现跨学科,如何把AI应用到自己行业,这个可能是我们面向未来一种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具有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