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用RFID做无人便利店面临四大技术硬伤

确定?用RFID做无人便利店面临四大技术硬伤,第1张

“用RFID技术做无人零售太扯了”。说这句话的是当前风头正劲的无人零售商深兰科技的创始人陈海波。

深兰科技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Take Go采用的是纯机器视觉方案,国内走这个路子的无人零售厂商并不多。

目前大多数无人便利店采用的还是RFID方案,比如前段时间融资过亿,引发业界热议的缤果盒子;再比如昨天刚刚在深圳落地的天虹无人便利店Well Go。

作为传统大型商超进军无人便利店的试水之作,Well Go虽然起跑稍晚,受到的关注却丝毫不弱。Well Go刷屏朋友圈之际,陈海波也在朋友圈第一时间发表了评论:“又出来一家RFID!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壁垒,就是这样的结果”。

确定?用RFID做无人便利店面临四大技术硬伤,确定?用RFID做无人便利店面临四大技术硬伤,第2张

如果说陈海波的言论是护犊心切,那么同样采用RFID方案的友商缤果盒子的态度就颇值得玩味了。在一个无人零售交流群中,缤果盒子内部员工发表评论称:“RFID技术未来会被新技术淘汰……不看好天虹无人便利店。”

此前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缤果盒子正在做图像识别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参考了第三方图像识别方案。早在今年年初,缤果盒子就和业界专业的图像识别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验证,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在陈子林心中,RFID方案并非无人便利店的终点站。

据无人零售创业者天若科技CEO陈维龙介绍,RFID技术上已经成熟了,但是RFID信号遇到液体、金属易衰减屏蔽,黏贴麻烦易被撕毁,尺寸和感应距离难协调,成本高。RFID基本上是用于服装行业,或当做储存、物流的统计功能。

既然业内一片唱衰之声,为何采用RFID方案的无人便利店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呢?用RFID技术做无人便利店到底靠不靠谱?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天虹Well Go无人便利店进行了实地体验,同时采访了Well Go无人便利店的方案提供商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产品中心总经理万端,以及多位无人零售行业的从业者。

四大技术硬伤

群众对于新生事物总是格外宽容,而企业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考虑得更加深入和严谨。

成本

“RFID诞生于30年代,这个东西的成本加上人工去一个一个商品粘贴,我们觉得太扯了,而且本身非友好介质非常多,金属、液态、铝箔等包装都不能识别或识别率非常低,这些明显的技术缺陷用于零售,还要让客户自己去结账,这个模式未来堪忧。”陈海波一口气列出了RFID方案的数宗罪,而排在第一的就是成本。

零售行业本身利润微薄,尤其是在便利店场景,商品单价普遍不高,任何成本的增加都将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巨大挑战。RFID方案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成本高昂。不过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增多,RFID标签的成本已经有所下滑。此前,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曾透露,缤果盒子中使用的RFID标签单个成本约在5毛钱左右。远望谷全球产品中心总经理万端虽然没有透露Well Go中RFID标签的具体成本,但明确表示“要比缤果盒子的低得多”。

万端介绍,这主要跟天虹和缤果盒子选择的技术方案有关:前者使用的是超高频方案,后者用的是高频方案。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技术,超高频RFID具有一些显著的技术优势:

灵敏度高:灵敏度决定了识别的商品的距离。

采集数据的速度最快:高频和低频RFID采集数据的速度是以秒为单位计算,而超高频的识别速率则是毫秒级的,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多标签的数量:低频和高频RFID同时识别的标签数量局限性较大。

成本低:超高频RFID标签的成本要比低频和高频低50%甚至更多。前者的起步价为几毛钱,后者的起步价则为几块钱。

万端透露,缤果盒子也在尝试使用超高频方案,但国内拥有成熟超高频RFID方案的厂商少之又少。据悉,天猫淘咖啡采用的也是国外RFID厂商亿联的解决方案。

漏读

在Well Go的实际体验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笔者选择了六件商品前往收银台结算,当笔者把所有商品放置在感应区时,商品自然堆积在了一起,此时系统只识别出了四件商品。

随后笔者又尝试将六件商品均匀摊开,系统这才识别出所有商品。

万端对此表示,漏读是目前行业内正在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他解释道:“之所以会出现漏读现象,是因为芯片和天线之间没有发生接触。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提高标签的灵敏度,降低标签的最小唤醒功率;二是增加读写器的信号强度;三是改善信号场的设置,通过机电协同,避免死角的出现。”

现场体验的观众还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即使只有单件商品放置在结算区,设备也无法读取商品信息。但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持设备又能够正确识别标签,证明标签并没有坏。

万端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结算区存在识别盲区,二是商品上的标签属于“弱标”,即信号较弱的标签。

“RFID标签的识别距离跟它的功率大小、灵敏度和天线大小有关,原因非常复杂”,万端说道:“如果识别距离太小,就容易发生误读,但识别距离太短,又容易发生漏读”。天虹盒子是目前为止业内最小的无人便利店,因此技术难度最高,需要平衡误读和漏读的可能性。

万端介绍,远望谷根据储存环境、尺寸等特性对WellGO内部的商品进行了分类,专门设计了三种不同的RFID标签。一种针对饮料等储存在低温环境下的商品,由于低温环境下商品表面会凝结水分,对信号造成一定干扰,同时对RFID标签的可靠性也造成了一定挑战,需要进行专门的优化。一种则针对体积较小的商品,为了粘贴牢靠和美观性,这类标签体积较小,以扎带和吊扣的形式附着在商品之上。

速度

结算完毕后,顾客需要带着已买单的商品经过一个感应区,感应区会自动识别是否有未支付的商品。如果没有,系统就会提示顾客推门离开,整个过程耗时约5秒。而随着顾客购买的商品数增加,即使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耗时也将进一步增加,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万端对此解释道,手部遮挡会对商品识别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识别的速率。无人便利店的网络环境也是影响识别速率的一大因素。目前Well Go无人便利店还处于试运营阶段,未来Well Go积累了一定数据后,远望谷会对系统进行优化,权衡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万端特意提到,淘咖啡的出口通道采用了两道门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可以有效杜绝干扰,不过也给用户体验造成了一定影响。

止损

无论对于大型商超还是小型便利店,止损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止损率的轻微浮动对于零售行业来说都是致命的,而无人零售面临的止损问题更是极为严峻。

陈维龙表示:“要解决无人收银首先是解决正常人的正常购物行为,其次是正常人的极端行为,极少数人的偷盗可以用人工方式解决。超市防盗基本靠自觉和威慑,正常人几乎不会乱来,因为有人。一旦无人,正常人都不会正常。”

遍地尸骸的共享单车就是无人便利店的绝佳参照,缺乏有效的约束,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采用RFID方案的无人便利店面临的止损挑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顾客恶意损毁RFID标签;二是顾客刻意屏蔽标签的信号,比如用手或锡箔纸遮挡标签。

海外无人零售项目QueueHop项目的负责人杨世远表示:“RFID本身并不能用来防盗,太容易shield了。现在有的方案,其实你懂行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偷东西出来。甚至你不小心都会偷东西出来。RFID必须要和别的东西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防盗的,我个人觉得现在国内的RFID方案,只不过是借这个风口走一波。并不是一个真正适合大规模拓展的方案。”

万端同样表示,恶意损毁标签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杜绝,只能通过三种途径尽可能避免:一是将标签粘贴得更加隐秘和牢靠,增加恶意破坏的难度;二是结合摄像头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当发现消费者有恶意破坏标签行为时及时发出警报;三是通过会员认证等形式对消费者进行初步筛选,提升顾客的整体质量。

和杨世远一样,万端认为寄希望于用一种技术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大现实的。在他看来,阿里淘咖啡视频+RFID的方案是种不错的解决途径。

未来路向何方

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曾表示,无人零售场景中“商品一定要能够被远距离非接触识别,机器视觉才是正确方向”。

但在万端看来,虽然RFID单一技术并不能解决无人零售场景中的所有问题,但它仍有存在必要,而且拥有许多机器视觉并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实时监测库存和商品的热力分布。万端指出,未来商业的一大趋势就是数据的实时化和智能化。RFID实时、精准获取海量数据的能力,如果能够结合高效的数据分析系统,就可以为C、B端的协同和供应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也曾表示,图像识别或者说商品识别只是无人零售这个新兴行业最前置的环节,不代表整个无人便利店的技术体系。缤果盒子目前正在摸索的是无人便利店后端的管理模式,即“高效地进行突破,精准定位到个体”。

多技术融合

在万端看来,多技术融合是未来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

而海外无人零售项目QueueHop无疑是RFID在无人零售场景中结合其他技术的一个绝佳范例。QueueHop 的这种购物方式主要通过一个具有 RFID 功能的读取器和带有商品二维码的安全扣以及具备自主结账功能的系统来实现。具体来说,它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首先,顾客把想要买的商品放到专用的读取器上,读取器会识别这些物品并将价格和税款显示出来;然后,系统会询问顾客是否想要纸质的小票,或者直接 email 给 TA;在顾客付款之后,还要把安全扣放入一个小槽里面来解锁。如果这是一个已经买过的商品,安全扣则自动被解锁。

QueueHop目前已经赢得了多家零售商客户,包括 Rebecca Minkoff、Jor’jet BouTIque 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快时尚大众品牌。

贴合应用场景

采访中万端还反复强调一点,即技术的发展必须牢牢贴合实际应用场景。无人便利店是一种全新的零售业态,此前RFID厂商并未有针对性地为这一场景设计产品。未来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应用RFID方案的无人便利店还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另外,在某些特殊场景中,RFID技术也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价值。比如应用于很多食堂的RFID自助结算餐台。RFID自助结算餐台配备了多种色彩的餐具,每一种色彩对应一个价格,碗碟内置RFID标签供餐台读取价格信息进行结算,一小时可以完成上千人次的自助结算,仅需一名 *** 作员站在设备后维持结算秩序即可,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

无人零售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不管传统企业还是初创公司都还处于探索阶,还在不断尝试和验证各种技术的可行性。缤果盒子和QueueHop虽然以RFID起家,但也在积极探索机器视觉方案。而在陈维龙看来,“小空间的亚马逊方案可能会再次出来,但是商业化确实很难。rfid方案会被放弃,自助扫码的方案会存在变种,可能会商业化。”

正如万端所说,零售行业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这些不同观点的交叉和碰撞,正是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61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3
下一篇 2022-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