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益于电商业和生鲜零售等行业快速扩张,冷链物流迎来水涨船高之势。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0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4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亿吨,比上年增加3300万吨,同比增长22.1%。
无疑,作为电商、零售、生鲜业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一,冷链物流的质量、效率、综合服务越来越受青睐和重视。在生产、保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销售直至消费终端的过程中,让产品始终保持在恒温或低温环境的物流运输能力,正在成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在行业生存的必备条件;而条件的成熟与否,或许成为在风起之时抢占市场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前传统物流企业向此分支的重磅加码,以及跨界玩家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大鳄,纷纷携资本和上下游资源对冷链物流的重仓。
作为国内优秀的云通信平台与解决方案服务商,微网通联旗下物联网服务平台与三大运营商、华为、阿里云等头部厂商实现密切合作,不断在物联网解决方案方向深耕。其中,针对物联网+冷链物流,微网通联专门打造的“冷链物流综合监控系统”成为当前智慧物流行业大规模发展的有生力量之一。
据悉,“微网通联冷链物流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集GPS/温度检测技术、电子地图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开放式定位监管平台。它可以实现对冷藏资源的有效跟踪定位管理,并将定位信息和企业的业务资源进行整合。系统不仅为冷藏企业和外勤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的管理工具,同时还为冷藏企业创造了一种崭新高效的管理控制的科学模式。
针对生鲜、食品、医药、电子及餐饮各行业,“微网通联冷链物流综合监控系统”适用于冷链各相关环节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记录和超限报警,是可实现装箱、运输、仓储、销售全链监测的理想解决方案。以运输环节的一对多通信需求为例,系统内一台主机可连接50多个终端。在冷链车车厢或者冷库等场景下,各点温度不是完全均匀和统一的,例如靠出风口的温度低,货物可能没问题,但是靠车门的可能就会出现偏差,而系统下的多点监控就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出错率,实现对不同定位点的温度的全方位掌控。
此外,通过GPS和GIS技术,系统监控中心可以对集装箱车辆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和调度;通过配套的管理平台,用户还可自定义温度阈值,超限设备自动报警……
冷链物流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虽然当前的冷链物流在某些领域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和整合,但规模化的智慧冷链体系的成型已经指日可待。实现汇集冷链物流信息和各参与方需求的综合调度,不仅让信息互通、共享和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更能够促进多方协作的商业模式在物联网时代的蜕变型发展。这方面的实现,需要更多如微网通联的物联网服务企业的共同努力。
微网通联物联网服务平台负责人称,“微网通联冷链物流综合监控系统”目前仍处在一个不断建设与迭代的阶段,针对平台上已承接的企业实现全力支撑的同时,对冷链物流的行业各类新技术也在不断摸索与创新,未来必然通过物联网技术、云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实现智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运输速度,节约人工成本。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城乡冷链物流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以冷链物流为先驱,当前国内的智慧物流还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未来的成绩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T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