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人工智能”,但是每个人对于人工智能又有多少了解呢?
对于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多的人考虑到的是今后替代人的劳动的问题,有这份担忧是没有错的,因为人工智能会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比如重复性的人力工作。那么对于思想家来说需要有这样的担忧么?我一直希望在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讨论中避免使用“替代”这个词,隐含着对于人类创造的威胁,也许更合适的表述方式可以用“脑机比”(人脑与机器的利用比例)来描述,对于一项工作,可能机器发挥作用的成分越来越大,人脑发挥作用的成分越来越小,那么人类的价值就会变得无限小,但是有的工作,机器发挥作用的成分较大,那么人脑也会随之变大,也许会随着机器发挥作用的同时得到进化甚至释放,我想设计是属于后者的。
作为设计师,我们往往会被意外的东西启发,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场景,甚至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毫无疑问,设计师的工作不追求确定性,反而会受益于不确定性,因此,设计的人工智能并不一定要获得合适的答案,而是可以创造不确定性,进而对设计师形成启发。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中的数据巨无霸是否会垄断设计呢?
数据可能更多的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的,而设计更多的存在于感性和文化之间,对于一幅名画,一个产品,要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能更多的在于自身对作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抒发,而这种抒发会随着时间,场景,想法的不同而改变。设计也是随着时间,时代的变迁和重新定义规则,重新定义价值和目标的。当然,好的设计师能够与AI齐头并进,指导机器进行监督式学习。
原研哉曾说过:“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应该是一个抱设计理想来生活的人。”好的设计能真正体会用户的需求,甚至在于用户没有表达出来的需求。
人工智能可以按照指令进行程序化设计,但设计师能真正解读到需求方的想法,挖掘他们都没意识到的深层次需求,主动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这种对人内心的敏锐感受、不断创新的能力才是设计师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