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政策越来越严苛,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控制在5升/百公里以内。对于车企而言,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开发电动车是一种思路,因为电动车自带的“零排放”光环可以稀释掉不少燃油车的“超标油耗”。如果要在燃油车框架下“做文章”,混动是一剂救命良方,48V微混系统风头正盛。
所谓48V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低混合动力系统,通俗来讲,就是自动启停系统的升级版。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自动启停系统。业界有一个“12V微混系统”的说法,所指的正是我们常说的自动启停。
自动启停减少的是发动机在怠速区产生的超标油耗,厂家很乐意,通过这一小规模的改动就可以降低不少平均油耗,帮助新车检测“过线”。在实际使用中,却被很多车主束之高阁,主动关闭,沦为鸡肋。
从12V升级到48V之后,除了自动启停功能之外,还具备了发动机停机滑行、滑行与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助力和电巡航功能等,升级方向是朝着优化驾驶体验和提高节能效率去的,附带的,电压增大,还可以为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提供更多的功率。
同时,不用对原车进行过多改造的48V微混系统具备了一定的成本优势,按照业内估计,每套48V微混系统的成本将会控制在5000元以内。
都知道混动车价格较高,主要原因还在于混动系统的高成本,尤其是强混系统,显而易见,对原车改造的程度越高,付出的成本代价也就越大。
无论弱混还是强混,混动本就是一个过渡产品。论发展潜力,电动车势头更足。如果可以在本质上解决用电来源问题,电动车的“绿化之路”将走得更远。当然,掣肘于技术瓶颈,以混动为过渡跳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谋得预期的成果,对于“开门做买卖”的车企而言,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占据成本优势的48V微混系统大有走红之势,不过,真正搭载48V微混系统的量产车仍少之又少。一方面,这说明48V微混的扩张空间依然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48V微混的技术水准仍属初级阶段,而且,如果电动车的技术瓶颈被打通,那么48V微混的存在意义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可是,电动车也在蹒跚起步,也不是所有的车企都有能力造出“特斯拉”。为了跨过2020年的那条“油耗线”,很多车企逐渐接受了48V微混系统的量产建议,即使骨子里仍绕不开“混动”和“过渡”这两个词。
对于48V系统,人们曾很长时间处处在“听说”“有传言”的阶段,并没有见世面上有什么厂商真正的应用过这一系统,不过随着新一代车型的推出,我们看到了奔驰新S级,新一代奥迪A8等德系厂商都将配备48V系统,而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厂商也在发布自己的48V系统研发和投入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