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ISC-V,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

什么是RISC-V,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第1张

  在不断创新并保护其知识产权 (IP) 的同时,还需兼顾低功耗和低成本,致使设计人员持续面临着压力。因此,对于移动应用处理器的设计人员而言,RISC-V 开源硬件指令集架构 (ISA) 值得留意。既然 RISC-V 已成为微控制器的一个选项,嵌入式系统和消费类设备的设计人员需要学习如何着手将 RISC-V 整合至自己的设计。

  GroupGets LLC 的 FE310 LoFive-R1 开发板为此提供了一条捷径。在介绍 LoFive-R1 之前,本文将介绍 RISC-V 并说明开发人员应考虑使用该架构的原因。然后,本文将详细介绍 LoFive-R1,说明如何着手应用开发以及可用的一些技巧与诀窍。

  什么是 RISC-V?

  RISC-V 是一个开源硬件指令集架构项目,2010 年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构建 RISC-V 架构的原因很多,包括:

  满足对开源指令集架构 (ISA) 的需求,以供大学项目学术研究和学生使用

  分享 ISA 开发设计专业知识的途径

  避免向现有芯片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以节省成本的方法

  保护架构(公司 IP)的设计细节以保持商业可行性

  就设计人员而言,RISC-V 是一种专为高速和低功耗而设计的简化架构。因此,基于 RISC-V 的芯片不仅适用于学术界,也非常适合商业应用。实际上,RISC-V 基金会备受关注,目前已吸纳约 325 名成员,其中包括 Si-Five、Google、Microchip Technology、NVIDIA 和 Qualcomm 等公司。

  为 RISC-V 开发做出贡献的公司虽不少,但对于普通开发人员而言,获得 RISC-V 实践经验的最佳方法是找到一款基于 RISC-V 处理器的开发板。

  LoFive FE310 开发板

  GroupGets LLC 的 LoFive-R1 开发板正是其中之一。

 LoFive-R1 开发板包含 RISC-V 处理器和所有必要的支持电路,因此该开发板可作为处理器模块直接焊接到载板上。

  首先,LoFive R1 包含的 RISC-V 处理器最高可在 320 MHz 下运行。该处理器包括 8 KB 的一次性可编程 (OTP) 存储器、8 KB 的掩膜 ROM、16 KB 的指令缓存和 16 KB 的 SRAM。此外,该处理器还具有三个独立脉冲宽度调制 (PWM) 控制器、SPII2CUART,甚至 QSPI 闪存接口

  其次,该开发板既可焊接针座,也可直接焊接到载板上用作处理器模块(由于其边缘呈圆齿形),无需费时额外采购处理器,从而极大简化了开发人员对定制硬件的设计流程。

  再者,该开发板的板载 QSPI 闪存由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 (ISSI) 的 IS25LP128 闪存模块提供。IS25LP128 闪存模块容量为 128 Mb(即 16 MB),在四通道输入/输出模式下 SPI 总线接口速度高达 133 MHz(图 2)。该 SPI 闪存模块可用于存储以确保充足的应用程序空间,也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日志等运行时数据。

什么是RISC-V,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pYYBAGMC-EiAUZv7AACMpPqOllE306.png,第2张

  图 2:LoFive-R1 开发板包括 ISSI 的 128 Mb SPI 闪存模块,可用于应用程序存储。(图片来源:ISSI)

  另外,该开发板也可采用 5 V 的工作电压,通过 MaxLinear 的 SPX3819M5 线性稳压器转换为 3.3 V。该稳压器采用 SOT23-5 封装,却可提供高达 500 mA 的电流。该开发板消耗电流较小,因此可支持其他传感器和器件,而无需额外添加电源电路。

什么是RISC-V,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poYBAGMC-FKATjBXAABFu6zlBbc085.png,第3张

  图 3:LoFive-R1 开发板的 SPX3819 3.3 V 线性稳压器可提供高达 500 mA 的电流,足以支持整个板载电路和部分外部器件(如传感器)。(图片来源:MaxLinear)

  最后,该开发板的原理图和物料清单等所有设计细节均可从 github 获取。这些信息有助于开发人员理解该开发板的工作原理,也可用作定制开发项目的设计指南。

  RISC-V 工具链设置和开发板编程

  开发人员会发现 RISC-V 可用的工具链有多种,具体取决于所选择的开发板。需要注意的是,适用于 RISC-V 的 SDK 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本文将展示用于 Linux 的开发板设置方法。

  首先,在终端上使用以下命令从 git 中签出 LoFive Freedom-E SDK:

  git clone --recursive https://github.com/mwelling/freedom-e-sdk.git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进入按 SDK 创建的目录:

  cd freedom-e-sdk

  该开发板可用的 SDK 有两款。第一款称为“旧版 SDK”,因为版本较旧。请使用新版 SDK,其中包括预构建的工具链和用于调试的 OpenOCD。使用以下命令签出 SDK:

  git checkout lofive-r1

  git submodule sync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开发板编程可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完成。首先,该处理器具有标准 JTAG 信号,可通过 LoFive-R1 扩展连接器获取该信号。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任何支持 JTAG 的编程器,例如 SEGGER 的 J-Link。若没有相应的编程器,开发人员也可使用 FTDI 的 FT2232H-56Q Mini MDL 等低成本的 USB 转串口转换器(图 4)。FT2232H-56Q Mini MDL 模块可提供连接 LoFive-R1 开发板所需的所有连接和分线。SDK 可使用 FT2232H-56Q 的通用 I/O 来构建必要的 JTAG 连接,实现对微控制器的编程。

  FT2232H-56Q MINI MDL 是一款低成本的串口模块,可通过 USB 直接连接计算机,然后连接 LoFive-R1 开发板的板载 UART。

  LoFive-R1 开发板与 FT2232H-56Q 模块之间需要九个不同的连接(表 1)。

什么是RISC-V,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第4张

  表 1:LoFive-R1 开发板与 FT2232H-56Q 模块的连接简表。(表格来源:Digi-Key Electronics)

  上述连接可以总结为:

  电源和接地

  JTAG 信号

  UART 信号

  连接可以采用直连法,也可使用 Global SpecialTIes 的 PB-83M 等试验板来完成。该试验板的香蕉插孔可用于连接两个电压源和接地,以简化原型开发。

 PB-83M 提供的香蕉插孔可用于连接两个电压源和接地,以简化原型开发。(图片来源:Global SpecialTIes)

  首次使用 LoFive-R1 时,建议先安装板载引导程序。引导程序只需安装一次,后续即可轻松升级。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即可从 SDK 中加载引导程序:

  make PROGRAM=lofive-boot TARGET=lofive-r1-bootloader upload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将 “hello world” 应用程序加载到开发板:

  make PROGRAM=sifive-welcome TARGET=lofive-r1 upload

  至此,开发人员就已完成了首个 RISC-V 应用程序编写,此后的扩展则具有无限可能。

  RISC-V 的使用技巧与诀窍

  RISC-V 处理器入门与标准微控制器生态系统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点“技巧与诀窍”:

  签出 LoFive-R1 SDK 后,花时间查看主目录下的 README.md 文件。其中包含了在何处能找到 SDK 说明文档、板级支持包及其他有用信息。

  若有 SEGGER 的 J-Link 等专业调试探测器,即可用于 RISC-V 处理器的应用程序编程。自 2017 年以来,J-Link 一直支持 RISC-V。

  如果开发人员偏好使用 IDE 而非命令行工具,可以考虑使用 Freedom Studio(基于 Eclipse 的 IDE)进行 RISC-V 开发。

  首次使用 RISC-V 时,只需遵循这些“技巧与诀窍”,开发人员即可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总结

  对于希望使用开源硬件架构的开发人员而言,RISC-V 架构值得留意。目前,市面上已有基于 RISC-V 处理器的开发板,如本文所述,工具链设置难度与任何其他标准微控制器差别不大。

  RISC-V 虽令人着迷,但是请别忘记,其生态系统对比现有的许多微控制器平台相对贫乏,因此开发人员选择深入探索 RISC-V 后,就会发现可用的选择和资源很少。权衡取舍不失为良策,具体取决于最终应用以及开发人员的偏好和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998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