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由器lsa (router lsa)
由区域内所有路由器产生,并且只能在本个区域内泛洪广播。
这些最基本的lsa通告列出了路由器所有的链路和接口,并指明了它们的状态和沿每条链路方向出站的代价。
2、网络lsa (network lsa)
由区域内的dr或bdr路由器产生,报文包括dr和bdr连接的路由器的链路信息。
网络lsa也仅仅在产生这条网络lsa的区域内部进行泛洪。
3、网络汇总lsa (network summary lsa)
由abr产生,可以通知本区域内的路由器通往区域外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区域外部但是仍然在一个ospf自治系统内部的缺省路由也可以通过这种lsa来通告。
如果一台abr路由器经过骨干区域从其他的abr路由器收到多条网络汇总lsa,那么这台始发的abr路由器将会选择这些lsa通告中代价最低的lsa,并且将这个lsa的最低代价通告给与它相连的非骨干区域。
4、asbr汇总lsa (asbr summary lsa)
也是由abr产生,但是它是一条主机路由,指向asbr路由器地址的路由。
5、自治系统外部lsa (autonomous system external lsa)
由asbr产生,告诉相同自治区的路由器通往外部自治区的路径。
自治系统外部lsa是惟一不和具体的区域相关联的lsa通告,将在整个自治系统中进行泛洪。
6、nssa外部lsa (nssa external lsa)
由asbr产生,几乎和lsa 5通告是相同的,但nssa外部lsa通告仅仅在始发这个nssa外部lsa通告的非纯末梢区域内部进行泛洪。
在nssa区域中,当有一个路由器是asbr时,不得不产生lsa 5报文,但是nssa中不能有lsa 5报文,所有asbr产生lsa 7报文,发给本区域的路由器。
大致就是这样几个知识点....
LSA 链路状态信息,他里面包含的就是该路由器周围,也可以说是直连的一些路由信息,然后将该LSA已广播的形式发送给周围运行了OSPF的路由器,然后那个路由器在计算路由,然后重新生成LSA,然后再广播发送给周围路由器。直到整个OSPF区域的路由器都有相同的LSA列表。
每一个OSPFLSA都有一个生存期,它指示LSA是否仍然还有效。一旦LSA到达了最大生存期(1小时),它就会被抛弃。在生存期内,源路由器每 30分钟发送一个刷新包来刷新LSA。发送刷新包为了防止LSA过期,不管网络拓朴结构是否有变化。每10分钟在所有LSA上完成一次校验和。路由器对它产生的LSA和从其他路由器接收的LSA保持跟踪。路由器刷新它产生的LSA;计算从其他路由器接收的LSA的生存期。
在具有LSA组定步特性之前,CiscoIOS软件在一个计时器上完成刷新,在另一个计时器上完成校验和及生存期计算。比如刷新时,软件每30分钟扫描一次整个数据库,刷新路由器产生的每一个LSA,不管它有多老了。图11-1表示所有的LSA立即被刷新。
该过程浪费了CPU的资源,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数据库需要被刷新。一个大型的OSPF数据库(几千个LSA)包括上千个具有不同生存期的LSA。在一个计时器上的刷新导致所有LSA的生存期同步,引起立即产生多个CPU进程。而且,巨大数量的LSA还能引起网络传输量剧增,在短时间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所有LSA被刷新,以太网上120个外部LSA需要3个包。
得先说一下rip和ospf的区别,rip是距离矢量型协议,rip的邻居之间交换的是路由表,直接获得路由,而ospf是链路状态型协议,ospf邻居之间交换的是拓扑信息,它们根据拓扑信息自己计算路由。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LSA就是OSPF用来发布和更新拓扑信息的一个东西。
说一下单区域下的情况,便于理解:
对于每一台运行了ospf的路由器来说,一旦有接口up起来,它就会产生LSA,把自身的一些拓扑信息放到LSA里面,这些信息包括自己连了哪些网络,子网,掩码,开销等等。
然后发给自己的邻居,邻居再传递给自己的其它的邻居。
比如区域内有A,B,C三个路由器,A产生一个LSA,B产生一个LSA,C产生一个LSA
最终的结果是每台路由器都这三条LSA,这三条LSA就构成了LSDB.
每个LSA代表一部分拓扑信息,当LSA聚集起来,就包括了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
然后路由器就会利用LSDB,根据SPF算法,来计算路由。
因为它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它就知道网络内的每一个网段,开销等等,所以计算出路由是没有问题的。
当拓扑发生变化的时候,相关的路由器就会再发送LSA来更新拓扑情况,然后路由器再重新计算路由。
多区域的时候,ospf会有更多种类的LSA,可以看一下。
这就是LSA的本质和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