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事泰
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百事泰深谙互联网思维,充分关注用户体验和痛点,秉承:“让生活更简单、舒适、乐趣”的公司使命,引领着行业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小米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
3、稳先
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微电子行业内专家级、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全部来自于全球著名的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STM 、Diodes(BCD)、NXP、GE,职能覆盖工艺、器件、电路、系统、技术支持、品质和工程管理全技术链条。
4、奔能佳
深圳市奔能佳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奔能佳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纯正弦波逆变器、太阳能逆变控制一体机、1000瓦(含)以下储能箱PCBA设计/制造、LED灯系列产品及配套电源、节能灯(含应急电源)、移动电源等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344200393)。
5、百盈
江西百盈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百盈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先进逆变器,太阳能系统,高频充电器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鹰潭市余江工业园区,全国各地。 320国道,靠近中国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因为近期芯片、IGBT产品出现极度紧缺状况,价格也随之走高。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为此,国内某逆变器公司决定上调部分分布式逆变器价格10-15%。
该消息一出舆论界又是一片哗然。逆变器一直处于价格下行通道,而此次出现持续上涨趋势主要原因是:
1、去年因为深受疫情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晶硅供需出现问题,价格持续上涨;光伏行业为此深受原材料的供应短缺;
2、半导体是光伏逆变器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全球半导体的短缺给光伏带来巨大的挑战。
3、新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是逆变器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CPU。它的短缺对逆变器的种类和产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
4、产业链涨价带来逆变器的成本增加。整个光伏行业都要面临上涨压力。
5、光伏逆变器的涨价其实折射出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路上前进颇为曲折。
IGBT全称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主要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因为它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这两项优点。在市场上非常多见。因为其异常严苛的生产条件,只有少数企业可以量产。我国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多依赖于进口。
而全球占据IGBT器件领域约70%市场份额的五强公司分别是德国英飞凌、美国安森美、意法半导体、日本的三菱和东芝。他们是毫无疑问在该领域占据绝对控制地位。
虽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已有不少企业正在为IGBT能够实现国产化研发奋斗,我们都已经深刻意识到发展之路的困难,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争取早日取得成绩。
影响阳光电源去年业绩的因素有三个:光伏电站开发不顺、芯片紧缺、储能业务遭遇罚款。
光伏逆变器和电站开发是阳光电源的主要营收来源,去年分别占比约37.5%和40.1%。随着储能行业的兴起,该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6.06%提高至13%。
年报发布当晚的业绩交流会上,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为电站业务出现问题。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阳光电源在越南的光伏电站项目未能在10月并网,执行了新电价导致计提;且缅甸项目因政变而取消,产生部分费用。
去年阳光电源计提应收账款、存货等减值损失4.8亿元,同比增加超4亿元,增幅近6倍,直接扣减当年营业利润4.8亿元。
逆变器是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芯片是逆变器核心部件。去年以来,全球芯片紧缺,也对阳光电源核心业务造成影响。
“公司对芯片和疫情的估计不足。”曹仁贤称。
去年,该公司实现逆变器出货47 GW,其中国内18 GW,海外29 GW,全球市占率提升至30%以上。该公司逆变器毛利率为33.8%,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
从光伏市场整体环境看,去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光伏组件价格持续高位,下游电站多持观望心态,开发明显暂缓,尤其是四季度光伏新增不及预期,对逆变器需求下降。
截至2021年底,阳光电源存货余额高达107.7亿元,同比增长178.3%。其中光伏逆变器库存量达18 GW,同比翻番。
去年底,中国光伏协会将2021年装机预测下调至45-55GW。年初,该协会预测全年国内装机量新增规模在55-65GW。
储能业务也未达到预期。去年该公司储能系统毛利率为14.11%,下跌7.86个百分点。海外储能业务还因疫情因素延迟交付,接受了罚款。
与此同时,该公司费用水平大幅提升,销售、管理费用分别达15.82亿、0.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和24%。
这主要因人员、研发投资增长。去年,阳光电源研发投入总计达11.61亿元,同比增长44%;研发人数达2734人,增幅为49.89%。
曹仁贤在业绩会上直言,“2021年公司步子迈的有点大。”
阳光电源业绩公布后,相关机构迅速作出反应,花旗和中金相继下调了该公司的盈利预测及目标价。
花旗将阳光电源今明两年的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下调了25.3%和23.6%,目标价23%下调至123元。
中金认为,阳光电源去年及今年一季度业绩均低于预期,考虑到供应链成本上涨对盈利能力影响,调降其目标价45%至105元。
2022年一季度,阳光电源营收约45.68亿元,同比增加36.48%;净利润约4.11亿元,同比增加6.26%。
也有多家证券机构对依旧给出了看好预期。国泰君安维持“增持”评级,认为阳光电源短期受疫情及原材料影响拖累业绩,中长期看,将持续加强核心竞争能力。此外,该公司积极培育电驱和氢能等业务,有望提供业绩增量。
在“双碳”目标影响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将经历较长时间的黄金发展期,这对阳光电源形成利好。
短期看,阳光电源今年业绩将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光伏组件价格、芯片紧缺程度、储能业务进展程度。
当前硅料价格已经连续14周连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53.3元/kg,周环比涨幅为0.7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50.9元/kg,周环比涨幅为0.72%。短时间内,组件价格依旧高位,下游承压明显。
芯片短缺仍是行业主要行业困境。阳光电源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主要短缺的是IGBT的模块和单管,现在的产能计划已经考虑了部分短缺和国产替代。
以IGBT为主的半导体器件占逆变器成本约10%。目前逆变器受芯片影响,仍在涨价通路中。
电力系统转型在即,储能行业将迎来发展。长江证券指出,预计户用储能的长期市场空间超过2000 GWh,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40%-50%。
阳光电源去年在储能方面投入26.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55%。
但据界面新闻了解,储能业务仍面临交付难题。光伏电站若搭配储能,成本势必会上升,下游接受度仍有限。目前国内政策倡导新能源和储能的结合,但国外并非完全捆绑式,且在疫情下,实际市场需求可能有所折扣。
逆变器仍旧是阳光电源的核心竞争力。在分布式及户用光伏势头渐猛的情况下,该公司产品需要做出新改变。
阳光电源主做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前者多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后者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地面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领域。
该公司预测,今年全球分布式和户用市场将有大幅度提升,去年该公司户用逆变器约40万台,今年目标是80万-100万台。
业内有声音认为,微型逆变器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比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体积小、 *** 作简单,系统转换效率、灵活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目前劣势是成本高于组串式。
去年上市的A股最贵新股禾迈股份(688032.SH),以及即将上市的昱能 科技 ,均主做微型逆变器。在分布式光伏市场,这些公司未来可能对阳光电源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