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wat是什么意思

半导体wat是什么意思,第1张

半导体Wat是指晶圆生产出来后,在出晶圆厂之前,要经过一道电性测试,称为晶圆可接受度测试(WAT)。

晶圆生产出来后,在出晶圆厂之前,要经过一道电性测试,称为晶圆可接受度测试(WAT)。这个测试是测试在切割道(Scribe Line)上的测试键(TestKey)的电性能。测试键通常设计有各种原件,例如不同尺寸的NMOS、PMOS、电阻、电容以及其他工艺相关的特性。

这一道可以当做是初选。那些有严重生产问题从而使得测试键的电性能超出规格之外的晶圆会在这一道被筛选出来,报废掉。这一道报废掉的晶圆,因为还没有出货到客户手里,所以是不收取客户钱的,由晶圆厂自己吸收。

未来两年全球晶圆厂设备开支持续增长。疫情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需求 端,居家及远程办公带来笔电等消费电子需求激增,此外全球正步入第四轮硅含量提升 周期,服务器、汽车、工业、物联网等需求大规模提升。

PIE: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

也有叫PEI,颠倒一下后面两个单词而已,中文:工艺整合工程师或者制程整合工程师。

职责

主要负责提升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整合诸多个部门资源等。需要非常熟悉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制作工艺、测试流程等,通常了解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所有工序工艺。

PIE的本质在于,通过WAT电性能参数异常,追溯回去,找到生产线上的异常,并与相关人员(PE,EE等)合作,解决线上异常。可以看出,PIE与PE的最大区别在于,PIE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产品的WAT电性能参数的CPK稳定性,PE最关心的是自己管的制程中各种参数的CPK稳定性,所以PIE的强项在于电性能参数和全套制程流程的结合。

因此不难看出,PIE和PE有强烈的依存关系,PIE面对的人更加多,也更加复杂。PIE也是技术到行政上的转化,当PE只安心研究自己所负责制程的技术时,PIE还要面对客户和上司的苛刻要求。从人事上讲,一个好的PIE会保护和自己合作的PE,而PE则需要配合PIE完成各项任务。

PIE需要PE为自己的实验准备程式,调试机台,提供意见……没有PE的Support,PIE不可能顺利完成任务。而PE必须按照PIE要求并配合PIE完成对新产品的尝试,或对已完成产品的回溯分析。所以PIE应该被认为是PE的一种升级,或者另一个大家默认的由来:PIE = PE + IE,(Process Engineer)+(industry Engineer)。

注: WAT电性能参数,包括Ion, Vt, Ioff, Break down voltage, Rs, Rc等等。

PE:工艺工程师。

EE:设备工程师。

CPK:过程能力指数。

工作内容

PIE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下面是其中一些:

1.DRC,design rule check,这个其实本来不应该PIE去做, 而是应该由专门的DRC team去做, 但是实际公司不会这么考虑,他们很可能要求PIE也适当接手相关任务。这个工作不难,但是很繁琐,每个fab有自己的design rule, 客户必须按照这样的rule去设计,否则fab做出来的产品肯定会有问题。所以,PIE要通过ejobview去检查每一层各种线宽,距离对不对,对gap做出判断,能否被本厂的黄光机台曝开,能否被waive(忽略),gap是由于各种原因,在job上有不该有的缝之类缺陷。

2.NTO,new tape out。意思是新产品下线,客户到fab流片,CE会告诉PIE这个产品各方面信息,PIE根据这些,去找一条最合适的制程flow,或者从已有的制程上面增减一些步骤,并且要建立WAT测试程式等等,最后新产品才能顺利的在fab制造出来。这里告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典故,就是为什么叫NTO?因为在2年前,那时候没有磁盘,更不要说硬盘那些了,新产品的data是记在磁带上给fab的,所以叫新磁带来了,就是新产品来了。

3.Lot owner。这是PIE的核心工作之一,我的地盘我做主,以后大家要是做PIE,一定要记住,做lot owner一定要有王者气势,自己的货自己要对它每一个细节都非常了解,从layout,testline,process,WAT,SEM,不允许任何人来指手画脚(除了自己的老板),当然自己也不要插手别人的货(除非征得别人同意),

因为自己的货出任何问题,责任都是自己一个人担。

所谓带好自己的货,就是第一,处理好run货过程中任何突发问题,第二,保证WAT电性能参数的CPK稳定性,第三,保证高良率。

4.查WAT和CP的case。这是PIE最有技术含量的核心工作之一。这个工作很复杂,以后另外告诉大家。大概就是当WAT参数或者CP 良率出问题时, 通过逻辑,经验分析,结合WAT data,找出线上出问题的步骤;如果当以上方法都失败的时候,就要自己去设计实验,通过特殊的方法去找到问题和解决办法, 当然工作量会很大。

5.technology transfer.这是PIE最痛苦的核心工作,因为很容易MO。一般来讲,成功转移一个技术,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的利润,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客户需要,但是fab这边的产品qual不过,所以有钱也赚不到。

QUAL是非常苛刻的,需要WAT,Cp,process要非常稳定才行,而这些是最考验PIE素质的,在建立生产线的时候,一个细节不注意,就有可能QUAL不过,客户就有被其他fab抢走。

6.其他。PIE工作远不止以上那些,PIE最麻烦的就是杂事多,Q来audit一个CD大了,要去处理;客户要求半夜开会(一般是美国的),要去开;平时还要做很多report,签R/C。有时候觉得比PE,EE要累很多,因为他们只需要负责眼前的自己的模块。

封装之后的测试不熟,有FT、SLT等,具体不详,yield map一类,以前在fab的时候,看到的是结果,具体测法不详,说一下fab芯片制造完成之后的测试吧。

1,出厂必测的WAT,wafer acceptance test,主要是电性能测试,每一类晶体管的参数,电压电容电阻等,每一层金属的电阻,层间的电容等,12寸厂的晶圆抽测9颗样点,均匀分布在整个wafer上,答主熟悉的55nm技术,每一个样点上必测70~120个参数,整片wafer测完约需要10~15分钟,设备主要是安捷伦和东电的;

2,在晶圆制造过程中监测膜厚、线宽等,膜厚是13点,线宽是9点;

3,光学镜头芯片还会测试wafer的翘曲度、整体厚度值,要配合后端芯片的再制备;

4,在测试芯片(非生产性正常检测)的时候,还会测试NBTI、TDDB、GOV等;

5,其他根据芯片特性的测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107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