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IoT黄金时代已至,开启半导体“千亿级”大赛道
AIoT智能物联网进入发展“加速段”:智能化技术配套已成熟,未来十年快速成长。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带动防疫+居家双重需求,助推大量AIoT场景落地。国内AIoT龙头连接设备量环比快速上升,大量AIoT应用场景快速落地;是AIoT应用成熟需求快速融合的阶段,叠加疫情催化智能类产品放量,为快速发展元年;预计未来十年应用持续普及,为黄金十年。
AIoT驱动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00亿人民币。传感器与芯片生产商在AIoT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约为10%;按照2021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3740亿美元计算,预计半导体价值量达到374亿美元,约为2500亿元。半导体是促进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 健康 、智能医疗、智能工控、智能城市等各领域落地与兴起,叠加应用落地与需求提升,使其中半导体板块重点受益。
二、 汽车 半导体价值和量有望同步升级,功率半导体产能短缺成为新常态
汽车 电子所展现的颠覆性趋势不可小觑,随着AIOT和新能源 汽车 的加速渗透, 汽车 半导体的价值和量有望同步升级。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愿景,2025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保有量将在2000万辆。预计2030年, 汽车 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会从2000年的18%增加到45%,为涉足 汽车 领域的电子及半导体企业提供了莫大的机遇。
功率半导体产能短缺成为新常态,将迎来史上空前景气周期。 汽车 是功率半导体最大需求领域,占比近1/3。预计2025年新能源 汽车 相关功率半导体价格超124亿元。产能方面,主要功率半导体厂商境内有29条功率半导体产线,9条在建及拟建产线。估算从晶圆厂开建到达产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扩建的大部分产能对缓解目前供需紧张的情况将在2023年后才能逐步显现。
三、半导体景气度持续上行,下半年预计产能持续紧张+旺季更旺
超30家半导体企业2021Q2调涨产品价格。2020年Q3以来,半导体行业热度居高不下,公司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普遍因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集体涨价表明半导体需求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芯华虹扩产趋势明确,晶圆代工成为博弈焦点,未来5年有望持续扩产。大陆半导体制造板块未来趋势主线:需求端受益于“万物互联+国产替代”,技术端受益于成熟制程工艺不断进步和先进制程工艺良率不断上升。晶圆代工作为板块中资产最重的环节,向上拉动设备材料的研发进展,向下影响设计公司的产品能力,在贸易冲突下备受关注。全球数字化进程持续进行,晶圆代工产能重要性凸显,逐渐成为战略性资产。
四、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受益制造产能扩张+国产替代加速有预期上修空间
本土半导体制造有望加速融资扩产,带动设备材料预期上修。当前时间节点,短期来看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由于在手订单充裕,二/三季度业绩可期;长期来看,受益制造产能扩张及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成长趋势明确。后摩尔时代,随着本土半导体制造板块融资扩产加速,设备材料板块有预期上修空间。设备和材料板块在半导体各细分赛道中涨幅居前。我们持续看好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预期上修的机会。
相关标的:
1.AIOT板块SoC主控: 瑞芯微/晶晨股份/全志 科技 /富瀚微/恒玄 科技 ; MCU微控制器: 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北京君正/国民技术; 通信IC: 乐鑫 科技 /博通集成; 传感器: 赛微电子/敏芯股份/苏州固锝/惠伦晶体;
2.功率半导体板块: 闻泰 科技 /中车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捷捷微电/士兰微/华润微/华微电子/新洁能;
3.制造板块: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
4.设备材料板块: 雅克 科技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精测电子/华峰测控/长川 科技 /鼎龙股份/有研新材/至纯 科技 /正帆 科技
6月22日行情预判
周一沪指小幅低开,全天震荡为主,小涨收阳;创业板指走得较强。沪市成交量较上周五稍微萎缩,量能没能放大,则指数大概率仍是震荡走势;市场涨多跌少,赚钱效应良好,当前轻指数重个股,把握结构性行情机会。若外围市场波动不大,预计周二上证指数大概率反d行情,上方压力3560,下方支撑3500。
搜集整理资料及创作不易,求转发,求点赞,觉得好请关注,谢谢!
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尽管当前的形势相当严峻,但中国向来并不缺乏独立研发创新的能力和底气。从客观上,美国的限制也给我国半导体产业创造了发展和完善产业链的良机。
一方面,美国修改出口管制规则背景下,国际垄断者参与的减少,令国内半导体产业对于国产化设备和材料的诉求亦节节攀升,只要能造出来就不愁卖,极大地激发了上游中国公司的热情。
另一方面,政府正大力推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程度,给出不少利好政策。8月4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65纳米(含)且经营期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项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
同时,资本大量涌入半导体产业。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资本对芯片产业的投资情况,同比呈近10倍增长,环比增长65%,一些公司甚至在创业早期阶段就获得了10亿元以上的投资。据智东西不完整统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到7月23日,我国一级市场的半导体投融资交易事件为77起,已公开交易总额达267亿人民币,共有72家半导体公司获投。中芯国际7月份科创板上市时,也引得大量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参与。此外,中国公司亦持积极招募吸纳人才,《日经亚洲评论》8月报道称,自去年以来,两家政府支持的芯片制造商已从台积电聘请了10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经理。
实际上,我国半导体产业已有不少好消息陆续传出。比如在最为核心的设备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光刻设备方面,近来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即将于2021年交付首台国产的28nm光刻机。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28nm制程工艺相比5nm、7nm还相差甚远,但实际上作为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分界点,28nm除了对功耗、尺寸要求比较苛刻的手机、电脑芯片,已能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需求,像是物联网、家电、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制造。
从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分布,包括我国每年进口的3000亿美元芯片中也可以看到,28nm以上制程才是主流。这意味着一旦完全掌握28nm芯片制造技术,我们很大程度上就能满足国内发展所需。
前段时间不少分析机构、媒体对芯片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设备、材料,以及它们的国产替代大约能在何时实现进行了盘点,发现绝大多数设备和材料在28nm这个节点上基本已不存在技术问题,瓶颈主要在于光刻机和光刻胶,而后者也有望在1-2年内做到28nm产线的落地。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紧密分工协作,早已形成芯片设计、代工制造、设备供应垂直分工的专业合作模式。主要芯片设计公司集中在美国、中国、欧洲、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芯片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欧洲、新加坡、中国台湾,相互依存,高度依赖。全球各个芯片代工厂广泛使用来自不同国家的芯片制造设备,其中部分设备需要依赖美国。
美国的做法破坏了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并对国际半导体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国外亦有大量理智的机构和人士对此作出了批评,呼唤再启合作。据日媒报道,对华为的禁令可能会导致日本企业损失高达1万亿日元;美国半导体协会和国际半导体协会也对美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了担忧,因为这也对美国企业的芯片销售造成了巨大的限制。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14亿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下,国内芯片产业上下游的国产化进程正在不断提速,特别是28nm国内产业链经过1-2年的努力就有望成熟,从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C114通信网 蒋均牧
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法律依据: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第二条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