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首家晶圆厂曝光!芯片制造要自给自足了?

华为首家晶圆厂曝光!芯片制造要自给自足了?,第1张

要知道,华为芯片是在2020年9月15日这一天正式断供的,距今已有9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在这期间“禁令”限制住了华为快速崛起的脚步,但是,有着先见之明的任正非似乎早已准备好了“B计划”。

6月26日消息,据DigiTimes援引知情人士称, 华为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其第一家晶圆厂,预计从2022年开始分阶段投产。

该知情人士指出,华为这家工厂初期仅用于生产光通信芯片和模块,以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虽然这则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是有关“华为海思在武汉建厂”一事,早在2019年就已初见端倪,而当时一个名为“海思光工厂”的项目也是一度引发热议。

简单来说,海思工厂的新闻最早是由华为要在国内发债所引发的。根据其披露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华为拟注册中期票据规模为200亿元,首期拟发行约30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也就是说,在该募集说明书中, 华为提出了拟建武汉海思工厂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

无独有偶,当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一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武汉研发生产项目(二期)A地块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批前公示”,里面恰巧也提到了这个项目是海思光工厂。不过,该项目一直搁浅,后续也再无消息。于是,这件事也就从公众面前淡去,逐渐不了了之。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该方案和上述建厂一事之间是何种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 华为一直都没有放弃海思半导体。

日前,华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思半导体在2020年的员工数量超过了7000人。其中,这7000名员工的薪资成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财务负担,但得益于华为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不会受到来自股市的影响,因此不会放弃海思团队。

陈黎芳指出,他们内部仍继续在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海思部门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的决定。“海思会继续开发半导体芯片,未来两三年还能应付自如。”

事实上,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对外透露要坚持保留海思。 此前在HAS 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指出,“海思是华为重要的芯片设计部门,不是盈利的公司,对它没有盈利的诉求。现在是养着这支队伍,继续向前,只要我们养得起。这支队伍可以不断研究、开发,为未来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武汉筹建晶圆厂之外, 华为海思也在“下血本”面向全球招聘芯片类博士, 主要涉及芯片研发设计、架构研发,以及光电芯片封装等几十个岗位。

从华为海思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在芯片方面,华为正在全力突破,而突破点则是芯片架构、新材料,以及光电芯片等。毕竟,在硅芯片方面要想全面突破难度有点大,但在光电芯片和新材料方面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两者都是全新的技术,不涉及美国技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后来随着麒麟系列处理器在华为手机的卓越性能表现,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先进的芯片研发公司之一。然而,如今由于被制裁,海思先进工艺芯片无法再被生产,导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额只有3.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暴跌87%。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称, 华为海思部门正在设计和研发3nm工艺芯片, 其产品代号暂命名为麒麟9010。虽然当下还无法生产,但研发工作将一直继续,确保华为海思团队的芯片研发水平不会停滞。

21ic家认为,华为怒保海思团队的决心和态度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从当前电子产品行业来看,不论是上游供应链,还是下游终端厂商,芯片始终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最核心的武器,华为手机曾靠麒麟芯片站稳高端,必然不会轻易放弃。

除此之外,海思团队不仅研发应用在华为手机上的麒麟处理器等,还负责包括车规级芯片、物联网芯片、监控芯片、网络设备、电视芯片等,这些均属于华为的重点业务范围,所以海思半导体无疑仍是华为的核心。

未来,如果武汉晶圆厂能够成功投产,那么华为相关网络设备中的高端光通信芯片和模块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不用依赖海外进口,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可能卡脖子的隐患。

欢迎关注21ic电子网,获得更多资讯!

为什么说美国彻底失算了,我国究竟是哪家企业如此低调,竟突破了5nm芯片制程,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加关注,精彩内容现在开始,最近这几个月的时间,我国芯片领域发展,可谓是频频传出好消息,首先就是中科院旗下的光机所,国产14纳米芯片成功取得突破,并且预计明年将实现量产,正当我们沉浸在国产芯片,即将能够迎来自给自足的喜悦当中的时候,我国的芯片技术发展,直接一连串来两大好消息,首先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根据6月26日发布的相关消息显示,我国 科技 代表企业华为,将在武汉建立起首个晶圆厂,这对于此前因华为被芯片断供而,捏一把汗的人们

可谓是松了一口气,这代表着华为终于将不再仅仅是,设计高端芯片,制造高端芯片也提上了日程,不仅如此,根据有关消息透露,华为新建的首个晶圆厂,预计将在明年实现分阶段投产,虽然对于此消息华为还没有做出正式回应,但华为早在2019年,在华为投资控股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上,就已经透露了一定的消息,根据表格内容显示,华为的确是计划投资18亿,在武汉新建一座名为武汉海思的工厂,并且这座工厂将由华为全资建设,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 华为要自己建晶圆厂一事,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了,正当华为这边还在筹备建厂的时候,我国另一家半导体企业

竟然十分低调的做出了巨大技术突破,这家十分低调突破5nm制程技术的,中国企业究竟是谁呢,北京屹唐半导体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然而就在华为被曝出要新建晶圆厂的同时,该公司申请的IPO正式获得了受理,不仅如此 该公司的蚀刻机设备,现如今已经成功进入到了,5纳米逻辑芯片量产线,要知道14纳米芯片如果量产,那么我国将实现国内芯片的自给自足,而7纳米和5纳米等芯片的制作技术突破,则是真正的世界半导体领域的技术顶流,北京屹唐半导体这家企业,作为我国十分低调的国产芯片企业,当我们还在谈论中芯国际以及中微半导体,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成就的时候,北京屹唐半导体所拥有的相关技术,如今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

都算的上数一数二的水平,其蚀刻机设备不仅已经正式运用到了,5纳米生产线,该公司在制作芯片的干法去胶设备,以及快速热处理设备,早在2020年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蚀刻机虽然与光刻机,在技术层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蚀刻机却是芯片制造中,不可忽视十分关键的一环,如今北京屹唐半导体领先世界,相关技术率先做到了5纳米进程,这就意味着 我国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再反观美国制裁和禁令,似乎已然受到了反噬,为什么说美国彻底失算了呢,美国制裁虽然对华为的芯片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其本身也并不好过

由于市场增长的规律,芯片制造商并不会一味的大规模量产芯片,而是根据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适度生产,全球范围内之所以都会出现“缺芯”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美方这近几年来,为了巩固自己在 科技 领域的霸权地位,对我国大多数 科技 企业,实行了所谓了封禁和打压限制,我国 科技 企业的芯片需求量,对于整个芯片市场的影响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的一番 *** 作直接是扰乱了,整个芯片市场的正常发展秩序,我国部分企业的确是面临芯片紧缺的情况,但是国外受美国影响,从而出现内卷 囤芯现象的芯片企业,也不在少数,而美国之所以此前大搞制裁禁令

不仅是为了遏制我国的 科技 发展,更是垂涎于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巨大市场,因此 美方自然是不想看到我国走向芯片自研自产的道路,然而 当我们来看真实情况,我国并没有因为封锁打压 而惨遭溃败,尤其是华为等我国 科技 企业,不仅没有在打压中屈服,反倒发展的越发迅速,时至今日更是准备进入芯片制造行业,并且 华为此前已经积累下了设计高端芯片的实力,可能的话 未来完全可以跟国内企业,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共同攻破技术封锁,如今华为的双叠加芯片技术的专利,已然是十分耀眼,通过两块芯片的共同叠加运用

从而使其性能直接上升一个维度,简单来说 两块14纳米的芯片性能叠加,则可以直接达到主流7纳米芯片的性能,不得不说 我国 科技 领域的发展,现如今正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一个接着一个的技术突破,都将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最后 对于我国芯片领域的发展,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持续的打压之下,华为虽然可以设计先进的艺芯片但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没有公司敢代工了。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在美国新规的限制下,也断供来华为芯片,去年已经全面撤掉华为海思第四季度的芯片订单。根据华为公司发布年报显示,2020年,华为增长速度开始放缓,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

但是相比较通信业务和企业业务华为手机业务占比已接近半壁江山。而芯片是华为业务的命根,是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的基础支撑。进入2021年,随着库存逐渐耗尽,华为的困境显现,芯片的问题已经影响华为整个的战略推进。

今年一季度全球5G手机出货排名,华为跌出前五。去年同期,华为(包含荣耀)出货800万台,列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

与此同时,华为海思芯片营业额大幅下跌,今年Q1的营收额只有3.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尽管如此思雪学长之前的文章曾经写过,在此困境之下华为也公开表示不打算放弃海思半导体,7000多人的团队依然在研发高端芯片。将来国内一旦有了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或是恢复了与外部芯片代工的合作,海思芯片就能快速恢复正常,不至于被拉开太大差距。

不过近日有消息爆出,华为芯片问题有望解决,华为有救了!

思雪学长了解到华为首家晶圆工厂选址湖北武汉,计划2022年投产。工厂初期规划生产光通信芯片和模块产品,以实现自给自足。华为海思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够开发相干光DSP芯片组的企业,光通信芯片不同于手机SoC等,工艺制程要求不高。

其实在这个消息爆出来之前华为已经开展了自救,2020年年底,华为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独立后荣耀将不受美国禁令限制,这对于荣耀品牌、供货商等都得到利益保障,而对华为来说,也能及时止损手机业务,以便更轻装上阵,可谓多赢局面;

2021年6月2日鸿蒙OS系统的全面开源,据华为公布的数据,目前与鸿蒙OS展开合作的应用服务伙伴已经超过300个,硬件合作商超过1000家,开发者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相比于安卓系统,全球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华为的鸿蒙还是比较弱小。

晶圆代工是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多重密集型产业,自建晶圆厂所要投入的资源极大,且周期长。华为在晶圆制造领域几乎没有技术和人才积累,造芯这场“战役”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 随着晶圆加工毕竟是需要巨大投资和技术积累的行业,对于这则消息还应该谨慎看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02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