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函数(递归))

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函数(递归)),第1张

概述***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一.函数(中)1.函数的返回值1.1返回值概念1.2返回值实例2.函数参数的作用域2.1作用域的概念2.2作用域的实例3.递归函数3.1递归函数概念3.2递归函数实例二.作业4.1用函数实现⼀个判断用户输入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程序1.能被400整

*** 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 一. 函数(中)1. 函数的返回值1.1 返回值概念1.2 返回值实例2. 函数参数的作用域2.1 作用域的概念2.2 作用域的实例3. 递归函数3.1 递归函数概念3.2 递归函数实例二. 作业4.1 用函数实现⼀个判断用户输入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程序 1.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2.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以上2种方法满足一种即为闰年4.2猴子吃桃问题(递归): 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半,还不瘾,又多吃了一个。第 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 一天剩的⼀半零⼀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了多少桃子?

从基础开始Python学习(4.29)第八课

python中的函数(中)

一. 函数(中)1. 函数的返回值1.1 返回值概念返回值就是函数内部语句执行完成以后返回的结果通过return来指定函数的返回值return可以返回跟任意对象,甚⾄是⼀个函数1.2 返回值实例

(1)为给函数设置返回值

def fun(n): #定义函数    s = n + 1  #函数内的执行语句fun(10) #调用函数开始执行print(fun(10)) #打印函数返回的结果结果

(2)给函数设置返回值

def fun(n): #定义函数    s = n + 1  #函数内的执行语句    return s #设置函数返回值fun(10) #调用函数开始执行print(fun(10)) #打印函数返回的结果结果

2. 函数参数的作用域2.1 作用域的概念

作用域(scope) :指的是变量⽣效的区域
在Python中⼀共有两种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在程序执行时创建,在程序执行结束时销毁,所有函数以外的区域都是全局作用域,在全局作用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进行访问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在函数调用时创建,在调用结束时销毁, 函数每调用⼀次就会产⽣⼀个新的函数作用域,在局部作用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它只能在所定义的函数内部被访问2.2 作用域的实例

(1)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

a = 3 #全局作用域中定义的全局变量print(a) #函数外任一位置可调用全局变量def fun(n): #定义函数    b = 4 #函数中定义的局部参数    s = n + 1 + a + b  #函数内可调用全局变量和函数内定义的变量print(a) #函数外任一位置可调用全局变量print(b) #函数外不可调用函数内定义的变量

(2)使用global 在函数中申明全局作用域

a = 3 #全局作用域中定义的全局变量print(a) #函数外任一位置可调用全局变量def fun(n): #定义函数    global b #函数中使用global申明局部参数,使其为全局变量    b = 1    s = n + 1 + a + b  #函数内可调用全局变量和函数内定义的变量fun(10)print(a) #函数外任一位置可调用全局变量print(b) #函数外可调用函数内定义的变量

3. 递归函数3.1 递归函数概念递归是解决问题的⼀种方式,它的整体思想是将⼀个⼤问题分解为⼀个个的小问题,直到问题⽆法分解时,在去解决问题递归式函数有2个条件
基线条件 :问题可以被分解为最小问题,当满足基线条件时,递归就不执行递归条件 :可以将问题继续分解的条件
3.2 递归函数实例

(1)递归函数求10的阶乘

'''10! =10 * 9!9! = 9 * 8!...2! = 2 * 1!1! = 1 结束的基线条件'''def fun(n): #定义函数    if n ==1: #递归函数的基线条件        return 1    else:        return fun(n-1)*n #再次调用函数进行递归print(fun(5))

二. 作业4.1 用函数实现⼀个判断用户输入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程序 1.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2.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以上2种方法满足一种即为闰年
def years():    year = int(input('请输入年份:'))    if year % 400 == 0 or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print('是闰年')    else:        print('不是闰年')    years()years()

4.2猴子吃桃问题(递归): 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半,还不瘾,又多吃了一个。第 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 一天剩的⼀半零⼀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了多少桃子?

(1)循环方法:

def fun(n):    s = 1    if n == 10:        s = 1    else:        while  n < 10:            s = (s+1) * 2            n += 1    return sprint(fun(1))

(2)递归方法:

def fun(n):    if n == 10:        s = 1    else:        s = (fun(n+1)+1) * 2    return sprint('第一天的桃子有:',fun(1))

总结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函数(递归))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开始Python学习第九课(函数(递归))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1186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3
下一篇 2022-06-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