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最短路 dijkstra算法&spfa算法&floyd算法(附带实例代码) 图论-1

03 最短路 dijkstra算法&spfa算法&floyd算法(附带实例代码) 图论-1,第1张

文章目录
    • 最短路
      • 邻接表的图如下
      • 邻接矩阵如下图
      • 链表实现邻接表实现代码
    • 单源最短路径
      • Dijkstra 算法
        • 朴素版本 Dijkstra 实现代码
        • 堆优化的dijkstra算法代码实现
      • Bellman-Ford 算法和 SPFA 算法
        • SPFA算法的代码实现
      • 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 Floyd 算法
        • Floyd 算法代码实现

最短路
  1. 对于一条有向图,我们一般采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方式。


    对于无向图,可以把看无向边看作两条方向相反的有向边。


    从而采用与有向图一样的存储方式。


邻接表的图如下

邻接矩阵如下图

链表实现邻接表实现代码
/// 加入有向边(a,b),权值为c
void (int a,int b)
{ 
	e[idx] = b,w[idx] = c,ne[idx] = h[a],h[a] = idx++; 
}

/// 访问从a出发的所有边
for(int i=h[a]; ~i; i = ne[i])
{
	int b = e[i],c = w[i]; 
}
单源最短路径
  1. 单源最短路径问题是说,给定一张有向图 G = (V,E),V是点集,E是边集, |V| = n,|E| = m,节点以 [1,n] 之间的连续整数编号,(x,y,z) 描述一条从 x 出发,到达y,长度为z的有向边。


    设 1 号点为起点,求长度为 n 的数组 dist,其中 dist[i] 表示从起点 1 到节点 i 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Dijkstra 算法

Dijkstra 算法的流程如下。


  1. 初始化 dist[1] = 0, 其余节点的 dist 值为正无穷大。


  2. 找出一个未被标记的,dist[x] 最小的节点x,然后标记节点 x。


  3. 扫描节点 x 的所有出边(x,y,z),若 dist[ y ] > dist[ x ] + z,则使用 dist[ x ] + z 更新 dist [ y ]
  4. 重复上述 2 ~ 3 两个步骤,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



    Dijkstra 算法基于贪心的思想,它只适用于所有边的长度都是非负数的图。


    当边长 z 都是非负数时,全局最小值不可能在被其他节点更新,故在第一步中选出的节点 x 必然满足:dist[ x ]已经是起点到 x 的最短路径。


    我们不断选择全局最小值的进行标记和扩展,最终可以得到起点 1 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朴素版本 Dijkstra 实现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010;
int a[N][N],d[N],n,m;
bool v[N];

void dijkstra()
{
    memset(d,0x3f,sizeof d);  // dist 数组
    memset(v,0,sizeof v);     // 节点标记
    d[1] = 0;
    for(int i=1; i<n; i++)   // 重复进行 n-1 次 
    {
        int x = 0;
        // 找到未标记节点中 dist 最小的
        for(int j=1; j<=n; j++)
            if(!v[j]&&(x==0||d[j]<d[x])) x = j;
        v[x] = 1;
        
        // 用全局最小值点x更新其他节点
        for(int y=1; y<=n; y++)
            d[y] = min(d[y],d[x]+a[x][y]);
    }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in>>n>>m;
    memset(a,0x3f,sizeof a);
    for(int i=1; i<=n; i++) a[i][i] = 0;
    for(int i=1; i<=m; i++)
    {
        int x,y,z; cin>>x>>y>>z; 
        a[x][y] =  min(a[x][y],z);   /// 采用邻接矩阵存图 
    }
    dijkstra();
    for(int i=1; i<=n; i++) 
        cout<<d[i]<<"\n";
    
    return 0;
}

朴素版本的dijkstra 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主要瓶颈在于第1 步的寻找全局最小值的过程。


可以用二叉堆(c++STL prority_queue)对dist 数组进行维护,用 O(log n)的时间获取最小值并从堆中删除,用 O(log n) 的时间执行一条边的扩展和更新,最终可在 O(m log n) 的时间内实现Dijkstra 算法。


堆优化的dijkstra算法代码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M = 1e6+10;
int h[N],e[M],w[M],ne[M],d[N];
bool st[N];
int n,m,idx;


// 大根堆 (优先队列),pair的第二维为节点编号
// pair 的第一维为dist的相反数(利用相反数变成小根堆)

priority_queue< pair <int,int> > q;
void add(int a,int b,int c)
{
    e[idx] = b,w[idx] = c,ne[idx] = h[a],h[a] = idx++;
}

void dijkstra()
{
    memset(d,0x3f,sizeof d);    // dist数组
    memset(st,0,sizeof st);     // 节点标记
    d[1] = 0;
    q.push(make_pair(0,1));
    while(!q.empty())
    {
        // 取出堆顶
        int x = q.top().second; q.pop();
        if(st[x]) continue;
        
        // 扫描出所有出边
        for(int i=h[x]; ~i; i = ne[i])
        {
            int y = e[i],z =w[i];
            if(d[y]>d[x]+z)
            {
                d[y] = d[x]+z;
                q.push(make_pair(-d[y],y));
            }
        }
        
                
        
    }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in>>n>>m;
    
    memset(h,-1,sizeof h); /// 初始化链表的头结点
    /// 构建邻接表存储边
    for(int i=1; i<=m; i++)
    {
        int a,b,c; cin>>a>>b>>c;
        add(a,b,c);
    }
    
    /// 求单源最短路径
    dijkstra();
    for(int i=1; i<=n; i++)
        cout<<d[i]<<"\n";
    
    return 0;
}
Bellman-Ford 算法和 SPFA 算法

给定一张有向图,若对于图中的某一条边(x,y,z),有 dist [y] <= dist[x] + z成立,则称该边满足三角形不等式。


若所有边都满足三角形不等式,则 dist 数组就是所求最短路。


我们介绍基于迭代思想的Bellman-Ford算法。


流程如下。


  1. 扫描所有的边 (x,y,z),若 dist[y] > dist[x] + z,则用 dist[x] + z 更新 dist [y]。


  2.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没有更新 *** 作发生。



    Bellman-for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m)

实际上,SPFA算法在国际上统称为“队列优化的Bellman-Ford算法”,仅在中国大陆流行“SPFA算法”的称谓。



SPFA 算法流程如下。



1, 建立一个队列,最初队列中只含有起点1
2, 取出队头节点 x,扫描它的所有出边(x,y,z),若dist[y] > dist[x] + z,则使用 dist[x] +z 更新 dist [ y ]。


同时,若y不在队列中,则把y入队。



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队列都为空。



在任意时刻,该算法的队列都保存了待扩展的节点。


每次入队相当于完成一次dist数组的更新 *** 作,使其满足三角形不等式。


一个节点可能会入队,出队多次。


最终图中节点收敛到全部满足三角形不等式的状态。


这个队列避免了Bellman-Ford 算法中对不需要扩展的节点的冗余扫描,在随机图上运行效率为O(km)级别,其中k是一个较小的常数。


但在特殊构造的图上,该算法很可能退化为 O(nm),必须谨慎使用。


SPFA算法的代码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M = 1e6+10;
int h[N],e[M],w[M],ne[M],d[N];
bool st[N];
int n,m,idx;

queue<int> q;

void add(int a,int b,int c)
{
    e[idx] = b,w[idx] = c,ne[idx] = h[a],h[a] = idx++;
}

void spfa()
{
    memset(d,0x3f,sizeof d);    // dist数组
    memset(st,0,sizeof st);     // 节点标记
    d[1] = 0; st[1] = true;
    q.push(1);
   
    while(!q.empty())
    {
        // 取出队头
        int x = q.front(); q.pop();
        st[x]=0;
        
        // 扫描出所有出边
        for(int i=h[x]; ~i; i = ne[i])
        {
            int y = e[i],z =w[i];
            if(d[y]>d[x]+z)
            {
                d[y] = d[x]+z;
                if(!st[y]) q.push(y),st[y] =1;
            }
        }
        
                
        
    }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in>>n>>m;
    
    memset(h,-1,sizeof h); /// 初始化链表的头结点
    /// 构建邻接表存储边
    for(int i=1; i<=m; i++)
    {
        int a,b,c; cin>>a>>b>>c;
        add(a,b,c);
    }
    
    /// 求单源最短路径
    spfa();
    for(int i=1; i<=n; i++)
        cout<<d[i]<<"\n";
    
    return 0;
}

图中存在长度为负数的边,Bellman-Ford 和SPFA算法也能够正常工作。


另外,如果图中不存在长度为负数的边,那么类似于优先队列的BFS,我们也可以使用二叉堆(c++ STL priority_queue) 对SPFA 算法进行优化,堆代替了一般的队列,用于保存待扩展的节点,每次取出“当前距离最小” 的节点(堆顶)进行扩展,节点第一次从堆中被取出时,就得到了该点的最短路。


这与堆优化 Dijkstra 算法的流程完全一致。


“二叉堆优化基于贪心的 Dijkstra 算法” 和 “优先队列优化基于 BFS 的SPFA算法” 两种思想殊途同归,都得到了非负权图上 O(mlogn) 的单元路径算法。


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为了求出图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当然可以把每个点作为起点,求解 N 次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不过,在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问题中,图一般比较稠密。


使用 Floyd 算法可以在 O(N3)的时间内完成求解,并且程序实现非常简单。


Floyd 算法

设 D[k,i,j] 表示“经过若干个编号不超过 k 的节点” 从 i 到 j 的最短路长度。


该问题可划分为两个子问题,经过编号不超过 k-1 的节点从 i 到 j,或者从 i 先到 k 再到 j。


于是:
D[k,i,j] = min(D[k-1,i,j],D[k-1,i,k] + D[k-1,k,j] )

初值为 D[0,i,j] = A[i,j],其中 A 为本节开头定义的邻接矩阵。


可以看到,Floyd 算法的本质是动态规划。


k 是阶段,所以必须置于最外层循环中。


i 和 j 是附加状态,所以应该置于内置循环。


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初学者按照 i,j,k的顺序执行循环,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与背包问题的状态转移方程类似,k这一维可被省略。


最初,我们可以直接用 D保存邻接矩阵,然后执行动态规划的过程。


当最外层循环到 k 时,内层有状态转移:
D[i,j] 就保存了 i 到 j的最短路长度。


Floyd 算法代码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10;
int d[N][N],n,m;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in>>n>>m;
    memset(d,0x3f,sizeof d);
    for(int i=1; i<=n; i++) d[i][i] = 0;
    for(int i=1; i<=m; i++)
    {
        int x,y,z; cin>>x>>y>>z;
        d[x][y] = min(d[x][y],z);
    }
    
    /// floyd 求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for(int k=1; k<=n; k++)
        for(int i=1; i<=n; i++)
            for(int j=1; j<=n; j++)
                d[i][j] = min(d[i][j],d[i][k]+d[k][j]);
                
    
    
    /// 输出
    for(int i=1; i<=n; i++)
    {
        for(int j=1; j<=n; j++) cout<<d[i][j]<<" "; 
        cout<<"\n";
    }
    return 0;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5677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09
下一篇 2022-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