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面常量
2.数据类型
3.变量
4.类型转化
5.类型提升
- java笔记系列
快来喝杯Java(初阶第二章)
PS:想要PDF版或者word版私信即可
一.字面常量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100);
System.Out.println(3.14);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tru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
比如上述中100,A等都是常量,称其为字面常量。
字面常量的分类:
- 字符串常量:由""括起来的,比如“12345”、“hello”、“你好”。
- 整形常量:程序中直接写的数字(注意没有小数点),比如:100、1000
- 浮点数常量:程序中直接写的小数,比如:3.14、0.49
- 字符常量:由 单引号 括起来的当个字符,比如:‘A’、‘1’
- 布尔常量:只有两种true和false
- 空常量:null(后面了讲)
在java中数据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1.四类:整形,浮点型,字符型和布尔型
2.八种:
注意:
- 不论是在16位系统还是32位系统,int都占用4个字节,long都占8个字节
- 整形和浮点型都是带有符号的
- 整型默认为int型,浮点型默认为double
- 字符串属于引用类型,该中类型后序介绍
这里先简单了解一下内存进制
这里以int行为例子4个字节,占据32个比特位
32个比特位中第一位为符号位
符号位的0或者1表示数值为正或者数值为负
public class Tex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b=10;
System.out.println(b);
System.out.println("最大值:"+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最小值:"+Integer.MIN_VALUE);
}
}
注意事项:
- int不论在何种系统下都是4个字节
- 推荐使用方式一定义,如果没有合适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0
- 在给变量设置初始值时,值不能超过int的表示范围,否则会导致溢出
- 变量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赋初值,否则编译报错
- int的包装类型为 Integer
`
`这里再拿byte举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x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b=10;
//byte a=127;
//byte b=199;
//byte c=a+1;
System.out.println(b);
System.out.println("最大值:"+Byte.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最小值:"+Byte.MIN_VALUE);
}
}
这里注释了三个代码,其中
- 第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 但是第二个中b=199明显超出了byte的最大范围,但在idea编译器中是可以通过编译器检查出这个错误,编译无法通过
3. 第三个也是不可通过编译器的,这里可能一部分人可能认为和第二个错误的方式是一样的,但其实是不一样的,这里的自然数1默认为整型,和a相加以后等于号右边整体类型提升为int类型占据4个字节,而等于号左边为byte型只占据两个字节,所以编译器会报错
注意事项:
- byte在任何系统下都占1个字节
- byte的范围是:-128 ~ 127
- 字节的包装类型为Byte
同时思考一下:byte、short、int、long都可以定义整形变量,为什么要给出4中不同类型呢?
int a = 1;
int b = 2;
System.out.println(a / b); // 输出 0.5 吗?
这里答案肯定是不输出的,因为两个整型相除得不到浮点型。
double a = 1.0;
double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 输出0.5
double num = 1.1;
System.out.println(num * num); // 输出1.21吗?
// 执行结果
1.2100000000000002
这个是因为计算机当中,小数是没有精确数字的,他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XXXX位。
int a = 1;
int b = 2;
System.out.println(a*1.0 / b);
第一个代码这样改一下,他的输出结果就是0.5了。
注意事项:
- double在任何系统下都占8个字节
- 浮点数与整数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不同,不能单纯使用 的形式来计算
- double的包装类型为Double
- double 类型的内存布局遵守 IEEE 754 标准(和C语言一样), 尝试使用有限的内存空间表示可能无限的小数, 势
必会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因此浮点数是个近似值,并不是精确值。
public class Tex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当中使用的是Unicode字符集>其中包含多种语言
//cahr为2个字节,不能表示负数
char ch1='a';
char ch2='帅';//汉字刚好两个字节
char ch3=97;
System.out.println(ch2);
System.out.println(ch1);
System.out.println(ch3);
}
}
注意事项:
- Java 中使用 单引号 + 单个字母 的形式表示字符字面值.
- 计算机中的字符本质上是一个整数. 在 C 语言中使用 ASCII 表示字符, 而 Java 中使用 Unicode 表示字符. 因此
一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 表示的字符种类更多, 包括中文
[ ] 执行 javac 的时候可能出现以下错误
Test.java:3: 错误: 未结束的字符文字
char ch = '鍛?';
^此时我们在执行 javac 时加上 -encoding UTF-8 选项即可
javac -encoding UTF-8 Test.java
关于字符编码方式的讨论, 参见
添加链接描述
布尔类型常用来表示真假,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听说xxx同学买彩票中了一个亿…,听到后估计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我x,真的假的?
注意事项:
- boolean 类型的变量只有两种取值, true 表示真, false 表示假.
- Java 的 boolean 类型和 int 不能相互转换, 不存在 1 表示 true, 0 表示 false 这样的用法.
boolean value = true;
System.out.println(value + 1);
// 代码编译会出现如下错误
Test.java:4: 错误: 二元运算符 '+' 的 *** 作数类型错误
System.out.println(value + 1);
^
第一个类型: boolean
第二个类型: int
1 个错误
三.类型转化
在Java中,当参与运算数据类型不一致时,就会进行类型转换。Java中类型转换主要分为两类:自动类型转换(隐
式) 和 强制类型转换(显式)。
System.Out.println(1024); // 整型默认情况下是int
System.Out.println(3.14); // 浮点型默认情况下是double
int a = 100;
long b = 10L;
b = a; // a和b都是整形,a的范围小,b的范围大,当将a赋值给b时,编译器会自动将a提升为long类型,然后赋值
a = b; // 编译报错,long的范围比int范围大,会有数据丢失,不安全
float f = 3.14F;
double d = 5.12;
d = f; // 编译器会将f转换为double,然后进行赋值
f = d; // double表示数据范围大,直接将float交给double会有数据丢失,不安全
byte b1 = 100; // 编译通过,100没有超过byte的范围,编译器隐式将100转换为byte
byte b2 = 257; // 编译失败,257超过了byte的数据范围,有数据丢失
2.强制类型转换(显式)
强制类型转换:当进行 *** 作时,代码需要经过一定的格式处理,不能自动完成。特点:数据范围大的到数据范围小
的。
int a = 10;
long b = 100L;
b = a; // int-->long,数据范围由小到大,隐式转换
a = (int)b; // long-->int, 数据范围由大到小,需要强转,否则编译失败
float f = 3.14F;
double d = 5.12;
d = f; // float-->double,数据范围由小到大,隐式转换
f = (float)d; // double-->float, 数据范围由大到小,需要强转,否则编译失败
a = d; // 报错,类型不兼容
a = (int)d; // double没有int表示的数据范围大,需要强转,小数点之后全部丢弃
byte b1 = 100; // 100默认为int,没有超过byte范围,隐式转换
byte b2 = (byte)257; // 257默认为int,超过byte范围,需要显示转换,否则报错
boolean flag = true;
a = flag; // 编译失败:类型不兼容
flag = a; // 编译失败:类型不兼容
注意事项:
- 不同数字类型的变量之间赋值, 表示范围更小的类型能隐式转换成范围较大的类型
- 如果需要把范围大的类型赋值给范围小的, 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但是可能精度丢失
- 将一个字面值常量进行赋值的时候, Java 会自动针对数字范围进行检查
- 强制类型转换不一定能成功,不相干的类型不能互相转换
四.类型提升
1. int与long之间
int会被提升为long
int a = 10;
long b = 20;
int c = a + b; // 编译出错: a + b==》int + long--> long + long 赋值给int时会丢失数据
long d = a + b; // 编译成功:a + b==>int + long--->long + long 赋值给long
2. byte与byte的运算
byte a = 10;
byte b = 20;
byte c = a + b;
System.out.println(c);
// 编译报错
Test.java:5: 错误: 不兼容的类型: 从int转换到byte可能会有损失
byte c = a + b;
结论: byte 和 byte 都是相同类型, 但是出现编译报错. 原因是, 虽然 a 和 b 都是 byte, 但是计算 a + b 会先将 a
和 b 都提升成 int, 再进行计算, 得到的结果也是 int, 这是赋给 c, 就会出现上述错误,这是由于计算机的 CPU 通常是按照 4 个字节为单位从内存中读写数据. 为了硬件上实现方便, 诸如 byte 和 short
这种低于 4 个字节的类型, 会先提升成 int, 再参与计算
小结:
- 不同类型的数据混合运算, 范围小的会提升成范围大的.
- 对于 short, byte 这种比 4 个字节小的类型, 会先提升成 4 个字节的 int , 再运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