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x0d\\x0d\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x0d\\x0d\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x0d\\x0d\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x0d\\x0d\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x0d\\x0d\中国计算机报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x0d\\x0d\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x0d\\x0d\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x0d\\x0d\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 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x0d\\x0d\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x0d\\x0d\IT行业收入情况\x0d\\x0d\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x0d\\x0d\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x0d\\x0d\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x0d\\x0d\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x0d\\x0d\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x0d\\x0d\排名居前10位的职位薪资状况下表,表格同时还列出了IT业与各行业总体薪资状况相比较的情况。\x0d\\x0d\学历经验决定薪资 MBA平均年薪近9万\x0d\\x0d\学历与经验是决定IT人薪情的两大因素。学历上看,基本符合学历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趋势,MBA薪资均值达到了88721元,逼近9万元,超过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为83341元;从第三位开始依次是硕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专33727元;大专以下20697元。\x0d\\x0d\从工作经验看,同样符合薪水与经验积累成正比的原则,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别能实现薪水的一个飞跃。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为36380元;3年者为53987元;5年者达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达到74074元。\x0d\\x0d\另外,目前国内IT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国雇员的薪酬仍是业内高薪标志。但与最初进入中国不同的是,目前国外IT公司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薪酬水平,薪酬给予趋于理性。同样的,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脚步已经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渐向国际公司看齐。目前两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x0d\\x0d\今年薪资小幅增长研发职位涨势较好\x0d\\x0d\就目前状况看,无论国内环境,还是国际趋势,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职业专家分析认为,IT业的总体薪资预计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将在10%-15%左右。\x0d\\x0d\由于研发人才短缺凸现,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研发类及技术类人员的薪酬将超过项目管理类人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将在11万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产业发展的拉动,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薪酬也将有所增长,未来这一领域的资深技术人才的身价也将飙升;互联网的复苏则同样使其从业人员的薪资迎来回暖。\x0d\\x0d\行业发展催生新机新岗位有高薪优势\x0d\\x0d\行业变化可以为职场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x0d\\x0d\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5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者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竞价BD经理、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x0d\\x0d\另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数据,今年IT兼职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市场极为火爆。目前IT业对兼职人才的需求已经占到整个兼职市场的25%左右,雄居兼职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于兼职一般以短期的项目工作等形式出现,IT兼职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x0d\\x0d\虽然2005年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薪资水平较去年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在IT行业中,有很多细分的行业,而不同的细分行业,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冷热不均的状态。\x0d\\x0d\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x0d\\x0d\相反,2005年将出来的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x0d\\x0d\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利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IT人,每一个求职者就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了。\x0d\\x0d\IT培训市场状况\x0d\\x0d\随着IT业的发展,我国的IT培训业也得以迅速成长,其中,个人IT培训在整个培训市场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其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IT教育及培训市场的全局。因此,个人IT培训如今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x0d\\x0d\据悉,国内IT人才的培训模式目前主要有学历教育,厂商教育,职业教育三种。学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讲究的是理论和系统,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厂商教育是一种产品销售的前期行为,严格的说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商业行为,侧重对产品,技术的培训;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人才在就职,技能,岗位方面的训练,是一种应用教育。但是,除了阿普泰克,NIIT两个印度模式之外,国内始终没有出现本土化的IT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IT工程师”T型人才“培训计划”意在填补这一空白。据介绍,这一培养计划将IT人才标准锁定在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培训力量的参与也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软件人才供应和人才结构。\x0d\\x0d\职业通用派的典型代表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与清华IT工程师认证培训,北大青鸟直接引用印度的培训模式,发展迅速,但其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而诸如M icrosoft认证、Cisco认证、Oracle认证这样的厂商派培训,由于随着其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发展,情况可以说是不愠不火。受利益的驱使,目前这类培训认证不时暴露出一些考试“黑幕”。\x0d\\x0d\事实上三大流派的培训分别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因此在招生上也形不成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职业通用派培训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系统的计算机“入门”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根据学员实际需要,部分培训机构还能给有基础的学员提供高端的IT培训。\x0d\\x0d\对于厂商派培训认证,则是对厂商的技术使用者的能力认证,培养某个厂商产品的技术专家,更多的是面向厂商产品的应用。微软认证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派认证,这类培训对培训对象的起点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该厂商的产品和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使得一些初入门者觉得高不可攀。以目前参加认证人数最多的M C SE认证来说,参加者一般都是微软产品技术的使用者或准备使用者。而要考一个MCSE证书,如果参加专业辅导班,大约需要5天时间的课堂培训日,每课堂日的培训费一般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需要大约500元的考试费。当然正如前文是所提到的考证黑幕,目前市场上也可以找许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培训,但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不能不考虑培训商所能提供的培训质量了。\x0d\\x0d\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说,时下IT培训认证机构铺天盖地地扩大授权中心,这种盲目的“圈地”,将袭扰目前IT培训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不具备培训资质的“黑”机构有机可乘。IT培训认证市场不顾质量、只重数量的苗头值得重视。授权点越铺越大,多了就难管,培训认证质量就会因此而下降。教育虽然也是产业,但它与其他行业不同,更应强调社会效益。
1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留住人才
首先要提供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的薪酬水平。由于核心员工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一旦流失,对企业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要舍得付高薪,拉开岗位间的等级来吸引核心员工。 其次要奖惩分明、重奖重罚以此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再次要实行股票期权制,人才持股计划,团队报酬方案等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的薪酬制度。将个人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同一架马车上。中兴通讯总裁侯为贵指出,“企业的财富是由人才创造的,企业利润要最大化的回报人才,让人才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样的企业才最具潜力。”最后要推行个性化福利方案。因为人才受年龄, 性别, 身体状况, 婚姻状况, 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是有个性的,对福利是有偏好的, 要想留住人才, 福利应当是个性化的。
2重视和帮助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使员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下,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 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 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 制定与生涯计划相配套的培训计划,并适时修改生涯计划。
3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增强个人魅力,用心留人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理论、实践等各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素质。领导者要决策果断,学会沟通,鼓励意见反馈, 这样才能激发员工对将来工作加倍努力。其次,做到“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学会适当放权。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才能使企业留住人才为其所用保持企业的活力和高效。
4营造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围, 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人才“保鲜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物质报酬、办公设备等, 良好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供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使他们即使在较大的压力下也能保持工作与健康的平衡。“软件环境” 则包括了轻松和谐的氛围等。企业应加大硬件设施的资本投资,同时要充分信任员工和尊重员工,保持良好的内部沟通,及时地化解冲突,消除矛盾,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
任何成功的企业,其背后无不蕴藏着强大的企业文化作为坚强的后盾。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员工和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目标共同努力。
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设
做好员工流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员工进人企业是一个“人岗 匹配” 的过程, 包括职位要求、个人的态度、能力、素质, 以及个人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的价值判断和接受程度等。如果员工能够较好的融人工作、融人企业,使其价值得以体现,有成就感,新员工的流失率可以大大降低。同时人力资源部要做好员工的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发放等工作来留人。
以上是一些主要措施,另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以下措施:以人为本,塑造员工第一的管理文化;建立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系统(包括确立危机预防机制,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加强危机的事后管理);加强对员工流动的立法管理和规章管理;充分利用人事外包留住优秀员工等。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 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6�1微电子技术,互联网�6�1电子商务,通讯�6�1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排名居前10位的职位薪资状况下表,表格同时还列出了IT业与各行业总体薪资状况相比较的情况。
学历经验决定薪资 MBA平均年薪近9万
学历与经验是决定IT人薪情的两大因素。学历上看,基本符合学历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趋势,MBA薪资均值达到了88721元,逼近9万元,超过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为83341元;从第三位开始依次是硕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专33727元;大专以下20697元。
从工作经验看,同样符合薪水与经验积累成正比的原则,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别能实现薪水的一个飞跃。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为36380元;3年者为53987元;5年者达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达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国内IT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国雇员的薪酬仍是业内高薪标志。但与最初进入中国不同的是,目前国外IT公司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薪酬水平,薪酬给予趋于理性。同样的,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脚步已经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渐向国际公司看齐。目前两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今年薪资小幅增长研发职位涨势较好
就目前状况看,无论国内环境,还是国际趋势,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职业专家分析认为,IT业的总体薪资预计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将在10%-15%左右。
由于研发人才短缺凸现,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研发类及技术类人员的薪酬将超过项目管理类人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将在11万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产业发展的拉动,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薪酬也将有所增长,未来这一领域的资深技术人才的身价也将飙升;互联网的复苏则同样使其从业人员的薪资迎来回暖。
行业发展催生新机新岗位有高薪优势
行业变化可以为职场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5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者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竞价BD经理、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
另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数据,今年IT兼职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市场极为火爆。目前IT业对兼职人才的需求已经占到整个兼职市场的25%左右,雄居兼职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于兼职一般以短期的项目工作等形式出现,IT兼职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
虽然2005年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薪资水平较去年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在IT行业中,有很多细分的行业,而不同的细分行业,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冷热不均的状态。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相反,2005年将出来的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利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IT人,每一个求职者就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了。
IT培训市场状况
随着IT业的发展,我国的IT培训业也得以迅速成长,其中,个人IT培训在整个培训市场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其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IT教育及培训市场的全局。因此,个人IT培训如今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悉,国内IT人才的培训模式目前主要有学历教育,厂商教育,职业教育三种。学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讲究的是理论和系统,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厂商教育是一种产品销售的前期行为,严格的说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商业行为,侧重对产品,技术的培训;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人才在就职,技能,岗位方面的训练,是一种应用教育。但是,除了阿普泰克,NIIT两个印度模式之外,国内始终没有出现本土化的IT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IT工程师”T型人才“培训计划”意在填补这一空白。据介绍,这一培养计划将IT人才标准锁定在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培训力量的参与也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软件人才供应和人才结构。
职业通用派的典型代表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与清华IT工程师认证培训,北大青鸟直接引用印度的培训模式,发展迅速,但其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而诸如M icrosoft认证、Cisco认证、Oracle认证这样的厂商派培训,由于随着其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发展,情况可以说是不愠不火。受利益的驱使,目前这类培训认证不时暴露出一些考试“黑幕”。
事实上三大流派的培训分别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因此在招生上也形不成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职业通用派培训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系统的计算机“入门”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根据学员实际需要,部分培训机构还能给有基础的学员提供高端的IT培训。
对于厂商派培训认证,则是对厂商的技术使用者的能力认证,培养某个厂商产品的技术专家,更多的是面向厂商产品的应用。微软认证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派认证,这类培训对培训对象的起点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该厂商的产品和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使得一些初入门者觉得高不可攀。以目前参加认证人数最多的M C SE认证来说,参加者一般都是微软产品技术的使用者或准备使用者。而要考一个MCSE证书,如果参加专业辅导班,大约需要5天时间的课堂培训日,每课堂日的培训费一般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需要大约500元的考试费。当然正如前文是所提到的考证黑幕,目前市场上也可以找许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培训,但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不能不考虑培训商所能提供的培训质量了。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说,时下IT培训认证机构铺天盖地地扩大授权中心,这种盲目的“圈地”,将袭扰目前IT培训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不具备培训资质的“黑”机构有机可乘。IT培训认证市场不顾质量、只重数量的苗头值得重视。授权点越铺越大,多了就难管,培训认证质量就会因此而下降。教育虽然也是产业,但它与其他行业不同,更应强调社会效益。
总代理渠道的最主要的优势通过总代理的渠道能解决资金的问题 渠道短时间布点的问题 近距离服务的问题。优势就是可以快速儿多面的进入终端店 客服响应时间短。 劣势是渠道成本太高 在策略执行上的考虑毛利因素和层级太多、总代有诸侯割据的可能与厂家进行谈判的空间太大。保障总代的模式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品牌代理,进行多品牌制约,不形成品牌依赖感,这样与厂家议价空间就大。从服务商贴近客户,做一些厂家客服无法实现的服务业务。
当时我们叫做由中国的科技质量局组织召开的叫做"中国首届商业自动化工作会议",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叫CIO,还没有这个词。已经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近十年当中,中国的零售业在信息化建设这方面,由我们原来连POS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今天在这里讨论SAP这样的系统,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近十年当中,中国零售企业在信息化的进程当中,我们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成长也是非常快的。 我们一直在谈,有很多人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有多少人信?特别是我们的CEO、我们的领导你到底信不信? 首先就是信不信?我们中国有很多企业,尤其在南方这种现象更多。我们要开店选址、要作调查、判断这个店能开不能开。给他这个报告看完之后,他也不回答你信还是不信,反过来找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来给你看这店能开。他信这个,所以我指的很大的问题首先要转变的是我们观念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讲的题目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说如何用IT作零售业;第二如何高效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第三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的影响。 达尔文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对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大的物种,而是那些能够最快的适应变化的物种",今天大家都觉得说零售业越来越难。今天CIO面临的问题远远还赶不上CEO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多。他们面临的问题更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出来?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在变、我们的消费者在变、我们的环境在变,现在就看我们是不是能适应这种变化。 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时候:你有多少产房、有多少个百货商场、有多少固定资产、有多大的规模,这仿佛是我们一个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的定义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人是现在企业的三个核心。 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怎么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第一就是说在这个行业,是不是有确定的领导地位?能不能确定领导地位?这些话我会一一解释。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本书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定义。为什么没有把翻译成中文:第一想翻译成中文以后意义没有百分之百表达。希望我们的CIO以后不要请翻译给你翻译成中文看。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从西方来,我们翻译过来的书永远不会百分之百掌握到他真正的含义。对于一个企业成功,把信息技术变成一个优势,这里面包括:第一商业环境;第二是企业的环境;第三就是IT。从零售业整个大的行业来看,这个商业的环境,信息技术能够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竞争的优势这是不可置疑的。在有人类历史以来,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像今天一样零售业买酱油醋、买饼干、买牛奶,能成为老大。沃尔玛能超过很大的企业,信息技术给它带来很大的优势。 我们看企业。在座的我们的企业环境是不是能够使我们的IT给你带来优势?我想在座的企业没有几家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为什么?我们说SAP是不是好的系统,SAP最适合中国的企业,但是企业原来经营的很好,上了SAP反倒不会玩了。就是说企业的环境是不是具备。 所以说我们信息技术应用,到底意味着什么?在2002年的时候曾经搞过一次培训,当时我们上课之前就提了问题:我说一人拿出一张纸写什么是管理系统、什么是信息系统。当时我们是三十几个人,拿出三十几张纸写上来之后没有任何两张答案是一样的。当时我们就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是在企业界忙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定义。你认为是那样,他认为应该是那样,到底应该是怎样?我们先抛开系统的功能,对一个企业来说,对一个IT来讲,你不提升到这个程度,IT的解释永远得不到一个充分的认识,永远不会给你转换成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只能在企业起到一个工具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于是资源的充分的利用。我们一个好的系统,不要看他功能,而是不是把你这三个资源:信息、人、技术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我们也看出现在我们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信息技术认识上的差距。我觉得在中国零售业我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算是说领会最深刻、认识最深刻、最积极推动。有一次我见了美国一个大的零售企业回来的人,他在那里作技术。作了八年的技术,作了八年之后我领他参观完了企业,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我就问他一句话,我说:"你们那个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这件事是怎么看?我总觉得这个企业好像不太重视,你们是不是很重视?"他想了一下:"老杨,首先你问的问题是错误的。"他说:"我们现在不是这么讲这个问题,我们不是说IT怎么应用的问题?我们是说用IT怎么作零售业的问题。" 他讲到这句话脑袋觉得这个观念跟我们确实不一样,我说:"能不能细细道来,举个例子跟我说一下"。他说:比如讲在中国这次回来跟企业接触等等,大家跟我提到的问题只跟我说没有人,人太难找,特别是店长特别难找,他说你想一想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四千多家店,你让我找四千个合适的店长我也找不到,怎么办?他就说这就提出来如何用IT去作零售业,就把一个店长所要做的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固定在我这个系统当中,早晨第一干什么,你只要按我的程序认真去做,80%不会有问题,用系统在管理。他说这是一个概念,第二如果有哪一个店长有什么好的建议,总部看完之后,这个东西好,马上把系统改变完就四千多家点同时执行,我一个店审实际上四千个店长同时运营。 我当时听完之后脑袋就开始炸了,我觉得这些年想错了也做错了。你们用IT作零售业,下一步想作什么?当时想回答可能是供应链管理。他跟我说: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模拟市场。我一听又晕了,什么叫模拟市场?他说,我会把要开的店,我会把社区周围所有的数据,我统统拿进去,拿进去我来模拟,这个店要开多少平米,设定多少个人员,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多少?所以就是说我们现在开店是怎么开法?我们基本是老板,老板说的算。 我们认识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还有就是说对信息技术应用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么多年,我们的政府也好,我们的大学也好,我们的研究机构也好就没有人能为我们零售业说IT该怎么应用及IT应该怎么,清华大学那么多的教授没有人和零售业的IT来说一说,没有,你看我们的说上商学院还是抱着《资本论》,基本上是研究这个,所以没有人在这方面给我们作深入研究。 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缺乏一个深入研究。这个东西是我们零售业的心脏,家乐福为什么做到了?你说百安居为什么做到了?你说他那个地方选的好还是房子比我们盖的好,我觉得都不是。在九六年九七年开始来倡导这个事,跟企业讲你们应该作商品管理,我们已经作了,我们十年前就作商品管理(merchandising),后来我们说你们一直有,我们怎么还管成这样。仔细看他不是商品管理,是一个商品上的感觉,这是一个全过程商品管理。到现在什么是全过程商品管理,包括中国所有零售业没有几个能说得清楚,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到底和我们目前的现状怎么接轨,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说得明白。 第三个就是缺少规划,这就是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干一步说一步,没有规划尤其作IT没有规划,你这个系统不可能说在我们这么一个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够跟得上,所以很多老板说我们总换系统,北京有个企业从建这个系统换了不下三、四个。为什么?就是没想明白这个事怎么做,也没有看到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第四点就是投入不够。日本在2003年的投入几乎是我们的五倍,我们现在的投入基本上和韩国保持同等的设备。韩国相当于我们一个省那么大的地方,保持平等的水平。我说的是信息技术的管理,因为我们现在我们太热衷于技术,我们差的什么,在管理。我们搞技术的人员不愿意看管理,所以现在就有一帮不是学计算机技术的来管理,但管理得很好。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看说一个是认识上的差距:第一个我们经常说零售业如何经营IT,我们要改变观念,就像CEO首先要改变观念,用IT如何去做。总是按唐朝那个想法,延续做生意的想法,拿过来让我IT去符合它,永远都办不到。所以这就是说以前为什么我们IT和我们的企业之间总有是矛盾,奖罚不一样;第二个,系统满足我的业务需求,开发商过来你们要满足我需求,你的需求是什么?你的需求是唐朝延续下来的信息,所以这个需求真正想要没什么办法,不管流程怎么改,你没有太大的创新的想法,真正你要讲用系统创造新的零售,你抛开原先我们准备的,如果说沃尔玛它仍然是按照很传统的方式去建造它的流程的话,他今天管理不了那么多店,也不会成为世界上的老大。 我们还经常说的用IT提高管理水平,我们看到哪家真正用IT提高了管理水平,你花十万买个PC服务器,花六百买个服务器哪个管理水平高?问题就是说你怎么去管理。 我们刚才讲投入的问题,中国在2003年所有零售业所整体的投入819个亿,日本是5187亿,我说韩国是5395亿,包括他所有的IT、服务器,硬件、软件,包括IT人员的费用都在里面。你就看看一个发达的国家和不发达的国家,从这个数据我们很明显的看出为什么?所以我们在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过程当中,我们继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就是如何用IT作零售业,第二个就是高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我们浪费了多少资源,昨天说10%,我觉得10%资源被利用,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不管10%也好还是20%也好,可能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信息。最后就是说新技术对零售业的影响。 我们看如何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首先我们作CIO,作IT经理也好,为什么现在企业的地位不高?为什么有的CIO在企业地位就很高,为什么就没有提升到副总?为什么?因为你就把自己看成一个技术人员,没有参与到管理当中去,根本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们就说收款机,我们有几个企业说搞IT的人你帮着运营的人去看这个收款机怎么摆放能提高运营效率。有几个人怎么说?所以你没有想这个问题,但是你现在走到哪个企业,搞运营的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收款是排队太多,你想过怎么帮他解决?还有就是说我们缺乏创新,我们总是说按照唐朝的想法区别想现在的事,我们没有一些创新的东西。 如何有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现有的资源实际两部分:一个是内部的资源;还有一个外部的资源。现在是内部和外部都不用,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做一个事情,我们行业内部有很资深的专家,应该把这些人拿过来看信息化怎么做。但是人忙,现在都在工作岗位上忙,没有时间跟你聊。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你没啥事帮他们弄电脑不弄弄这事,能不能弄好?弄不好。外部资源也没有用,我们这个世界上作IT的大牌公司都来了,IBM、HP、SAP都来了,这都是资源。你想说它建一个门店,你在建一个也花几千万,怎么想用他那个,你说用他那个会有问题,问题肯定会有。但是我们想怎么解决问题?我们外部资源怎么利用? 还有就是利用新的思路,去建立企业的管理架构和流程,这一点指的是CEO,非常的重要。像昨天的张总也讲了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你从这个部门移到那个部门,比如说我们在锦州有一个企业,收款人是坐着收款,我们说你坐着收款可能不行,得站着收款。收款员开始闹事了,我们当时考收款员考了半天,学了半天计算机,我们就是为了坐着,现在我们考上来你们让我们站着,这事不行。所以这些企业当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就需要CEO去面对。 最后一点我觉得说你对信息技术信不信?这是一个问题,你信了之后你是不是有依据信息去决策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决策就很简单,我们这一个老板什么专家都是,什么都经过他拍板。 买开心果,采购员就把这个供应商几家开心果,这家两块八,这家三块,放在一个报纸上。报纸上放老板办公室,老板这个尝一个,那个尝一个,就是它吧!在砍五毛钱下来,我们这个决策没有这个习惯,没有用信息决策的习惯。 这是香港超市如何提供货运能力当中提出一个方案叫做"收款台与布局的再设计",在这里面其中有一个你把这个收款台只是作了一个改动之后,它的客流销售增加了5%到7%,它的占地面积节省的16%,是怎么做的? 它用的是哪个?用的是这个概念。实际流程就是这样,把原来一个款台职能放一个收款及变成可以放两台收款机,这样增加了收款的通道,同时增加通道的同时又不占用更大的面积,我们只能给键盘立起来按,这一立起来占的空间就小了,而且收款员 *** 作也方便,我们想都没想过。 再有就是说很多人都问我零售业信息系统,富基那么多功能是长益也那么多功能,到底用哪一家?你自己想没想应该具备什么?这一个是我们零售企业上面经营策略,商业功能。从这个店面运营、物流配送、到财务管理、商品运营管理,这四个是我们一个零售企业密式的核心的内容。 你到哪里去看看,SAP网站上,这网站这个东西都清清楚楚,给你解释的特别清楚,我们作IT的,你们有多少人到SAP的网站上去看到这个,所以你要有这个东西之后,我们对一个系统非常清楚,我们应该具备哪些?不保密的,SAP网站不保密,这都是我从SAP下载下来,只不过把它翻成中文而已。 新技术就是说在未来得技术当中,真正将来对我们零售业冲击最大会发生的改变就是RFID,实际上其他的都是由这个东西的衍生出来的。 这个就是说我们在德国,在麦德龙建了一个未来的店。这个台是什么?你去了之后拿一个会员卡,PDA个人采购的主力的东西,来了之后装在小车上就可以做你的事情。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说我们RFID从后面进入店的时候,扫描码的门。一进来以后不需要扫描什么,进了什么货了,一下子都知道了。 这个是一个媒体,就是说我们电视广告品,店内的媒体广告已经不是我们现在以前放个录像带,放CD在那里放来放去,可以随时控制,拿着遥控器一按就变过来了,像选择一个电视节目像选择一个商品码。一按就出那个商品的广告。这个是一个自动的付款台,这个东西在中国我觉得还不行。 这个是卖一个别的地方,就是那些**牒。但西方的**牒是分级的,有三级片几级片,那个片可以试看。你的卡够不够十八岁,你够十八岁这个三级片可以看,如果不到就不能看。 你就看未来这个店的采购到商店买东西,顾客会什么样?这个是拿来的向一个会员卡,一扫描之后就知道他是谁,然后告诉他你上次在我们店采购的有哪些东西,他显示上次买了六个鸡蛋、一升牛奶,会告诉他现在有什么优惠。现在他给你看的是一个智能的扫描,以前有条码,现在称完之后有条码。不用了,把苹果一放进去就知道这是哪个品种的苹果,卖价应该多少钱。这个技术到底怎么做的,实际上我也不知道。 这个店里头比如买牛奶,在什么位置,在这个小车上会告诉他应该怎么走。因为它是会员,是VIP会员,过来之后自动变成他这个会员应该享受的优惠价。自动扫描就直接扫描放在车里面,以后实际没有纯粹的RIFD自动扫描就不是这样了。 这是智能货架,现在看一下不需要会员马上就会发现,信息马上传到后面,这个货架只剩两盒牛奶了。需要补货。这个仓库这边是配送中心相当于一个信息屏的东西,信息就会显示在信息屏上,告诉他哪个货架需要补货,同时显示在这个信息屏上,也会在补货员的PDA上面看到。 这个是一个显示屏,现在销售价格是多少。这个也是一个像信息屏一样,不光是能报价,还能说你这个商品产地、怎么制作、怎么吃都会告诉你。 现在已经是没有收款机了。这就是刚才看一个,它可以自动的去付款,自动扫描。后面它会详细介绍一个RIFD的技术,像一个后面进货的过程,实际上RIFD就是一个相当于天线,但这个是不需要电源的。 他这里是解释说RIFD有很多码,这个码都代表行业商品。实际上目前这个东西我也不是特别懂,讲这个RIFD整个工作的过程,这个芯片是可读可写的。这是数据的搜集和传输,我们也看看这个表演的议程就是从制造商到配送中心到店这三个车逛来逛去,不需要任何扫描的动作,进去之后就直接进入就知道货在哪里的位置。这个是针对库存管理的,这是一个补货的过程,这个货已经到了超市后面的区域,一进来之后实际上马上就会把这个RIFD信息都可以传递出来,这是显示出来这里面有多少牛奶,多少可乐,多少东西都可以看到,然后告诉你说你放在这里,他那个屏幕上显示出来你在这个配送中心什么位置,在第几排、第几行非常自动的。拿来一个已经去进到卖场里面。 将来会和您的冰箱连在一起,在去采购的时候告诉你家冰箱里还有几瓶牛奶,家里牙膏已经没有了,都会做到这一点。他说冰箱里已经没有牛奶了,没有面包了,牙膏也用完了。 刚才我们也看到她出来的时候还要交钱,现在什么都不用了,推出来就好了。它自动从客户的银行帐户上把钱付出去。大家注意这是一个什么设备,这是我们RIFD一个磁的东西,买条领带去哪儿会女朋友都会知道,所以有些顾客不想要这个东西,买完商品专门有一个设置可以把这个磁销掉,这样就没法跟踪了。 最后借用别人的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眼下,合作在企业中很流行。合作需要IT部门提供系统、工具和程序,将这个模糊概念变成现实。 但是,说到技术人员自身的合作,又是何种情况 IT人员背负着不善合作的名声。比如说,IT人员传统的形象就是一个人呆在小隔间里埋头工作,这需要改变。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研究高效应用开发团队的分析师Jeffrey Hammond说:“这主要取决于IT人员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
Hammond说:“在任何一家企业,IT人员重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而在过去,许多IT部门不重视合作,而是以命令和控制的方式开展工作。他说:“这种结果导致企业埋没了许多员工的合作能力;更要命的是,同时也埋没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高效合作在企业中必不可少,信息技术部门必然受到影响。随着IT部门精简人员,低层技术岗位外包或被托管服务所取代,剩下来的IT员工(常常遍布全球各地)不但要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还要彼此共享知识,以免白费力气做重复工作。
Hammond表示,尽管都说与IT员工难以合作,但实际上他们可以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合作精神。Hammond在一项针对应用开发人员的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调查对象称自己在工作之外编写代码;20%的调查对象称自己参与过开源项目。他说:“这表明IT人员有兴趣合作。”
怎样才能让IT员工培养出这种积极合作和创造的心态以下是几家公司在这方面的成功故事。
矩阵式管理
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是一家总部设在加州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年收入达50亿美元。这家公司正在竭力改变IT员工的沟通方式。
在过去的四年中,应用材料公司全面改组IT部门,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企业转型。
CIO Ron Kifer把IT员工的数量减少到250人,2006年的时候,该部门有580人。他把大部分普通的IT工作外包出去,剩下的员工全身心扑在增加价值或创造收入的战略性工作中。
全面负责IT运营的企业副总裁兼代理CIO Jay Kerley表示,最近,IT部门将把几个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独立运作的模式改成全球整个IT团队统一运作的模式。“IT员工必须能够随时进行合作,”Kerley说:“他们要懂得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与客户进行沟通。”
他解释,这意味着企业文化要从传统的“命令和控制”管理变成“矩阵式管理”:旨在把IT部门的人员调动起来――不管他们在管理层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而解决问题。
矩阵式管理发挥的作用是:员工可顺畅地表达想法、与团队其他成员积极沟通并讨论问题。他表示,这需要员工比较自信、成熟;而这类行为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得不到鼓励。
为了成功地实施这个体系,Kerley需要对目前的沟通模式摸底。于是今年初,他调查了IT人员,询问他们需要信息或者项目帮助时会做什么。
他根据调查结果描绘出一张沟通渠道图。在这张图上,不但清楚地描绘出传统管理链上的沟通渠道,还标明了充当沟通渠道枢纽的人员。用Kerley的话来说,这些人是“高度互联的人”。他们中的一半是经理层面的人,其余的人则是随时可求助的基层员工。
Kerley组织了其中的12个人,讨论如何矩阵式地合作。大家一致认为,一些IT员工受到语言和文化上的阻碍,另一些人则缺乏自信,被沟通技能所制约。
比如说,虽然整个公司都说英语,但英语不是母语的一些员工可能听不懂某些术语,因此需要鼓励他们在不明白的时候敢于说出来。Kerley表示,日本员工有时候不愿在开会时畅所欲言,因为在日本的传统管理文化中,公开讨论想法并不多见。
为了克服这些沟通上的障碍,管理班子开展了一项名为高级发展规划的项目,致力于为所有员工提供个人辅导。Kerley说:“我们和员工聊起对方的职业生涯、工作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我们重申了这一点:这些变化已成定局,员工必须适应。”
应用材料公司还启动了领导力培养计划:每40名IT员工为一组,接受Steve Finnerty的辅导。
Kerley说,Finnerty之前担任过卡夫食品公司的CIO和江森自控公司的信息系统主管,他对辅导工作很热心,又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所以,尽管辅导员工并不是Finnerty正式工作的一部分,可Kerley还是让他帮助开展内部领导力培养计划。
这项为期10个月的计划旨在培训IT员工,让他们学会与同事或者企业的其他部门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公司还保证表彰合作特别成功的人员,奖赏“充分体现矩阵式合作核心价值”的员工。
此外,应用材料公司还改变了过去以美国地区为中心的做法,而是更多关注国外员工的需求。公司启动了一项名为Applied Anywhere的非强制性计划,保障员工能够在任何地方办公。
Kerley表示,虽然这项计划旨在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但主要益处之一是让全球各地的员工都能够顺畅沟通,又不打破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比如说,应用材料公司在印度的员工再也不必上午9点回到办公室,参加在加州总部召开的网络会议或电视电话会议。借助Applied Anywhere,他们可以在家办公。
Kerley说,公司在摸底调查后的六个月又做了一次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调整初见成效。“我们看到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他说,连以前沉默寡言的日本员工现在也积极参加头脑风暴会。
方便大家的维基
去年Mark进入一家纽约大型对冲基金公司担任技术经理,他试图找到该公司应用软件的信息时,却碰了壁。
对冲基金公司的70名IT员工被分成了十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维护各自基础设施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存储在任何地方,甚至在某人的收件箱里。“我要是发邮件索取文档,会收到不低于四封回信,而且每封信都附有不同版本的文档。”
Mark在为前一个雇主工作时曾用维基来整合这类信息。于是他决定沿用该方法,在这家对冲基金公司中试一下。但他没权力让每个人都贡献内容: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内容,维基才有用处。他仅仅管理70名IT员工中的5个人。
于是他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首先,他和下属建好维基,往上面添加了一些基本的应用内容,并建立了一致的格式和结构。这些应用软件的内容包括开发商的联系信息、安装的软件版本号以及启动和关闭程序。
接下来,Mark向两名经理解释为什么要建维基,并请求得到他们的支持。他最后说服了这两名经理,要求他们的团队把所有文档都放在维基中,还将使用维基作为工作考核中的一部分。Mark说,这项强硬措施很管用,因为奖金在员工的实得工资中可能占到10%至50%――甚至对IT员工来说也是如此。
但更重要的是,IT员工纷纷涌向维基,因为它对他们来说太有用了。他解释:“他们认识到之前那个系统的缺陷,没人知道文档放在哪里。有人带头这么做,他们很高兴。”结论就是:只要CIO刺激一下,大多数IT员工还是愿意合作的。一旦理解了目标,并了解到最终会帮助自己,他们的热情尤其高涨。
公司维基建立差不多已有一年时间,已成为“IT部门最重要的系统之一”。Mark说:“现在,维基成了灾难恢复计划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是我们必须首先恢复的系统之一,因为它包括我们所有应用软件的全部信息。”
让子公司参与进来
当遍布全国的IT员工不向总部汇报时,促进全球的合作会特别困难。
这就是商业分析软件开发商SAS Institute公司面临的处境。这家年收入为20亿美元的公司有550名IT员工,大约350人在北卡罗来纳州凯里总部,另外200人遍布全球各地的子公司。每家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有自己的管理班子和IT员工,他们可以自行构建系统,只要能支持本地员工。凯里总部的高级IT项目经理Mark Filipowski表示,这就意味着许多IT人员在做着同样的重复工作。
于是SAS在2007年启动了一项全球性的IT合作计划,旨在促进分散的IT员工彼此加强沟通,找出并消除重复工作,提高效率。Filipowski如是说,他还充当该计划的全球IT联络员。
该计划包括:组织志趣相投的IT员工开一系列会议,通常是通过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每六周召开一次15名IT经理出席的***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专家出席的会议,比如网络、虚拟化或存储等方面的专家。
这些小组利用微软的SharePoint来安排会议日程――要求每一名参与者在公司网络上发布当前项目的信息和此次会议的报告。Filipowski说:“那些会议报告可能是IT部门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会议并非强制性的,因为子公司的IT员工向本地办事处的经理报告,而不是向总部IT经理报告。但大多数IT员工很想参加会议。他说:“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
的确,SAS荷兰办事处的技术支持和信息系统管理主管Koen Vyverman表示,参加会议让他感觉不会孤单。
不过更重要的是,合作使得Vyverman的工作更简单了。Vyverman及两名员工负责荷兰办事处的130名人员的200个系统。Vyverman 说:“我们这么少的人能胜任这项任务,唯一的原因是我们与欧洲的其他办事处及凯里总部合作。”他曾经获得过SAS每年颁发的全球IT合作大奖,该奖项每年只颁给两人。
拆除小隔间
如果说,有效地使用在线工具可以促进网络世界的合作,那么合理设计办公空间就可以促进现实世界的合作。一向以合作文化而自豪的卡夫食品公司试图在这两个方面继续合作,IT部门首当其冲。
卡夫食品公司的信息系统企业内容管理主管Lorraine Casler表示,在网络世界方面,公司积极试用新技术,让全球1800名IT员工参加了今年年初举行的年度IT领导会议。
会上聚集了来自信息系统部门和企业共享系统部门的负责人,大家一起探讨战略。通过网上合作中心,公司鼓励员工在开会期间发表言论、提出问题。该网站开通了与会者的博客、播客和视频。据卡夫公司发言人声称,约40%的与会者开有博客,10%的人发布视频或播客。平均有1000名IT员工在关注那些内容。
至于在现实世界,该公司在总部的几百名IT员工已搬到了重新设计的办公场地,以便促进合作。
作为该公司工作场所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新设计取消了办公室和小隔间,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开放区,仅留出部分封闭场地供开会和秘密会谈之用,没有任何指定座位。Casler表示,员工的个人财物都保管在锁柜里,任何文件或办公用品都放在移动“脚凳”上。
这种变化是强制性的,Casler承认有些员工一开始不喜欢这种安排。她说:“在以前的命令和控制管理文化中,谁的办公室越大,表明地位越重要。”但多亏精心制定的变更管理流程以及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大多数员工还是适应了新的办公场地。
她表示,让经理与员工同处一室,而不是躲在紧闭的大门后面,这会增进双方的关系。她说:“一旦员工明白谁都没有办公室,就会有更高的合作热情。”
链接
为什么要合作
最近针对全球500名主管、IT决策者和业务部门主管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许多公司在努力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
80%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认为企业上下的合作是确保成功的一个关键。大约75%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计划在来年加强对沟通和合作工具的使用。
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合作发起这项调查的Avanade公司信息管理和合作主管Markus Sprenger表示,因为市场变得变幻莫测,产品开发速度在加快,而且创新周期在缩短。应对这些变化,公司发现传统的管理结构已跟不上步伐。
Sprenger说:“企业不得不改变组织机构,从原来每人做重复任务的等级结构,变成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的矩阵式结构。每个人都是两三个不同团队的一员,共同处理好几项工作。”
有五种方法可促进技术人员与业务部门的合作。
•确定合作的目标,并解释合作的好处;
•着重说明合作会帮助员工处理好自己的任务;
•表彰和奖赏积极合作的人员;
•提供易于使用的工具、甚至可能模仿Facebook等消费类技术的工具。使用工具应该基本上不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员工马上可以使用;
•需要高层管理层的支持和鼓励。
链接
IT人员的七个误区
1 不开发新业务
无数的IT人员年复一年机械性地为同样的客户群体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业务稳定性很高,但是如果不能定期地在市场上做一些调查,寻找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和有声望的客户,就可能会丢失重要机会。
忠告:学会如何炒客户的鱿鱼以及如何推销业务。
2 收费标准不统一
虽然与客户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长期关系,但不知道如何提高收费标准。上升的成本削减了利润,也减少了寻找潜在客户的动力。
忠告:合理设置收费标准。
3 盲目签署合同
受人雇佣,有一份无忧稳定的工作。但谁知道所有这些晦涩的法律条款的含义如有必要,最好去找律师咨询,找到相对应的法律条款,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在民事法庭或者破产法庭。
忠告:一切都要以白底黑字为证。
4不注重知识产权
客户拿走了那个设计独特的小算法,把它稍作改动后,就通过颁发许可证给5家公司轻松赚到了50万美金。而且这样做丝毫不触犯法律。你能怎么样呢
忠告:充分利用知识资本。
5 工作占据了生活
是不是每个周末都要工作因为疏忽了配偶,她是不是准备大闹一场如果是的话,需要换个思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工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专业创造力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重创。
忠告:计划一个可成行的假期。
6 没有把握好技术发展曲线
技术是业务效率的核心。但是请问,是否经常重复输入数据,在计算机旁等待运行结果,耗费时间寻找基本信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IT人员正在失去竞争优势。
忠告:时刻关注技术。
7 专业技能停滞不前
在业务领域中,有什么最新动态这个月学会了什么新的技能如果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IT人员的“市值”就会像2000年春的那些网络公司一样,急速下滑。
忠告:时刻保持行业敏感度。
以下解答摘自谷安天下咨询顾问发表的相关文章。
1992年—1994年,国内诞生了柜台系统和电话委托系统,股民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股票交易。1998年,诞生了网上委托业务,有条件的股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2003年,诞生了集中交易系统,所有交易不必在营业部进行,直接在券商总部集中进行交易。2005年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炒股,在手机普及的中国,广大股民又多了一条方便炒股的途径。2006年,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在监管要求下诞生了三方存管系统,券商接受的客户资金必须保存在银行,这样避免了券商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发生。2004年—2008年,随着证券业务种类多样化,诞生了集合理财系统、投行系统、固定收益系统、以及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股指期货系统和融资融券系统。短短20年时间,伴随着券商业务模式的变革,国内券商的IT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券商90%以上的收益来自于经纪业务,而经纪业务中超过70%的收益来自于网上交易,而不是传统的营业部终端交易或电话委托交易,网上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核心IT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决定券商业务是否能够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广大股民的利益。
虽然券商的IT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不足制约券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券商的IT侧重在IT运维,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而忽略了自主开发的能力的培养,在支持业务创新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
二、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如集中交易系统、行情系统等被几家供应商垄断,券商选择的余地不大。券商缺乏对于供应商的掌控能力;
三、管理层更多关心业务发展,对IT了解较少,对IT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缺乏IT治理的能力,没有有效的利用IT的价值;
四、IT发展战略不明确,缺少IT规划。IT架构相对落后;
五、IT与业务沟通存在障碍,互相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
六、IT缺乏精细化管理;
七、IT员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比而言,台湾的证券公司IT应用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陆。以CRM为例,在国内很多证券公司建立了CRM系统,其仅仅是作为解答客户疑问的帮助平台;而在台湾,富邦证券也建立了CRM系统,但其发挥作用远不仅是一个回答客户问题的帮助台。富邦证券成立之初,面临的情况和现在大陆券商类似:建立了CRM系统,仅用于解答客户问题。当时大部分业务部门均以各自产品为导向,独立发展,缺乏跨业务部门的公司层面的CRM策略。客户信息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的客户数据库中,他们在进行客户分析和营销活动计划时无法对客户进行整体性评价,缺乏对客户的研究,客户服务水平一般。各子公司进行客户管理和客户营销时,各自为战,对一个客户多次进行产品营销,甚至出现各子公司争抢客户,导致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客户忠诚度降低。富邦证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建立了公司统一的数据仓库,整合所有子公司的客户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设CRM系统将客户信息、营销流程以及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支持公司的交叉销售策略。
CRM系统建设过程中,将营销系统与Call Center、个人理财和客户经理系统等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形成端到端的CRM环路,如直邮(Direct Mail)、Call Center(包括Auto-dialer、SMS、FAX、E-mail)、Internet、客户经理系统等。经过前端渠道处理过的信息(客户反馈信息),再通过整合的信息交互渠道,传回CRM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达到分析型CRM系统与 *** 作型CRM系统的无缝整合。使得客户感受到了无缝隙的服务,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一个整合的富邦证券,而不是以前的富邦证券的经纪业务部门、投资咨询部门等等独立的个体,真正实现了IT引领业务发展。
富邦证券通过整合销售渠道,将数据分析、营销管理人员与销售渠道联结起来,不仅提高了营销的效率,缩短了反馈周期,而且真正利用CRM系统主动服务于客户,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本文前面列出的国内券商IT存在的这些问题呢。证券公司应该根据自己在行业内的定位,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要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中心,要制定清晰务实的战略方向,根据业务战略制定出IT发展目标和IT实施规划,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对IT系统供应商的控制力和谈判筹码,深度挖掘IT的价值,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将IT这个战略工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另外由于监管部门在对券商评级时对信息安全和IT治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各券商在这两个方面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当前国内券商无论是业务还是IT都到了一个转型的时期,中登公司最新的数据,截止2009年06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2,77372万户,B股账户24274万户;有效账户10,97449万户。这个数字对于证券公司来讲不一定是好事,说明市场可能已经接近饱和,虽然股民开户数已经突破一亿户,但是活动账户大概只有3000万户,这意味各券商只能从现有的这些交易活跃股民中去和其他券商争抢客户,才能保证公司效益,彼此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行情系统,CRM系统都大同小异,如果要吸引客户来本公司开户,必须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形成公司的品牌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IT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证券公司组织中层以上公司的骨干去台湾、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其中也包括如何更有效的利用IT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表明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意识到现在到了必须做出变革的时候,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天吃饭,否则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
伴随着创业板的上市,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将会愈加繁荣。各种新的业务产品及衍生品将会层出不穷。国内券商的IT能否跟上业务发展的脚步,这对广大券商的CIO们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IT行业中小型企业如何面对人才竞争、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