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其实大部分外资企业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按照国家的标准时间进行,也就是8小时工作制。下班时间没有明确要求你一定要加班。其实加班很多时候都发生在民营IT公司。
为何会这样呢?大公司实际上一般没有鼓励你加班,加班实际都是员工的自发行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加班的时间也不一样。不过这些都是员工自发免费加班。民营IT公司就不一样了。他们公司上至老板,下至员工都加班。特别是处于创业型的公司。频率都比较的高。因为公司刚开始,事情比较多。老板一般会给员工很高的愿景,让他们愿意为公司卖力工作。在这些公司,一周有50多个小时工作时间。同时双休日也得随时待命准备工作。
我个人是不提倡这种无休止的加班的。因为加班,实际上有可能是因为你效率不高。真正效率高的人,8小时之内效率是很高的。一般不会加班。而效率不高的则会在下班时间"努力"的工作。本末倒置。而且无休止的加班影响了你的个人时间。国家规定8小时,凭什么下班要全部交给公司?难道你没有家庭吗?有人可能会说我没有结婚没关系。确实没结婚无所谓,想加就加。但是对于已经结婚有家庭的人士来说,回家陪伴家人,关心家人与家人一起Happy这才是这个阶段的人士比较看重的。
毕竟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工作,还要学会享受生活。只有会享受生活的人,才会懂得与更加努力的工作。我不鼓励工作狂。因为还有很多爱你的人与你爱的人都在等你。
都说程序员属于高薪行业那是不假,但这基本上是靠“卖青春”来换的。
笔者就看到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个程序员进了餐厅点餐后,在与家人通电话的时候突然情绪崩溃,一个成年人在餐厅里流泪满面。
而当这一幕引起了餐厅工作人员的重视,然后餐厅厨师给他做了鸡蛋和火腿的“100分”造型鼓励男子,才让他稍微好受一点。
经过一番了解就后,笔者得知这名男子是个95后的程序员,因为近期公司要加班赶工程,所以近半个月都没能好好休息,一天睡眠时间更是只有几个小时。
其它的时间都要写代码、加班熬夜……
和许多人羡慕不一样的是,程序员这个职业的背后其实也有不少心酸。
1,程序员说到底是个青春饭
可能大多数人对于青春饭的职业理解是如空姐、柜姐又或者模特等吃颜值的饭,但实际上现如今我国的程序员也是一个青春饭。
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许多年轻的程序员需要大量的加班熬夜“换钱”,然后等年龄稍微一大了身体就各种毛病出来了。
而当你加不了办,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就很容易被公司“优化”,然后就此离开这个行业。
虽然笔者上面说的有点夸张,但事实上现实的IT行业也差不多就这样,不然也不会有程序员“35岁关口”这个说法了。
毕竟当年纪上去了,对于公司来说你就性价比不高了。
除了少数程序员中的大佬,其实大多数程序员都不属于“越老越吃香”的范畴,毕竟这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当你学习能力降低又不能加班,肯定是不如年轻人的竞争力强。
2,IT行业加班属于常态
有人会认为程序员的薪水也不低啊,加点班怎么了……
说出这话的大概率是没经历过加班熬夜的毒打,毕竟国内的IT业就是基本无限的加班,“996”作息在这个行业都属于正常。
说白了,如果以时薪计算的话,加上加班时间或许程序员的薪水还不如一些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吃香。
但公务员可能不需要加班,程序员可不行。
3,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困难
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行业的加班情况不比IT业少,而给的钱还远远不如程序员这个职业。
就比如设计院又或者体力劳动者……
但我们没有必要去比较哪个职业更“苦”,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了。
因为这个世界上,哪有职业是完全轻松容易的呢?
程序员需要加班,设计院也需要加班,体力劳动者也可能需要加班。
说白了,谁都不容易就别比谁最辛苦了。
作为程序员的我来为你解惑吧!有句还挺受欢迎的话是,程序员就是把咖啡变成代码的机器。果然,随便问一个程序员什么时候效率最高,很有可能他们会说大多是深夜的时候。有些早点,有些晚点。常见的是:在凌晨4点起床,赶在吵闹的一天开始前完成一些工作。另外一些喜欢在凌晨4点睡觉。这种做法的目的是避免干扰。但是你可以锁上门啊,为什么夜晚这么特别呢?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件事:员工的时间表、疲惫的大脑和明亮的电脑屏幕。员工的时间表Paul Graham在2009年写过关于员工的时间表的问题 —— 基本上,在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时间表。传统管理者的时间表是分散地切割成小时和一个个十分钟的方式绩效,通常是按一个小时的价值给你报酬。另一种,叫做员工的时间表——针对我们这些程序员。工作于大型虚拟系统时,需要把所有涉及的事都记在脑子里——有人曾经比喻这就像用昂贵的水晶建造房子,一旦有人打扰,房子就一股脑塌落并碎成一片。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打断程序员的思路时,他们那么恼火。由于这种巨大的精力投入,使得我们无法简单地开始工作,直到我们能连续几小时不被分散注意力才行。刚在脑中构建了整个模型,结果半小时后就毁了可不值得。事实上,跟很多员工交谈后你会发现,他们感觉根本不能在白天完成任何工作。接连不断地被打扰、关注重要的事物和回复邮件都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所以他们选择在别人睡觉的深夜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疲惫的大脑 就算是程序员,晚上也应该睡觉。我们不是超人。也会感到白天更机敏。那为什么我们要在大脑想睡觉的时候做最复杂的工作,而在大脑最敏锐和灵活的时候做简单的任务呢?因为疲劳成就更好的程序员。与巴尔默峰值类似,疲劳让我们更易集中精力,因为当你的大脑疲劳时,它就必须集中精力!没有多余的脑力让你不集中精力。我似乎在喝茶过多或不合适的时间喝能量饮料后完成的工作最少。这些让我很活跃,一会儿查看Twitter,一会儿看看Hacker News,我似乎一直在到处浏览。你应该在想我能很好地工作——这么有精力,这么有脑力。但是相反,我一直在阻绊自己因为我不能集中精力超过两秒。然而,当我微感疲倦时,我就能坐下来编码了。用有点疲劳的大脑,我能一小时又一小时地编码,甚至都不想查看Twitter或者FaceBook。就好像互联网不存在了。我觉得这适用于大多数程序员。我们有太多的精力去完成80%的工作——面对现实吧,一个好的算法,需要用10倍的代码量来营造使用它的环境。即使你做的是最高级的机器学习(或者是其他的),很多工作也仅仅只是清理数据和将结果以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当你的大脑并不是竭尽全力地工作时,它就会找其他的事做。疲劳使你愚钝,从而使你只能顾及手头上的工作。明亮的电脑屏幕这条非常简单。在夜晚一直盯着明亮的光源并且使你的睡眠周期延后。你直到凌晨3点才感到疲倦。然后中午11点起床,当夜晚来临时你并不感到疲劳,因为,呵呵,你中午11点才起床!经过足够多的反复,本质上是把你带到了不同的时区。更有趣的是,它会保持相对稳定,一旦你进入凌晨3、4点睡觉的节奏中,你就会一直保持那样。
不是程序员每天都要加班,你要理解成那不过是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已。
我不是程序员,我曾经差一点就成了一个程序员,我在一家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公司呆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最开始是做为实习生被培训,然后后来培训结束后各部门来招人,结果稀里糊涂的我进了质量管理组,做了一名QA,然后后来发现这不是我喜欢的生活,就选择了放弃。
在那段时间里,我了解的程序员的日常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每天就是开会,分配任务,编代码,然后就是各种调试,改BUG。好不容易弄的差不多了,甲方一句话,就又得改,重新分任务,编打码,然后调试。
而且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那么忙碌的,一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越到后来才会越忙碌。
我在公司的那段时间里正好有一个项目离上线试运行已经不远了,所以大家都很忙碌 ,每天都在做着各种测试,可以说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临上线之前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或者更久以一点,以及项目上线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是项目组里所有程序员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得进行项目的跟进,有的时候会直接就在甲方那里二十四小时值守,就为了保证项目能够稳定的运行。
其实当时我做QA的时候已经了解到,之所以一个项目的开发会前松后紧,主要是流程控制做的不够好。正常一个项目接到手之后,首先要花相当一段时间来了解甲方的需求,然后进行项目分析,框架设计,然后把项目分解成若干的分项,接下来才是对于各分项的继续分析,主要就是以功能为导向的,即最终的交付结果是达到用户想要的那些功能。
然后因项目不断的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可预见的误解或者不足,所以才会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的变更。而这也就是增加了程序员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反正项目离交工还远着呢,那着什么急呢。然后就慢慢做呗,结果等死线快到的时候才开始慌了,只能靠加班加点的工作来完成之前潇洒所欠下的债了。
如果你想做一个程序员,那么就做好加班的准备吧,都是工作,大家都会有很多无奈的,理解万岁!
以上就是关于是不是所有的IT互联网公司都永无止境的苦逼加班全部的内容,包括:是不是所有的IT互联网公司都永无止境的苦逼加班、一程序员因连续加班在外大哭,他们到底有多辛苦呢、为什么程序员要经常加班到深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