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如下:
在实施一个新的IT系统坚持“以流程为中心”的做法将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换言之,不是简单地去解决一个不好用功能,也不是去解决在特定位 置或在特定功能存在的一个问题,退一步问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出现在系统的流程中,系统是抑制还是支持过程的变化,实现起来是否轻松;
过程改进需要一个过程的业主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以定义业务执行工程改进的优先次序列表。而且,它必须贯穿整个制造企业。指望单独的部门和工厂确定和实施过程改进只能导致一个支离破碎的IT应用定制系统或者对于现有的只对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的更改。
一个卓越核心团队(COE)去做的如上所述的过程改进的实际工作。这个团队应包括组织内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包括车间和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IT和企业 管理。理想的情况下,成员需要在企业至少工作五年左右,这样不仅理解IT系统的工作,也知道决策是如何环绕的业务进行的和潜在的流程改进项。
与业务部门讨论、沟通、对计划达成一致同意。一旦治理委员会成立,COE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的时候,会非常同意文件和有效的沟通程序的纲领和最初的目标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将过程控制从过程信息中分离开以减少COE的团队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实施过程为中心的方法需要文件和额外的政策和具体程序。在改善商业模式和IT结构的过程成熟度和灵活性的过程中,分析和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在IT构架中增加并且优化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 平台。在一个端到端的角度来看,跨功能领域和地理区域的情况下,利用BPM平台比没有该平台的经营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这很容易从道理上解释…如果一个团 队有一个流程框架,将会更有效率,这反过来又提高了产量和业务敏捷性。此外,BPM框架使流程可以 很容易地复制和在多个地点重复使用,那么这样增强BPM功能的IT系统的优势会“改变游戏”。
总结:IT系统的实施会保持竞争的领先。实现预算、时限和过程改进的目标带来一个成功的投资回报率。
项目问题管理的步骤
使用一套非常合理、非常完善的问题管理程序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受益非浅的,它不但可以帮助解决重复出现的问题、减小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还能够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那么项目问题管理的步骤具体有哪些呢
步骤一:制定问题管理程序和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问题管理规范,在这种规范框架内推出如何解决具体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问题的程序:当问题被初步发现并证实确实存在后应该做什么工作、如何进行问题数据的获取和存储、如何具体实施解决办法。
2、给予支持的IT工作人员从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的职责:他们应该主动去发现问题、记录所有有关的信息、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3、问题解决方案的衡量和评估:应该紧密地跟踪并检查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而检验所制定的问题管理规范的有效性。
4、要对需要应对的问题分门别类:既要有严谨性,把每一个问题列为管理范围内,又要有优先权,把重要的问题优先解决,还要不断改进预先制定的计划。
5、越过一些程序: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疑惑面前,可以选择先避开这些问题,修复系统功能。
步骤二:及时发现并全面认识问题
在这个步骤中可以使用必要的工具来发现问题,可以使用必要的设备来收集关于问题的'各方面情况。把所有的有关信息的数据都集中起来,存储在一个对所有参加问题解决的人员都开放的区域。关注那些受到问题影响的用户,尽量帮助他们,把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步骤三:避开问题
一旦问题被发现,采取所有可能的步骤避开它或把它对用户的影响减少到最小范围。在理想状态下,你应该在问题发现以前就事先有所察觉,并采取一些措施,使得它不会对其他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产生不良影响。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回避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很多时候,IT工作人员把避开问题看作是一种永远的修复,其实他们是错误的。这样做只是暂时的,不能永远地解决问题,因为有的系统或软件拥有绕开问题的设计,它不是一直都能起作用的,而且一味地回避问题可能还会影响到其他系统。
有时候,IT工作人员使用回避问题的方法太过频繁,以至于把它当作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不会防止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一般常用的回避问题的方法有:在不查出导致问题原因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服务器或者网络浏览器;在计算机死机时不去管导致死机情况发生的软件故障,而是盲目地按下[Ctrl]、[Alt]+[Del]。
当你暂时地回避某一问题时,必须要记录下所有的问题信息和你的 *** 作过程,从而使下一环节的IT工作人员在采取对策时有所凭据,不至于一无所知。
步骤四:分析问题
在这一步骤中,要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评估、测试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方案。 查看记录来寻找是否以前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过。有效的问题分析可以大大减少解决问题所用的时间。
步骤五:实施解决问题方案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员不能在没有别人的支持下彻底地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通常是由人共同来完成的,尤其是当问题特别复杂时或者它同时涉及了多个系统或应用软件时。实行对问题的监测、管理,实施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保证它在计划进程之内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旦问题被暂时修复,要把它记录在案一段时间(可以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观察。这段时间过后,询问那些曾遇到这些问题的用户,同样的问题是否再出现过,是否修复带来了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么你可以彻底地排除这个问题了。
步骤六:报告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问题的有关统计数字,发布情况简要报告展望这个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执行必要的预防措施。需要发布的报告包括:
1、已经被彻底解决掉的问题的简要情况报告:问题的出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和具体解决方法等。
2、现存问题的状态报告:现在未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它们是何时被发现的、为何现在尚未解决等。
3、问题发展趋势和统计情况报告:问题的总计数字和种类,发生的区域和频率等。
4、问题产生原因报告:已经出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何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5、下阶段的行动计划报告:管理问题的计划。
这些报告对IT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们可以为IT系统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还可以作为一个与用户交流的平台提供给IT管理者。
步骤七:如果需要重新制定问题管理程序
这个步骤为现存问题管理程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一个途径,可以弥补现存程序的不足。这是不断完善工作环节的一部分,也是所有系统管理规范的一部分。
以下有几点也是问题管理成功的关键性环节:
1、问题无论大小都应该被覆盖
有些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也可能成为大问题,所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同样重视起来很重要。反复出现数据的错误最终可能会导致硬盘停止工作;局域网连接问题可能会演变成整个网络瘫痪;Windows系统经常出现的GPF错误常常会造成存储不灵等。
2、及时调整改进工作程序
很多人认为调整现有的工作程序没有必要,因此他们反对制定工作程序调整规范。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导致IT管理者失去对很多问题的控制。
3、处理问题要严谨,也要设立优先机制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并给予同样的重视。但是,你也应该对一些特别重要的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使这些问题得到首先解决的机会。如果某个问题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那么它就是重要的问题并应得到特别的重视了:多个用户因此问题而受到影响;重要的商业功能因此问题而受到损害;系统之间转换不顺畅;整个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等。
4、用户应该及时了解问题的状况
现在,受到某些问题影响的用户往往不容易了解到这些问题的现状。负责管理问题的IT 工作人员应该以最高的频率向这些用户发布最新动态消息,因为这些用户非常想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的现状以及计划解决方案。
5、对问题趋势的分析和应采取的办法也应该及时告诉用户
系统问题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每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是达到这一目的有重要价值的工具,因为它能够在已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帮助发现新问题。
;正所谓知易行难,目标管理并不仅仅是管理目标这么简单,它有一套完备的目标体系。它需要科学的方法,需要一种对时机、风险、分寸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
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他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相互结合使用。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MBO(ManagementByObjectives,目标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任务与目的,给各层级人员从上至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各层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一种管理方法。
去掉繁复的理论体系的包裹,目标管理其实很朴素,手段其实很简单。它需要做好三件事--目标设定、制定计划并控制、度量目标达成度。也就是说,项目启动前要有目标和计划,项目进行当中要有控制,项目结束之后要对目标进行度量。目标管理的关键点在一头一尾,头是分层级设定目标,尾就是考核、评价和奖惩。
因此,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
项目管理者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确定了项目总体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团队以及各个员工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所以,目标管理量化了目标,从而使目标具体化、可视化。
(2)目标分解与考核量度
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过程不重要,结果重要。可能管理过程是松散的,但结果却是受到控制的。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明确,只有每个员工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项目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总的来说,目标管理加大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力度。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3)目标管理的优点
一是目标管理对项目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例如,对于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可量化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任务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二是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团队的职责分工。例如,由于项目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4)目标管理的缺点
在实际项目运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IT项目内的许多目标都难以定量化、具体化,或许多工作在技术上不可解,或项目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使项目活动的不确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IT项目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很困难的。二是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同时每个团队、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会忽略了相互协作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三是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这里只有系统运维驻场服务的文档,供你参考吧。
驻场技术服务内容
为确保甲方相关设备完好,运转正常,驻场技术服务包括规范性日常维护,故障应急响应,设备问题解决等范围,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设备应用
1、负责对所有设备(详见附件1)的应用 *** 作,每季度提交每个设备的配置和存储应用情况报告、网络拓扑报告、IP分配报告,并负责对上海海事局航海图书印制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对新应用的设备需求,驻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提交设备配置现状及设备规划报告,以便该应用能及时实施;
3、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就保修期、存储空间等及时进行提醒;
4、建立相关系统软件各种故障的恢复流程及应急措施;
5、协助印制中心进行机房改造、设备搬迁、网络改造等工作。
二、环境与设备
1、指派专人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检查记录;
2、指派专人对机房人员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记录;
3、按照合同附件资产清单,建立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的档案,形成不易破坏的醒目标识,并定期更新相关内容;
4、对资产清单所列的各种设备、线路等,做好检查维护工作,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并安排服务联系或维修,对维修情况提交书面报告;
5、对资产清单所列的各种设备、线路运行及维修记录,按重要性级别,定期书面报告;
6、形成每日巡视制度,对机房中相关设备的告警显示、空调、UPS等实际状态进行记录。
三、监控和安全
1、通过IT资源监控系统,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妥善保存并按重要性级别,定期书面报告;
2、指派专人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3、指派专人,负责网络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提出优化建议及方案;
4、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5、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甲方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后实施)
6、对关键的网络设备服务配置文件进行定期离线备份;
7、定期检查违反规定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行为,书面报告;(甲方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后实施)
8、指派专人进行核心服务器的工作压力监控,针对业务的增长定期生成主服务器的工作压力报表,并且预估业务增长对服务器压力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9、指派专人进行核心数据库的工作压力监控,定期生成报告,并就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 *** 作系统安全
1、根据甲方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3、对小型机进行安全加固,提升 *** 作系统安全性。在不影响数据库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打开安全选项进行安全加固。
4、及时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安装前,首先报告同意,且在测试环境中测试通过,并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后,方可实施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
5、所有对系统进行的维护,均需详细记录 *** 作日志,包括重要的日常 *** 作、运行维护记录、参数的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进行未经授权的 *** 作;
6、定期对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7、认真学习系统管理员角色要求,明确权限、责任和风险。
五、备份与恢复
1、根据印制中心实际应用情况、根据生产相关数据的连接关系、根据应用的业务特点和软硬件资源,制定详细的系统数据备份计划,确定合理的系统备份策略。定期备份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
2、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执行数据的备份,每月提交数据备份报告,必要时实施数据恢复;
3、按照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程序,对备份过程进行记录,所有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
4、按要求,定期执行恢复程序,检查和测试备份介质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在恢复程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份的恢复;
5、定期进行备份介质的维护、更新、替换、轮转,保证备份介质可靠有效,针对重要备份介质进行双机房异地轮转;
6、制作备份和恢复的测试过程手册,最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六、安全事件处置
1、及时报告所发现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但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尝试验证弱点;
2、在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处理过程中,分析和鉴定事件产生的原因,收集证据,记录处理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供防止再次发生的补救措施,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均应妥善保存。
七、服务报告及工作流程整理
1、上述工作内容中要求提交的书面报告之外,驻场人员提供的报告包括:
序号报告报告方式频度1事件处理报告格式文档(邮件)事件发生时2巡检报告格式文档(邮件)每日3月工作报告格式文档(邮件)每月4季度服务报告格式文档(邮件)每季度
2、上述工作内容,驻场人员应及时整理汇总相关 *** 作流程,形成作业指导文档,定期上交。
项目管理过程流程图:
一、项目启动
(一)立项准备:在应用需求驱动下,经过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准确描述出项目的目标和可交付的成果。
(二)立项申请:形成立项申请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有无必要性?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完成?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资源?需要多少资金且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项目财务上是否有利可算?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
(三)立项审批:根据业务需求、预定目标、可行性、资金实力、效益分析等要素进行。
二、项目计划
(一)计划清单
确定项目名称,项目各方联系责任人,分计划清单: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沟通协调、文档的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计划工作涉及九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可看到后面各阶段的输出文件。在计划制定出来后,项目的实施阶段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今后的所有变更都将是因与计划不同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项目的变更控制将是参考计划阶段的文件而产生的。
(二)系统开发进度
1.各阶段完成的日期,交付的成果。
2.列出项目间的相互关系。
3.提出保证项目进度所需的条件。
(三)项目设计
1.项目成本构成。
2.提出对项目所需资金的整体预算。
3.指出预算的可伸缩程度及按年度和月度的预算估算。
4.描述本项目主要采用的一些具体技术、方法及归档要求。
5.指出本项目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项目实施与控制
(一)按计划实施,在实施阶段中,项目经理将项目按技术类别或按各部分实现的功能分成不同的子项目,并向参加项目的成员发送《任务书》。《任务书》中包括工作内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标准、项目的'范围等与项目有关的内容,以及项目使用方主要负责人的****及地址等内容。
(二)系统建设:基础建设(硬件),由服务器、路由器、磁盘阵列等设备组建网络;软件建设,把所需求的软件进行安装调试,并对服务器进行分类分组。
四、项目验收
(一)组织初步验收和评审:对所有软硬件进行以功能为主的测试工作,对测试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针对错误的修改与回归测试,测试完成后要根据全过程的情况编写正式的系统测试报告。提交财务部门工程预转固表,审计部门进行施工结算审计。
(二)试运行与培训:在系统的试运行与维护阶段,承建方进行系统的试运行与维护工作。承建方制定详细的试运行计划,进行现场跟踪,修改实现环境运行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理初验遗留问题,对用户进行培训,制定详细的维护方案。由维护部门提交试运行报告。
(三)组织竣工验收和评审:
1竣工验收的依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立项申请、技术建议书、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说明书,设备技术说明书,招标投标文件和工程合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批复、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及技术规范书,协作配合协议,以及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质量保证文件和技术资料等。工程项目的规模、工艺流程、工艺管线、生产设备必须与上述文件、合同所规定的内容一致。
2竣工验收的范围:凡列入固定资产计划的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所规定的内容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全部建成,具备投产和使用条件,不论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性质,都要经建设单位及时组织验收,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帐手续。
3竣工验收的条件:生产性工程和辅助办公用设备,已按设计建成,能满足生产及办公需求。
4竣工验收的步骤:
(1)项目经理介绍工程施工情况、及竣工情况,出示竣工资料(备忘录、竣工图和各项原始资料及记录)。
(2)生产使用部门发表验收意见。
(3)监理工程师通报工程监理中的主要内容,发表竣工验收的意见。
(4)办理竣工验收签证书:竣工验收签证书必须有三方的签字方生效,验收合格,项目投产使用。
5财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
五、项目维护
项目收尾阶段结束以后,项目将进入到后续的维护期,也是使项目产生效益的阶段,对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符合产品既定的要求,开发过程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在成本控制内,是否如期交付,按照计划有无延迟,客户使用满意度。后续维护期的工作是长久的,将一直持续到这个信息技术(IT)项目的结束。
项目管理流程1
根据客户服务中心20xx年深度运营的发展要求,需要大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及有效性,其中项目管理作为我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涉及的覆盖面较广,为规范中心项目管理工作,本着“以客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为基础”的理念,特编制该建议书,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在项目立项、项目审批、项目谈判、物资采购、物资入库及出库、项目实施、项目监控等环节中的职责,实现项目管理的“程序化、动态化、体系化、可视化”,进一步加强项目成员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项目实施的有效性,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
一、项目主流程:
二、项目流程说明
1、项目可行性研究。
(1)概念定义:在投资项目建设前期,通过对项目相关“市场”、“资源”、“技术”、“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评价,从而决定投资项目“可行”或者“不可行”,并且在可行的几个投资方案中如何“选择最优方案”。
(2)考虑要素:
a、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
b、市场预测。
c、技术把关。
d、资源储备。
(3)适用范围:各需求室经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立项考察,杜绝不合适的项目立项。对于10万元以上项目希望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团队的建设。
(1)项目经理的选择标准:从知识、能力、品格三方面进行衡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
a、调查候选人与项目环境相关的资质:知识储备、相关的技术、市场和客户参与、产品应用。
b、调查领导能力、技术专业知识、计划和控制、管理技能等。
c、调查所需的项目管理技能。
(2)适用范围:各需求室经理由此选择合适的项目负责人人选,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合适的人干适合的事”。
3、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4、招标工作流程。
(1)招标人成立招标机构、确定招标方式;
(2)招标人编制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3)发布招标信息(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4)发售资格预审文件;
(5)按规定日期接受潜在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并按规定将招标文件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组织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现场勘察,召开标前会答疑;
(7)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接受投标人的投标文件;
(8)组织开标会;
(9)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评标委员会委员在中标结果确定前保密;
(10)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员中,确定中标人;
(11)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情况;
(12)发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投标人;
(13)进行合同谈判,并与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
5、项目需求书及项目请示书写规范。(范文见附件一,备注:各室以word形式报送综合管理室审阅和存档)
(1)引言:对全篇项目需求书做一个大纲性统筹,简要介绍该需求书的目的。
(2)活动背景:包括市场状况;所遇问题;过往经验;项目的必要性。
(3)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内容、风险控制、保障措施等。
(4)可行性研究及效果分析。
(5)成本预算:包括预算依据,费用列支项目等。
6、评审准备
(1)准备评标时间和场所,随机抽取评审委员。(严格保密状态)
①时间:每周三下午三点,其他时间不安排选型会议。
②地点:暂定长训楼三楼图书室,如需进行项目展示,请申请培训室进行。
③评选委员:按照《关于成立客户服务(东莞)中心选型、采购竞赛评选委员会成员分类库的通知》(附件二)要求具体执行。
评选委员专家库:根据项目的大小、评选委员的专业方向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a、按照项目费用标准划分:项目总费用在50万元及以上,评选委员人选在室经理以上人员中抽取;项目总费用在50万元以下,评选委员在所有人员中抽签决定。
b、按照项目属性划分:(选择其中一人作为项目专家参加)
综合类项目:
业务类项目:
培训类项目:
体验类项目:
宣传类项目:
基础管理类项目:
(2)项目经理须让评标委员会成员知悉招标情况。
a、招标的目标;
b、招标项目的范围和性质;
c、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和商务条款;
d、招标文件中规定评标标准、评标方法和在评标过程当中考虑的相关因素。具体而言比如各供应商的背景资料、过往经验、时间进度、产品质量、费用控制;我中心的需求、所要达到的目标;风险控制,出现纠纷如何解决等。
(3)制定评标细则。(范例见附件三和附件四)
参照选型评分表,根据项目细项进行修改和分数调整;参加选型会时需提供5份打分表和1份汇总表,请注意打分表和汇总表的题目及监督员的编制。
7、详细评审。
(1)商务评审内容:
①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报价是否可靠合理。
②投标价构成和水平是否合理,有无严重不平衡报价。
项目管理流程21、建立项目流程和标准,制定工作规范和章程,组织员工培训和经验分享;
2、对公司项目集集中管控,其中包含进程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问题管理、资源池管理、绩效汇报等;从市场调研、项目立项、供方考察、供方确认、合同、项目研发、项目实施、项目上线、阶段性验收、阶段性付款、项目运维、产品更新迭代完整生命周期进行规范化管理;
3、部门日常事务性工作。
任职资格
1、具有五年以上独立负责跨多部门集成类大型项目管理经验;
2、练使用各种项目管理工具,文档能力强,独立做过项目建设指导手册、项目实施计划等项目初期建设文档;
3、执行能力强。善于归纳总结不间断优化改善计划,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团队效能不断提升;
4、正直、敬业、主动、积极、乐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5、本科学历以上,具备PMP相关资质证书者优先,PMO工作经验者优先。
项目管理流程3转眼20xx了,匆匆忙忙的20xx不知不觉已经过去,抬笔写点什么呢?想来想去那就说说项目管理流程吧,当然也希望得到指导和建议。
大体来说,一个项目管理流程分为这这么几个阶段: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和监控-项目收尾
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来自领导及公司的战略规划启动了项目,到前期的项目计划、需求转化与中期的项目执行和跟进,以及后期的项目收尾,每一个环节都有项目经理的身影(也可为产品经理)。
我们来一一梳理下,项目经理如果负责一个项目项目的管理,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哪些工作。
项目启动阶段
项目计划阶段
项目监控与执行
项目收尾阶段
项目收尾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验收,对项目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但,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即使到了最后一刻,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针对项目收尾阶段每一个细节在做具体内容的补充。
项目收尾总结:
在看着产品成功发布上线后,项目团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就是项目进行了成功地交付了。此时产品经理可以总结一下整个项目的收获和成功经验,比如运用了任务优先级排序,才确保产品项目的主流程能够顺利按时上线等等。
项目管理流程4摘要:流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与控制过程最值得关注。这篇文章讲述在项目工作中,用工具严格进行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从项目管理的观点看,用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比用内部网节省成本。
一、介绍
项目管理(pm)正逐渐被认为公司管理的有效且有力的管理系统。特别是那些市场导向与技术更新快的公司与组织,用项目方式进行管理不仅是维持与扩大市场份额的明智选择,而且也是公司的生存之道。甚至对那些以运营为主的公司,变化也不可避免,亦需要项目管理使业务不断壮大。现状与发展趋势对项目管理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项目管理趋向更多的知识,如流程规划与再造。同时,更多的与项目管理理论整合的工具正在实际工作中被开发运用。制订良好的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但不是全部。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应有能力实施计划,使计划从纸上转成有形的交付品。计划比较好做,因为项目经理通常能控制核心组员及内部信息。项目经理可以让其项目成员通过培训与咨询,得到专业的方法,从而去想、去说、去工作,利用现成的流程与系统文件制订一套好的计划。但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项目的实施也是一个挑战,要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及承包商进行很好的合作。这里有两种合作情形:一种是各参与公司有不同的管理水平,有些具有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另外一些项目管理知识十分匮乏,很难天短期成为专业人员。项目经理需要制定简单实用的流程,保证沟通交流无障碍。另一种情形是项目的各参与方都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技术。每个公司都有很好的流程,及经过很好培训的员工。在许多案例中表明,出色的项目经理并不保证项目一定成功。其挑战是如何严格地遵循复杂的流程并在一个小组内实行。这需要参与公司协调一致,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协调系统。本文着重讲述实施计划,建立可执行项目流程,并展示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项目管理。
二、项目中的流程
流程规划与再造是公司提高运营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实施iso认证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途径之一。另一个方法是实施六个标准差(si sigma)管理,这是类似于商业流程管理的一套方法,在许多公司,如霍尼韦尔、ge和摩托罗拉等应用,创造了奇迹。iso与六个标准差证实: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标准化且优化流程,可使公司管理完善,减少偏差,提高效率。流程是通过一系列相关工作产生结果,具有重复性。即使项目运作具有临时性特征,许多项目工作,包括变更、洽商、材料供应等,具有重复性,可以运用流程规划方法与相应工具有效管理。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一书中,项目流程管理被定义为五阶段:
――启动—授权项目或过程
――规划—定义与确定目标,选择最佳行动完成目标
三、实施与控制过程的主要挑战
设立流程的目的是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时间延误与成本造支。这两大问题可分解为如下几项:
――如何激励员工
――如何将项目计划有效地与所有成员沟通,特别是远程项目管理
考虑到这些问题,在目前项目中可以概况三个普遍问题:流程问题、沟通问题与人员问题。
流程问题:
流程没有很好规划—iso没被正确执行;
遵循不一致的流程—依赖于人的技巧与意愿,努力程度—结果工作质量不稳定;
人员问题:
花费很多精力在纸上实施iso—虽然需要,但项目组成员感觉无味,做了许多不增值的工作,影响主要任务与技术工作的正常完成;
过份依靠项目组成员的自觉性—人毕竟是人,不能过份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
沟通问题:
花费太多时间沟通,了解问题与变更—在许多情况中,电子邮件与传真不起作用;
不能了解最新的时间表与变更,结果缺少决策必需的信息支持;或者信息过时,按错误信息进行决策。
如何处理流程问题
凭借多年的项目工作经验,霍尼韦尔公司我的工程网开发了网上平台,进行项目管理。我的工程网帮助项目经理利用系统化的、优化的方法并规划并实施流程。
我的工程网在设计流程中,有四个主要方面:表格、路径、权限与创建者。在流程中,表格是沟通方经常用到的,包括姓名、地址、描述及意见、日期、地点及附件等信息。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多种形式的表格。路径是流程流动次序,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谁处理这些表格
这张表格流经多少个步骤
每一步会通知谁
路径会按什么顺序走
权限是保密问题,即谁可看哪张表格创建者有权设计流程,或记录表格和流程中的所有活动。
举个例子:在一个电厂的管理系统项目中,项目经理接到客户变更请求,涉及到工程部、培训部、协调部和工厂。实际的变更流程不是单向的,如图三所示是循环的。在我的工程网四个主要方面中,路径是最复杂的一个概念,在图三中,矩形表示角色:包括项目经理、工程部、培训部、协调部和工厂。步骤共有9步:技术查看、安排培训、发送vo、更新计划、变更计划、执行,确认vo,进行生产。
这个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项目经理拟定建议书,提交给工程部。“至工程部审阅”。工程部人员更改设计并有两个选择:提交表格至培训部。如何需要培训即“安排培训”,或直接交到协调部。“设计通过”。若需要培训,培训部人员将更改培训时间,提交表格至协调部。“设计通过”。协调部将改变定单,至工厂“发送vo”。工厂人员将更新生产计划,传递表格至项目经理“更新计划”已被批准。项目经理可以接受计划或传递至协调部。去“执行”,或拒绝计划,返回给工厂,更新计划,再次“改变设计”。将要经过若干次返复,直至工厂更新计划被项目接受。协调部发布“确认vo”至工厂。最终,工厂从“确认vo”至“生产”,完成此变更。对于一个角色或许有多步行动。以协调部为例,有“发送vo”与“确认vo”两步。在图三中,在每个角色下,有椭圆形表示步骤,菱形表示不同决策,是或否,角色下矩形表示作什么工作箭头表示方向。
在第一步,负责传递表格的人理所当然得到通知,在一些情况下,分享信息的人亦得到通知。设计好的流程的关键是对业务与行业的深入了解,明确每一步的投入与产出。同时,需要每一步检验是否增值,即不增值的步骤必须删除。项目成员必需具备理解与实施流程的能力。培训,特别是公司安排的统一培训,比仅个人参加效果好。为了保证流程的有效性,须所有参与项目人员。霍尼韦尔员工就从项目管理培训及六个标准差学习中受益匪浅。
四、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流程控制、人员管理与沟通
这三个问题在实际中相互联系并交织在一起,并且需要用整合的手段进行追踪。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解决以上沟通问题。有许多工具可以解决流程问题。lotus—notes是大家熟悉的工具之一。这是一套具有强大的功能且界面友好的系统。许多企业应用lotus—notes作为办自动化的工具,进行日常事务处理。但对于项目管理来说,lotous—notes有很多局限。
五、总结
流程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大量重复性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这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殊的技术与技巧。一个公司可以用本文所讲述的概念与工具,建立一套可行的流程管理体系,有效地进行实际 *** 作。选择好的工具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在时间紧、预算少的项目中,互联网工具是最好选择。其投资少,维护最小,开始快。另外,利用整合的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平台的优越性可以总结如下:
项目成员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访问信息,了解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及时作出反应,了解全局(特别是不同参与方项目);
有效执行iso标准;
即使地域分散,也可实现在线合作—节省成本,快速解决问题;
通过流程设置,文件自动流转,自动通知—使流程标准化实施,保证质量;
量化追踪—规避风险;
从普遍角度上说,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要从几方面入手。
1 项目范围
明确定义好项目管理范围,才能有效配置相应资源。
2 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国内大部分项目经理都是根据上级指示做事,没有仔细做过项目评估,这就导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可控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执行结果。
3 项目资源
包括设备,材料,资金,人力资源等。关键是资金和人力资源,一个是保持适当的现金流,一个是保证有足够的人去做该做的事。
4 风险预估
包括对用户及对自身评估两部分。对用户主要涉及其信用度,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经验等方面;对自身主要包括足够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配置是否足够,经验是否丰富,有否做过同类项目,用户的付款条件对项目管理造成的风险是否可控?
以上是针对工程类项目,针对软件开发项目,在项目范围/风险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用户对项目的具体及特殊要求。
内容来源于ITSS符合性评估落地工具-云雀运维!!!
以上就是关于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是什么、项目问题管理的步骤、如何做好IT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