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新税法规定,电脑、电子设备类是按3年计提折旧么?要有预计净残值么?

按新税法规定,电脑、电子设备类是按3年计提折旧么?要有预计净残值么?,第1张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意问题

1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b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3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同时考虑税会差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一、平均年限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计算方法也最为简便。在这种方法下,固定资产价值被认为是随时间转移的,与使用情况无关,每期的折旧额都是固定的。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二、工作量折旧法:

工作量折旧法适用于交通运输企业和一些价值大且不常用的建筑施工设备,按照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每期的折旧额随工作量变化。使用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忽略了无形损耗,固定资产即使是不使用也会发生损耗。而税法上的规定是固定资产每月都要计提折旧,就一定会产生税会差异。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共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主要是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机器、设备才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在计提折旧时,不考虑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以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净值为计算基础,以直线法折旧率的双倍为折旧率;在折旧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和双倍余额法的适用条件相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报税务局批准才能使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1)按新税法规定,电脑、电子设备类是按3年计提折旧么?是的。

2)要有预计净残值么?要有的。预计净残值一般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

3)如果已多计提,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A年报未出,可以调整去年年报的相关数据,多计部分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再调整年报相关数据。

B年报已出,但所得税年报未报,可以按照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再据以调整所得税年报相关数据。

C若年报和所得税年报均已报出,详细请咨公司财务顾问。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两大类:\x0d\第一大类:直线折旧法\x0d\(1)年限平均法\x0d\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x0d\计算公式如下:\x0d\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x0d\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x0d\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x0d\(2)工作量法\x0d\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x0d\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x0d\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x0d\第二大类:加速折旧法\x0d\(1)年数总和法\x0d\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x0d\计算公式如下:\x0d\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x0d\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x0d\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x0d\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x0d\(2)双倍余额递减法\x0d\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则\x0d\第一年折旧C1=X2/N;\x0d\第二年折旧 C2=(X-C1)2/N\x0d\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x0d\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折旧年限,不论新旧设备,均应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理,对购入的旧设备按实际使用剩余年限提取折旧,计税基础应为买入价加上相关税费。

关于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如果能够取得前环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则可就其剩余年限计提折旧。

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应根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扩展资料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_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折旧

以上就是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如何挑选计提折旧方式方法、按新税法规定,电脑、电子设备类是按3年计提折旧么要有预计净残值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44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