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的主要角色在于确保设备运营得很好,尽量可用,快速识别并修复问题。IT生命周期管理ITLM就做得很好,但有助于测量设备对于工作负载的作用。
ITLM以适当的资产发现作为基础,监控并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形式——变更管理数据库很常见——使其有些差异,但确保系统完全覆盖到完整性、颗粒度与可重复这三方面。
ITLM与IT资产管理工具必须识别物理与虚拟资产之间的一脉相承性。该工具应该识别虚拟工作负载所依赖的所有物理资产之间的任何根源问题,无论是否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还是包含在促进工作负载的其他物理资产中。
ITLM对业务与IT来说是涅槃。它确保经过优化的IT平台对业务可用,并且获得与管理的价格非常低廉。
明白了哪些新设备可用以及现有设备的剩余价值,ITLM系统就可以显示某资产在什么时候应该运行一个不同的工作负载或者下岗。
就如你问题 的,资源 需要管理,那么谁来管理?肯定得是需要人来做的,这就的交给专业性比较强的IT来做这件事,那么IT需要管理什么资源呢?整个公司的系统、网络甚至是涉及到IT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等等,公司的网络、电脑坏了不是谁都懂得处理的,公司的信息安全保护以及权限管理也是需要IT维护的,就拿一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来说,公司买了打印机、投影仪,不会用怎么办?不会共享怎么办?这都是需要IT来设置并且管理这类资源的
目的不一样
先从CMDB说起。ITIL中跟IT资产管理相关的就是配置管理,而配置管理主要体现在CMDB上。CMDB是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的缩写。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IT资产的配置管理,提供所在IT环境的逻辑模型,为ITIL流程提供基础服务。
简单一点说,CMDB实际上是把现在的IT环境虚拟化,把需要关注的要素都存储到数据库里面。这样,在其它流程使用时,就可以不用现实中去查看,而只需要查看虚拟的数据库环境就行了。从CMDB的要素,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CMDB中主要存储两类数据,一类是CI项,即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另一类是配置项之间的关系,如连接,安装等等。其实在现实的运维环境中,我们无非最关注两类信息,一类是谁,就是哪个配置项发生了问题,或者需要关注;另一类是如果我对它进行改动,会影响到谁,也是就是它跟谁有关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ITIL的配置管理,CMDB主要是为运维工作服务的。它主要关注两个点,配置项和其中的关系,主要目的是,提供IT环境的逻辑模型,为其它的流程提供基础的服务。
我们再来看看IT资产管理。IT资产管理主要管理IT资产的生命周期,从购买到中间的领用、维修、借用、调拨、退出、报废、处理,而且这个过程中的费用、折旧、相关合同、供应商等,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就是,IT资产管理,关注企业对这些IT资产的拥有情况。
价值不一样
再来看看所提供的价值。
IT资产管理提供的价值是降低资产的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降低采购成本,更有效的分配资产,降低管理成本,更精确的预算规划。
ITIL的CMDB,提供的价值,更加关注在运维层面。也就是获得更高的业务服务稳定性、可用性和服务质量。
因此,ITIL的配置管理与IT资产管理所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更关注财务方面,而另外一个更关注运维层面。
从事ITIL开发的软件公司,大多更集中于资产的运维,比如Servicehot、remedy,但是从事IT资产管理的公司,比如九逸神州。
I T I L 配 置 管 理 理 论 就 是 解 决 I T 资 产 管 理 问 题 的 , 用 配 置 管 理 工 具 能 更 有 效 的 管 理 , 推 荐 北 京 拓 唯 科 技 的 I T S M 管 理 工 具 。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大。
很多单位目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由于管理单据众多、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 *** 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记账方式的问题,但多数系统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不仅速度慢、易产生错误,而且存在资产管理中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脱节的严重问题,难于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IT Asset Manager (ITAM)”是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综合资产管理系统。是将从企业中日益增多的个人计算机(软件/硬件)、各种信息产品、工具和备品、租借品等IT资产的信息通过数据库进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IT系统运营阶段的特点,IT管理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
一、运行/维护
该部分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该阶段主要用于IT部门内部日常运营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大部分,即IT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该阶段的管理内容又可细分为七个子系统:
1、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 *** 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应用/服务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
2、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
3、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 ,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4、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
5、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6、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 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个控制目标和127种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7、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IT运行维护管理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运行/维护阶段与服务/支持阶段的分界线为前者是面向IT部门内部的管理,而后者是面向业务部门、企业中的其它人员或直接面向客户
二、服务/支持
该阶段主要为IT部门的运维人员向其它人员(内部和外部)提供服务与支持,内容主要包括用户投诉与申告的及时响应与处理,系统故障发现、通知、分派、监督、解决、回馈流程的闭环方式管理。该部分的实现会极大提高IT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规范服务与技术支持的流程,该部分与优化/变更阶段的分界线是 IT部门服务水平的考核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部门或客户的要求,如果现有IT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则进入优化和变更阶段。
三、优化/变更
该部分指IT部门在IT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的建设阶段结束,进入运营阶段后对系统优化、软件升级、设备配置和管理策略变更进行的管理。
1、变更管理:主要用于建立合理、科学、规范的变更流程管理,包括立项/变更申请、审批、执行、数据和版本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保持等。
2、服务水平管理:通过定义服务水平协议,并利用相应监控手段、或模拟用户行为以及用户体验追踪等方式考核IT部门为业务部门或客户提供的服务,并根据考核结果评价IT部门的运维工作情况,评估IT系统是否需要改造或替换。
3、性能/响应管理:采集IT和业务系统的性能数据,定位系统性能瓶颈,诊断系统性能下降或不稳定原因,分析系统运行历史数据,推断系统运行趋势。
以上就是关于it资产管理系统的IT生命周期管理全部的内容,包括:it资产管理系统的IT生命周期管理、企业为什么需要IT资产管理、IT资产管理与ITIL配置管理的区别和联系67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