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乡居民收入状况比较分析
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其根本点和着力点。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并处于适度合理的区间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分析研究湖北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对于把握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时的16996元增加到2010年时的583227元,年均增长1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时的4137元增加到2010年时的16058元,年均增长1297%。
1978年时,湖北农民人均收入为11052元,1980年时为16996元,1985年时为42124元,1990年时为6708元。1993年至1997年的四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四年提高1000元,1998年至2004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六年才提高1000元。2005年至2010年,农民纯收入得到快速增加,五年提高了2000元。
1980年时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137元,1985年时为7042元,1990年时为14272元,1995年时为40167元,2000年时为52128元,跨越5000元大关,2005年时为8786元,2009年时为14367元,接近15000元,2010年达到16058元。从1995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进入4000元时代,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从2004年开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入加快增长期。
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中等水平、居中部六省领先水平。从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纯收入居中全国中等水平,最好的位次为1985年时的全国第8,最差的位次为1992年时的全国第19。1985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领先水平,处于第1或第2位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5年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同全国的指数互有高低。1995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低于全国的指数。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市州个数逐步增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市州逐步增多。
2010年全省农民纯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上年增长15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058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4个百分点。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新的积极的变化。
城乡居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在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同步,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1980年至2010年间,农民纯收入尽管实现了年均1251%速度的增长,但农民纯收入由于当初的基数较低,而且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46个百分点,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到2010年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058元。两者收入的绝对差额逐步加大,超过万元级水平,基本上一年增大1000元的差距。
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5年以来的25年里,农民纯收入只有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全省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全省各市州来看,17个市州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指数差异较大,全省中,恩施州和十堰的指数虽然有缩小,由430和381缩小到350和366,但指数仍是全省最高的,同指数相对较小的仙桃、荆门等地相差较大。恩施州和十堰两地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了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收入分配问题,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我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全省要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实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
一是在“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中,确保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不能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湖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建议加强对农民收入目标的规划工作,科学规划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在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二是着力提高全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从收入结构上看,工资性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点就是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近几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发展好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表面上着力点在农业,实质上在工业和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大力发展,一方面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四是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现行的户籍制度,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因素,循序渐进地改变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建议学习成渝新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加大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力度,搞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价格政策,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纯收入中的大头,增加农民种植业收入,就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六是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几十年来的二元经济体制,政府对农村取多予少,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存在明显的欠账现象。近几年,对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种粮补贴、低保政策等,增加了对全省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也是恢复性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及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应是今后省财政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要逐步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突出建设好一大批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逐步改变农村居民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使农民也能享受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要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力度,提高农民养老金的水平,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分别系: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分析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课题组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情况�
(一) 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快�
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比1978年增长了16倍,比1990年增长了29倍,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分别增长了34倍和14倍。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为1999年的0295,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幅度高于农村。
(二) 失业、下岗职工成为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新构成
(三) 高收入群体职业构成显露社会转型期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对城镇高收入户的专项调查,目前在我国城镇高收入群体的职业构成中,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最大(3101%),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2515%);按收入水平看,私营企业经营者最高(2000年上半年人均月收入13445元),职业股民居其次(8491元)。收入前10位的另外8种职业是:社会中介服务人员、导游、股份制企业负责人、三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IT行业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工艺美术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等。高收入层的人员结构显示出转型期社会中权利、财富、技能的显要程度同时并存的状况。
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
(一) 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
包括: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价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合理的工资制度造成的工资外收入的升高,寻租规模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税收制度及手段的不完善等等。
(二) 要素分配格局及收入来源结构
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特征决定,在个人收入分配中要素分配的结构特征是劳动收入主导型的。尽管如此,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结构仍然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劳动收入结构由原来单一的工资收入,拓展到多种劳动收入。在不同要素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大大高于劳动收入的差距。但由于其占个人收入比重很小,故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仍然是有限的。在要素收入来源结构中,劳动收入基尼系数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贡献度最高,但与财产收入比较,表现出影响程度相对下降的态势。除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外,要素收入中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家经营管理的地位有明显上升,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适度性判断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激励作用和积极的促动作用是主要的
1、对消费的影响。从目前城镇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及已拥有的消费品构成看,并未出现如同城乡间由于过大的收入差距而形成的显著的消费断层,消费品的生产结构也并未因此而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衡等负效应。需要看到的是,如果以某种大宗消费品(如住房)的购买力作为参照系,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状态就表现为大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差距,不是高低两极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少部分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低下的问题,而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整体购买力水平偏低的问题,是中低收入的“大平台”与高收入的“塔尖”的差距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更多的不是缘于切“蛋糕”的方式,而是在于“蛋糕”还不足够大。而对低收入阶层生活质量的影响多属于社会公平性问题。
2、对投资的影响。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金融资产向少数人群积聚的分布格局,加速了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进而促使直接投资的比重提高,改善了投资结构。另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金融资产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客观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增加经济活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收入差距扩大带来家庭教育投资水平差距的扩大,形成教育投资水平与收入水平间的循环效应,给未来低收入群体的代际延续埋下隐患。
(二)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公平感下降,尚未超出公众主观承受力范围
调查显示,公众对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观承受力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磨合后开始趋强,关注程度有所下降。通过本课题组对6个城市的民意调查资料的量化分析,显示出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是不满的,尤其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承受力偏低,但总体上仍未超出承受力范围。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不合理性是影响公众主观承受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对城镇基尼系数及“倒U”拐点的评价:处于较为适度区间,并有一定扩大空间;“拐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1、关于城镇基尼系数的适度性。与部分转型国家比较,我国城镇基尼系数是较低的;与部分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城镇基尼系数处于中等水平。合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影响的判断,可以认为,现阶段城镇基尼系数水平处于较为适度的区间,并在外部条件不再恶化时,仍有一定扩大的空间。2、关于“倒U”拐点的判断。一方面,“倒U”理论是以处于增长初期国家中的传统部门(农业)和现代部门(工业)的劳动力及资金转移形成的某种收入分配规律为依据的。而我国城镇收入差距的变动,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另一方面,从实际验证情况看,“倒U”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看,也并未呈现出“倒U”的迹象,并且未来还呈现出继续扩大上行的趋势。因此,以“倒U”理论中的拐点为依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度性进行判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鉴于基尼系数等指标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判断标准可以采用一般与特殊相配套,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比性和可 *** 作性的原则来进行选择。据此,我们可采用基尼系数指标辅以收入分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收入分组收入水平增长率、贫困发生率和贫困距比率等若干辅助指标,作为收入差距适度性判断的参考。
四、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对策
(一)促进经济的适度增长,为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创造基本条件
(二)积极促进充分就业,从源头上解决社会致贫根源
(三)充分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提高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性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
(五)重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改善公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六)规范市场秩序,抑制垄断性经营收入和非法收入 (执笔:李爽)
如果说只为了娱乐的话建议买YAMAHA KB280,自带录制音效。如果想买好点的建议M600低端专业键盘合成器,我亲身用过效果应该说是这些价位顶端了。YAMAHA M600价位大概在4600左右。我建议还是M600自带混响系统,拟真音色。适合大多数歌曲配乐。如果想买更高端的建议买KONG M50价位在12000左右。这款键盘自带混响效果。漂浮音轮。可以两种音色合成,另一种说法就是可以自己做自己喜欢的音色。现在世界上录音棚大多都用这种键盘合成。外带打击板。。谢谢。想d好听的我建议你去谈钢琴曲。如when winter comes,话语,close to you钢琴版。电子乐版的酷玩的viva la vida,爱如潮水也可以学,冬季恋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王菲版,摇滚版it's my life,梦碎大道,in to the fure,forever-灵云乐队,(relax,it easy),wings of desttiny,what can i say我只能给你这些。而且都没有现谱必须靠自己摸索或者靠碰有了。望采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纽约皇后区的所以学校,你可以去看看,里面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都有。我以前就是在Benjamin N Cardozo High School 上的,中国人不多,白人比较多,黑人和老墨也有但不多。>
以上就是关于请帮忙推荐一款笔记本电脑全部的内容,包括:请帮忙推荐一款笔记本电脑、陈奕迅单车的吉他六线谱 谢、关于电影的问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