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管理和it开发哪个

it管理和it开发哪个,第1张

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即计划、组织、领导、监督。

治理更多强调的是通过组织架构、权力分配等制度安排,来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实质上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尤其是在大型上市公司中,治理与管理总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公司治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公司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1、IT管理是通过管理手段,来保证IT部门“做正确的事情”,如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安全等。既然是管理,其基本内容还是组织、计划、领导、监督。

2、IT治理并不是要替代IT管理工作,IT治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来对IT部门进行制衡,促进IT更好的完成工作,其最终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完成。

IT管理的重点在于业务策略与 IT 部门提供的服务之间的一致性。IT 管理可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可预测的 IT 服务交付,从而确保业务流程和 IT 流程之间的联系。IT 管理传统上属于CIO、CEO和一些 IT 和业务线(line of business,LOB)执行人员的专属领域。

it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

专家的研究和大量企业实践表明,在I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大约80%的时间与IT项目运营维护有关,而该阶段的投资仅占整个IT投资的20%,形成了典型的“技术高消费”、“轻服务、重技术”现象。Gartner Group的调查发现,在经常出现的问题中,源自技术或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电力失常及天灾等)方面的其实只占了20%,而流程失误方面的占40%,人员疏失方面的占40%。流程失误包括变更管理没有做好、超载、没有测试等程序上的错误或不完整,人员疏失包括忘了做某些事情、训练不足、备份错误或安全疏忽等。

这就说明,IT运营方面的问题,更多的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管理方面。那么,如何进行IT运营管理呢?

世界上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以这些企业的经验和成果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IT运营管理方法论,那就是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

这套标准已经被欧洲、美洲和澳洲的很多企业采用,在欧洲40-60%的IT经理都知道ITSM,在美国有20-30%的IT经理了解ITSM,而在国内了解ITSM的人还很少。ITSMf的CEO Aidan Lawes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不管其IT架构多大,都需要ITSM,目前把业务与IT能够很好集成的客户还不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业务,然后才是IT,而不是用IT去驱动业务。” Aidan Lawes认为有必要要从教育入手普及ITSM,让人们从学生时代就意识到ITSM的重要性。 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关IT服务管理的定义。

国际IT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加特纳(Gartner)认为,ITSM是一套通过服务级别协议(SLA)来保证IT服务质量的协同流程,它融合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等管理活动和变更管理、资产管理、问题管理等许多流程的理论和实践。

而ITSM领域的国际权威组织itSMF(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则认为ITSM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及其水平。 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有三个:

(1)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

(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ITSM的基本原理可简单地用“二次转换”来概括,第一次是“梳理”,第二次是“打包”,如下图所示。首先,将纵向的各种技术管理工作(这是传统IT管理的重点),如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和系统软件管理等,进行“梳理”,形成典型的流程,比如ITIL中的10个流程。这是第一次转换。流程主要是IT服务提供方内部使用的,客户对他们并不感兴趣且仅有这些流程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或客户满意。还需将这些流程按需“打包”成特定的IT服务,然后提供给客户。这是第二次转换。第一次转换将技术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第二次转换将流程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

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转换,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客户的角度说,IT只是其运营业务流程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需要的是IT所实现的功能,客户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IT有太多的了解,他和IT部门之间的交流,应该使用“商业语言”,而不是“技术语言”,IT技术对客户应该是透明的。为此,我们需要提供IT服务。为了灵活、及时和有效地提供这些IT服务,并保证服务质量、准确计算有关成本,服务提供商就必须事先对服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和“固化”。流程管理是满足这些要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ITSM适用于IT管理、而不是企业的业务管理。清楚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明确划分了ITSM与ERP、CRM和SCM等管理方法和软件之间的界限,这个界限是:前者面向IT管理,后者面向业务管理。

ITSM不是通用的IT规划方法。ITSM的重点是IT的运营和管理,而不是IT的战略规划。如果把组织的业务过程比作安排一辆汽车去完成一趟运输任务,那么IT规划的任务相当于为这次旅行选定正确的路线、合适的汽车和司机。而ITSM的任务则是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遵循 *** 作规程和交通规则,对汽车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尽量避免其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也能很快修复;并且当汽车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行驶过程中的所有费用都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这便于衡量成本效益,为做出有关调整提供决策依据。简单地说,IT规划关注的是组织的IT方面的战略问题,而ITSM是确保IT战略得到有效执行的战术性和运营性活动。

虽然技术管理是ITSM的重要组成部分,但ITSM的主要目标不是管理技术。有关IT的技术管理是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的任务,ITSM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客户和用户的IT需求。这有点像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其目标在于如何让组织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同样,在ITSM中,IT部门或IT外包商是IT服务的提供者,业务部门是IT部门或IT外包商的客户,如何有效的利用IT资源恰当地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就成了ITSM的最终使命。换个角度说,对客户而言,业务部门只需关心IT服务有没有满足其要求,至于IT服务本身能不能或者怎样满足要求,业务部门作为客户不用也没有必要关心。

关于这一点,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说明。某个用户急需打印一份页数较多的文件,但恰好此时打印机出现故障,那么用户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知和等待IT部门修复打印机,然后从感情上表达不满,而“ITSM式”的处理方式是,对IT部门说:“我需下午5:00前使用该打印文档,OK?”至于打印工作是怎样完成的,比如是通过修复或换一台打印机,那是IT部门的事,业务部门只需为服务本身付费。这就是ITSM与传统的IT管理的本质不同之处。

1、管理软件的选择。由于公司的规模大小不同,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大规模的公司可以针对自身的发展平台和实力来定制自己的系统软件。

2、关注重点,分步实施。公司的IT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渐进增效的过程,循环滚动式投入更适合中小型公司。因为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公司当前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息息相关,员工从认识到接受到掌握管理信息化需要过程。

3、高层重视,持续监督。IT管理系统软件的实施、使用,使得管理信息透明化,减轻了管理层的工作量,且使管理层对企业一目了然、心中有数,但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

IT管理就是在既定的IT治理模式下,管理层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IT管理是在IT治理既定的“约束和激励”的规则下,对组织IT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确定IT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IT治理是指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在实现IT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处于治理层既定的规则内(风险可控、绩效可见)。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不能脱离谁而存在。 IT治理规定了整个组织IT规划与组织、获得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与评价的基本框架,IT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组织奔向目标。缺乏良好IT治理模式的组织,即使有“很好”的IT管理体系(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

同样,没有组织IT管理体系的畅通,单纯的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缺乏实际的内容。IT治理是IT管理的基石,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IT治理比IT管理更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治理(约束和激励)机制,组织管理的好是偶然的,管理不好是必然的;

对于IT,如果存在好的IT治理机制,IT管理的好就是必然的、管理不好是偶然的。IT管理就是在既定的IT治理模式下,管理层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IT管理是在IT治理既定的“约束和激励”的规则下,对组织IT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确定IT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IT治理是指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在实现IT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处于治理层既定的规则内(风险可控、绩效可见)。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不能脱离谁而存在。

IT治理规定了整个组织IT规划与组织、获得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与评价的基本框架,IT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组织奔向目标。

缺乏良好IT治理模式的组织,即使有“很好”的IT管理体系(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

同样,没有组织IT管理体系的畅通,单纯的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缺乏实际的内容。

IT治理是IT管理的基石,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IT治理比IT管理更重要。 如果没有好的治理(约束和激励)机制,组织管理的好是偶然的,管理不好是必然的;

对于IT,如果存在好的IT治理机制,IT管理的好就是必然的、管理不好是偶然的。

以上就是关于IT行业的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全部的内容,包括:IT行业的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是it项目管理、it管理员的工作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60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