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心算法
- A、分发饼干问题
- B、分发糖果
- 3、无重叠区间
- 4、非递归数列
A、分发饼干问题就是采用贪心的算法思想,保证每次 *** 作都是局部最优,从而保证最后结果是全局最优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明和小王喜欢吃苹果,小明可以吃五个,小王可以吃三个。已知苹果园里有吃不完的苹果,求小明和小王一共最多吃多少个苹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选用的贪心策略为,每个人吃自己能吃的最多数量的苹果,这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局部最优的。又因为全局结果是局部结果的简单求和,且局部结果互不相干,因此局部最优的策略也同样是全局最优的策略。
- 问题分析
这里的贪心策略是,给剩余孩子里最小饥饿度的孩子分配最小的能饱腹的饼干。因为我们需要获得大小关系,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和饼干分别排序。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饥饿度最小的孩子和大小最小的饼干出发。
- 核心算法
//贪心的思想是,用尽量小的饼干去满足小需求的孩子,所以需要进行排序先
public int findContentChildren(int[] g, int[] s) {
int child = 0;
int cookie = 0;
Arrays.sort(g);
//先将饼干 和 孩子所需大小都进行排序
Arrays.sort(s);
while (child < g.length && cookie < s.length ){
//当其中一个遍历就结束
if (g[child] <= s[cookie]){
//当用当前饼干可以满足当前孩子的需求,可以满足的孩子数量+1
child++;
}
cookie++;
// 饼干只可以用一次,因为饼干如果小的话,就是无法满足被抛弃,满足的话就是被用了
}
return child;
}
B、分发糖果
- 问题分析
只需要简单的两次遍历即可:把所有孩子的糖果数初始化为 1;
先从左往右遍历一遍,如果右边孩子的评分比左边的高,则右边孩子的糖果数更新为左边孩子的糖果数加 1;
再从右往左遍历一遍,如果左边孩子的评分比右边的高,且左边孩子当前的糖果数不大于右边孩子的糖果数,则左边孩子的糖果数更新为右边孩子的糖果数加 1。通过这两次遍历,分配的糖果就可以满足题目要求了。这里的贪心策略即为,在每次遍历中,只考虑并更新相邻一侧的大小关系。
在样例中,我们初始化糖果分配为 [1,1,1],第一次遍历更新后的结果为 [1,1,2],第二次遍历更新后的结果为 [2,1,2]。
- java算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dy(int[] ratings) {
int[] candy = new int[ratings.length];
for (int i = 0; i < candy.length; i++) {
candy[i] = 1;
}
//初始化所有分配为1
for (int i = 1; i < ratings.length; i++) {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candy[i] = candy[i - 1] + 1;
}
}
//如果后面的人比较大,就把前面的人的糖果数+1给后面的人。(只看前面比较大的)
for (int i = ratings.length - 2; i >= 0; i--) {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candy[i] = Math.max(candy[i],candy[i + 1] + 1);
}
}
//反过来,前面的人比较大,就让前面的人的糖果数大于后面的。(只看后面比较大的)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candy.length; i++) {
count += candy[i];
}
//计算总的糖果数
return count;
}
}
3、无重叠区间
- 算法分析
在选择要保留区间时,区间的结尾十分重要:选择的区间结尾越小,余留给其它区间的空间就越大,就越能保留更多的区间。因此,我们采取的贪心策略为,优先保留结尾小且不相交的区间。
具体实现方法为,先把区间按照结尾的大小进行增序排序,每次选择结尾最小且和前一个选择的区间不重叠的区间。我们这里进行自定义排序。
在样例中,排序后的数组为 [[1,2], [1,3], [2,4]]。按照我们的贪心策略,首先初始化为区间[1,2];由于 [1,3] 与 [1,2] 相交,我们跳过该区间;由于 [2,4] 与 [1,2] 不相交,我们将其保留。因此最终保留的区间为 [[1,2], [2,4]]。
- 算法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eraseOverlapIntervals(int[][] intervals) {
Arrays.sort(intervals, (a, b) -> {
if (a[0] == a[0]) return a[1] - b[1];
return a[0] - b[0];
});
//java的自定义排序,把区间按照结尾的大小进行增序排序,
//每次选择结尾最小且和前一个选择的区间不重叠的区间
int count = 0;
int edge = Integer.MIN_VALUE;
for (int i = 0; i < intervals.length; i++) {
if (edge <= intervals[i][0]) {
edge = intervals[i][1];
} else {
count++;
}
}
//edge比较小于区间第一个数,就把第二个数赋值给edge,反之就+1,
return count;
}
}
4、非递归数列
- 算法分析
本题是要维持一个非递减的数列,所以遇到递减的情况时(nums[i] > nums[i + 1]),要么将前面的元素缩小,要么将后面的元素放大。
但是本题唯一的易错点就在这,
如果将nums[i]缩小,可能会导致其无法融入前面已经遍历过的非递减子数列;
如果将nums[i + 1]放大,可能会导致其后续的继续出现递减;
所以要采取贪心的策略,在遍历时,每次需要看连续的三个元素,也就是瞻前顾后,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需要尽可能不放大nums[i + 1],这样会让后续非递减更困难;
如果缩小nums[i],但不破坏前面的子序列的非递减性;
算法步骤:
遍历数组,如果遇到递减:
还能修改:
修改方案1:将nums[i]缩小至nums[i + 1];
修改方案2:将nums[i + 1]放大至nums[i];
不能修改了:直接返回false;
- Java算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checkPossibility(int[] nums) {
int n = nums.length;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x = nums[i], y = nums[i + 1];
if (x > y) {
nums[i] = y;
if (isSorted(nums)) {
return true;
}
nums[i] = x; // 复原
nums[i + 1] = x;
return isSorted(nums);
}
}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isSorted(int[] nums) {
int n = nums.length;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nums[i - 1] > nums[i])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