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步骤有哪些

农业普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步骤有哪些,第1张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以下简称“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遵循“创新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普查数据处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全面提升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为了做好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分级负责、规范管理、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统一标准: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农普办”)统一部署下,要求数据处理工作“统一技术环境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软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普查数据的采集、上报与处理。

——分级负责:本次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分别由乡、县、地市、省和国家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各自分工,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协调,按时完成各项数据处理工作任务。

——规范管理:本次普查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数据处理人员多,数据处理设备量大,各级普查机构必须严格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强化基础。

——安全高效:各级普查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数据处理的各项业务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数据处理系统高效运行和普查数据的安全与完整。

二、工作内容

本次普查数据处理对象为以下普查表式:

——农户填报的《农户普查表》;

——规模农业经营户填报的《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

——农业经营单位填报的《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

——村民委员会填报的《行政村普查表》;

——乡镇人民政府填报的《乡镇普查表》。

数据处理工作是要完成上述5种表式的数据采集与录入、数据报送与接收、数据交换与备份、数据审核与验收、数据汇总与反馈,以及数据归档等工作。

三、数据处理流程

本次普查的数据处理是按照“移动采集、网上报送、两级部署、四级审核”的工作模式进行。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一)入户前准备。

在普查入户登记前,普查员领取PDA(移动采集终端(以下简称“PDA”)进行注册,接收数据采集应用程序、普查制度等,并进行数据应用程序的安装和普查制度的加载。

(二)数据采集与报送。

三农普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报送方式。

1农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

普查员入户进行现场登记,通过PDA数据采集程序采集农户、规模农业经营户以及农业经营单位的数据并进行初审,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普查数据上传到省级农普办。

2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填报的普查数据由乡级普查机构通过固定互联网在普查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录入与初审,并报送至省级农普办。

(三)数据审核与验收。

县、地市、省级普查机构利用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审核、查询、验收等工作。

普查数据经省级普查机构审核确认后,向国务院农普办上报净化后的普查数据和审核报告单。

国务院农普办接收、审核和验收省级普查机构上报的数据和审核报告单。

(四)数据汇总。

国务院农普办对验收后的普查数据进行汇总。

(五)数据反馈与归档。

普查数据经国务院农普办评估后进行反馈并归档。

四、数据处理软件

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由国务院农普办统一开发,包括:移动采集终端管理系统、PDA数据采集程序、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等。移动采集终端管理系统和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在国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两级部署。

(一)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负责PDA的注册管理;完成数据采集应用程序、普查制度、程序补丁包、普查制度修订包和培训教材等相关数据向PDA推送等任务。

(二)PDA数据采集程序:负责农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数据采集。完成数据初审、数据上传等任务。

(三)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采集报送、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三个中心构成。省级数据采集报送中心接收所辖地区PDA端上传的农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的普查数据、采集与报送行政村和乡镇的普查数据,并由数据交换中心将数据传送到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同时与国家级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定时同步。县、地市和省级统计人员登录省级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审核与查询,并在报告期将净化后的数据和审核报告单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提交到国家。省级数据汇总工作在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完成。

国家级数据交换中心将同步到的省级普查数据传送到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国家级统计人员登录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浏览、查询普查数据;根据省级农普办上报的审核报告单进行数据审核与验收,并完成数据的汇总、反馈与归档等工作。

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示意图

五、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一)乡级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乡级普查机构要具备必要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和网络环境,2台以上计算机、1台笔记本电脑、1-2台激光打印机、防病毒系统、大容量移动硬盘等。同时,根据本地区业务情况为一线普查员配备PDA。

(二)县级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县级普查机构必须具备专用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100M以上局域网和2M以上与地(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统计内网接入的网络环境,4台以上计算机、2-3台激光打印机、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等。

(三)地市级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地市级普查机构必须具备必要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具备100M以上局域网和10M以上与省级、国家级统计内网接入的网络环境, 8台及以上计算机、2-3台激光打印机,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UPS供电环境等。

(四)省级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1移动终端管理平台:配备3台服务器,含 *** 作系统、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和应用中间件。其中,PDA不超过10万台的省,配备1台低档服务器用作数据库服务器,1台低档和1台中档服务器用作应用服务器;PDA超过10万台的省,配备1台低档服务器用作数据库服务器,2台中档服务器用作应用服务器。

2普查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报送中心:配备4台服务器,含 *** 作系统、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应用中间件和消息中间件。其中,2台中档服务器用作数据库服务器,2台低档服务器用作应用服务器。

——数据交换中心:配备6台服务器,含 *** 作系统、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应用中间件和消息中间件。其中,2台低档服务器作为前置交换服务器,4台中档服务器作为交换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处理中心:配备6-8台服务器,含 *** 作系统、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应用中间件和消息中间件。其中,2台高档服务器用作数据库服务器,4-6台中低档服务器用作应用服务器(农户数量不超过1000万时,配备4台;超过1000万时,配备6台)。

3.安全设备:配备1套网页漏洞检测工具,1台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2台应用防火墙,1台堡垒主机,互联网出口处1台DDoS防护设备。省级身份认证系统(在二经普统一配置的基础上或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升级和扩容),用户容量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配备。

4其他设备:配备2台负载均衡交换机,2台光纤交换机和2台存储设备。

5网络环境:互联网接入带宽大于100M。

6机房环境:要求机房承重荷载、用电负荷、空调系统及供配电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机房分区,数据采集报送中心要放入互联网专区(DMZ区),数据交换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要放入等级保护的本项目专区。

设备配置参数参考附件。

(五)国家级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略)。

六、数据处理人员配备要求

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和系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设立数据处理相关技术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配备相应的数据处理人员。其中,省级数据处理人员配备要求如下:

1组织协调:1人。负责数据处理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系统管理:1-2人。负责系统软硬件的运维管理和相关技术支持等。

3网络管理:1-2人。负责网络环境的运维管理和相关技术支持等。

4应用管理:4-6人。负责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相关技术支持等。其中,移动终端管理平台1-2人;数据采集报送中心1人;数据交换中心1人;数据处理中心2-3人。

5安全管理:1人。负责信息安全管理。

6机房管理:1人。负责机房环境的管理。

7PDA管理:1-2人。组织地市级农业普查办公室进行PDA的验收和发放,联系并指导上网卡的登记注册等工作。

七、安全保密

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依托于网络进行,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安全管理,在数据处理中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各级农普办要按照国家相关的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制定本级的三农普数据处理安全保密管理办法。

省级节点在系统部署时,应遵循专区专域的原则,并对数据库等重要系统的访问采取最小授权的白名单访问控制策略。省级和国家级的数据交换通过统计专网进行。地市和县级农普办数据处理要按照三农普数据处理安全保密管理办法开展工作。

各级数据处理人员都要遵守普查保密规定,对经手的普查资料严格保密。

八、技术培训

三农普数据处理技术培训工作根据业务情况分级或跨级组织与部署。

九、数据处理经费

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原则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普查数据处理设备由各级财政分别负担。国家农普办将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申请三农普数据处理专项设备的中央投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现行投资政策规定,中央财政资金只能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普查设备补助。请各级普查机构提早做好普查数据处理设备经费的申请和落实工作。

十、组织实施

国务院农普办设立数据处理组,统一部署、组织和实施三农普数据处理工作。

各级普查机构应按照国务院农普办的组织形式,成立数据处理组。各级数据处理组接受上级数据处理组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并在本级农普办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的数据处理工作。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做好三农普数据处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三农普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数据处理软件和硬件的采购;组织数据处理工作试点;数据处理软硬件的技术培训;数据处理环境的搭建等。

(二)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普查员完成普查数据的现场录入和数据上传;组织乡级普查机构进行数据的网上报送;组织完成数据审核、验收、汇总和数据归档等工作。

(三)资料开发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三农普汇编资料的分类汇总等工作。

(四)工作总结阶段。

从工作组织、系统环境保障,技术方案、主要问题及经验等方面,对本次数据处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十一、工作任务

各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如下:

(一)国家级。

1负责制定数据处理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

2负责制定数据处理设备配备方案和组织数据处理设备的采购。

3负责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4负责国家级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和部署,负责系统安全。

5负责组织国家级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6负责组织编写数据处理软件 *** 作手册。

7指导省级数据处理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

8接收省级上报的普查数据。

9负责审核、验收、汇总、备份及归档普查数据。

10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二)省级。

1负责制定本省的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2负责组织接收并验收采购的数据处理设备。

3负责组织落实省级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4负责本省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和部署,负责系统安全。

5负责本省相关的数据准备和PDA端的数据推送。

6协助本省资产管理部门进行PDA设备及IT资产的管理。

7指导地市级数据处理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

8接收普查数据,并进行数据备份。

9审核本省普查数据,并向国务院农普办提交审核报告。

10完成本省的数据汇总。

11完成本省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三)地市级。

1负责制定本地市的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与细则。

2负责组织接收并验收采购的数据处理设备。

3负责本地市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及系统安全等工作。

4协助本地市资产管理部门进行PDA设备及IT资产的管理。

5指导县级数据处理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

6对本地市数据进行审核。

7完成本地市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四)县级。

1负责制定本县的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与细则。

2负责组织接收并验收采购的数据处理设备。

3负责本县数据处理环境准备和系统安全等工作。

4协助本县资产管理部门进行PDA设备及IT资产的管理。

5指导乡级数据处理工作。

6对本县数据进行审核。

7完成本县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五)乡级。

1负责制定本乡镇的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与细则。

2负责本乡镇数据处理环境准备和系统安全等工作。

3组织本乡《乡镇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的数据录入与上报工作。

4组织和指导普查员注册PDA,接收和装载省级普查机构推送的数据。

5组织和指导普查员利用PDA对《农户普查表》、《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和《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的数据进行现场采集、初审与上传。

十一、时间进度安排

(一)软件开发。

2016年9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

(二)系统环境准备。

2016年10月底,完成数据处理软硬件设备采购,搭建好系统环境。

(三)数据处理试点。

2016年10月底,完成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四)数据处理软硬件培训。

2016年11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软硬件培训工作。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

参见三农普方案。

(六)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23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农业工程科学研究、 设计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以及农业设施与环境、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集成 与管理、自动控制与检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接受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生产系统、农业工程机具装备、农业设施与环境、信息与自动化技术以及农业工程项目规划设计 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农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及工程制造技术,具有基本的工程专业素质;

3.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工程中设施或设备的使用、维护等基本技能;

4.掌握农业工程中产品的经营、检测、鉴定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技能;

5.掌握通过现代技术获得最新科技信息的方法,了解农业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 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学科: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农业机 械与装备、农产品加工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工艺、机电系统驱动与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综合设计、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实习、农工综合实习、植物生产综合 实践、科研训练。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电子基础系列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生物学基础实验、机械化农业生 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农牧业生产基础》、《工程材料基础》、《工程结构基础》、《农业机械与设备》、《土壤与水资源》、《农产品加工工程》、《设施农业工程》、《机械装备设计》、《农业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农业类企业:农业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工程设计、工程勘测、工程管理; 机械类企业:农业装备的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营销。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农业工程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农业工程学科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工程学科,不仅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与基础设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与农村及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功能,建设新农村以及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发展对农业工程科学与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生产形式、农产品供求格局和农业发展的外部关联度均发生了变化。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科目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农业知识综合三(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课。其中专业课科目,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主要有农业机械学、人机工程学、地理信息系统、电路原理、数据结构、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农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力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概论、计算机导论与数据结构、农业信息学。

补充材料: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农业硕士学位专业,主要为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本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四个方向。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非空间数据库主要是基于文件格式的电子文档,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非结构化文档报告、图像、视频等,可通过归类编码建立文档对照表,更改文件名形成最终非空间数据库。具体建库流程(图4-6)如下。

(1)文档收集

文档收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计、实施、研究等工作阶段所涉及的文档多媒体资料。按数据种类可分成政策法规、项目成果、指南标准三大类,其中项目成果包括总项目的综合成果和15个子项目(包括萧山、上虞、长兴、余姚、龙游、瑞安、平湖7个示范围区)的专题成果,指南标准包括地球化学、农产品安全、环境、数据库、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标准指南。其数据格式主要包括DOC、TIFF、JPG、GIF及BMP等。

(2)建立文档对照表

所收集的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但名称比较杂乱,有必要进行归类编码,便于数据的查询管理。文件名的命名可按“一类代码+二类代码+格式代码+工作阶段代码+顺序码”规则编码,其中约定一类代码为数据种类,如“WA”表示政策法规,“WB”表示项目成果,“WC”表示指南标准;二类代码为子项目顺序号;格式代码为文档的数据格式,如“1”表示文档,“2”表示图像,“3”表示视频;工作阶段代码为文档形成的工作阶段,如“A”表示设计阶段,“B”表示实施阶段;“C”表示成果阶段。建立文档对照表时,每一个文档代码均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一般描述项目报告的名称、的标题及照片或视频的内容。

表4-9 元数据子集一览表

图4-6 非空间数据库建设流程图

(3)更改文件名

首先新建一个名称为“W”的文件夹,再根据文档对照表的顺序逐个进行文件名的更改,经检查无误后就利用AGEIS系统提供的数据导入功能批量导入SQL Server存储并形成最终的非空间数据库。

农业大数据的特性满足大数据的五个特性,一是数据量大(Volume)、二是处理速度快(Velocity)、三是数据类型多(Variety)、四是价值大(Value)、五是精确性高(Veracity)。包括以下几种:

(1) 从领域来看,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相关上下游产业(饲料生产,化肥生产,农机生产,屠宰业,肉类加工业等),并整合宏观经济背景的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乃至气象数据等。

(2)从地域来看,以国内区域数据为核心,借鉴国际农业数据作为有效参考;不仅包括全国层面数据,还应涵盖省市数据,甚至地市级数据,为精准区域研究提供基础;

(3)从粒度来看,不仅应包括统计数据,还包括涉农经济主体的基本信息、投资信息、股东信息、专利信息、进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体信息、GIS坐标信息等。

(4)从专业性来看,应分步实施,首先是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资源,其次应逐步有序规划专业的子领域数据资源,例如针对畜品种的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等专业监测数据。

数据汇交的最终方式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为此必须 要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数据汇交系统。

数据汇交应以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为主要依据,汇交的内容包括科学数据实体、科学数据描述信息和科学数据辅助工具软件三个部分。 科学数据实体是在科技计划形成的原始数据及基于原始数据或研究分析数据所形成的完整数据库或数据文件。

农业科学数据汇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中农业科学数据的汇交工作,加强对农业科学数据的管理,实现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依据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有关指导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科学数据的汇交、保管以及科农业学数据汇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科学数据是指在农业科技活动中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以及按照不同需求系统加工整理的各类数据集。主要通过科技工作者所开展的研究活动、观测、地面监测站(点)、自下而上的统计、各种实验、宇宙空间的探测、从若干相关数据资源中整理选择等手段和方法来获取。

第五条 农业科学数据的汇交是在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统一指导下,在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承担单位按照部门负责制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或者知识产权的农业科学数据的汇交、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汇交农业科学数据的种类及范围

第七条 依据本办法汇交的农业科学数据应当是在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统一规划下的数据范围,所有数据按农业科学数据中心总体设计要求,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具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第八条 汇交的农业科学数据是在农科技活动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试验数据、实验数据、调查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以及按照某种需求系统加工的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等。

第九条 汇交的数据按照项目规定的格式以电子文件形式汇交。汇交前应呈送子课题合同书和数据汇交计划。

第十条 对于涉及已经获得专利或其他权利保护以及正在申请专利或其他权利保护的农业科学数据,应当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以上就是关于农业普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步骤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农业普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步骤有哪些、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科目、非空间数据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429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