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GIS什么是GPS

什么是GIS什么是GPS,第1张

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这是GIS的本质,也是核心。

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我是用access 做的数据库,但是导入很慢,执行效率低,基本上不可行,建议你用sql server 2000等,学会批量导入文本文档做表,筛选代码我也是问了好多人,你先看看我的提问里面的,那几个问题和答案你先搞明白了。作图要用matlab ,用load 命令和plot 命令。读入地图还没有做出,只做出了无地图图像,能看出道路。

通过GPS接收机接收GPS工作卫星的导航信息,从而解算出车辆目前的经、纬度等信息;

根据GPS定位数据计算出公交车的实时坐标,将其与站点坐标相比较,当公交车驶入站点一定距离范围内时,不用人工干预,系统自动报站。

将位置信息与数据库中电子矢量地图进行匹配,根据公交车位置的不同,LCD显示屏上显示不同的公益信息、广告信息和景点信息等。在离站、到站和拐弯点阈值范围内语音提示的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同类信息,给乘客一种全方位的提示与服务。

GPS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来,是利用我们熟知的几何与物理上一些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假定卫星的位置为已知,而我们又能准确测定我们所在地点A至卫星之间的距离,那么A点一定是位于以卫星为中心、所测得距离为半径的圆球上。进一步,我们又测得点A至另一卫星的距离,则A点一定处在前后两个圆球相交的圆环上。我们还可测得与第三个卫星的距离,就可以确定A点只能是在三个圆球相交的两个点上。根据一些地理知识,可以很容易排除其中一个不合理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再测量A点至另一个卫星的距离,也能精确进行定位。 以上所说,要实现精确定位,要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是要确知卫星的准确位置;

其二是要准确测定卫星至地球上我们所在地点的距离。下面我们看看怎样来做到这点。

GPS导航示意图

怎样确知卫星的准确位置

要确知卫星所处的准确位置。首先,要通过深思熟虑,优化设计卫星运行轨道,而且,要由监测站通过各种手段,连续不断监测卫星的运行状态,适时发送控制指令,使卫星保持在正确的运行轨道。将正确的运行轨迹编成星历,注入卫星,且经由卫星发送给GPS接收机。正确接收每个卫星的星历,就可确知卫星的准确位置。

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准确测定地球上某用户至卫星的距离。卫星是远在地球上层空间,又是处在运动之中,我们不可能象在地上量东西那样用尺子来量,那么又是如何来做的呢?

如何测定卫星至用户的距离

我们过去都学过这样的公式:时间X速度=距离。我们也从物理学中知道,电波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卫星信号传到我们这里的时间,就能利用速度乘时间等于距离这个公式,来求得距离。所以,问题就归结为测定信号传播的时间。

要准确测定信号传播时间,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时间基准问题。就是说要有一个精确的时钟。就好比我们日常量一张桌子的长度,要用一把尺子。假如尺子本身就不标准,那量出来的长度就不准。另一个就是要解决测量的方法问题。

时间基准问题

GPS系统在每颗卫星上装置有十分精密的原子钟,并由监测站经常进行校准。卫星发送导航信息,同时也发送精确时间信息。GPS接收机接收此信息,使与自身的时钟同步,就可获得准确的时间。所以,GPS接收机除了能准确定位之外,还可产生精确的时间信息。

测定卫星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

为了避免采用过多的技术术语,我们先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在所处的地点和卫星上同时启动录音机来播放“东方红”乐曲,那么,我们应该能听到一先一后两支“东方红”的曲子(实际上,卫星上播放的曲子,我们不可能听见,只是假想能够听到),但一定是不合拍的。为了使两者合拍,我们延迟启动地上录音机的时间。当我们听到两支曲子合拍时,启动录音机所延迟的时间就等于曲子从卫星传送到地上的时间。当然,电波比声波速度高得多,电波也不能用耳朵来接收。所以,实际上我们播送的不是“东方红”乐曲,而是一段叫做伪随机码的二进制电码。延迟GPS接收机产生的伪随机码,使与接收到卫星传来的码字同步,测得的延迟时间就是卫星信号传到GPS接收机的时间。至此,我们也就解决了测定卫星至用户的距离。当然,上面说的都还是十分理想的情况。实际情况比上面说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我们还要采取一些对策。例如:电波传播的速度,并不总是一个常数。在通过电离层中电离子和对流层中水气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延迟。一般我们这可以根据监测站收集的气象数据,再利用典型的电离层和对流层模型来进行修正。还有,在电波传送到接收机天线之前,还会产生由于各种障碍物与地面折射和反射产生的多径效应。这在设计GPS接收机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当然,这要以提高GPS接收机的成本为代价。 原子钟虽然十分精确,但也不是一点误差也没有。GPS接收机中的时钟,不可能象在卫星上那样,设置昂贵的原子钟,所以就利用测定第四颗卫星,来校准GPS接收机的时钟。我们前面提到,每测量三颗卫星可以定位一个点。利用第四颗卫星和前面三颗卫星的组合,可以测得另一些点。理想情况下,所有测得的点,都应该重合。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重合。利用这一点,反过来可以校准GPS接收机的时钟。测定距离时选用卫星的相互几何位置,对测定的误差也不同。为了精确的定位,可以多测一些卫星,选取几何位置相距较远的卫星组合,测得误差要小。在我们提到测量误差时,还有一点要提到,就是美国的SA政策。美国政府在GPS设计中,计划提供两种服务。一种为标准定位服务(SPS),利用粗码(C/A)定位,精度约为100m,提供给民用。另一种为精密定位服务(PPS),利用精码(P码)定位,精度达到10m,提供给军方和特许民间用户使用。由于多次试验表明,SPS的定位精度已高于原设计,美国政府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对民用码进行了一种称为“选择可用性SA(Selective Availability)”的干扰,以确保其军用系统具有最佳的有效性。由于SA通过卫星在导航电文中随机加入了误差信息,使得民用信号C/A码的定位精度降至二维均方根误差在100米左右。

采用差分GPS技术(DGPS),可消除以上所提到大部分误差,以及由于SA所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总体精度,使系统误差达到10到15米之内。

GPS技术的错差

在GPS定位过程中,存在三部分误差。一部分是对每一个用户接收机所共有的,例如: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等;第二部分为不能由用户测量或由校正模型来计算的传播延迟误差;第三部分为各用户接收机所固有的误差,例如内部噪声、通道延迟、多径效应等。利用差分技术第一部分误差可完全消除,第二部分误差大部分可以消除,这和基准接收机至用户接收机的距离有关。第三部分误差则无法消除,只能靠提高GPS接收机本身的技术指标。对美国SA政策带来的误差,实质上它是人为地增大前两部分误差,所以差分技术也相应克服SA政策带来的影响。

差分GPS技术消除公共误差原理

假如在距离用户500公里之内,设置一部基准接收机。它和用户接收机同时接收某一卫星的信号,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信号传至两部接收机所途经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情况基本是相同,故所产生的延迟也相同。由于接收同一颗卫星,故星历误差、卫星时钟误差也相同。若我们通过其它方法确知所处的三维座标(也可以用精度很高的GPS接收机来实现,其价格比一般GPS接收机高得多),那就可从测得伪距中,推算其中的误差。将此误差数据传送给用户,用户就可从测量所得的伪距中扣除误差,就能达到更精确的定位。

GPS数据处理软件是GPS用户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GPS接收机获取的卫星测量记录数据进行“粗加工”、“预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平差计算、坐标转换及分析综合处理。解得测站的三维坐标,测体的坐标、运动速度、方向及精确时刻。

GPS定位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高新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也处在不断更新之中,各系列GPS接收机制造厂家研制的处理软件也各具特色。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近年来开发的最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性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优势必然会在诸多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发达国家,GPS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交通运输和道路工程之中。目前,GPS技术在我国道路工程和交通管理中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快速修建和GPS技术应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GPS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及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车辆跟踪 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

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 提供出行路线规划是汽车导航系统的一项重要辅助功能,它包括自动线路规划和人工线路设计。自动线路规划是由驾驶者确定起点和目的地,由计算机软件按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简单的路线、通过高速公路路段次数最少的路线等的计算。人工线路设计是由驾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设计起点、终点和途经点等,自动建立线路库。线路规划完毕后,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信息查询 为用户提供主要物标,如旅游景点、宾馆、医院等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根据需要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同时,监测中心可以利用监测控制台对区域内的任意目标所在位置进行查询,车辆信息将以数字形式在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4)话务指挥

指挥中心可以监测区域内车辆运行状况,对被监控车辆进行合理调度。指挥中心也可随时与被跟踪目标通话,实行管理。

(5)紧急援助

通过GPS定位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遇有险情或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紧急援助。监控台的电子地图显示求助信息和报警目标,规划最优援助方案,并以报警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GPS技术在汽车导航和交通管理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在中国刚刚起步,而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已开始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设计了一种动态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台捷联式惯性系统,两台GPS接收机和一台微机,可测定已有道路的线形参数,为道路管理系统服务。美国研制了应用于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GPS和GIS建立道路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包含有各种现时的数据资料,如道路的准确位置、路面状况、沿路设施等,该系统于1995年正式运行,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国外研制了各种用于车辆诱导的系统,其中车辆位置的实时确定以往主要依据惯性测量系统以及车轮传感器,随着GPS的发展和所显示出的优越性,有取代前两种方法的趋势。用于城市车辆诱导的GPS定位一般是在城市中设立一个基准站,车载GPS实时接收 基准站发射的信息,经过差分处理便可计算出实时位置,把目前所处位置与所要到达的目标在道路网中进行优化计算,便可在道路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到达目标的最优化路线,为公安、消防、抢修、急救等车辆服务。

本文以叶巴滩水电石料场地质工程测量为例介绍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在地质测量中的运用,室内数据处理和剖面图的生成。与传统策略相比,运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进行地质测量更加快捷,精度高,效率高。

1 引言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它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已远远超出了该系统设计者当初的设想。目前,它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中,都被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策略,用来进行导航、定时、定位、地球物理参数测定和大气物理参数测定等。

作为较早采用GPS技术的领域,在测量中,它最初主要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和制约测量,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测量制约网。现在,它除了继续在这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在测量领域的其它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如用于各种类型的施工放样、测图、变形观测、航空摄影测量、海测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数据的采集等。尤其是在各种类型的测量制约网的建立这一方面,GPS定位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测量手段,成为了主要的技术手段。尤其在野外地质勘测方面的一些应用越来GPS与全站仪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

Trimble 4000系列接收机RTK数据处理过程Trimble 4000系列接收机RTK数据处理过程

进行Trimble 4000系列接收机的RTK数据处理,要用到以下软件:

�8�5 SWIFT 30

主要作用:生成理论坐标文件,进行理论与实测数据比较,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8�5 TRIMMAP 60

主要作用:给测量控制器(TDC1、TSC1)上装理论数据DC文件,从测量控制器下装RTK数据,RTK数据处理。

�8�5 HTOH

是一个塔里木高精度大地水准面差距值数据库软件,主要进行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大地高到海拔高的转换。

这里将详细介绍一条欲放样的物探地震测线,从理论坐标数据的建立、上装,到野外采集的RTK数据的下装、处理,再到最终成果的生成等的步骤。具体内容见下:

一 创建理论的DC格式坐标文件

1 建立测线的理论CMB格式坐标文件

11 在SWIFT30软件里找到CMB格式表头文件—HEADCMB,把已知测线的两端点坐标按CMB格式编辑进HEADCMB,然后选Save As(另存为),另取一个文件名保存此文件(如zbcmb)。

12 运行“T_FINTPEXE”(测线物理点文件内插)程序,在d出的对话框中进行以下设置:

文件格式: 输入“SWIFT软件生成的CMB文件格式”

输入文件: 输入将内插坐标的源文件(如zbcmb)

输出文件: 取一个输出的内插好理论坐标的文件(如llzbcmb)

点号增量: 按欲放样测线的地震勘探要求输入

点间距离: 按欲放样测线的地震勘探要求输入

各项输入好后,按“运行”执行此程序。即可生成一个理论CMB格式文件(llzbcmb)。

2 创建DC文件格式的理论坐标文件

下面将进入TRIMMAP60软件的运行环境,把CMB格式的llzbcmb文件转成一个DC格式文件。

21 建立一个理论的坐标数据库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Job/New,开始一个新的测量作业,d出一个Job initialisation detail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作如下设置:

�8�5 Job identifier(作业标识)

输入1到3个的字符来标识当前的Job。构成此Job的文件均采用此后缀名来标识。(如输入:LZB)

�8�5 Directory to store job in(储存作业的目录)

设置一个构成此Job的数据文件所在目录,比如:C:\MAPDATA\

�8�5 Job name(作业的名称)

简要输入一个能说明作业主题的名称。如:The Theoretic Coord-inates of HD99-185。

�8�5 Projection type(投影类型)

选择一种当地坐标系的投影方式。这里我们选Transverse Merc-ator(横轴迈卡托投影),然后d出Projection summary field(投影概述)设置框,对以下各项进行设置(以北京新54系15度带投影参数为例):

False northing: 000

False easting: 50000000

Origin latitude: 0° N

Central meridian: 87°E(54系15度分带)

Central meridian scale factor: 10

Falttening: 1/2983

Earth radius: 63782450

�8�5 Datum transformation(基准转换)

点击Datum transformation后,d出User defined datum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用户自定义的基准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点击Type of transformation(转换的类型),选择Three parameter(三参数),紧接着显出三参数设置项,设置如下:

Rotation about x axis(对于X的旋转)

填入:-1579088

Rotation about y axis(对于Y的旋转)

填入:15441746

Rotation about z axis(对于Z的旋转)

填入:8229058

注:以上X、Y、Z三参数值只适用于塔里木地区。

各项参数都设置好后,点击OK即建立一个名为LZB的Job。

22 将CMB格式的理论数据文件(llzbcmb)读入Job(LZB)中

在名为LZB的Job中,从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Import/Export→Write/Read ASCII,d出一个Write or read ASCII对话框,对话框设置如下:

�8�5 Action( *** 作)

选择Receive(接收)

�8�5 Input format(输入的格式)

从列表中选择Swift CMB Inputv30

�8�5 Input filename(输入的文件名)

输入欲读进的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c:\swift\llzbcmb)

单击OK,即把llzbcmb文件装入了Job。

23 创建DC文件

231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Process field data/Create DC file,进入Create DC file(创建DC文件)对话框,设置如下:

�8�5 DC job identifier(DC作业标识符)

一般输入一个容易和其它DC文件相区别的标识,比如这里我们就直接输入测线名:HD99-185。

�8�5 DC version(DC文件版本号)

选择一个欲生成的DC文件的版本号。视欲上装数据的测量控制器版本而定。

232 单击OK,进入Great DC file HD99-185编辑框,在编辑框中检查各项设置是否正确,若不对,还可以改正。

233 检查好设置后,再击F10键,d出一个Options menu( *** 作菜单)列表,常用的功能项如下:

�8�5 [1]Search for observation point F1

选择此项或按F1,将d出一个观测点的搜索对话框,通过输入欲搜索的点的名号、点的特征码等在文件中快速查找此点。

�8�5 [2]Insert after current record F2

选择此项或按F2,将插入一个新的记录到当前置亮的记录后面。

�8�5 [3]Delete current record F3

移动光标到欲删除的记录上,选择此项或按F3,即删除此项记录。

�8�5 [4]Undo last delete F4

选择此项或按F4,将恢复最后一次用Delete current record删除的数据。

�8�5 [6]Load main database points F6

选择此项或按F6,将从当前的Job数据库中装入数据。

�8�5 [12]View notepad

选择此项,查看生成的观测数据的检查报告。

�8�5 [13]Clear notepad

选择此项,将清除上一次生成的观测数据的检查报告。

234 在列表中选择第六项(Load main database points载入主数据库中的点)或按F6键,d出一个Loading points from job(LZB)(从LZB作业中装载点)对话框,其中Point(点号)一项选择Description。其余项按缺省设置。

235 再按两下F1键,就显示出所有的转换成DC文件格式的点号及坐标。

236 按ESC键,在d出的选项框中选择F3键(Save and exit),保存数据并退回到TRIMMAP主菜单。至此,完成创建DC文件的全过程。

[sell=500]

二 DC文件的上装

创建好DC文件后,下一步就是把DC文件上装到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的测量控制器上(TDC1、TSC1),步骤如下: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Process field data/Send files,d出Send files(发送文件)设置框,进行如下设置:

�8�5 Output device(输出的设备)

选择欲上装数据的设备名,这里我们选择Survey Controller v40(40版的测量控制器)

�8�5 Comm port(串行口)

选择计算机和测量控制器连接时采用的串口,这里我们选择com1。

�8�5 Max baud rate(最大波特率)

设置数据传输时采用的最大波特率,这里我们选择38400。

�8�5 File type(文件类型)

输入发送的文件类型,选择DC file。

打开测量控制器,进入到数据传送状态,保证通讯参数的设置和Send files设置框一致后,单击OK,d出一个DC文件列表框,从中找到即将上装的数据文件(HD99-185),再单击OK,开始DC文件数据的上装。

三 RTK数据处理

把理论坐标通过RTK测量放样到实地并采集坐标数据后,即可进行RTK的内业数据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 建立一个新的Job来作为实际放样点坐标数据库。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Job/New,开始一个新的测量作业,d出一个Job initialisation detail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作如下设置:

�8�5 Job identifier(作业标识)

因为储存到Job中的测线不止一条,所以作业标识可以用测线名来标识,如这里我们可输入185。

�8�5 Directory to store job in(储存作业的目录)

我们把实测的数据储存到新建的C:\RTKDATA\目录中去。

�8�5 Job name(作业的名称)

简要输入作业主题的名称。如:The Coordinates of HD99-185。

�8�5 上面三项设置完后,后面的几项转换参数就不用一个一个去手输了,只须点按Copy parms(拷贝参数),在d出的对话框中查找具有相同转换参数的Job(比如新建的Job(LZB),单击OK,拷贝参数到当前的Job中。

点击OK即建立一个名为“185”的Job。

2 从测量控制器中下装采集的RTK数据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Process field data/Receive DC file,d出Receive DC file(接收DC文件)对话框,进行以下各项设置:

�8�5 input device(输出的设备)

选择连接的欲下装数据的设备名,这里我们选择Survey Controller v40(40版的测量控制器)

�8�5 Communications port(串行口)

选择计算机和测量控制器连接时采用的串口号,这里我们选择com1。

�8�5 Max baud rate(最大波特率)

设置数据传输时采用的最大波特率,这里我们选择38400。

各项设置好后,按OK,开始下装数据。

3 DC文件的编辑及观测数据质量检验

从测量控制器下装完DC文件数据后,还要进行编辑。方法如下:

31 运行本处自编的RAWEDITEXE程序,选择欲编辑的DC文件,来剔除文件中原有的理论点坐标及在RTK作业中生成的多余的、不影响测量成果的信息数据。

32 再运行一个自编的DCQCEXE程序,来检查下装的DC文件中各点观测时的PDOP值、卫星数等质量控制情况,如果超限,则在编辑DC文件时删去超限的点。

33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Process field data/Edit DC file,d出Edit DC file(编辑DC文件)对话框。点击DC 文件列表项,在d出的文件列表中找到欲编辑的DC文件(hd99-185),按OK后,进入DC文件(HD99-185)数据的编辑框,在此状态下可以编辑DC 文件:修改输错的点号、天线高,删除重复及错误的点号数据等。编辑时使用的功能键 *** 作的方法参见第一章的233小节-- Options menu( *** 作菜单)常用功能键简介。

34 编辑完数据后,下一步就是对文件中的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验了,按ESC键,d出Tolerance checks(允许误差检查)输入框,在输入框中我们进行如下设置:

Vector uncertainty 020

如果向量误差超过02m,那么在报告中列出此点。

Confidence limit on vector uncertainty 950

向量误差的置信度设为95。

Duplicate point tolerance 020

如果有重复的点位误差超过02m,那么在报告中列出此点。

注:向量误差、重复点位误差的限差设定视RTK作业要求而定,这里只是举了个例子。

35 单击OK,在屏幕上即刻生成一份检查报告。如果有超出限差以外的点,均列在报告的最上面。记下超限的点号,在野外进行补测。

36 按ESC键,d出一个功能列表框,常用功能简略如下:

Transfer edited DC file to database

把编辑好的DC文件转到数据库中

Save and exit

保存编辑过的数据并退回到主菜单

Continue editing file

继续编辑文件

View notepad

查看生成的检查报告。如在TRIMMAP主菜单中选取 View/Clean notepad,可以清除检查报告。

Print notepad

把检查报告输出到一个文件或是打印机中

在功能列表框中选择Continue editing file(继续编辑文件),再次编辑DC文件,删除超限的点。

37 编辑完后,按ESC键,又会重复出现本节34到35中的步骤,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按ESC键,从d出的功能列表框中选择Save file and exit(储存文件并退出),保存编辑过的DC文件,返回到TRIMMAP主菜单。

4 把编辑好的DC文件加到当前Job的数据库中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Process field data/DC file to database,d出DC file to database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点击DC file项,从文件列表中选取刚编辑过的DC 文件(HD99-185),然后返回到对话框,单击OK,开始把选好的DC文件数据传入到当前数据库中。

至此,已基本完成RTK数据的后处理工作。

四 最终测量数据TXT格式文件的生成

我们实际上交的测量数据是北京新54系的平面直角坐标TXT格式的文件,而TRIMMAP中各测线的数据是以DC文件格式存在的,所以还要进行DC文件到TXT文件的转换,具体步骤如下:

1 生成一个北京54系CMB格式文件

11 在TRIMMAP主菜单,选取Tools→Import/Export→Write/Read ASCII,d出一个Write or read ASCII对话框,进行以下几项设置:

�8�5 Action( *** 作)

选择Create(创建)

�8�5 Output format(输出的格式)

从列表中选择Swift CMB(Standard)格式

�8�5 Output filename(输出的文件名)

给输出的文件起一个文件名及指定一个路径(c:\swift\hd99-185cmb)

12 单击Select points(选点),出现一排选择按扭,常用的几个按扭功能如下:

�8�5 Lasso(套索)

按下此纽,可实现用鼠标在数据库中把想转换的点画成一个套索来圈上,输出到指定的格式文件时,只输出套索中的数据。

�8�5 Field selection(区域选择)

按下此纽,可任意选择输出的测线、点号。在d出的对话框中:如果想从数据库中选择某条指定的测线,可在Desc(描述)中输入一个测线中所有的点共有的信息(如:测线名hd99-185);如果只想取某测线中的一段数据,可接着在“__to__”(从哪个号到哪个号)中输入那一段数据的起始号。

�8�5 All(所有的)

按下此纽,将选择数据库中所有测线的点都按指定的格式输出到一个文件。

13 选好范围后,点按OK,即在c:\swift\下生成了一个名为hd99-185cmb的北京新54系CMB格式坐标文件。

注:经转换生成的CMB文件中,ELEVATION(海拔高)一项显示的是BJ54系的椭球高,而非海拔高。因此我们还要进行WGS84大地高到BJ54海拔高的转换。

2 生成一个WGS-84大地坐标文件

重复本章第1节的步骤,在Output format(输出的格式)项中选择WGS-84 FOR HEIGHT格式,然后再指定一个文件名(如c:\swift\hd99-18584)即可。

注:生成的这个WGS-84大地坐标文件格式必须和HTOH软件包中的XBLH文件格式相一致。否则,在下一节执行F84EXE时,程序执行出错,不给转换。

3 大地高到海拔高的转换

在HTOH软件包中执行F84EXE程序,根据提示输入欲转的84系大地坐标文件(hd99-18584),再起一个输出的54系海拔高文件名(如hd99-18554)。在生成的hd99-18554文件里“Normal_H”项所指既为各点的54系海拔高。

4 数据合并

把转换成海拔高的hd99-18554文件中各点对应的“Normal_H”项海拔高数据加到hd99-185cmb文件中,替换掉原来的“ELEVATION”项上的椭球高数据,合并为一个正确的54系的CMB格式坐标文件。

5 CMB文件检查

在SWIFT30里运行T_CMBCHKEXE,来进行理论坐标文件(llzbcmb)与实测的转成CMB格式的文件(hd99-185cmb)的比较,检查实际放样点与理论点的坐标偏移量,如果超出了限差范围,则要求重测。

6 把CMB格式文件转成TXT格式文件

保证CMB文件(hd99-185cmb)数据准确无误后,在SWIFT30中运行T_CONEXE程序,把CMB文件(hd99-185cmb)转成最终上交的TXT成果文件(hd99-185txt)。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GIS什么是GPS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GIS什么是GPS、可以说得具体一些吗例如怎么建立出租车gps数据库,读入地图,查看密度谢谢啊、gps报站器采集到站点经纬度怎么将该站点写入数据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94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