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p关于分层单体化的 *** 作过程说明

Supermap关于分层单体化的 *** 作过程说明,第1张

方式1:使用SQL 的空间查询方法

数据准备

a.建筑矢量面数据:属性表中包含底部高程与层高字段(每一栋楼有多少层就有多少个对应矢量面);

b.倾斜摄影模型:需要进行分层单体化的倾斜模型在suppermap中生成.scp的配置文件;

数据叠加

1.在工作空间中新建文件型数据源,将矢量面导入新建的数据源中;

2.新建球形场景,在球形场景的图层管理器中右键普通图层,选择“添加三维切片缓存图层”,选择之前生成的倾斜模型的.scp文件,将新建数据源中导入的面数据添加到当前球形场景中(矢量面图层要位于倾斜图层的上方);

分层单体化设置

1.选择菜单中的风格设置(如图)

拉伸设置:高度模式——相对高度;底部高程——属性表中相应的底高字段;拉伸高度——属性表中相应的拉伸高字段;

填充风格:透明度100%;

2. 在场景的图层管理器中右键添加的矢量面图层,选择“对象选择风格”,更改前景色为饱和度高的颜色,透明度设为50%,勾选“贴对象”,然后确定;

最后效果:

方式2 : 利用shp数据进行空间建模,拉伸模型,然后依赖SmID来进行关联,做数据查询

1. 数据说明:

house_4326 是基于house数据由 投影坐标4547转换到 经纬度坐标 4326

Config 数据是基于你给的倾斜数据,转换到s3m 缓存,中心点设置到地理坐标坐标系下

坐标转换网址( epsg.io )

2. 拉伸建模

拉伸建模的时候,选择好底部搞成以及拉伸高度,同时选择所有对象参与 *** 作

3. 建模完成之后保存当前场景

4. 在场景上右键,生成场景缓存,保存到工作空间同级目录即可

6. 注意存储类型以及文件类型(原始,s3m)

8. 完成之后,关闭工作空间,发布数据到指定iServer进行测试

一、方式一

1、将面数据添加到当前场景中。

2、选择添加的面数据,通过风格设置进行白膜拉伸,直接选择要拉伸的高度即可。

打开场景、选择顶部”风格设置“栏目,选择拉伸高度即可

二、方式二

通过生成缓存的方式,这种适用于白膜数据比较大,直接可以进行面拉伸。效率较高。

*** 作如下:

通过”面拉伸生成模型缓存“,选择要生成的数据集,选择”拉伸高度“和”层高“两个参数,其他的无特殊要求,默认即可。

@TOC

体元栅格

本质就是通过三维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得出的结果。在二维中,我们可以通过二维点进行插值分析,得到对应的栅格数据集,并且给这个栅格数据集付颜色,能够更清晰的反应数据的峰值的高低分布情况。而这个过程在三维中生成的就是体元栅格了,其本质就是三维点数据插值出来的三维栅格,表现方式和二维栅格如出一辙。

一)使用三维点数据生成体元栅格

1.首先需要预备体元栅格的原始三维点数据,这里我们选择在Sampledata中CBD的Sun_Light三维点数据作为我们插值用的数据;

2.因为==体元栅格所用的单位是以m为单位==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原来经纬度的数据优先转化一下,将数据转换为墨卡托坐标系

3.使用转化好的三维点数据生成体元栅格,点击数据>三维数据>体元栅格>构建体元栅格,跳出构建体元栅格对话框

4.生成好的体元栅格可以直接放入场景之中显示,通过调整体元栅格对应图层设置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二)使用多个二维栅格数据生成体元栅格

同样的我们可以使用两个或者多个二维栅格数据进行体元栅格的生成,要注意的是两个栅格图层需要使用相同的坐标系,然后进行生成。

其中体元栅格的范围由最下面的二维栅格数据来决定,当设置好最小和最大高度之后,加入其中的每层栅格会按照顺序从下往上等高度间距进行插值运算,从而得到对应体元栅格。

一)iDesktop中使用体元栅格

将体元栅格加入到场景之中,可以通过图层属性来调整体元栅格的显示范围,来控制体元栅格的显示范围

当然也可以通过剖切的方式来显示,不过目前只能zxy三轴各切一层:

也可以通过设置可以范围,查看其中的一部分

二)webgl中使用体元栅格

如果想在webgl中使用体元栅格的话,目前没法像,桌面这样以体的方式来显示,目前的做法是让体元栅格生成缓存并附着在osgb或者s3m上进行分层设色显示。

1.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osgb或者s3m缓存来作为体元栅格附着的对象。这里我选了CBD楼房数据的一部分生成了s3m缓存作为附着对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354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