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文件检验的基本方法,第1张

文件检验是指运用语言、文字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中所涉及的可疑文书物证进行分析、鉴别、借以确定该可疑文书与案件事实的关及其与一定人的关系的技术科学。

文件检验的基本方法:随着打字机的发明,特别是现代计算机印刷的问世,笔迹检验专家必须精通印刷技术的历史。比如说,有人拿出一份自称写于1990年的文件却是用某型号打印机打出来的,而我们知道知道2005年这款打印机才问世,这说明那份文件值得怀疑。因为打印的装置随着年月必定产生一些极易辨认的特征,如机器本身的磨损,打印针头、磁鼓的损坏等等。所以,另一台机器有着同样特征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这也使印刷文件的真伪检验有了可能。

另外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墨水和纸张。墨水样品可用薄层色谱法来分析,科学家为了鉴定墨水,便收集了数千种墨水的色谱图供参考。为了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不精确,他们还建议生产厂家每年改变墨水中的微量染料。

检验一份文件是否被更改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静电检测仪(ESDA)检验。文件被放置在加电金属网的上面,一层塑料薄膜紧贴文件。当文件和薄膜被紧紧吸附到网上的时候,使用影印机的色粉和细微的玻璃粉粒的混合物,然后色粉混合物就粘附任何有静电的部分。当原件被撤去的时候,所有薄膜上相应的部分就会显示出影像。因此,把嫌疑原件的每一页和每幅影像进行比对,就可以断定原件是否被改动过的。

可以使用标/事/通标书检查服务,可以帮助投标人对标书进行快速检测。会先对招标文件检查要点解析提取,然后对标书的资质、业绩、财务等信息填报情况和对招标的响应情况进行智能检查,特别是对标书相似、硬件信息相同、资质业绩信息不符、不平衡报价、雷同性报价等数十项废标点进行精准检查。不仅会对招标文件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汇总,还将有问题部分提取标注出来,并进行可视化对比,大幅降低在专家评审时就被淘汰的几率,提高标书中标率。

扩充资料

详细的标书检查流程及内容明细清单:

一、投标文件总体检查

1、检查项目编号与名称:投标文件整篇项目编号与名称是否正确。

实际工作中,经营部门因编标书较多,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时候投标书的编制是在原来已编制的投标文件中修改而成,有时因时间紧或者同时编制其他标书,可能会出现投标书项目编号与名称错误。

2、检查投标人名称:投标人名称与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银行资信证明等证明证书是否一致。

投标时有时因匆忙将投标人名称搞错的不在少数,如少字、错字,还有借别的单位资质的,帮别人编制标书的,就容易搞错投标人名称。

3、检查投标文件的排版:文本格式、字体、行数、图片是否模糊或歪斜,这些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辑。

4、检查投标文件目录:投标文件是否编制目录,目录是否完成,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目录,页码是否更新等。

5、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对照投标文件目录进行逐项检查,看是否有缺项。

6、检查页码、页眉、页脚:对页码、页眉、页脚进行逐页检查,看是否有重页或缺页,页码的编制起始页是否正确。

7、检查投标内容:对照招标文件,看投标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8、检查报价:注意报价的货币单位(特别是国际标),投标报价是否大于招标最高控制价,投标报价是否是一个有效报价(招标要求提交备选方案的除外),纸质版、电子版、上传是否为最终版,是否一致。

9、检查预算书:预算书装入的内容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范围、数量、规定提交的表格。

10、资质文件检查:检查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安全健康认证证书等顺序及完整性,是否清晰,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招标项目,注册资金和资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要求。

11、检查总工期:合同的总工期是响应招标文件。

12、检查投标有效期:投标文件有效期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13、检查项目经理资格:投标的项目经理资格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14、检查类似工程施工业绩:提供的类似工程施工业绩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15、检查关键节点工期:有些招标项目在招标文件中约定了关键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的工期节点,投标文件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

16、检查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质量必须符合招标文件及合同的规定要求,必须符合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的规定。

17、检查其投标文件的承诺:投标书的承诺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而且真实有效,没有法律法规等其他否决投标的内容。

二、投标文件分项检查

1、检查开标文件:按照投标文件格式要求逐页检查是否响应、漏页,特别是投标函细致检查,必须与招标文件的投标函内容一字不差;检查投标函金额大小写是否有差,检查单价与总价金额是否正确。

2、检查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基本账户转出),金额是否符合要求,银行回单是否装入标书。

3、检查商务标部分:投标书的商务部分格式是否符合要求,逐页检查是否响应、漏页、漏项,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安全健康认证证书等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过期,投标主要人员的信息、证件是否对应,有无过期。

4、检查技术标部分: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技术标部分的格式编制,逐页检查是否响应、漏页、漏项,施工机械设备安排是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或实际施工生产的需要,检查施工范围、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方案、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等是否齐全、不漏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的施工经历、简历情况等。

5、检查电子光盘或U盘: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电子光盘或U盘是否按照要求导入,并确认在电脑上可以打开,光盘或U盘要求写明的内容信息是否正确,并粘贴牢固。

三、投标文件封装和签字、盖章检查

1、检查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表人签字:每页检查有无签字或盖章,签字是否正确,是否和授权人相符。

2、检查授权委托人:授权委托人(有的招标项目还要求公证)、投标人名称是否正确,授权委托书是否有法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是否附法人身份z、委托代理人身份z,是否盖单位公章,要求委托书公证地是否有公证单位出具的公证书。

3、检查投标文件的份数: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检查投标文件是写上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的份数,还需注意要求提供的电子版份数。

4、检查封装方式及密封纸张:封装方式、封装纸张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要求。

5、检查封装袋封面:是否按照内封、外封要求填写信息,投标文件的项目编码与名称是否正确,是否正副本分开包装,正副本先内封在外封为一包的,内封是否加盖正副本章,正副本分开装的封装袋外是否加盖正副本章。封装袋外是盖密封章还是盖单位公章,一定分清,不能错。

四、开标现场文件资料准备

1、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原件、身份z原件是否携带。

2、投标人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盖鲜章或原件是否携带。

3、主要人员证书原件是否携带(有的招标文件没有要求就不需提供)。

4、 类似工程业绩合同、交竣工验收证书原件是否携带(有的招标文件没有要求就不需提供)。

5、重要的机械设备购置发票原件是否携带(有的招标文件没有要求就不需提供)。

6、投标保证金银行回单或者招标单位给开具的收款收据原件是否携带。

7、开标的时间地点打印一张纸携带在开标人身上。

8、要求项目经理到场开标的,安排好项目经理本人按时参加,并携带好身份z原件。

9、投标文件要求开标准备需准备的其他资料。

受入检验工作流程

进料检验工作开始:

根据进料检验单检验;

接到进料检验单后,注意督促采购将订单号写在检验单上;

进料在仓库待检区存放。

确定原材料的分类

原材料属于A类和B类的(A类原材;B类毛坯;C类附件),必须做检验报告;

A类须进行破坏性试验、折弯试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B类须进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C类须进行装配试验。

抽样、确定接收限、检验水平、确定检验方法

1) 检验员根据GB2828抽样标准和原材料检验标准要求及进料数量确定抽样数;

2) 检验员必须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所列项目检验;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所有项目都检查。如因仪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检验时,应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检。

3) 对于新进材料,无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应向采购员索要元件规格,并向部门主管提出。

原材料检验过程中,会破坏原材料功能的检验一般用S-3检验水平,而包装,外观结构及一般的性能等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I, 对于混料和引脚的氧化情况,应该查看全部包装;

5)对于原材料检验标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应立刻询问主管,由主管决定如何检验;

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规定,逐项检验;

记录

1) 检验单上填写抽样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及结论,签检验员名;

2) 进料检验台帐上登记;备注中写明不合格现象;

3) 检验报告上填写检验项目,不合格现象及对应的不合格数量;结论;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写品质异常报告单;

5) 检验完毕,记录填写完毕,由主管分别在各记录上签名;

7. 合格进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为合格进料;对于抽样数全部合格的,无条件接收;

2)对于抽样数中,存在不合格的,请写明不合格数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应接收,但,出现不合格应向主管汇报;

8. 不合格进料

1) 保存原始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告单,不合格现象(最好留存带供应商标志的图片及不合格现象照片),及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记录上能反映不合格项,不合格现象,对应现象的数量;不合格报告单上反应不合格现象数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上反应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损失;

2) 填写不合格报告单,报主管处理;

3) 对于让步接收或者挑选使用的,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工作,须报主管批准;

9. 品质异常告单

1) 品质异常报告单上要有不合格数量和不合格现象;部门主管签字后,

2) 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完成后,必须形成报告;

3)品质异常报告单及批次不合格报告复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档;一份送生产,一份送采购;并督促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获得供应商的回馈: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对于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应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1. 对于有不合格回馈的供应商,如回馈后,第二次采购的产品仍然没有改善,应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并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2. 检验单签字并送仓库;仓库签字后,第一联检验员留存;

13. 每月底装订当月的检验单,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统计供应商,并重新形成当年的合格供应商名册和不合格供应商名册;

15. 样品留存

做一个样品留存的目录便于检索;

格式如下:

留样时间 品名 供应商 数量 备注(放哪里了)

一般的数目小或者体积小的,可以装订在样品本里;其它可以分类放入样品留存箱内,要注明留存时间,物品规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

一般的样品留存时间为2年;

对于2年后还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长时间留存,但这些原材料仅限于如机箱等;

对于不能留存的,须写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关键元器件的确认检验

1)查看关键元器件清单,可采取网上获取CCC证号;

2)无CCC证号,向提供商索取检验报告,要求报告的出具方为具备资质的机构;

3)部分自制品自己做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如需委托检验的,须做委托检验;

注意:以上证书或者报告必须是在有效期内;

受入检验工作流程

进料检验工作开始:

根据进料检验单检验;

接到进料检验单后,注意督促采购将订单号写在检验单上;

进料在仓库待检区存放。

确定原材料的分类

原材料属于A类和B类的(A类原材;B类毛坯;C类附件),必须做检验报告;

A类须进行破坏性试验、折弯试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B类须进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C类须进行装配试验。

抽样、确定接收限、检验水平、确定检验方法

1) 检验员根据GB2828抽样标准和原材料检验标准要求及进料数量确定抽样数;

2) 检验员必须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所列项目检验;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所有项目都检查。如因仪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检验时,应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检。

3) 对于新进材料,无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应向采购员索要元件规格,并向部门主管提出。

原材料检验过程中,会破坏原材料功能的检验一般用S-3检验水平,而包装,外观结构及一般的性能等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I, 对于混料和引脚的氧化情况,应该查看全部包装;

5)对于原材料检验标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应立刻询问主管,由主管决定如何检验;

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规定,逐项检验;

记录

1) 检验单上填写抽样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及结论,签检验员名;

2) 进料检验台帐上登记;备注中写明不合格现象;

3) 检验报告上填写检验项目,不合格现象及对应的不合格数量;结论;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写品质异常报告单;

5) 检验完毕,记录填写完毕,由主管分别在各记录上签名;

7. 合格进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为合格进料;对于抽样数全部合格的,无条件接收;

2)对于抽样数中,存在不合格的,请写明不合格数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应接收,但,出现不合格应向主管汇报;

8. 不合格进料

1) 保存原始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告单,不合格现象(最好留存带供应商标志的图片及不合格现象照片),及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记录上能反映不合格项,不合格现象,对应现象的数量;不合格报告单上反应不合格现象数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上反应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损失;

2) 填写不合格报告单,报主管处理;

3) 对于让步接收或者挑选使用的,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工作,须报主管批准;

9. 品质异常告单

1) 品质异常报告单上要有不合格数量和不合格现象;部门主管签字后,

2) 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完成后,必须形成报告;

3)品质异常报告单及批次不合格报告复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档;一份送生产,一份送采购;并督促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获得供应商的回馈: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对于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应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1. 对于有不合格回馈的供应商,如回馈后,第二次采购的产品仍然没有改善,应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并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2. 检验单签字并送仓库;仓库签字后,第一联检验员留存;

13. 每月底装订当月的检验单,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统计供应商,并重新形成当年的合格供应商名册和不合格供应商名册;

15. 样品留存

做一个样品留存的目录便于检索;

格式如下:

留样时间 品名 供应商 数量 备注(放哪里了)

一般的数目小或者体积小的,可以装订在样品本里;其它可以分类放入样品留存箱内,要注明留存时间,物品规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

一般的样品留存时间为2年;

对于2年后还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长时间留存,但这些原材料仅限于如机箱等;

对于不能留存的,须写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关键元器件的确认检验

1)查看关键元器件清单,可采取网上获取CCC证号;

2)无CCC证号,向提供商索取检验报告,要求报告的出具方为具备资质的机构;

3)部分自制品自己做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如需委托检验的,须做委托检验;

注意:以上证书或者报告必须是在有效期内;

受入检验工作流程

进料检验工作开始:

根据进料检验单检验;

接到进料检验单后,注意督促采购将订单号写在检验单上;

进料在仓库待检区存放。

确定原材料的分类

原材料属于A类和B类的(A类原材;B类毛坯;C类附件),必须做检验报告;

A类须进行破坏性试验、折弯试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B类须进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C类须进行装配试验。

抽样、确定接收限、检验水平、确定检验方法

1) 检验员根据GB2828抽样标准和原材料检验标准要求及进料数量确定抽样数;

2) 检验员必须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所列项目检验;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所有项目都检查。如因仪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检验时,应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检。

3) 对于新进材料,无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应向采购员索要元件规格,并向部门主管提出。

原材料检验过程中,会破坏原材料功能的检验一般用S-3检验水平,而包装,外观结构及一般的性能等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I, 对于混料和引脚的氧化情况,应该查看全部包装;

5)对于原材料检验标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应立刻询问主管,由主管决定如何检验;

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规定,逐项检验;

记录

1) 检验单上填写抽样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及结论,签检验员名;

2) 进料检验台帐上登记;备注中写明不合格现象;

3) 检验报告上填写检验项目,不合格现象及对应的不合格数量;结论;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写品质异常报告单;

5) 检验完毕,记录填写完毕,由主管分别在各记录上签名;

7. 合格进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为合格进料;对于抽样数全部合格的,无条件接收;

2)对于抽样数中,存在不合格的,请写明不合格数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应接收,但,出现不合格应向主管汇报;

8. 不合格进料

1) 保存原始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告单,不合格现象(最好留存带供应商标志的图片及不合格现象照片),及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记录上能反映不合格项,不合格现象,对应现象的数量;不合格报告单上反应不合格现象数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上反应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损失;

2) 填写不合格报告单,报主管处理;

3) 对于让步接收或者挑选使用的,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工作,须报主管批准;

9. 品质异常告单

1) 品质异常报告单上要有不合格数量和不合格现象;部门主管签字后,

2) 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完成后,必须形成报告;

3)品质异常报告单及批次不合格报告复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档;一份送生产,一份送采购;并督促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获得供应商的回馈: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对于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应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1. 对于有不合格回馈的供应商,如回馈后,第二次采购的产品仍然没有改善,应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并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2. 检验单签字并送仓库;仓库签字后,第一联检验员留存;

13. 每月底装订当月的检验单,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统计供应商,并重新形成当年的合格供应商名册和不合格供应商名册;

15. 样品留存

做一个样品留存的目录便于检索;

格式如下:

留样时间 品名 供应商 数量 备注(放哪里了)

一般的数目小或者体积小的,可以装订在样品本里;其它可以分类放入样品留存箱内,要注明留存时间,物品规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

一般的样品留存时间为2年;

对于2年后还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长时间留存,但这些原材料仅限于如机箱等;

对于不能留存的,须写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关键元器件的确认检验

1)查看关键元器件清单,可采取网上获取CCC证号;

2)无CCC证号,向提供商索取检验报告,要求报告的出具方为具备资质的机构;

3)部分自制品自己做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如需委托检验的,须做委托检验;

注意:以上证书或者报告必须是在有效期内;

受入检验工作流程

进料检验工作开始:

根据进料检验单检验;

接到进料检验单后,注意督促采购将订单号写在检验单上;

进料在仓库待检区存放。

确定原材料的分类

原材料属于A类和B类的(A类原材;B类毛坯;C类附件),必须做检验报告;

A类须进行破坏性试验、折弯试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B类须进行硬度试验、车削试验、材质化验等一系列试验;

C类须进行装配试验。

抽样、确定接收限、检验水平、确定检验方法

1) 检验员根据GB2828抽样标准和原材料检验标准要求及进料数量确定抽样数;

2) 检验员必须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所列项目检验;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所有项目都检查。如因仪器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检验时,应向主管提出,在主管批准下,方能不检。

3) 对于新进材料,无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应向采购员索要元件规格,并向部门主管提出。

原材料检验过程中,会破坏原材料功能的检验一般用S-3检验水平,而包装,外观结构及一般的性能等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I, 对于混料和引脚的氧化情况,应该查看全部包装;

5)对于原材料检验标准上模糊或者不清楚的,应立刻询问主管,由主管决定如何检验;

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规定,逐项检验;

记录

1) 检验单上填写抽样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及结论,签检验员名;

2) 进料检验台帐上登记;备注中写明不合格现象;

3) 检验报告上填写检验项目,不合格现象及对应的不合格数量;结论;

4) 如原材料不能接收的或者不合格的,写品质异常报告单;

5) 检验完毕,记录填写完毕,由主管分别在各记录上签名;

7. 合格进料

1)按照接收限,可以接收的原材料为合格进料;对于抽样数全部合格的,无条件接收;

2)对于抽样数中,存在不合格的,请写明不合格数量,按照接收限可接收的,应接收,但,出现不合格应向主管汇报;

8. 不合格进料

1) 保存原始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告单,不合格现象(最好留存带供应商标志的图片及不合格现象照片),及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不合格百分比),原始记录上能反映不合格项,不合格现象,对应现象的数量;不合格报告单上反应不合格现象数量及百分比;批次挑选使用汇报上反应批次的不合格百分比,及公司损失;

2) 填写不合格报告单,报主管处理;

3) 对于让步接收或者挑选使用的,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工作,须报主管批准;

9. 品质异常告单

1) 品质异常报告单上要有不合格数量和不合格现象;部门主管签字后,

2) 全检挑选使用或者维修完成后,必须形成报告;

3)品质异常报告单及批次不合格报告复印2份;原件自已保留存档;一份送生产,一份送采购;并督促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获得供应商的回馈: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对于不做不合格原因分析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应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1. 对于有不合格回馈的供应商,如回馈后,第二次采购的产品仍然没有改善,应列入不合格供应商;并通知采购取消对方的采购机会;

12. 检验单签字并送仓库;仓库签字后,第一联检验员留存;

13. 每月底装订当月的检验单,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

14. 每半年(6月份和12月份),统计供应商,并重新形成当年的合格供应商名册和不合格供应商名册;

15. 样品留存

做一个样品留存的目录便于检索;

格式如下:

留样时间 品名 供应商 数量 备注(放哪里了)

一般的数目小或者体积小的,可以装订在样品本里;其它可以分类放入样品留存箱内,要注明留存时间,物品规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

一般的样品留存时间为2年;

对于2年后还在用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加长时间留存,但这些原材料仅限于如机箱等;

对于不能留存的,须写明未留存原因;

16. 每年6月做关键元器件的确认检验

1)查看关键元器件清单,可采取网上获取CCC证号;

2)无CCC证号,向提供商索取检验报告,要求报告的出具方为具备资质的机构;

3)部分自制品自己做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如需委托检验的,须做委托检验;

注意:以上证书或者报告必须是在有效期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6293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