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下放职工的补贴以及文件

62年下放职工的补贴以及文件,第1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区)民>局:

近几年来,陕西、青海、山东、黑龙江、辽二、吉林等十六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财力条件,制定了进一步解决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的规定。对本省精减人员扩大了救济范围,提高了救济标准,所需经费由原精减单位支付,这是>策允许的。

但是,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即个别省在执行地方规定时将外省精减回原籍安置老职工的救济推给了原工作单位,致使一些人纷纷到外省原工作单位上访,既增加了原工作单位的压力,又使这部分人徒劳往返,造成生活更加困难。

关于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问题,目前,各地仍应继续贯彻执行(65)国内字224号文件。有地方性规定的省,也应以贯彻224号文件为前提。

对符合224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不论是本省还是外省精减退职的,均应给予原标准工资40%的救济;对不符合第一条规定而符合第七条规定的,应给予社会救济,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

对既不符合224号文件规定,又不符合地方规定的人员,需讲清道理,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一推了之的办法,更不要让他们到外省找原工作单位。

扩展资料:

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是指195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在1961年1月1日至1965年6月9日期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精简下放到农村安家落户的老职工。

以上是已在20世纪八十年代落实政策的局部人员。

把时间限定在1957年12月31日,是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时至今日,在半个世纪之后,仍有一些古稀之年的老人,受到这个人为划线的限制,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56年国家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虽然是195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公办教师,他们也在1961年和1965年期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回到农村,但是至今没有落实政策。

山东省教育系统存在上述情况,这些人均已年逾古稀,去日无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

是有补助的,各地有不同的政策,以上海去安徽的为例,政策如下: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调整上海赴安徽务农居民中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对象标准的通知》(民福函〔2013〕444号)文件精神,对由原上海市统一组织赴我县农村务农,现户籍仍在我省农村的居民中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人员补助标准予以调整,具体为:

由上海赴我县农村务农时的户主、原配偶;随父母赴我县农村务农,现单身未婚且因年老或严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

十八周岁以下的孤儿,原每人每月400元的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为450元;

随父母共同赴我县农村务农的随行子女中,70周岁及以上人员,原每人每月350元的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为400元;50-69周岁的随行子女,原每人每月300元的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为400元。

扩展资料: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工作的通知:

关于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问题,目前,各地仍应继续贯彻执行(65)国内字224号文件。有地方性规定的省,也应以贯彻224号文件为前提。

对符合224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不论是本省还是外省精减退职的,均应给予原标准工资40%的救济;对不符合第一条规定而符合第七条规定的,应给予社会救济,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

对既不符合224号文件规定,又不符合地方规定的人员,需讲清道理,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一推了之的办法,更不要让他们到外省找原工作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芜湖县提高上海下放居民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

你说的要是1965年的关于精减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那早就失效了!本篇法规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二)》(发布日期:1999年8月3日 实施日期:1999年8月3日)废止(原因:已被《民政部关于精简退职老职工救济问题的复函》(民发工[1980]11号)取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876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