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放映24帧,每秒遮挡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
早期的无声电影已经规定了每秒16到24帧(fps)的帧速率,但是由于摄像机是手摇的,因此在场景中频率变化以适应心情。投影仪还可以通过调节变阻器来改变影院中的帧速率,该变阻器控制为投影仪中的薄膜承载机构供电的电压。
电影公司经常打算让影院以更高的帧速率展示他们的无声电影。这些帧率对于运动感度来说足够了,但它被认为是不稳定的运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感知到的闪烁,投影仪采用了双刀片和三刀片百叶窗,因此每帧显示两次或三次,将闪烁率增加到48或72赫兹并减少眼睛疲劳。
扩展资料
现代视频标准——
现代视频格式利用各种帧速率。由于电网的电源频率,模拟电视广播的帧速率为50 Hz或60 Hz,有时视频交错,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广播带宽上发送更多的运动信息,有时视频会在25或30 fps,每帧加倍。
电影几乎普遍以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无法以其原始帧速率显示,这需要下拉转换,通常导致“抖动”:将每秒24帧转换为每秒60帧,每个奇数帧加倍,每个偶数帧三倍,这会产生不均匀的运动。其他转换具有类似的不均匀帧加倍。
电影放映的标准是每秒放映24帧,每秒遮挡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这里的帧就是画面,也就是说电影每秒放映24幅画面,以达到动画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极限为每秒55帧,还有研究表明,每秒60帧以上可以明显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每秒120帧是每秒24帧的5倍,采用这样的拍摄技术可以让画面更加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
所以,采用每秒24帧的画面频率符合这一规律,可以使我们察觉不到画面的中断。
不过,高帧频的画面异常清晰,使画面所呈现的场景也异常真实,从而也会使电影失去了朦胧的想象美感。
扩展资料:
帧数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帧数相当于同等长度的影片要存储更多的画面,因此影片的文件体积就会大量增加。特别是在清晰度高的情况下,这种增长是很严重的。
一般中国的电视播放每秒25帧,这个帧率属于PAL制式,在亚洲和欧洲电视台较为常用,而美国加拿大一般都是NTSC制式每秒29.97帧。在中国一般的动画制作以及广告制作都是用PAL制式的25帧每秒。
另外,以往的每秒24帧电影看起来也许还行,但事实上其每一帧都会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运动的镜头中。如果电影镜头快速摇移,图像就会有抖动(judder)或者频闪(strob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每秒帧数
百度百科-高帧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