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比和同比增长,两者的区别举例说明

什么是环比和同比增长,两者的区别举例说明,第1张

什么是环比和同比增长,两者的区别举例说明 摘 要: 结合有关资料和几个权威新闻媒介网站的中英双语新闻材料, 本文首先介绍了“ 同比” 和“ 环比” 的内涵,然后总结出“ 同比” 和“ 环比” 的翻译方法,并对这些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准确地翻译“ 同比” 和“ 环比”离不开语境分析和对其内涵的透彻理解, 同时主张 from a year earlier 之类的表达最好译为“ 同比”。


最后本文结合定量分析, 找出了英文中最常用的表达“ 同比” 和“ 环比” 的方法。


1. 引言近日,笔者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经济新闻中碰到这样一个句子:“Sales of electronics and appliances slipped in March, but were still up 1.7% from January and 3.6% from a year earlier.”。


句中“slipped”和“from a year earlier”的理解与翻译离不开经济统计学知识。


前者暗示将三月份电子和家电产品的销售增长速度与二月份进行比较,出现下滑,这种比较统计学上称为“环比”,所以“slipped”要译为“环比下降”;后者暗示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这种比较叫做“同比”,所以“from a year earlier”要译成“同比”。


当下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消费物价指数(CPI)高企不下的形势下,人们对CPI的波动非常敏感。


而最能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和CPI波动的术语“同比”与“环比”以极高的频率经常出现在国内报章杂志和政府文件中。


下面简要探讨这两个概念的翻译方法。


2. 同比与环比的内涵2.1同比的涵义同比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如将今年一月与去年一月相比,今年第三季度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


广义的同比还包括将报告期内某时段与上一时期同一时段比较,如将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比较。


同比发展速度指用本期发展水平减去去年同期发展水平除去去年同期发展水平乘以100%,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建立同比发展速度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参见中国知网和百度百科网站)2.2 环比的涵义环比是将某一时期内相邻的两个等长时段相比,如将去年五月同去年四月相比,将今年第三季度同今年第二季度相比。


广义的环比还包括时间跨度较大的相邻两个时段比较,如将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与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比较。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环比=(本统计周期数据/上统计周期数据)×100%”。


(参见中国知网和百度百科网站)2.3 同比与环比的区别根据统计学知识,统计指标按其具体内容、实际作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简单地说,就是同比、环比与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同比和环比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环比可以与环比相比较,而不能拿同比与环比相比较;而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参见百度百科网站)3. 同比与环比的翻译方法同比与环比的概念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


下面主要结合英国《金融时报》(http://www.ftchinese.com),同时参考美国《华尔街日报》(http://chinese.wsj.com)、《美国之音》(http://www.voanews.cn)以及《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等较有影响的新闻媒体网站的中英双语报道文章探讨同比与环比的翻译方法。


3.1 “同比”的翻译“同比”经常与“上升”或“下降”同时使用。


常用于翻译“上升””和“下降”的英语词汇有rise,up,higher,grow,growth,increase,more,double,expand,quadruple,fall,down,lower,drop,decline,contract,below,tumble,decelerate等。


“同比”译法粗略归纳如下:3.1.1 year on year除了year on year外,还可使用year-on-year和year-over-year。


year-on-year既可用作前置定语,也可象year on year一样用作状语。


例如:(1)全球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商之一小松报告,其中国市场的单位销售量3月份同比下降28%。


Komatsu, one of the biggest heavy machinery makers, saw Chinese unit sales fall 28 per cent year on year in March.(2)加班工作时间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减少。


制造业的加班时间同比下降40%。


Overtime hours worked continued to fall by double digits, declining 40 per cent year-on-year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3)这可能是逾60年来最大幅度的同比下降。


This would be the biggest year-on-year fall for more than 60 years.3.1.2 “from + 时间”用于翻译“同比”的“from + 时间”短语很多,包括from a year earlier,from a year ago,from a year before,from the year before,from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from the same period a year ago等。


例如:(4)物价继续走低,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但降幅低于7月份的1.6%。


Prices continued to fall with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alling 1.2 per cent from a year earlier.(5)但今年头五个月,中国出口仍同比下降约四分之一。


But Chinese exports still fell roughly a quarter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from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3.1.3 “compared to / with + 时间”与汉语“同比”字面大致对应的表达法有compared to a year earlier,compared with the prior year,compared with a year ago,compared to the year before,compared with the year-ago period等。


例如:(6)数据显示,中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


The data show that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xpanded at 9.8 per cent in the fourth quarter compared to a year earlier.(7)约占公司总收入5%的消费业务收入,上个季度同比下降了15%。


Revenue from the consumer business, about 5% of the company’s total, fell 15% last quart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year.3.1.4 “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 than + 时间”也可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 than + 时间”结构,如lower … than a year before,higher … than a year earlier等。


例如:(8)更可靠的出口数据显示,一月份出口同比下降了17.5%。


Exports, on which the figures are more reliable, were 17.5% lower in January than a year before.(9)整体而言,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


Overall, pre-tax profits were 3 per cent higher than a year earlier.3.1.5 “on + 时间”还可用“on + 时间”结构,如on a year earlier,on a year ago,on the year等来翻译“同比”。


例如:(10)2007年,总的外来投资达到230亿美元(最新可用数据),同比增长了40%。


Total inward investment was $23 billion in 2007 (the latest available figure), up over two-fifths on a year earlier.(11)亚洲其它地区制造商使用的多种产品,如化学品、半导体和汽车零部件等,其出口都出现同比增长。


Exports of several items used by manufacturers elsewhere in Asia, such as chemicals, semiconductors and car parts, were all up on the year.3.1.6 其他译法除了以上方法,还可用against the previous year,on a similar comparison,like-for-like,以及“to + 时间”、“from + one’s level + 月份”和“倍数 + the amount + 时间”结构翻译。


例如:(12)公共部门的净费用收入总额——占该公司英国业务的近40%——同比下降13%。


Overall public sector net fees – which accounts for almost 40 per cent of its UK business – fell 13 per cent against the previous year.(13)俄罗斯、巴西和日本同期的产量分别同比下降了16%,25%和29%。


Output in Russia, Brazil and Japan was down 16 per cent, 25 per cent and 29 per cent respectively, on a similar comparison.(14)同比增长7%,终结了连续两年的销售额的空前跌落。


Like-for-like growth of 7% drew a line under two unprecedented years of falling sales.(15)1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8%,进口则达43%。


Chinese exports fell 18% and imports 43% in the year to January.(16)2月2日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韩国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三分之一。


The 2 Feb’s data showed Korean exports, a barometer of global trade, down a third from their level last January.(17)在今年头两个月中,中国出口4.26万吨精炼铜,同比增长了七倍。


During the first two months this year, China exported 42,600 metric tons of refined copper, eight times the amount a year earlier.3.2 “环比”的翻译方法“环比”的用法和译法与“同比”有些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用于翻译与“环比”搭配的“上升””和“下降”的英语词汇除了上文介绍之外,还有leap,improvement,slip,dip,shrink等。


“环比”译法归纳如下:3.2.1 month on month可用month-on-month,month on month,quarter-on-quarter,quarter on quarter翻译“环比”,偶尔也可用month-to-month。


month-on-month和quarter-on-quarter兼具定语和状语的功能。


例如:(18)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4月份下降0.3%。


On a month-on-month basi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said the CPI dropped 0.3 per cent from April’s level.(19)而蔬菜价格环比增长了16%。


And vegetable prices rose 16 per cent month on month.3.2.2 “from + 时间”可用“from + 时间”结构,如from the month before,from the second quarter,from July等翻译。


例如:(20)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7月份中国原油需求环比下降5%,同比仅增长2%。


Demand for oil in July fell five per cent from the previous month, and is up just two per cent year on year, according to Deutsche Bank.(21)第三季度的交易额为4124亿美元,较二季度环比下降34%。


Third-quarter deal volume of $412.4bn was down 34 per cent from the second quarter.(22)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约10%。


On a monthly basis, exports and imports fell around 10 per cent in February from January.3.2.3 “compared with / to + 时间”也可用“compared with / to + 时间”结构,如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onth,compared to the first quarter等翻译。


例如:(23)今年6月(数据可得的最近月份),德国出口较前一个月环比大幅增长7%,但同比跌幅仍达到22.3%。


In June, the latest month for which data are available, German exports leapt by 7 per cent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onth.(24)有效边界发现,2011年第2季度的按点击数付费广告环比增长了22%。


Efficient Frontier found that cost-per-click ads increased by 22 per cent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1 compared with the first.3.2.4其他译法除了以上方法,还可用over the preceding quarter,sequential growth,on a sequential basis等翻译。


表示几个月或季度连续下降可用“the + 序数词 + straight + month / quarter + of + 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名词”翻译。


例如:(25)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和新加坡写字楼租金季度环比增长了15%,位居亚洲写字楼市场榜首。


Notably, Philippines and Singapore led the entire Asian market by posting over 15% rental growth over the preceding quarter.(26)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一季度经济数据是对去年同期经济低迷的反映,但环比增长同样强劲。


Although the first quarter numbers reflected in part the slump in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last year, sequential growth was also strong.(27)(印孚瑟斯)一季度营运利润环比下降,去年全年利润增幅下降到只有4%。


First-quarter operating profit dropped on a sequential basis; this follows a year where income growth decelerated to a mere 4 per cent.3.3 翻译方法讨论3.3.1增译与减译研究发现,有时候原文用了“同比”或“环比”,但译文中没有直接传达“同比”或“环比”的信息;或者原文没用“同比”或“环比”,而译文字面却有。


这就是翻译的语境问题。


原文有而译文无,是因为译文语境可以暗示其义;原文无而译文有,是因为原文语境已暗示其义。


例如:(28)Volumes at the two main ports in nearby Shenzhen – Yantian and Shekou – are down 13 per cent and 24 per cent, respectively.深圳市的两个主要港口——盐田港和蛇口港——的吞吐量,则分别同比下降13%和24%。


上例是《金融时报》上一篇题为“Growth Story amid Trouble in the Delta”( 参见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009/ce)中的一个句子。


该句前面有一句:“Container throughput volumes in Hong Kong are down about 17 per cent year-on-year”,其中的year-on-year告诉我们,上例所提到的下降是同比下降。


有上下文暗示的省略不难理解,难的是无上下文暗示的省略。


此时我们只有从文章语境之外去寻找答案。


例如《金融时报》上有这样一个句子:(29)Growth slowed to close to zero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and in February exports tumbled 26 per cent.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增长接近于零,而今年2月份出口下降了26%。


此例是Geoff Dyer 一篇题为“Hesitating to Take on Global Leadership”(参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5660/en)中的一个句子,发表于2009年4月4日,主题与中国有关。


例中“slowed to close to zero”为何译为“环比增长接近于零”?搜遍整个文章也不见蛛丝马迹。


我们只有从中国实际经济状况中求解。


例中“last year”显然指2008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08年第三季度GDP为76548亿元,同比增长9%;第四季度GDP为97019亿元,同比增长6.8%。


结合这四个数据,我们就不难理解上例中的“slowed”指增长速度放缓,由9%下降到6.8%,而“close to zero”似指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相比(即环比)增加微乎其微,但实际情况是第四季度GDP有明显增加,增加值为97019亿元-76548亿元=20471亿元。


Geoff Dyer有些夸大其词。


增译与减译是一对可以相互转换的翻译方法。


换言之,如果英译汉用增译,那么将中文译回成英文,则用减译。


结合翻译实践看,例(28)因为前文有交代而省略了year-on-year,可以实现语言的精练。


而例(29)的省略则破坏了语言的明晰性,笔者不赞同此类省略。


3.3.2转换因为“环比”是连续两个月或季度的比较,所以涉及到“环比”的语境,有时可进行时间转换,如将“五月”转换为“六月”,将“第一季度”转换为“第二季度”等。


例如:(30)Imports rose 15.6 per cent from May, while declining 13.2 per cent year on year.6月份进口环比增长15.6%,与去年同比下降13.2%。


(或译:进口较5月份环比增长15.6%,与去年同比下降13.2%。


)(31)Net income was $123.5m, rising 74.3 per cent from the first quarter and 118.5 per cent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09.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235亿美元,环比增长74.3%,同比激增118.5%。


(或译:净利润为1.235亿美元,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74.3%,同比激增118.5%。


)3.3.3翻译误区“同比”和“环比”的翻译需要细心,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例如:(32)4月份,中国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2%,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


China’s consumer prices fell 1.5% in April from a year earlier, after a 1.2% drop in March, marking the third straight month of decline.(33)But profit tumbled 21% from the second quarter, while sales fell 2.8%.但利润环比二季度下降了21%,销售额环比下降2.8%。


以上两例来自《金融时报》网站。


例(32)将“环比下降1.2%” 译为“a 1.2% drop in March”不妥。


根据前面的“from a year earlier”,好象译文语境暗示的是将今年三月与去年三月相比,这是同比而不是环比。


正确的译文似乎是“a 1.2% drop from the month before”。


例(33)原文暗示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21%,亦即第三季度下降了21%,译文却说“二季度下降了21%”,应将“二季度”改为“三季度”。


“同比”和“环比”含义的模糊区域是相邻两个年份的比较。


例如,2011年与2010年比较,究竟是“同比”还是“环比”?根据互动百科“同比环比定基比”词条,同比是“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


据此,2011年与2010年比较应是同比。


而环比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那么,2011年与2010年比较,又可看作环比。


翻译实践中就存在混淆现象。


例如:(34)Ford’s first-quarter earnings were $2.55bn, up 22 per cent on a year earlier and far ahead of analysts’ estimates.福特第一季度利润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远远超出分析师们的预测。


(35)And Macau is going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0 its gambling revenues were 57% up on a year earlier.澳门势头锐不可当:2010年一季度赌博收入较去年环比增长57%。


以上两例中的“on a year earlier”分别被译为“同比”和“环比”。


谁对谁错?相邻两个年份的比较被称为“同比”或“环比”,似乎都有道理。


同比一般用于本年某月、某季度甚至几个季度同去年对应月份或季度的比较,若将月份和季度扩展为全年(即四个季度),那么相邻两个年份的比较就是同比。


同样,相邻的两个年份在更长时期内,如某个五年计划期间内,与一年内相邻的两个月份或季度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也可以看作环比。


综观两例原文,均没有较长阶段的时间标记。


也就是说,“on a year earlier”所指的今年与去年的比较并不是某一较长时间阶段内相邻两个年份的比较,是同比而非环比。


所以,两例中的“on a year earlier”似乎译为“同比”较为妥当。


需要顺便指出的是,用于翻译同比的“on + 时间”结构多用于同比上升而不是同比下降语境中。


3.3.4定量分析面对上文所介绍的如此众多的翻译方法,我们应该何去何从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更好?定量分析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为此,笔者运用必应词典(http://dict.bing.com.cn)对上述译法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


必应词典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新一代在线词典,是微软首款中英文智能词典,不仅可提供中英文单词和短语查询,还提供比较可信的中英文双语例句,例句最大检索量限定为90句。


笔者分别输入“同比”和“环比”进行检索(2011年12月18日检索),词典分别给出了90个例句,但当输入“同比下降”和“环比下降”时,前者仍然有90句,但后者只有30句。


这至少说明汉语中“同比(下降)”比“环比(下降)”的使用频率要高。


然后,笔者利用“同比上升”和“同比下降”检索,分别收集了最前面的50个例句,共计100句;利用“环比上升”和“环比下降”检索,收集了所有60个例句,并对各种译法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一 “同比”译法使用频率统计表二 “环比”译法使用频率统计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同比”的译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两组,分别是from a year earlier,from a year ago,from a year before,from the year before和year on year,year-on-year,year-over-year。


从表二看,在“环比”诸译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有两组,分别是month-on-month,month on month,quarter-on-quarter,quarter on quarter和from the month before,from the second quarter,from + 月份。


据此,我们在翻译同比和环比时可考虑优先使用这些译法。


4. 结语作为在各种报刊杂志、学术文章和政府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同比和环比的翻译尤显重要。


其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译法有from a year earlier,year-on-year,month-on-month,quarter on quarter,from the month before等。


在相邻年份的比较上同比和环比存在模糊区域,建议用“同比”翻译from a year earlier。


同时,翻译中还要特别注意语境问题。


只有透彻理解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才能做到准确翻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17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5
下一篇 2022-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