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情况下,作业会通过input的目录产生一个或者多个map任务。
主要的决定因素有: input的文件总个数,input的文件大小,集群设置的文件块大小(目前为128M, 可在hive中通过set dfs.block.size命令查看到,该参数不能自定义修改);
2.举例:
a)假设input目录下有1个文件a,大小为780M,那么hadoop会将该文件a分隔成7个块(6个128m的块和1个12m的块),从而产生7个map数
b)假设input目录下有3个文件a,b,c,大小分别为10m,20m,130m,那么hadoop会分隔成4个块(10m,20m,128m,2m),从而产生4个map数
即,如果文件大于块大小(128m),那么会拆分,如果小于块大小,则把该文件当成一个块。
3.是不是map数越多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任务有很多小文件(远远小于块大小128m),则每个小文件也会被当做一个块,用一个map任务来完成,
而一个map任务启动和初始化的时间远远大于逻辑处理的时间,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而且,同时可执行的map数是受限的。
4.是不是保证每个map处理接近128m的文件块,就高枕无忧了?
答案也是不一定。比如有一个127m的文件,正常会用一个map去完成,但这个文件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小字段,却有几千万的记录,
如果map处理的逻辑比较复杂,用一个map任务去做,肯定也比较耗时。
针对上面的问题3和4,我们需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解决:即减少map数和增加map数;
如何合并小文件,减少map数?
假设一个SQL任务:
Select count(1) from popt_tbaccountcopy_mes where pt = ‘2012-07-04’
该任务的inputdir /group/p_sdo_data/p_sdo_data_etl/pt/popt_tbaccountcopy_mes/pt=2012-07-04
共有194个文件,其中很多是远远小于128m的小文件,总大小9G,正常执行会用194个map任务。
Map总共消耗的计算资源: SLOTS_MILLIS_MAPS= 623,020
我通过以下方法来在map执行前合并小文件,减少map数:
set mapred.max.split.size=100000000
set mapred.min.split.size.per.node=100000000
set mapred.min.split.size.per.rack=100000000
set hive.input.format=org.apache.hadoop.hive.ql.io.CombineHiveInputFormat
再执行上面的语句,用了74个map任务,map消耗的计算资源:SLOTS_MILLIS_MAPS= 333,500
对于这个简单SQL任务,执行时间上可能差不多,但节省了一半的计算资源。
大概解释一下,100000000表示100M, set hive.input.format=org.apache.hadoop.hive.ql.io.CombineHiveInputFormat这个参数表示执行前进行小文件合并,
前面三个参数确定合并文件块的大小,大于文件块大小128m的,按照128m来分隔,小于128m,大于100m的,按照100m来分隔,把那些小于100m的(包括小文件和分隔大文件剩下的),
进行合并,最终生成了74个块。
如何适当的增加map数?
当input的文件都很大,任务逻辑复杂,map执行非常慢的时候,可以考虑增加Map数,来使得每个map处理的数据量减少,从而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
假设有这样一个任务:
Select data_desc,
count(1),
count(distinct id),
sum(case when …),
sum(case when ...),
sum(…)
from a group by data_desc
如果表a只有一个文件,大小为120M,但包含几千万的记录,如果用1个map去完成这个任务,肯定是比较耗时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将这一个文件合理的拆分成多个,
这样就可以用多个map任务去完成。
set mapred.reduce.tasks=10
create table a_1 as
select * from a
distribute by rand(123)
这样会将a表的记录,随机的分散到包含10个文件的a_1表中,再用a_1代替上面sql中的a表,则会用10个map任务去完成。
每个map任务处理大于12M(几百万记录)的数据,效率肯定会好很多。
看上去,貌似这两种有些矛盾,一个是要合并小文件,一个是要把大文件拆成小文件,这点正是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
根据实际情况,控制map数量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使大数据量利用合适的map数;使单个map任务处理合适的数据量;
numSplits:来自job.getNumMapTasks(),即在job启动时用org.apache.Hadoop.mapred.JobConf.setNumMapTasks(int n)设置的值,给M-R框架的Map数量的提示。goalSize:是输入总大小与提示Map task数量的比值,即期望每个Mapper处理多少的数据,仅仅是期望,具体处理的数据数由下面的computeSplitSize决定。minSplitSize:默认为1,可由子类复写函数protected void setMinSplitSize(long minSplitSize) 重新设置。一般情况下,都为1,特殊情况除外。minSize:取的1和mapred.min.split.size中较大的一个。blockSize:HDFS的块大小,默认为64M,一般大的HDFS都设置成128M。splitSize:就是最终每个Split的大小,那么Map的数量基本上就是totalSize/splitSize。接下来看看computeSplitSize的逻辑:首先在goalSize(期望每个Mapper处理的数据量)和HDFS的block size中取较小的,然后与mapred.min.split.size相比取较大的。有了2的分析,下面调整Map的数量就很容易了。3.1 减小Map-Reduce job 启动时创建的Mapper数量当处理大批量的大数据时,一种常见的情况是job启动的mapper数量太多而超出了系统限制,导致Hadoop抛出异常终止执行。解决这种异常的思路是减少mapper的数量。具体如下:3.1.1 输入文件size巨大,但不是小文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大每个mapper的input size,即增大minSize或者增大blockSize来减少所需的mapper的数量。增大blockSize通常不可行,因为当HDFS被hadoop namenode -format之后,blockSize就已经确定了(由格式化时dfs.block.size决定),如果要更改blockSize,需要重新格式化HDFS,这样当然会丢失已有的数据。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大minSize,即增大mapred.min.split.size的值。3.1.2 输入文件数量巨大,且都是小文件所谓小文件,就是单个文件的size小于blockSize。这种情况通过增大mapred.min.split.size不可行,需要使用FileInputFormat衍生的CombineFileInputFormat将多个input path合并成一个InputSplit送给mapper处理,从而减少mapper的数量。具体细节稍后会更新并展开。3.2 增加Map-Reduce job 启动时创建的Mapper数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