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音效怎么用啊?

杜比音效怎么用啊?,第1张

一共10条,依次往上加,比如第一条为+2,到第5条为+7,第6条为+7,然后依次减,最后一条为+2我现在就用这个,个人认为效果是不错的
杜比音效技术名词解释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 Pro Logic)是美国杜比公司开发的环绕声系统。它是把四声道立体声在录制时通过特定的编码手段合成为两声道,即将原来的左声道(L)、右声道(R)、中置声道(C)、环绕声道(S)的4个信号,经编码后合成为LT、RT复合双声道信号,重放时通过解码器将已编码的双声道复合信号LT和RT还原为编码的左、右、中、环绕四个互不干犹的独立信号,经放大后分别输入左音箱、右音箱、中置音箱和环绕音箱。为了放音对称起见,环绕音箱采用了左环绕和右环绕音箱,分别从放大器输出,所以商业上把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输出称为五声道。但因左、右环绕声音箱接在一个声道上,输出的是相同的环绕声道信息,故实质上仍旧是四声道。商业上也有六声道和七声道的杜比定向逻辑AV放大器。所谓六声道是将中央声道用两个放大线路输出,分别接在左中置音箱和右中置音箱上。但左、右中置音箱接在一个中置声道上,故实质上也是四声道。七声道则是将环绕声声道分成四个通道输出,即左后置环绕声、右后置环绕声,并分别采用四个环绕音箱,这就成了七声道输出。但是七声道输出的四个环绕音箱都接在一个环绕声道上,也只能算四声道输出。因此带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的AV放大器不管是五声道输出、六声道输出或七声道输出,实质上都是四声道。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左、中、右三个声道的频率范围能达到20-20000Hz,即可满足全音域的要求,但环绕声声道的频率范围比较窄,只有100-7000Hz。
杜比定向逻辑Ⅱ
杜比定向逻辑Ⅱ的解码是将经杜比环绕编码的信号(2/0信号)恢复为51声道的解码方式,这是在杜比定向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制式,简单来说,定向逻辑II在环绕声道频响及由单声道变为立体声这两方面改进最大,其次是在主声场(左、中、右三声场)方面也作了较大的改进。未经杜比编码处理的立体声信号采用杜比定向逻辑Ⅱ解码也有一定的效果。
杜比数字AC-3
杜比数字AC-3(Dolby Digital AC-3)是杜比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家庭影院多声道数字音频系统。杜比定向逻辑系统是一个模拟系统。它的四个声道是从编码后的两个声道分解出来的,因此难免有分离度不佳、信噪比不高,对环绕声缺乏立体感,并且环绕声的频带窄等缺点。AC(Audio Coding)指的是数字音频编码,它抛弃了模拟技术,采用的是全新的数字技术。
杜比数字AC-3提供的环绕声系统由五个全频域声道加一个超低音声道组成,所以被称作51个声道。五个声道包括前置的“左声道”、“中置声道”、“右声道”、后置的“左环绕声道”和“右环绕声道”。这些声道的频率范围均为全频域响应3-20000Hz。第六个声道也就是超低音声道包含了一些额外的低音信息,使得一些场景如爆炸、撞击声等的效果更好。由于这个声道的频率响应为3-120Hz,所以称“1“声道。
杜比数字AC-3是根据感觉来开发的编码系统多声道环绕声。它将每一种声音的频率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区分为许多窄小频段,在编码过程中再根据音响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保留有效的音频,删除多作的信号和各种噪声频率,使重现的声音更加纯净,分离度极高。
杜比数字AC-3系统可用前置的左、右音箱,中置音箱产生极有深度感和定位明确的音场,用两个后置或侧置的环绕音箱和超低音箱表现宽广壮阔的音场,而六个声道的信息在制作和还原过程中全部数字化,信息损失的很少。全频段的细节十分丰富,具有真正的立体声。
杜比数字AC-3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它除了可执行自身的解码外,还可以为杜比定向逻辑解码服务。因此,目前已生产的杜比定向逻辑影视软件都可以使用杜比数字AC-3系统重现。由于杜比数字AC-3系统的编码非常灵活,所以它的格式很多。目前它已被美国采用作为高清晰电视(HDTV)音频系统,最新DVD机也包含杜比数字AC-3。因此杜比AC-3环绕声系统可能是极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你用的是XP的还是vista还是windows7的系统啊?如果是XP的话,那就是系统的问题,我刚换了XP的系统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不过你可以在smart audio里面设置一下,用耳机的时候就把 smart audio里面的外音关掉吧。我之前用windows7,vista的系统都没有出现这种问题,换XP后才出现这种问题,跟你差不多,我的连杜比音效都没了,声音好难听,过几天再重装下系统。

杜比环绕声系统则是美国杜比实验室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成功的影院音响系统
驱动笔记本是自带的,不需要你再额外设置。或者说你买下的时候已经是杜比音效
不过,个人的看法
很多笔记本宣扬的音效如何如何,我看来也就那样
如果楼主是发烧友,可以买个好点的耳机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248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