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概念图

如何制作概念图,第1张

在上一篇文中介绍了概念图的基本知识,以及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区别。既然二者并不属于同一概念,那么在创作方法上自然有所差异。概括来说,思维导图往往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图,一个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中心节点;而概念图则是先罗列所有概念,然后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幅概念图中可以有多个主要概念。思维导图的制作同“思维”类似,非常灵活,因而在这里主要讲解一下概念图的创作步骤。

其实概念图的制作也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如果要学习制作一个好的概念图,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选取对象

作为初学者,这个对象最好是一个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概念图的建构必须依靠对上下文知识的运用,所以最好选取学习者试图理解掌握的一段课文、某个实验活动、或者一个实际的问题。如此形成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确定概念图的层级结构。

(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一旦知识领域选定了,接下来便是确定关键概念,并把它们一一列出来。然后对这些关键概念进行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虽然这样的排列是很粗糙的,但能帮助我们确立概念图的结构。

(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写在活动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按照概念的分层和分支在工作平台(如黑板、卡纸)上进行排列,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布。利用活动纸片的好处就是允许学习者移动概念以修改概念图的层级分布。当然,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概念图更好一些,因为它不仅能让我们修改概念图,还允许我们直接打印、制作一个精美的概念图,或者以e-mail的方式进行传送和交流。

(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时很复杂,但一般可以分为同一知识领域的连接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连接。特别是交叉连接是判断一个概念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叉连接需要学习者的横向思维,也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构建概念图也是一项极好的创造性工作⑥。当然,任何概念之间都可以形成某种联系,我们应该选择最有意义并适合于当前知识背景的交叉连接。

(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是会加深和改变的,所以,概念图应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诺瓦克认为好的概念图一般要修改三次以上,甚至更多,所以,计算机在这一点上具有优势。实例《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章概念图:

工具:inspiration概念图:左右细节图总结:

概念图的制作,关键在于对概念理解精准、纯熟,进而对整体结构以及总分从属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把握。

1.第一步

在我看来,首先应当专注于手绘一张草图或者列举一些列重要的想法和概念。这样给予您组织想法的机会,以及探索多种可能性。

概念图草图

2.第二步

在XMind内创建一张空白画布,并且将中心概念写在“中心主题”上

中心主题

3.第三步

利用“Ctrl+L”快捷键组合,快速地插入新概念和想法。只要选中某个主题,并且敲击“Ctrl+L”,XMind将自动在单击处创建一个新的关联主题。你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快捷方式关联二个已经存在的主题:选中一个主题,敲击“Ctrl + L”,再点击关联主题。

创建新的关联主题

备注:一旦您已经创建关联的主题,请保持按住“Alt”键,这样能够自由地移动主题。(对象需要时自由主题)

4.第四步

在关联概念和想法的线条上添加剪短的短语是重要的。您仅仅需要选中关联线,输入简短的短语,XMind将自动添加到XMind关联线上。

添加短语

5.第五步

完成概念图上所有的节点和关系线。

完成绘制

备注:为了平衡您的思维导图,可以选中多个主题,并且使用“排列”功能。(点击“修改”菜单 – 选择“排列”来组织他们)

”排列“功能

你也可以通过添加颜色来提升概念图的视觉效果。你可以查看下方最终完成图。

请下载这个版本使用,装这个程序才是带全功能的。

外加汉化下载地址

xmind 8 win 版

http://wm.makeding.com/iclk/?zoneid=14073

xmind 8mac 版

http://wm.makeding.com/iclk/?zoneid=14074

XMind 绿色便携版:

http://wm.makeding.com/iclk/?zoneid=16413

XMind 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商业思维导图软件,包括思维管理、商务演示、与办公软件协同工作等功能。

XMind 的特点可用“国产而国际化发展;商业化而兼有开源版本;功能丰富且美观”来概括,更加有助于发散您的思维。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物理实践、物理事实,它是由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而上升成的理论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并予以检验和深化。若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谈不上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掌握;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用多种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的方法与物理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前者是物理学家寻觅直接经验,后者是学生在教材、教师的安排、引导下有目的地学习间接知识。所以物理教学不可能像物理学家创立概念、发现定律那样亲身经历、事事实验。这就是说,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就可能因无法通过实验,而只能采用其它方法。

1、类比方法:如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用电场类比磁场等。

2、比较思维:如比较电场与重力场,从而讲清电场概念。

3、演绎推理:如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推导出洛仑兹力公式等等。

4、比喻方法:如用地势降落的陡度比喻电势降落的陡度,使“电势降落的陡度”这一概念一目了然。

5、理想化思维:在物理学中,实际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决定的因素和受约束的条件很多,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和条件,那么必然会使问题复杂化而无法研究。为了方便研究,暂时抛开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因素,割断事物的某些联系,保留实际对象的某些主要性质和主要条件,加以概括,这种形成概念的方法,就称为理想化思维。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研究物理学如果不采用适当的物理模型,那么就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一个物理模型胜过无数个事实。

二、帮助学生深化物理概念

学生掌握了物理概念后,在用它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内容也会更丰富,且易于巩固。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只有把物理概念应用于实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出物理概念的价值与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知识不在抽象、难懂。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 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

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重视物理概念比较法教学,提高学生概念应用能力

物理概念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矢量和标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特性量和属性量等。掌握了概念的种类后,学生对概念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概念的种类是概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讲得不清、不透彻就会影响学生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加速度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人们为了研究运动规律的需要,通过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将加速度和速度两个概念用比较法进行分析。此外,提醒学生要明确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增量的联系与区别: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速度增量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一致;负加速度不一定就是匀减速运动,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989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