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是什么?

计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是什么?,第1张

计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为组织整体、各部门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协作关系。

2、认清现在。认识现在的目的在于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认清现在不仅需要有开放的精神将组织、部门置于更大的系统中,而且要有动态的精神,考察环境、对手与组织自身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相互间的动态反应。

3、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些规律。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探求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基本方法。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对前提条件认识越清楚、越深刻,计划工作越有效,而且在于组织成员越彻底地理解和同意使用一致的计划前提条件,企业计划工作就越容易协调。最常见的重要前提预测方法是德尔菲法。

5、拟订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包括拟订可行性行动计划、评估计划和选定计划三个内容。拟订可行性行动计划要求拟订尽可能多的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拟订主要计划是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拟写计划要清楚地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

7、制定派生计划。基本计划需要派生计划的支持。派生计划是指为了辅助和支持基本计划的完成所需制定的相关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编制预算,一方面是为了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定量的计划具有较硬的约束。

扩展资料:

另外,在评价行动计划时,要注意四点:

1、认真考察每一个计划的制约因素和隐患;

2、要用总体的效益观点来衡量计划;

3、既考虑有形的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因素,又要考虑无形的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因素;

4、动态考察计划的效果,进行利益-损失比较分析。

在管理实践中,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还渗透到其他管理职能之中,列宁指出过:“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 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计划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

目前我国计划的编制一般是采取的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综合平衡、互相衔接的程序。自下而上,就是由基层计划单位开始,逐级上报计划建议数和上报计划草案。自上而下,是指由国家向地方直到基层计划单位颁发计划控制数字和下达正式计划。

编程步骤: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的编制程序,一般采取如下具体步骤:

①提出和下达计划控制数字。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各单位编制计划前,先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经济预测和初步综合平衡。

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数字,经国务院审查批准后,下达到各部门和省、市、自治区,以指导他们编制计划。

控制数字主要包括:对基期计划执行情况的预计,计划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任务、重点和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以及其他一些主要指标的初步设想。

②编制和上报计划草案。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门接到国家下达的计划控制数字后,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将它分解,逐级下达到基层计划单位。各计划基层单位依据国家下达的控制数字。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单位的计划草案,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各部门将本地区、本部门所属单位上报的计划草案经过汇总平衡后,制订出本地区、本部门的计划草案,报送国家计划委员会。

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将其计划草案的有关部分抄送国务院各部门;国务院各部门将其计划草案的有关部分抄送省、市、自治区。

③批准和下达正式计划。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报送的计划草案的基础上,进行全国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制订出全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交国务院审定后,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995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