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管控流

产品质量管控流,第1张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产品质量管控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产品质量管控流程

1、目的 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能按规定的方式方法在控状态下进行,各项质量因素能有效的得到控制,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产品的质量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 生产部:

3.1.1 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和编制生产计划

3.1.2 组织人员、物料实施生产计划

3.1.3 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1.4 各个工序对生产的产品要进行自检,工序 *** 作者填写《自检记录表》

3.1.5 各个工序生产的产品如有下工序,在交接到下工序时,下工序 *** 作者要对上工序交接的产品进行检查,下工序 *** 作者填写《工序互检单》

3.2 技术质量部:

3.2.1 负责工艺变更的实施和监控

3.2.2 负责产品制造的图纸和工艺编制,技术通知的编制和发放

3.2.3 生产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检查人员要填写《巡检记录表》、《成品检查记录表》、《不合格记录表》

3.2.4 质量信息的反馈、传递、处理和跟踪验证

4、工作流程

4.1 各个工序接到下料通知后,按照下料通知的内容进行生产

4.2 工序生产过程中, *** 作者对产品进行自检,检查员也要对产品进行巡检。

4.3 有下工序的产品,交接时下工序人员必须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互检。

4.4 产品完成后,检查员最终检查,贴上合格证方可入库

4.5 自检、巡检、互检、成品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6 以上内容如有违反按《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6、相关表格

《工序互检单》 《巡检记录表》 《不合格记录表》 《成品记录表》 《自检记录表》

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要确定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点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

是对缺陷数、不合格率等离散变量进行检验

计量检验

是对长度、高度、重量、强度等连续变量的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要考虑使用何种类型控制图问题:离散变量用计数控制图,连续变量采用计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的7个步骤引

(1) 选择控制对象

(2) 选择需要监测的质量特性值

(3) 确定规格标准,详细说明质量特性

(4) 选定能准确测量该特性值得监测仪表,或自制测试手段

(5) 进行实际测试并做好数据记录

(6) 分析实际与规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1、进料(货)检验(IQC): 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

a)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②进料检验方法:a 全检, b抽检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

a)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让步接收

d)全检(挑出不合格品退货)

e)返工后重检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2、生产过程检验(IPQC): 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 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b)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

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

d)逐道工序进行检验

e)产品完成后检验

f)抽样与全检相结合

②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

a)首件检验

b)材料核对

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

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属定点检验或验收检验。a. 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b. 检验方式:一般采用抽样检验c.不合格处理d.记录

④ 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等。

   3、最终检验控制: 即成品出货检验。(Outgoing Q.C)

4、品质异常的反馈及处理:

① 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 *** 作工或车间立即处理

② 自己不能判定的,则持不良样板交主管确认,再通知纠正或处理

③ 应如实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④ 对纠正或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并追踪处理效果

⑤ 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应作好明确的状态标识,并监督相关部门进行隔离存放。

   5、质量记录: 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a)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字迹清晰、完整并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

b)还要做到:及时整理和归档、并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1. 监督工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时制订或修订并严格执行各项 *** 作规程,遵守生产纪律。

2. 督促工厂认真搞好文明生产,特别是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合理地配备工位器具,保证生产通道畅通。绿化环境,防止污染和灰尘。加强现场管理,大力推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3. 监督工厂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

4. 督促工厂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修理后的设备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要搞好工装,确保工、卡、量、刃具的精度质量。

5. 做好材料、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和不符合同规定的物资,可退货或拒收。加强物资保管,防止损坏、变质。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及时。凡是由物资部门统购包销的产品,物资部门要对物资、材料的质量负责到底。

6. 运用体系文件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尽量统计各类信息。不合格因素(不合格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分为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被发现,重要的是被发现的不合格因素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一般的不合格,它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不大,这种不合格因素是比较容易纠正的;如果是严重的或是带有系统性的不合格,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它会影响体系的正常运行,使最终产品产生缺陷或报废。故而质量体系中设置了对质量活动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把不合格因素清理出来,并查明其产生的原因,积极采用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把不合格因素彻底解决,以防止再次发生。当发现不合格时,就要对其进行控制,而且要求分析原因,举一反三,防止再发生同样问题,这就是纠正措施。在制定纠正措施的基础上,对可能引发出此类不合格的因素(人、机、料、法、环、测)要规定出约束条件(体系文件、标准等),以确保这些因素的波动不超出约束条件的范围,这是预防不合格的基本内容。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实施闭环归零管理,从而使生产过程的质量得到提高。即使如此,一些因素还会有波动,而且对引发波动的原因不可能一次就认识得很全面、很准确,这就需要在过程监控中不断地找出原因,发现一个,消除一个,使波动向着零的目标不断接近。

7. 督促工厂改进包装质量。要根据产品特点,制订包装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包装和检验,产品包装不合格的必须返工。要不断改进产品装潢,达到美观大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73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