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程序员有什么乐趣?

做程序员有什么乐趣?,第1张

乐趣有很多,比如:开发出一个成品后能感受到快乐,一切努力没有白费,又能获得高额的报酬(自己干);通过一个个项目开发可以让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

首先for循环语句是程序中性能最高的循环之一,我一般都用它。

1.for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字形式,另一种是通用形式。

数字形式的 for 循环,通过一个数学运算不断地运行内部的代码块。 下面是它的语法:

block 将把 name 作循环变量。 从第一个 exp 开始起,直到第二个 exp 的值为止, 其步长为第三个 exp 。 更确切的说,一个 for 循环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注意下面这几点:

所有三个控制表达式都只被运算一次, 表达式的计算在循环开始之前。 这些表达式的结果必须是数字。

var,limit,以及 step 都是一些不可见的变量。 这里给它们起的名字都仅仅用于解释方便。

如果第三个表达式(步长)没有给出,会把步长设为 1 。

你可以用 break 和 goto 来退出 for 循环。

循环变量 v 是一个循环内部的局部变量; 如果你需要在循环结束后使用这个值, 在退出循环前把它赋给另一个变量。

2.通用形式的 for 通过一个叫作 迭代器 的函数工作。 每次迭代,迭代器函数都会被调用以产生一个新的值, 当这个值为 nil 时,循环停止。 通用形式的 for 循环的语法如下:

注意以下几点:

explist 只会被计算一次。 它返回三个值, 一个 迭代器 函数, 一个 状态, 一个 迭代器的初始值。

f, s,与 var 都是不可见的变量。 这里给它们起的名字都只是为了解说方便。

你可以使用 break 来跳出 for 循环。

环变量 var_i 对于循环来说是一个局部变量; 你不可以在 for 循环结束后继续使用。 如果你需要保留这些值,那么就在循环跳出或结束前赋值到别的变量里去。

到第二个 exp 的值为止, 其步长为第三个 exp 。 更确切的说,一个 for 循环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3.注意下面这几点:

所有三个控制表达式都只被运算一次, 表达式的计算在循环开始之前。 这些表达式的结果必须是数字。

var,limit,以及 step 都是一些不可见的变量。 这里给它们起的名字都仅仅用于解释方便。

如果第三个表达式(步长)没有给出,会把步长设为 1 。

通用形式的 for 通过一个叫作 迭代器 的函数工作。 每次迭代,迭代器函数都会被调用以产生一个新的值, 当这个值为 nil 时,循环停止。 通用形式的 for 循环的语法如下:

注意以下几点:

explist 只会被计算一次。 它返回三个值, 一个 迭代器 函数, 一个 状态, 一个 迭代器的初始值。

f, s,与 var 都是不可见的变量。 这里给它们起的名字都只是为了解说方便。

你可以使用 break 来跳出 for 循环。

环变量 var_i 对于循环来说是一个局部变量; 你不可以在 for 循环结束后继续使用。 如果你需要保留这些值,那么就在循环跳出或结束前赋值到别的变量里去。

到第二个 exp 的值为止, 其步长为第三个 exp 。 更确切的说,一个 for 循环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伪代码是一种非正式的,类似于英语结构的,用来描述模块结构图的语言。它是半角式化、不标准的语言,可以将整个算法运行过程的结构用接近自然语言的形式(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熟悉的文字,关键是把程序的意思表达出来)描述出来。

使用伪代码的目的是使被描述的算法可以容易地以任何一种编程语言(Pascal,C,Java等)实现。因此,伪代码必须结构清晰、代码简单、可读性好,并且类似自然语言。 介于自然语言与编程语言之间。以编程语言的书写形式指明算法职能。使用伪代码, 不用拘泥于具体实现。

简单示例:输入3个数,打印输出其中最大的数。可用如下的伪代码表示:

Begin(算法开始)

输入 A,B,C

IF A>B 则 A→Max

否则 B→Max

IF C>Max 则 C→Max

Print Max

End (算法结束)

扩展资料

伪代码应用领域

伪代码中常被用于技术文档和科学出版物中来表示算法,也被用于在软件开发的实际编码过程之前表达程序的逻辑。伪代码不是用户和分析师的工具,而是设计师和程序员的工具。计算机科学在教学中通常使用虚拟码,以使得所有的程序员都能理解。当考虑算法功能(而不是其语言实现)时,伪代码常常得到应用。

伪代码只是像流程图一样用在程序设计的初期,帮助写出程序流程。如果把全部的程序流程写下来必定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伪代码方式。

简单地说,伪代码是让人便于理解的代码,是不依赖于语言的,用来表示程序执行过程,而不一定能编译运行的代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伪代码

方法/步骤打开计算器:

打开计算器有很多种方法,这里只演示最简单的方式。在图中箭头所指出直接输入“计算器”或拼音“jsq”或英文缩写“calc”,系统里面给给你查找这个应用,并且显示在窗口的最上方。点击“计算器”即可打开。

切换计算器模式:

计算器包含了三种模式,分别是:标准、科学、程序员。默认是标准模式,最简单也最常用,如果你需要进行科学运算可以使用科学型,如果你是程序员可以是用程序员模式。

点击左侧 三个横线的图标,会出现模式选择界面,点击相应的名称就切换到对应的模式。比如点一下“科学” 界面就变成科学模式了。

标准模式的使用:

标准模式一般是用来计算加、减、乘、除的。

第二排图标分别表示 求百分比,求根号,求评分,求倒数,使用方法都是先按一个数字,然后按对应的图标。比如 :2%10=20 2 1/X=0.5 。

第一排的图标很多人比较陌生,下面详解下MC:清除存储的数据MR:读取存储的数据MS:将所显示的数存入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覆盖M+:将输入的数加上存储器中的数,所得结果存入存储器M-:将存储器中的数减去输入的数,所得结果存入存储器

CE: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C: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举个例子,用计算器算出2*3+4*5的结果。按2*3=,显示6,按MS将数据结果6存入存储器。再按4*5=,显示20,按M+将数据结果20加上存储器中的数值6,再按MR,得到结果26

科学模式的使用:

复杂的数学运算需要用到这个模式,这是标准模式的扩展,主要是添加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数学函数,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组: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等函数的运算

代数函数:高中代数里学过的幂函数(x2, x3, x1/3, xy, x1/y),对数函数(In, log),阶乘(n!),指数函数(10x)

其他:这里有些函数在编程的时候用的会比较多,比如取整(Int),圆周率(Pi),取模(Mod),以及其他一些表示函数如度分秒表示(dms),科学计数法表示(F-E),和科学计数法输入(Exp)

举例求:5的2次方,如图。

有两个变量的算法一般是先按一个数字,然后再按运算符号,最后输入一个数字,比如 x的y次方

一个变量的算法是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运算符结束,比如根号

还有获取常量的,直接点一下运算符就可以了,比如 π

程序员模式的使用:

这种模式主要是为程序员设计的,里面主要包括进制转换和逻辑运算。

进制转换,比如把十进制的16转换成二进制的16。

按键:(DEC)下输入(16),切换到(BIN) 得到结果(10000)。

win10的进制转换比较人性化,你只要输入一个数字,里面会显示所有进制的值。

逻辑运算: 比如 1 or 0 =11 and 0 =0 。

逻辑运算一般都是针对二进制的处理。

单位换算的使用:

个人觉得这个功能超级实用,win10计算器重总共有12单位换算。

1、体积: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米、升、小勺、大勺、夸脱、加仑……

2、长度:纳米、微米、毫米、厘米、米、千米、英寸、英尺……

3、重量:克、十克、百克、千克、公吨、盎司、磅、英石……

4、温度: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温标……

5、能量:焦耳、电子伏特、千焦、卡路里、大卡、尺磅、英制热量单位……

6、面积: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平方英寸、平方英尺……

7、速率:厘米每秒、米每秒、千米每秒、英尺每秒、英里每秒、节数、马赫数……

8、时间:微秒、毫秒、秒、分钟、小时、天、周、年……

9、功率:瓦特、千瓦、马力、尺磅、BTU每秒……

10、数据:KB(千字节)、MB、GB、TB……

11、压力:帕斯卡、磅每平方英寸(PSI)、巴、大气压力(毫米汞柱)……

12、角度:角度、弧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497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