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和工作态度 要怎么汇报?

工作重心和工作态度 要怎么汇报?,第1张

工作重心,就是指承担并完成工作任务的最关键的部分和落脚点,也就是全部工作的核心。工作重心不突出,就会使工作目标偏离正确方向,工作重心抓不住,就会出现胡桃栗子一起数,平推直进,忽视工作主要矛盾的问题。而工作态度就比较好理解了,实际就是责任意识与执行力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说,不仅要把履职尽责放在首位,而且还要处处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拿事当事,把上级的要求,部署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执行落实到位。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一直深以为然工作的重心应该在于学生的思想工作部分,要和学生能够成为心贴心的好老师,学生愿意把“心中困惑”托付给你听,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能进一步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工作八年来,可以说,大部分的工作属于做表格、收材料、迎检查,没有人真正检查过我的重心工作……没有上级检查过我得到了多少学生的信任、没有上级问我就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没有上级来问过我给多少学生做过就业指导、没有上级来质问我一学期与多少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谈心、帮助学生解决了多少实际的困难……我疲于应付的是各种表格按时交了没有、各种活动大家有没有准时到达现场、各种数据有没有漏网之鱼……真正的重心工作全凭良心和这些琐碎剩余的时间决定。

今天,一位研究生战战兢兢地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我还是想问问你关于未来方向的问题。我们的工作真的是本末倒置了。我和学生说,你问我的问题才是我工作的重点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告诉我导师能够给他们专业上的指导,但是他们的焦虑却不会和导师说,我说本来“辅导员”就是要来帮助你解决这些困惑的呀!他如释重负还心怀感恩。我心有愧疚又无可奈何。这只是一个例子,因为我和这个同学之间近期最多的往来就是收取他的各类信息。

有许多琐碎的事务,是级级传导以及不担当的作为,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形式主义,但上级的办事员们却没有真切去关心我们所面对的对象需要的是什么。团课的学习需要百分百的数据,因为各学院要对比,各学校要对比,组织者们都不想落后。但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作为一名研三的学生,这个时候在论文中煎熬,身在疫情之下,无法回校认真做好毕业上的准备已经是一种折磨,辅导员还天天在群里催着你做这个做那个……要求研三的学生进行团课学习,进行学习强国学习,可能还有各种其他……如果有用,我还能接受。但真的有用吗?他们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因为他们的主要矛盾在于毕业、找工作,他们哪还有心思认真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却不能跟着他们的主要矛盾的步伐为他们送上关怀,还添堵……将心比心真难。

我们管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方式本来就不同,目标也不同,过程也应该不同。现在某些部门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真的需要进行反思。不然,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生不会感恩学校,他们只会觉得学校莫名其妙,不知重点。

我想说,对于研三的同学,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工作可以有很多,例如对他们论文的关心、对于工作上迷茫焦虑的疏导等等都比一些无用的数据要接地气许多。

愿有关部门能更敢作为,更有作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

3、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我国将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道路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4、经济建设的中心是要把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要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哺育农业,城市帮带农村等等。

5、通俗些讲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扩大人民收入和消费以此拉动内需。

扩展资料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次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后的秋收起义开始,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

第三次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入经济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立邦之本,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论断,已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重要性: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同时,惟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542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