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A2000.h"
#define SPEECH_1 0
#define DAC1 1
#define DAC2 2
#define Ramp_UpDn_Off 0
#define Ramp_UpDn_On 3
#define Manual 0
#define Auto 1
#define Full 1
#define Empty 2
#define Mode 1
//===============================================================================================
// 函数: main()
// 描述:主函数
//===============================================================================================
main()
{
extern long RES_WW_24K_SA,RES_WW_24K_EA //定义语音资源的首末地址标号
long int Addr //定义地址变量
int Ret = 0 //定义获取语音数据变量并初始化
if(Mode == 1) //采用自动方式播放
{
SACM_A2000_Initial(1)//自动方式播放初始化
SACM_A2000_Play(SPEECH_1,DAC1,Ramp_UpDn_On) //定义语音索引号、播放通道、允许音量增/减调节
while(1){
F_ClearWatchdog()
SACM_A2000_ServiceLoop()} //获取语音数据并将其填入解码队列
}
if(Mode == 0)//采用非自动方式播放
{
Addr=RES_WW_24K_SA//送入语音队列的首址
SACM_A2000_Initial(0) //非自动方式播放的初始化
SACM_A2000_InitDecoder(DAC1) //开始对A2000的语音数据以非自动方式解码
while(SACM_A2000_TestQueue()!=Full) //测试并获取语音队列的状态
{
Ret=SP_GetResource(Addr) //从资源文件里获取一个字型语音数据
SACM_A2000_FillQueue(Ret) //获取语音编码数据并填入语音队列等候解码
Addr++
}
while(1)
{
if(SACM_A2000_TestQueue()!=Full)
{
Ret =SP_GetResource(Addr)
SACM_A2000_FillQueue(Ret)
Addr++
}
if(Addr<RES_WW_24K_EA ) //如果该段语音未播完,即未到达末地址时
SACM_A2000_Decoder() //获取资源并进行解码,再通过中断服务子程序送入DAC通道播放
else
SACM_A2000_Stop() //否则,停止播放
F_ClearWatchdog()//清看门狗
}
}
}
语音识别原理
语音识别系统的本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系统,它也包括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参考模式库等基本单元。由于语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加之呼吸气流、外部噪音、电流干扰等使得语音信号不能直接用于提取特征,而要进行前期的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包括预滤波、采样和量化、分帧、加窗、预加重、端点检测等。经过预处理的语音数据就可以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在训练阶段,将特征参数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为每个词条得到一个模型,保存为模板库。在识别阶段,语音信号经过相同的通道得到语音参数,生成测试模板,与参考模板进行匹配,将匹配分数最高的参考模板作为识别结果。后续的处理过程还可能包括更高层次的词法、句法和文法处理等,从而最终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变成文本或命令。
DTW算法原理
DTW是把时间规整和距离测度计算结合起来的一种非线性规整技术,它寻找一个规整函数im=Ф(in) ,将测试矢量的时间轴n非线性地映射到参考模板的时间轴m上,并使该函数满足:
D就是处于最优时间规整情况下两矢量的距离。由于DTW不断地计算两矢量的距离以寻找最优的匹配路径,所以得到的是两矢量匹配时累积距离最小所对应的规整函数,这就保证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最大声学相似性。
DTW算法的实质就是运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利用局部最佳化的处理来自动寻找一条路径,沿着这条路径,两个特征矢量之间的累积失真量最小,从而避免由于时长不同而可能引入的误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