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人生是什么意思

程序人生是什么意思,第1张

【词语】 程序

【全喊含拼】: 【chéngxù】

【释义】: 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工作~亮渗凯敬唤|会议~。

【同义词】

1.程序-法式

【法式】释义:标准的格式:《营造~》。

<雷军20年前作文曝光:我会当一辈子程序员>

雷军表示,我是一个程序员,一桐吵个软件工程师。到今天,我也滚蔽依然是一个程序员,一个软件工程师。

本文是20年前他对程序人生的一点看法。20年后的今天,重读之后,这依然是其对程序人生的态度。

“程序人生”的作文

From: Lei Jun

To: Dai Jun

时间: 1996-08-31 00:28

戴老师:

你的命题作文我已经写完,如有不妥之处,请指出。今天下午我已经写完,但突然 ZRM 死机,我没有存盘。晚上只好接着写,真是不幸。文中如有错漏之处可能是我第二遍写漏了。

本文参考过WT和JH的有关讨论信,在此致谢。

=== CUT ===

程序人生

[题记] 如果程序人生的话,这条路太漫长

“程序人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刚开始时我并不明白。这个词源于业余BBS站,站上PROGRAMMER栏目的中文名就是这个词,英文翻译过来就是”程序员”,但程序人生又比程序员多了很多含义,似乎多了一种沧桑感。但不管这么多,讲讲编程感受不算跑题。

首先我先讲讲自己的路,这样也许大家才能相信我的坦诚和我的这篇编程感受的真实性。这些感受是我个人感受,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我的程序人生路

————–

我并非天生喜欢电脑,上高中时也没有想过程序员的生活。我学电脑非常偶然,小时候的一个好朋友上大学时选择了电脑专业,为了和这个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选择了计算机系,开始步入程序人生的道路。

当我学了一点电脑知识后,就发现电脑将是我人生的最爱。读书时,我不是特别会搞关系的人,同学关系说不上差,也好不到那里去。我是八七年上的大学,我们大一下学期才有专业课。当我有资格上机的时候,发现电脑世界太美妙,就一头扎进去。当时用的是 Motorola 68000 (相当于 Intel 8088), 540K 的内存,运行的 UNIX *** 作系统,八个人一起用。

大二学 PC,又过了一学期,开始出现在老师的实验室,帮忙干活,当时写了现在还有人用的 RI (一个清内存的小工具)。又过了一个学期,开始和校外的公司接触。大二暑假,和一个朋友组建了 Yellow Rose 组,写了我第一个商品软件 BITLOK 0.99。后来开过公司也写过一些软件。

大学毕业后,分到研究所,不太适应研究所的气氛。跳槽到金山软件公司,开始了职业程序员的生涯。后来成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的经理,但我还是一名程序员。

编程的感受

———-

— 程序员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 —

我刚接触电脑就发现电脑的妙处,电脑远没有人那么复杂。如果你的程序写得好,你就可以和电脑处好关系,就可以指挥电脑干你想干的事。

这个时候你是十足的主宰。每每你坐在电脑面前,你就是在你大轮州的王国里巡行。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电脑里的世界很大,编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你可以想象到电脑里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位的东西。

— 我爱编程这个工作,可以肯定我会干上一辈子 —

不少人认为程序员最多干到三十五岁就可以收山换环境了,脑子也差不多该歇歇了,体力也不支了。并认为写程序是年轻人的事情,到了一定岁数,估计没什么人再当程序员了。

当我刚有一点水平的时候,我也认为编程辛苦,也想三十岁后干别的。当我年长一点后就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一个人大学毕业就二十一二岁,有点水平的时候可能二十五,接着就是老婆加上孩子和房子等等诸多事情。

一切搞掂的时候,也许就是三十五岁。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选择程序人生的道路。

电脑进入我国时间不短,但真正大规模开始用,还是八五年 PC 开始的,因此国内真正写电脑程序的人最长也就写了十几年(不知道是否还有这样的人)。由于电脑应用在国内时间比较短,国内开发的主力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但这不表示程序员如同红粉佳人般的容易衰老。美国和台湾开发以三十四十多岁的人为主。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什么不能做的(现在还能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且更要命的是好象我们特别聪明,特别适合开发软件,比老外强得多。当我们真正接触那些杰出的开发人员的时候,发现他们太厉害了,都有十多年的开发经验。虽然也有很多年轻人做了很多好东西,但决大.....

更多你看原文吧:http://www.chenlinsheng.com/archives/2429

分类: 电脑/网络 >>程序设计 >>其他编程语言

问题描述:

网络的发展太快了 真是不知道怎么专一了 请大家把自己的经历给我参考一下吧 我想改行 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解析:

每个人的人生中20岁到30岁这段时间,是在痛苦中摸索的时间,而且这段时间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有很多的快乐的事情来冲淡这种痛苦。孔子曾经给人的一生每个阶段一个名称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希。20~30岁就处在弱冠这个时期,这时人最初尝试酸甜苦辣的时期,因为在此之前的我们都好像是生活在伊甸园里。

这个时期我们刚刚成年,很多的思想都非常的不成熟,因此对于自己的了解也就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大学刚刚毕业这个时期,十五六年的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一堆的理论,可是却没有学会任何一项关于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技能,所以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数想寻求帮助的人以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多。

我在这个时期也是这样,心比天高,眼比手高,目光短浅,只知道技数租术,所以工作中得罪了很多的人。在不断的跳槽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我的技术有多高,我周围的人并不会因为我技术好而对我有任何的好感,反而技术好还有可能得罪到某些人。我的事业也不会真正的因为技术高而得到质的改善。而且我感觉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以及素质不够好的话,其技术也不会有多好。

到了如今,我已经进入而立之年,回头看看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从我枕边所放的书在这10年中的变化体现出一些事情。从开始身边的书大多是什么什么精通、什么什么快速入门、什么什么宝典之类的厚重的书。然后逐渐变成畅销的经典书籍,然后到了现在我身边的技术书籍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变成了诸如《程序开发心理学》《人性的弱点》《道德经》之类的了。我到底怎么了?

仔细分析一下,才知道,我已经开始对我的人品&人格有所考虑了。因为我感觉,我的技术已经很难提高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对于人生&自己了解的太少了。所以导致我在写程序或者做设计的时候不能将技术发挥到更高的水平上。有一句话——“程序人生”,这句话随着我的年龄的纤滑增长对其的理解也在不断的改变。现在我感觉写程序就好像是写人生,一个人有什么缺点,他的程序就会有一些相应的与其他程序员不同的缺点,而且不管怎么学习和读书都无法纠正。但是在我真正的从性格上改变了某些不好的东西后,才方发现这些错误以在逐渐的减少。

当我开始真正的理解了编程该如何做的时候,我也开始发现我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而且这薯竖兆时的我也不会去再问我的前途该如何规划,某个技术是不是会落后之类的问题了。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我该找到的东西。

上面的这段话,我想很多初如行的人会不理解。没关系,这些话就算是说给10年前的我听,我也不会理解的,而且还可能会反驳。我只是想说出我浓缩版的思想历程,让看到的年轻人知道,将来你也可能变成这样。

至于上面这个问题的所问的程序员的人生该如何规划,我的想法就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多的深入技术——但不能太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多的读一些非技术性的书籍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净化我们的心灵。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出设计精良甚至完美的软件。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看看那些历史上的设计大师或者是科学家,这些人虽然可能是建筑大师、物理大师、数学大师,可是他们有个共通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并不单纯的在某个主要的领域是专家,他们大多数都还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这是偶然吗?明显的不是!在积累了这些该有的知识之后,你就会发现不再迷茫,因为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从事什么是适合的了。这样你就会更加专著于你所选择的东西。逐渐的变成了一个专家。等你到了专家的级别我想也不会在为人生的规划有所困扰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划,而且每个的规划都是不同的。

20~30岁是痛苦的发现自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充分的了解自己,根据这些了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另外就是要为而立之年准备足够的知识,因为到了30岁以后我们真正的钻研技术的时间就会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人打交道。而与人打交道的看家法宝就是你的人品 要好。这也就是说为什么要三十而立,立的并不是你的事业,其实是你的德、你的人品。

要做事,先做人!!

(抱歉,我的口气有点说教的味道,真的不好意思!我只是想努力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371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