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6.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第1张

1.程序化决策:

问题重复发生情况下,决策者通过限制或排除行动方案,按照书面或不成文的政策、程序进行决策。

要解决的问题是经常发生的,解决方案是例行、重复的程序。

2.非程序化决策:

旨在处理那些不常发生的,例外的非结构化问题。

许多组织一方面设法提高决策者的非程序化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尽量使非程序化决策朝程序化决策方向转化。

3.非程序化决策的转化:

划分不绝对迟颤、无严格界限,特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随着芹锋现代决策技术的发展,一些非程序化决策问题也具有程序化决策的因素,程序化决策领域日益扩大。

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的转化是突出例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例外问题是那些偶然发生、新颖的问题。如果注重长期积累,探索内在规律,就可以减嫌旦晌少这类问题中的非结构化成分。

拓展:对例外问题如何处理?(原则)

1.掌握决策对象有关资料,紧紧抓住决策关键要素;

2.听取不同意见,让下级参与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

3.实事求是,发挥创造性思维;

4.只做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决策。

对于不经常出现的问题,适用于非程序化决策吗指对过去尚未发生过的、其性质和结构尚捉纳昌摸不定或十分复杂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所做的决策。这类决策没裤凳有明确的即定的规则和方法可以遵循,所以亦称非常规决策或非规范性决策。一般说来,新的政策性问题、最高管理层从事的大部分决策及中层、基层管理者从事的部分复杂问题,多属于非程序化决策的范围。制定非程序化决策,目前大都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根据他们长期管理决策的经验和智慧,以敏锐的洞察力做出直觉判断,或者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胆略提出创造性的设想。因此,这种非程序化决策的结果既有很大的创造性又带有洞纯扒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提高非程序化决策的创造性和可靠性,就要增强决策者制定复杂决策的素质和能力。其办法是: 选拔优秀管理人才

(1)从政策内容来分,主要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科学文化政策。

(2)从政策层次来划分,政策可分为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几大类。

元政策是相对于总政策、基本政策和搜羡侍具体政策而言的一种基础政策,或称“政策的政策”、“母政策”。它是规范与引导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及政策评估行为的的准则或指南。元政策的基本功能是指导人们正确地制定、执行、评估、分析公共政策。

(3)从政策功能来看,政策分为分配性政策、规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物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象征性政策。

(4)从制定世吵主体来派扮划分,政策分为执政党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

(5)从纵向层次来划分,政策分为,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504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