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观书·《不得贪胜》李昌镐——找到真正的“胜利意象”

冷眼观书·《不得贪胜》李昌镐——找到真正的“胜利意象”,第1张

“大部分人都不是伯乐,并不能够在最初就发现一个人具有天才的能力。只不过在看到之后所做出的某些非凡成果后,他们才会恍然大悟,说这个是天才之举。因此,如果我们抛弃对天才的固有观念,那么就会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被培养为天才。”

原书中非常值得咀嚼的一段话。天才之所以为空乎雹天才,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一开始采用了如何厉害的方法,而是最终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总是先看结果,再以结果论过程。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李昌镐自己也是如此。李昌镐正是那样一个“一直都平平无奇”“很多教练都觉得他没什么特别”的学生。这段话由他说出来,真实可信,分量极重。

而且,这一句话,更是引出他后来的不少深刻的思考,如:“没有特别强的部分,就是所有部分都很强”“拒绝外界的诱惑,默默走自己的道路”“除了比别人精力更集中,思考得更多之外,没有其他捷径”……

没有什么能够像责任感一样使人强大。当时“只剩下我了,全靠我了”这种意识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刺激着顷早我的大脑。说起来有些好笑,我的胜负节奏总是在责任感达到顶点,且由其产生的负担压遍全身的时候,或者当坐席上所有人对我胜利的可能性持悲观看法的时候,才能够达到最高潮。

这一段几乎总结了他所有胜败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他极为详细地写的第六届农心拉面杯的最后几局对弈之间所发生的种种。包括他弟弟英镐为他送饭节省时间,包括他反复复盘、看棋谱,包括他和英镐说“一定吃完最后20种菜”……这短短几天的比赛,却包涵了全文几乎最丰富最精彩的细节。而这种种细节都显现出,当责任极大的时候,他所爆发的那种集中力和不断进行更多思考的恐怖精力。也正因如此,他过去一次又一次地打败那些久负盛名的高手,而又经常败给一些客观水平应该不如他的对手,其实也是“责任感”不在,他的“求胜”心态不对,最终导致的。这份“责任感”对于他来说,实则就是他的“必胜心态”。

——————————————————————————

围棋十诀,第一条就说了“不得贪胜”。说是,越是对胜利存有贪念,越得不到胜利。

其实这句话,没有把最核心的部分说明白。

首先,不得贪胜,要跟“不求胜”区分开来。

在读书过程中,有一段我感到非常有趣的描斗帆述:

“常昊已经胜券在握,所以他悬着的心放松了,结果在最后终盘的时候,他松开了手中的胜利。”

这个时候的常昊,贪胜吗?或者说,不求胜吗?

明明是李昌镐自己说的,越是想要抓紧胜利,越是容易让胜利从手中溜走。那么常昊他“松开”了,为什么又不对了呢?

那是因为,他的大脑已经告诉他,“胜利”已经到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局,他执黑子,结果证实判断失误,然后大家(包括他自己)都归因为应氏杯的特殊规则导致他急躁了。

这一局,鏖战305手。

第二局,手执白子的他一直在纠结“第一局我应该执白子”,过于执着于“如果第一局我怎样就会怎样这一点”,结果贪图小胜,再次负于李昌镐——甚至全局下来“一次都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一局,更是足足针锋相对了328手。

第三局,常昊执黑子。这一局,他找到了自我,不纠结得失,厚实地掌握全局,而李昌镐则有些许动摇,也许是前两局的胜利,导致他掉以轻心。

结果,这一局,仅129手,常昊就让李昌镐投子认负。

于是,来到第四局。

原本,这一局其实是李昌镐的赛点。也就是说,常昊必须保持第三局的这种沉稳,把这一局再次拿下,他才有机会取得大局上的胜利。

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局,所有的天平似乎都朝他倾斜:

上一局执有让目劣势的黑子,仅129手胜出,看来实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差距,甚至应该有小优;这一局李昌镐执黑子,负担极大;主场作战,声势极大,士气十足;甚至研究室都给出了“白子优势非常明显”的判断。

毕竟,对于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二人,一丁点的优势也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更何况有这么多有力的证据在“支撑”常昊“此局必胜”的信念?

于是常昊“已经胜券在握”:他在第三局的沉静厚实被放松了。他认为这一局他没有失败的理由,脑中早就失去了对这一局足够精密的思考,甚至可能开始思考下一局该如何布局了。

结果,他急于把胜利收入手中的心态被李昌镐抓住了。反而是,陷入客场不利、执黑子有劣势等种种不利因素压在身上的李昌镐,此时已调整好了心态。在这一局的结尾,更是发挥出他“官子天下第一”的实力。

心态上的此消彼长,反倒是李昌镐有了优势。此局胜负,到了最后,连研究室都预见到了,陷入了沉默。

这一局,鏖战304手,不难看出,是李昌镐的节奏。

常昊并不是因此而输棋的孤例。

李昌镐在书中提及的赵志勋、林海峰等先输3局后取4局连胜的例子,其实败者的心路历程,怕是与常昊此次无异。

而反过来,李昌镐却是“抗压”这方面的奇才,甚至当得上“绝境战神”的称呼。

与其说常昊是“贪胜”,不如说是脑中认为“胜负已定”,急于结束战斗。提前对胜利之后的事情开始打起了算盘,自然对当下的胜负少了几分集中,手也就“松”了。

那么,这时的李昌镐,他是否有求胜之心呢?

有。而且极为强烈。

他在第三局落败之后:

“我习惯性睡一上午……那一天,我没有睡……我一睁开眼睛就找棋盘……一直持续到决赛第四局当天的凌晨”

这还不叫强烈的求胜心,叫什么?

常昊手一松,李昌镐则是精神一紧,此消彼长,胜负可见。

于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第二点:不得贪胜,其实是有两个层次。

一是,原文中所说:“如果追求小的胜利而容许大的失败的话,那么在‘大局’中必然不会赢。”

这里是胜利“大、小”的区分。

常昊过于执着每一局的胜负,并寻求一些客观的条件来增加自己的信心,于是前两局惨败;最后一局更是已经无视了大局还是落后的前提,过于执着于快速结束战斗,又把第一二局的问题暴露出来,再次告负。

二是,“想胜利”和“想如何胜利”是两回事。

第一个“想”意思是“想要”,单纯表达一个愿望,或是对具体场景的“想象”,并没有什么逻辑性。

第二个“想”的意思则是思考,表达的是一个极为精密的计算过程。

常昊在第一局告负后,认为胜负手在于“黑白子”。而第二局执白子再次告负,才总算明白,哦,好像不是黑白子的事情。第三局,总算稳稳地把握住了局势,尽管是使用黑子,依然拿下了胜利,而且仅仅用了129手——相对于其他几局的鏖战而言,一般时间都不到。于是他便认为,既然黑子能赢,白子更不在话下——于是他又陷入了“黑白子定胜负”的错误逻辑之中。他心中只有“想胜利”而没有“如何才能胜利”。就算是普通人也知道,黑白子是必然要交换的,而彼此之间真正较量的,是思考的量。

而李昌镐,第三局输了之后,并不去考虑黑白子的问题,而是认真复盘、分析,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对方的弱点,稳稳地找到了“如何胜利”的方法。

“除了比别人精力更集中,思考得更多之外,没有其他捷径”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大师兄今天关于阅读书目的一句话也让我觉得挺值得玩味:“同类的书籍也可以,我们要看清学习的本质。”

参加读书会的根本目的,是把阅读方法学到手。读什么书只是“辅料”“药引”。能够跟随领读一起吸收营养自然好,因为解读参考性更强。但即使读的书不一样,能把握其中的要害,并把自己的技能磨炼出来,才是真正的“胜利”。

执着于“找对书”“和教练的答案一样”这种思维方式,其实依然是一种“等、靠、要”的学生思维。

这就让我想起最近学过的一个词,叫“进度焦虑”。

所谓进度焦虑,就是当我们想要达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过度执着于其进度,其最终达成的结果是否理想。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我们应相应付出何种努力,采取何种方法有效。

越是执着进度,就越是妄顾逻辑,结果就越是陷入混乱,于是进度更加慢,于是焦虑更加强烈。恶性循环。

而我们在纠结书籍和答案的时候,也是一种“贪胜”在作怪:没有把大局放在眼里,没有看清楚每一步应该如何做,只是要求结果、结果、结果。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和常昊一样,松开了手中的胜利了。

那么,当我们“想要取得胜利”时候,应该让我们的内心去“想”什么?

胜利”之后我们会得到什么?还是为了取得“胜利”我们必须坚持做些什么?

如果是前者,我们就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如果是后者,哪怕只赢一点点,我也一定会保证胜利,还能百战百胜!(这几乎是李昌镐原话)

这就是《不得贪胜》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

——————————————————————————

把书通篇快速看下来,李昌镐的成长、性格、对弈风格、所处的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乃至每一场对弈中心态的变化,都让我感觉非常熟悉。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事迹,和我熟悉的韩国电子竞技圈子有极其相似的特点。

就拿最近十年来持续火爆的“英雄联盟”多人团队竞技游戏来说,韩国队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稳定厚实的运营”。

当然厚实这个词我是今天学到才加上去的。不然我就要用网络语言“稳如老……的运营”了。咳咳。

那么在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中,什么是“运营”呢?

其实,别看它是个游戏,其实它的本质,和围棋极其相似。

也是争夺资源(目数),也是要阻止对方的同时扩大彼此的差距,也是有前期(序盘)、中期(中盘)、后期(终盘),也是会有拼杀。

而韩国队的五连世界冠军的“皇朝”,则正是建立在把上面这几点做到滴水不漏的基础之上。

韩国大部分比赛,特别是韩国队内战,总是给人感觉“犯困”“没意思”“看不出来哪里强,但就是打不赢”……像不像李昌镐提起他的劲敌依田纪基九段?

而且,无论其他队伍如何挑衅、冲杀,韩国队要么躲着让着,要么换到其他地方抢别的资源,要么大家互换,首要就是保证自己不亏,然后再去考虑如何获得更多收益……像不像李昌镐说的“围棋竞技的胜利属于失误少的一方,这便是我尽量回避对杀的本质原因”?

此消彼长,对方在挑衅、设法进攻时消耗了争夺资源的时机,而韩国队却也没有让对方的这些举动而产生损失,于是此消彼长,直到双方差距越来越大,再在后期终局时突然发力,定下胜负。这就是韩国队……像不像李昌镐本人的风格?

而韩国队一直的胜利甚至让游戏官方考虑在资源争夺中增加更多变数,让这种“稳定厚实的运营”变得更加困难。这听起来就像我国乒乓球强得让国际乒联一再修改规则一样(据说是谣传)。

顺便一提,英雄联盟有一个数据叫“击杀数”。也就是通过游戏人物的攻击,将对方的队员“击杀”,使得对方这名队员无法参与资源争夺,就像围棋“吃子”一样,把已经在场上的棋子放回棋篓(提子)。

在普通玩家的游戏过程中,击杀数几乎就是胜利的主要因素。毕竟,击杀本身就可以获取资源,而大量的击杀更是能大幅拉开彼此差距的一种高效率的方式。一场比赛下来,击杀数超过20的比赛比比皆是。如果是一般玩家的对局,甚至一局击杀数可以达到四五十。

但,在韩国队的战场上,一场下来,双方击杀数加起来堪堪超过十。

这就像在围棋盘上,全局几乎没有怎么“提子”,一直在争夺地盘一样。

李昌镐引用《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说明围棋的上策,而韩国队也是一直这样坚持。连我国的不少观众都曾感叹过一句“韩国队教练研究《孙子兵法》比我们还透彻”。

不仅是韩国电竞团队的整体作风,连韩国传奇电竞选手个人,居然都是“运营”的高手,并且还体现出了“厚实中的敏捷”——当然,比起李昌镐的“慢”,电竞要求的是极端的“快”。

但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围棋的)速度不是由外在的行棋速度决定的,其中所隐藏的认知速度、判断速度才是决定因素”“维持适合棋局运转的速度才是恰当速度的核心”。

这也是我们常常会说有些选手“ *** 作到了,意识不行”,其实就是他们确实很“快”,但其实判断、认知质量不高。

如果是电竞游戏发烧友,而且生于80、90年代的,一定多少都听说过“Moon”张宰怙,一定听过“Boxer”林耀焕,当然也少不了“Faker”李相赫。

他们都是韩国人,都是稳重内向的性格,都是为了胜利以惊人的方式进行训练,达到了惊人的水平的存在。

当年星际玩家一再提起韩国选手的恐怖,就是“精确到秒”的行事方式,而Boxer每分钟达到数百次的 *** 作更是让人感觉他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搞艺术。他是韩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偶像,被称为“皇帝”。

当年魔兽争霸3玩家一提起Moon,那就是可怕的“多线 *** 作”,一个人玩出了几个人同时在 *** 作的效果,游戏公司甚至因为它要修改游戏的平衡性数据。他被称为“月神”。

而当年的英雄联盟玩家Faker,至今仍被我国粉丝昵称为“李哥”的李相赫,恐怖的冷静、精妙的 *** 作和随时在线的大局观,三次为SKT战队捧回世界总决赛奖杯。他被称为“大魔王”。

当我回想起这些人,并且去翻看他们的一些经历,让我不禁怀疑:韩国人是不是把李昌镐从围棋中悟出的道都纳入国民教育之中去了,不然怎么三个打游戏的青年的成长、成就和个人风格,都跟李昌镐如此相似?

也许如果这三个人都出本书,我怀疑,也都可以用《不得贪胜》作为标题。

在这些人眼里,胜利,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在那之前,是他们为了追求胜利所反复达到的“极致”。

他们同样有极强的求胜心,而那些时候他们脑中所想的,就是后者:

为了取得“胜利”,我们必须坚持做些什么?

(所以以后有些记者采访选手别再问什么“夺冠的话你会做什么”之类的事情了,比赛输了都赖你们!)

——————————————————————————

前面说了一大堆,其实结论就是:所谓不得贪胜,是指不得分出精神去计较和贪恋“胜利”的意象,而要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如何取胜”这一意象上。

通俗一点来说,这与“吸引力法则”有着非常奇妙的相似之处。当你全身心都投入于去实现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全世界似乎都在“帮”你,被你“吸引”而来。

科学一点来说,其实就是我们心理最基本常见而又最缺乏锻炼的能力: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切记忆加工的起点。没有经历过注意力加工的记忆在脑子里连一两秒都记不住,而经过注意力反复加工的记忆很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忘掉。

而注意力的另一个功能,则在于把每一件手上的事情顺利做好,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一切事情。

简单的,譬如你端着一碗满满的水,走出几步的距离,如果你稍不注意,就一定会洒出来。大家看影视作品也许都会看到那种人们被惊得目瞪口呆的时候,手上的工作一定会出现问题:手中的东西掉地上、茶杯倒满了茶溢出来了没发现……其实都是注意力分散的结果。

那么,如果注意力一直保持集中,这些事情几乎都不可能会发生。

而“不得贪胜”,其实强调的,就是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如何取胜”之上。

也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一步一步通向所需要结果的计算之中。

像围棋选手,就是思考数十乃至数百手的局势变化,然后投下一子。

像运动员,有个叫“表象训练”的训练方式,让他们知道在比赛的每一秒钟自己应该在做什么。

而一般人,则是专注于自己每个时刻要做什么事情,必须达成什么结果,一步一步计划,并依照计划前进,脑中始终有“这一步”“下一步”乃至“很多步”“最后几步”的意象。

当实际行为与脑中意象发生链接、达成一致的时候,才是我们能取得成功的时候。

关于这一点,李昌镐也说了:“能够无视种种诱惑,自始至终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才是制胜的秘诀。”

甚至林海峰连败三局反追四局的那次,也是第三局结束时收到了恩师吴清源送来的“平常心”墨宝,才创造了三连败后四连胜的历史。

这里的“诱惑”不一定是来自于胜利的,也可能是来自于各种不利因素等。总之就是那些,能够诱导我们把注意力分散到多个不同的点,甚至完全不同于我们所需要的意象的内容。

我们回头看看自己在生活中种种怎么做都不怎么会出错的事情,比如键盘盲打,其实也就是我们在做的时候从来不会计较得失,不会去斤斤计较每一次按键是否正确,而是按照脑中极快闪过的意象(所谓肌肉记忆)来引导我们,所以我们基本不怎么会出错。

但如果你在打字的时候试试和别人交谈,哪怕只是想听清楚别人说话,你马上就会打错,结果甚至会很搞笑——而更多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停下手上的动作。这时候我们要把注意力转回来的话,往往会开始“念叨”自己想要打的字,然后重新回归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一旦紧张,一旦担心说错的时候,比如第一次,或者准备不足就当众演讲时,再熟悉的母语也会被我们说得磕磕巴巴。

参加过运动比赛、知识竞赛……哪怕只是单纯考过重要考试的人,一定听过一句话“不要紧张,就当时平时一样就好了”。

因为平时我们不计较得失,我们就只在乎当下的这件事有没有很好地完成,所以我们脑中的意象是清晰的。

而当我们面临紧张场面时,我们脑中的意象除了做好这件事外,还会掺杂,如果失败了会如何、如果失败,那么我可能会在哪里失败、失败了要如何应对、如果成功了又如何、如果我说到什么地方观众应该有什么反应、如果他们有什么反应我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他们没有反应我又应该如何应对、应对不成功又会怎样……

数一下,我们一下子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多少件?我们这小脑瓜真的处理得过来吗?

而且这个时候,脑中意象已经完全不是“我要说什么,怎么说”了,而是上面一大堆的“场景假设”,那不忘词不结巴才真的奇怪了。

说来也巧,今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太太在看好像是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里面有一段,主角2人特意派手下吸引反派注意力,反派识破并前往客栈找人。这段情节就非常应景了。

这里先说明一下,这位反派在之前曾耍过各种手段,结果都被主角一一化解,导致他急于想扳回一城。

于是当他进入客栈房间里发现不见人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主角如果藏在床底下就太蠢了,于是心中认定“人已经逃了,那么是从哪里逃的呢”,根本没有想过人还在屋子里,也无视了手下“没有人看到他们出来”的信息,甚至制止手下去搜房,脑子里想的全是“对方离开的痕迹”“对方如果离开了会做什么事情”“对方离开了多久”“一定不能让对方如何如何”……等等,脑子里全是“离开”,而不是“人可能在哪”的意象,思考方向与真相已然南辕北辙。

于是,他极为轻易地相信了主角特地制造的假痕迹,立刻夺门而出追人去了。

——而我们的主角实则恰恰藏在床底下。

千万不要以为这位反派是个笨蛋,主角设计这条计策,恰恰是利用了反派的机关算尽。

其实这时候只要反派坚持冷静思考,不放过那个看似最蠢最笨的可能性,主角2人就要被他一锅端了。

而主角恰恰是一直以冷静纵观全局的状态定计,才一直占据上风。

过去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反派这里是“剧情需要变笨了”。

但在今天看来,不仅合情合理,还暗含玄机,让人暗暗赞叹。

也就是说,所谓不得贪胜,不是“不要去想胜利”,反而是脑中要有所有能够使自己获胜的细节,一点一滴都不可以放过。

但是除此之外的东西,一点一滴也不能多。

而当这些意象统统化为现实时,就是我们拥抱胜利的时刻。

这逻辑完美而又简单,就如“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一样:

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无限地叠加到彼方的那一点,从未掺杂任何杂质,简单纯粹。

当然,也不可忽略其中所蕴含的无穷的努力。

始终坚持的努力,无论何时都直视前方的努力,保持不偏不倚的努力,再困难也要走到最后的努力。

道路就是如此铺成。有时候看起来很远,导致人们总想找捷径。

但再长的路,只要是直线,本就是最短的路径。人又不是四维生物,怎么可能找得到捷径呢?

正规的标准数一般定为黑子113枚,白子112枚。

棋子分黑白两色。棋子形状为扁圆形,有一面凸起或两面凸起均可。棋子厚度一般不超过0.8厘米,直径应比棋盘上邻近点间的距离略小些,以免影响在棋盘上的行棋,以2.0——2.3厘米为宜。

平时下棋,棋子数量不限,以下棋时够用为准。正规的肆轿橘标准数一般定为黑子113枚,白子112枚。

扩展资料

规则: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棋盘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下子帆埋,每次只能下一子。

(4)棋子下在棋盘的空白点上,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不得从棋盘上拿掉或拿起另落别处。

(5)黑方的第一枚棋子可下在棋盘任意交叉点上。

(6)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即:PASS权)

五子棋对局,执行黑方指定开局、三手可交换、五手两打的规定。裂团整个对局过程中黑方有禁手,白方无禁手。黑方禁手有三三禁手、四四禁手和长连禁手三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子

【五子棋简介】

传统五子棋:

传统五子棋的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采用19×19棋盘,棋子放置于棋盘线交叉点上。两人对局,各执一色,轮流下一子,先将横、竖或斜线的5个或5个以上同色棋子连成不间断的一排者为胜。

因为传统五子棋在落子后不能移动或拿掉,所以也可以用纸和笔来进行游戏。

称谓:

五子棋,日文亦有“连五子、五子连、串珠、五目、五目碰、五格、五石、五法、五联、京棋”等多种称谓,英文则称之为“FIR (Five In A Row的缩写)、Gomoku(日语“五目”的罗马拼音)、Gobang、connect 5、mo-rphion”。捷克语piskvorky,韩语omok……

许多国家的人对五子棋都有不同的爱称,例如,韩国人把五子棋称为“情侣棋”,暗示情人之间下五子棋有利于增加情感的交流;欧洲人称其为“绅士棋”,代表下五子棋的君子风度胜似绅士;日本激正枝人则称其为“中老年棋”,说清培明五子棋适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美国人喜欢将五子棋称为“商业棋”,也就是说,商人谈生意时可边下棋边谈生意,棋下完了生意也谈成了。

起源:

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可能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因为古代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是完全相同的。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增山海经》中记载:“休舆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鹑卵。”李善注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曰:“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段虽没明讲是何种棋类,但至少知道远古就以漂亮的石头为棋子。因而规则简单的五子棋也可能出自当时,并是用石子作棋子。亦有传说,五子棋最初流行于少数民明敏族地区,以后渐渐演变成围棋并在炎黄子孙后代中遍及开来。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

[编辑本段]【五子棋的发展】

日本

据日本史料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五子棋先由中国传到高丽(朝鲜),然后于公元1688年至1704年日本的元禄时代再从高丽传到日本,最初在皇宫和贵族大家庭中流行,到元禄末期,开始在民间盛行。1899年,对传统五子棋进行规则改良后,经过公开征名,“联珠”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联珠”。现写做“连珠”。

欧洲

20世纪初传统五子棋及连珠从日本传入欧洲,五子棋称为“Five In A Row”(缩写为FIR),同时根据日语的罗马拼音,“五目、五目碰”称为"Gomoku、Gobang",“连珠”则称之为“Renju”。

1958年以及1979年,瑞典和前苏联分别成立了连珠联盟。1988年,日本、前苏联以及瑞典三个国家的连珠组织在瑞典成立国际连珠联盟(Renj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简称RIF).

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将传统五子棋引入“交换”等规则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系列的Gomoku新规则,中欧一些国家成立了Gomoku组织,并和六子棋共同成立了国际联盟(GCIF)。

21世纪初在举办世界连珠(renju)锦标赛的同时也举办世界Gomoku锦标赛(GT)及六子棋国际公开赛(CT)。

2009年8月在捷克共和国(CzechRepublic)帕尔杜比采市(Pardubice)将举行第11届世界连珠锦标赛和第3届世界Gomoku锦标赛。

中国

长久以来五子棋在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棋院试办全国性五子棋比赛。

2002年8月2-4日,中国棋院举办了首届全国五子棋个人邀请赛,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了中国棋院审定的《中国五子棋竞赛规则》(试行)(参考资料[1])和《中国五子棋段级位制》(试行)(参考资料[2])。

2006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对五子棋正式立项,作为围棋下的一个二级项目。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新的五子棋俱乐部。

2007年5月和10月中国棋院先后举办了首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和首届全国五子棋个人锦标赛。

2008年6月和12月中国棋院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和第二届全国五子棋个人锦标赛。

2009年5月和10月中国棋院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和第二届全国五子棋个人锦标赛。

2009年11月,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将五子棋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参考资料[3])。

[编辑本段]【现代五子棋】

随着五子棋的发展,逐步发现先手优势非常大,最后得出“先手必胜”。五子棋要成为竞技运动,核心问题是怎样解决传统五子棋下法中“先手必胜”的问题。

“竞技五子棋”就是参赛双方以棋盘和棋子为介体,进行智力性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

“交换”思维

“交换”思维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切蛋糕,一个人选蛋糕。即:一人开局,另一人选择黑方还是白方。此方法最为公平、最有效率,且最为简洁实用。不过此方法使开局者不走已知的必胜,把棋艺的较量演化为对局者开局的博弈,而“先手必胜”依然存在。

如:欧洲的Swap2、Swap1;中国的Swap3、第一手交换规则等。

“禁手”思维

禁止以某种手段取胜。为了平衡先后手之间的差距,削弱先手优势,日本连珠提出“禁手”。后来连珠的发展证明禁手并不能平衡先后手之间的差距,依然是“先手必胜”。

“泡沫”原理

像泡沫一样会破灭。如“吃子”五子棋。连成5个后消失,同时拿掉对方一个棋子,自己再补一子。此原理的的特点是:把五子棋金球制改成了“进球制”,同时也最大效率地利用了棋盘和棋子,带来了全新的思维。问题是怎样计算胜负。

“井字游戏”原理

井字游戏又叫圈叉棋,圈叉棋是和棋,原因是空间很小。

通过缩小棋盘来抑制五子棋先手的优势。如:15路棋盘,13路棋盘等等。问题是多大的棋盘才能是和棋,知道和棋后还能成为竞技运动吗。

“跷跷板”原理

五子棋始终是先手领先一子。如果双方轮流领先一子呢?

台湾教授发明的六子棋,就如“跷跷板”一样。先手先下一子,然后双方轮流下两子,先连成6子者胜利。六子棋为第11届奥林匹亚计算机游戏程序竞赛项目,验证其公平性与复杂性。

职业制传统五子棋:

由於传统五子棋具有不公平性,而现代五子棋五子棋禁手规则令一部分棋手望而怯步.於是产生了职业制传统五子棋,职业制传统五子棋虽然准备麻烦,但胜在简单公平,而且难度增加(复杂程度高於中国象棋,接近围棋),久而习之,思维活跃.

规则如下:

1.准备19×19棋盘两张

2.黑白子数目必须满足

3.第一回合先手只能下一手,其馀回合可以下连续两手

4.后手每回合均可以下连续两手

5.每颗子所投的棋盘没有限制

6.只要任意一方在两个棋盘上且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胜

7.若任意一方在两个棋盘上且不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负

8.若任意一方在不足两个棋盘上且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负

综合效应

“禁手”思维+“交换”思维+“井字游戏”原理=连珠

如:RIF规则、Sakata规则、Yamaguchi规则Tarannikov规则等。

现代五子棋的现状

五子棋、六子棋、连珠已经成为欧洲现代五子棋的组成部分,举行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比赛,并且将三种棋的世界锦标赛联合举行。

中国的现代五子棋还处于起步阶段。2003年中国棋院《中国五子棋竞赛规则》参考了RIF规则,同时兼顾发展传统五子棋。

[编辑本段]【五子棋段级位制】

中国五子棋段级位制 (试行) (具体内容见参考资料[2])

五子棋的段级位对象:参加中国棋院认可的国内外五子棋比赛的五子棋爱好者。

第四条 段位共分九个等级,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别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个等级,最高是一级,以下分别是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第五条 根据中国五子棋爱好者在国内、国际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在五子棋段级位制度实施初期,对爱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暂定为六段。随着中国棋手参与国内外交流机会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现在在中国,获得段级位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比赛。在全国五子棋邀请赛等国内大赛中获得一定名次,即可获得相应段位。

相关规定见(参考资料[2])

[编辑本段]【棋盘、棋子与记谱方法】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

古代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如图所示,为十五路(15×15)棋盘,形状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画横竖各15条平行线,线路为黑色,构成225个交叉点,邻近两个交点的距离纵线约为2.5厘米,横线约为2.4厘米。棋盘正中一点为“天元”。棋盘两端的横线称端线,棋盘左右最外边的两条纵线称边线。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

五子棋棋子亦称“棋石”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有一面凸起或两面凸起等形状,厚度不超过0.8厘米,直径为2.0~2.3厘米;一副棋子总数为225枚,其中黑子113枚,白子112枚。按质地的不同,可分为玻璃、陶瓷、塑料、智石、磁铁、蛤贝、烧料、水晶、玛瑙、玉石等棋子。

国内质量比较好的是云子,而日本常用的棋子是贝壳制作的。

五子棋正规的记谱方法为用“五子棋稿纸”,即专供五子棋爱好者记录对局或着法的稿纸。其上印有正规专用棋盘图形,记录时只要按相应位置在纸上标明行棋的先后,即可反映对局的进行过程。非正规的记谱方法为用格子纸记录,即用单数1、3、5等记录黑方的走法,用双数2、4、6记录白方的走法,同样可反映对局的进行过程。另外还有北京京都五子棋协会为了推广盲人下五子棋,以及正常人下盲棋并背诵五子棋棋谱,专门设计的盲棋记谱法等。

[编辑本段]【相关术语】

【对局相关术语】

〖黑方〗执黑棋一方的简称。

〖白方〗执白棋一方的简称。

〖胜局〗有一方获胜的对局。

〖和局〗分不出胜负的对局。

〖终局〗对局结束。

〖复盘〗对局双方将本盘对局全过程的再现。

【行棋相关术语】

〖阳线〗即:直线,棋盘上可见的横纵直线。

〖交叉点〗阳线垂直相交的点,简称“点”。

〖阴线〗即:斜线,由交叉点构成的与阳线成45°夹角的隐形斜线。

〖落子〗棋子直接落于棋盘的空白交叉点上。

〖轮走方〗即“行棋方”,有权利落子的黑方或白方。

〖着〗在对局过程中,行棋方把棋子落在棋盘无子的点上,不论落子的手是否脱离棋子,均被视为一着。

〖回合〗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开局〗在对局开始阶段形成的布局。

〖连〗同色棋子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相邻成一排。

〖长连〗五枚以上同色棋子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相邻成一排。

〖五连〗只有五枚同色棋子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相邻成一排。

〖成五〗含有五枚同色棋子所形成的连,包括五连和长连。

〖四〗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连续相邻的5个点上只有四枚同色棋子的棋型。

〖活四〗有两个点可以成五的四。

〖冲四〗只有一个点可以成五的四。

〖死四〗不能成五的四。

〖三〗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连续相邻的5个点上只有三枚同色棋子的棋型。

〖活三〗再走一着可以形成活四的三。

〖连活三〗即:连的活三(同色棋子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相邻成一排的活三)。简称“连三”。

〖跳活三〗中间隔有一个空点的活三。简称“跳三”。

〖眠三〗再走一着可以形成冲四的三。

〖死三〗不能成五的三。

〖二〗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连续相邻的5个点上只有两枚同色棋子的棋型。

〖活二〗再走一着可以形成活三的二。

〖连活二〗即:连的活二(同色棋子在一条阳线或阴线上相邻成一排的活二)。简称“连二”。

〖跳活二〗中间隔有一个空点的活二。简称“跳二”。

〖大跳活二〗中间隔有两个空点的活二。简称“大跳二”。

〖眠二〗再走一着可以形成眠三的二。

〖死二〗不能成五的二。

〖先手〗对方必须应答的着法,相对于先手而言,冲四称为“绝对先手”。

〖三三〗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两个活三。也称“双三”。

〖四四〗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两个冲四。也称“双四”。

〖四三〗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一个冲四和一个活三。

【战术相关术语】

〖风车轮〗指在一定区域内来回地绕着连续进攻的战术或技巧,就像一个风车轮一直在转着似的,这样的取胜方法也称之为“风车胜”。

〖二头蛇〗指某一方以活三进攻时,无论对方防守于哪一头都难免被蛇头咬伤,因为此时的活三如同二头蛇一样,两头都有厉害的杀着。也称“两头蛇”。

〖一子双杀〗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两种取胜方法而对方无法同时防守的取胜技巧。

〖一子多杀〗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两种以上取胜方法而对方无法同时防守的取胜技巧。

〖一子双防〗一子落下同时形成防守两种取胜方法的防守技巧。

〖八卦阵〗以“日”字的一组对角点为棋型,互为马步的防守阵型。构成五子棋八卦阵。

〖VCF〗英文 Victory of Continuous Four 的字头缩写,是利用连续不断地冲四这种绝对先手,直至最终取得胜利的战术技巧。

〖VCT〗英文 Victory of Continuous Threat 的字头缩写,是利用连续不断地活三、冲四、做杀等先手,直至最终取得胜利的战术技巧。

【比赛相关术语】

〖个人赛〗计算个人成绩的比赛。

〖团体赛〗计算运动队团体成绩的比赛。

〖轮空〗赛制中部分选手直接从中间某轮开始参加比赛,某轮未比赛的安排就叫轮空。

〖节〗一个比较集中的比赛单位时间(如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称一“节”。

〖轮〗参赛的各队(团体赛)或各名棋手(个人赛)普遍出场比赛一次(个别轮空者除外)称一“轮”。

〖次〗团体赛中的同一轮两队之间完成的比赛称为一“次”比赛。

〖场〗两名棋手之间完成的两局制或多局制的一次比赛称为一“场”比赛。

〖局〗两名棋手之间完成的一盘比赛称为一“局”比赛。

[编辑本段]【那氏五子兵法】

中国现代五子棋的开拓者那威荣誉九段,多年钻研五子棋,潜心发掘五子棋的中国民间阵法,他总结了五子棋行棋的要领和临阵对局的经验,得出一套“ 秘诀 ” ,谓之《那氏五子兵法》: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初盘争二,终局抢三,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连三连四,易见为明,跳三跳四,暗剑深藏。

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编辑本段]【五子棋的开局】

五子棋的开局也称布局,一般在3~7手左右完成。五子棋的开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一局五子棋的着数在20至40着之间,因此,它的开局阶段是非常短暂的,大约在七八着至十几着之间。在这一阶段的争夺中,双方的布局、应答将对以后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黑棋以攻为主,而白棋则以防为主。

在开局阶段,双方主要是二的争夺。双方必须设法创造自己的连二、活二、跳二或大跳二等,同时要阻挡对方的活二。无论哪种开局,均体现出这一规律。

可以说,哪一方的二做得多 ( 有两个以上的活二 ) ,或者有效地阻挡住对方的活二,那么,哪一方的胜率就比较大。另外,开局时每一个次序、每一种节奏都不能忽视,输赢就在一步之差。

直止打法开局为了便于记忆、区分以及比赛。只对前3步组成的棋形进行了部分取名。

中国五子棋竞赛规则的五子棋开局

开局形状均以“星”和“月”命名。(参考资料[1]中“第三条”)

斜止打法开局全国正式比赛均采用26种开局,包括斜指开局的长星局、峡月局、恒星局、水月局、流星局、云月局、浦月局、岚月局、银月局、明星局、斜月局、名月局、慧星局和直指开局的寒星局、溪月局、疏星局、花月局、残月局、雨月局、金星局、松月局、丘月局、新月局、瑞星局、山月局、游星局。

黑方必负开局

可用《彭氏口诀》进行记忆:

二十六局先弃二,直指游星斜慧星。

寒星溪月疏星首,花残二月并白莲,

雨月金星追黑玉,松丘新宵瑞山腥。

星月长峡恒水流,白莲垂俏云浦岚,

黑玉银月倚明星,斜月名月堪称朋。

[编辑本段]【五子棋的数学思考】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五子连珠游戏其中包含着一个极为深刻的数学问题。为什么不是四子连珠,或者是六子连珠?你可能会说,四子连珠,那就太容易啦,下几步就胜了。而六子连珠呢,则太难了,谁也别想连成。这就说明,五子连珠极可能是一个最佳攻守平衡值,一个达成连珠的最大值。增一子、减一子都会打破这个平衡。四子连珠太易,攻方处于绝对优势;而六子连珠太难,守方处于绝对优势。而游戏规则必须是让游戏双方处于平等的位置才可能进行,否则游戏就不成其为游戏。要想黑白棋连珠成为一种符合游戏规则的智力游戏,五子连珠无疑是一个最佳方案。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发明五子连珠的过程中,猜想肯定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极可能经历了四子连珠、六子连珠的尝试过程,最后才确定为五子连珠,并流行开来。

这个问题,被当代科普作家傅小松称之为五子连珠问题,又称五子连珠猜想。其准确表述是:

在以横线、竖线互相交叉(一般各为15条)的方形平面(棋盘)中,黑白两种“点’(棋子)先后沿横线、竖线排列(行棋),在平面(棋盘)横线、竖线、斜线(无实线连接)上形成连续的同色“点”(棋子),五个“点”(棋子)为可能达成连珠的最大值。

五子连珠是黑白棋连珠的一个最佳方案,这在实际中早已不会有人怀疑。并且,五子连珠已经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成为了一种趣味性强,同时技巧比较复杂、竞争激烈的棋类游戏,与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的巧妙性、复杂性也有一拼。这似乎足以证明五子连珠的最佳性。但从科学真理的角度看,一万次实践的证明也不能代替逻辑和数学上的证明。要确定五子连珠是黑白棋连珠的一个最佳方案,五子连珠是一个最佳值、最大值,必须进行数学上的证明。

“五子连珠问题”的证明可能非常复杂,这是因为,第一,它不是一个静态的问题,而是一个动态的问题。棋盘是一个静态的二维平面,但行棋博弈是一个的动态的过程。第二,这不是一个线性和确定性问题的,而是一个非线性和模糊性问题。所谓“五子连珠”的最佳值,是在千变万化的攻与防中达到的一种默契。因此,要解决“五子连珠猜想”,可能要运用到博弈论、模糊数学等工具。

[编辑本段]五子棋攻防策略

五子棋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名为“连珠”。学从中国,传至中国。

下五子棋须得法,法中变化有莫测;五子之变如水势,因势避高而趋下.战不过攻守,法不过奇正,奇正之法:往复循环,“不竭如江海,无穷如天地”。

其祥法如下 :围、击虚、就实、寡众

(围)由于五子棋源于围棋,故下五子棋若想立于不败之地,须以围棋之法行棋,说白了就是“包饺子”,试想:如果对方的棋子被围住了,左冲右突都不行,前闯后退更不见效,此时他心理极度郁闷,已无斗志,棋还能下好吗?只能是输的份了!!!此招用于防守。

(击虚)兵法有云:“避实击虚”,下五子棋之精髓也在其理。不过此举贵在进攻,进攻若能攻其空虚之处,且得法,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破竹将对手击败。此招用于进攻。

(就实)老子《道德经》中讲了万物正反两个方面及消长之理,攻守亦不过如此,故有“避实击虚”则就有“就实让虚”。“就实让虚”就是对方往哪里走棋,咱就往哪里走棋,好比随形附影一般。这招要把握好火候,不能过度也不能失度,因为下棋很容易攻守易势(攻之极乃守时,守之极乃攻时;攻中生守,守中生攻),此招用于防守。

(寡众)《孙子●虚实》中曰:“......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此招用在五子棋中则反其道而行,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招法是“堵了前面则堵后面,堵了后面则堵前面,堵了左边则堵右边,堵了右边则堵左边”,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堵,则对方则无路可逃,无棋可下!此招和(围)连用。无所不胜,用在防守。

另外,有时在有计算的前提下,连续冲三、冲四(vct、vcf)有可能创造新的进攻机会;反之,一味的VC,只能迟滞败亡的步伐,反而使自己被“围”陷入铁桶阵(一般叫马桶阵)中。除了这些外,八卦阵是防守的无二秘宝,只是明八卦太过明显,因此暗八卦(用部分八卦点做主力,少量杂子作障眼)的功底就成了衡量技术的重要指标。

参考【棋经十三篇】

【五子棋贡献分析法】

五子棋作为民间游戏来说,也是颇有智力韵味的,下面介绍一下理论中的五子棋的贡献问题与法则:

设以围棋棋盘左下角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若(9,10)(9,11)(10,10)(11,9)上有黑子,(8,12)(10,9)(11,8)上有白子,现在到白棋走子,若走(10,12)(11,11)就属于斜向走子,但是通常直向的(紧贴着棋子走的)走子要比斜向的走子对防守的贡献大,若走(8,11)(8,10)(8,9)(9,9)其中一个的均属于单侧走子,而另一侧则空虚,所以也不好,若走(11,10)也不好,因为在(11,8)的子已经对防守有了一定的贡献了,同理走(10,11)的也不好,因为(10,9)的子也对防守有了一定的贡献.所以说此时最佳的走子方法就是走(9,12)

若(8,10)有白子,(10,10)(11,10)(12,10)有黑子,到白子走,由于(8,10)对防守贡献了一部分,所以应该走(13,10)而不走(9,10)。若为黑走,就应该走(13,10)而不走(9,10),因为白子的(8,10)会削弱它对攻的贡献

[编辑本段]【五子棋图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509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