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个到板子里面:
#include <reg52.h>
sbit ADDR0 = P1^0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sbit KEY1 = P2^4
sbit KEY2 = P2^5
sbit KEY3 = P2^6
sbit KEY4 = P2^7
unsigned char code LedChar[] = { //数码管显示字符转换表0xC0, 0xF9, 0xA4, 0xB0, 0x99, 0x92, 0x82, 0xF8,0x80, 0x90, 0x88, 0x83, 0xC6, 0xA1, 0x86, 0x8E}
void delay()
void main(){
bit keybuf = 1//按键值暂存,临时保存按键的扫描值
bit backup = 1//按键值备份,保存配尘前一次的扫描值
unsigned char cnt = 0//按键计数,记录按键按下的次数
ENLED = 0 //选择数码管 DS1 进行显示
ADDR3 = 1
ADDR2 = 0
ADDR1 = 0
ADDR0 = 0
P2 = 0xF7 //P2.3 置 0,即 KeyOut1 输出低电平
P0 = LedChar[cnt] //显示按键次数初值
while (1){
keybuf = KEY4 //把当前扫描值暂存
if (keybuf != backup){ //当前值与前次值不相等说明此时按键有动作
delay() //延时大约 10ms
if (keybuf == KEY4){ //判断扫描值有没有发生改变,即按键抖动
if (backup == 0){ //如果前次察卖神值为 0,则说明当前是d起动作
cnt++ //按键次数+1
//只用 1 个数码管显示,所以加到 10 就清零重新开始
if (cnt >= 10){
cnt = 0
}
P0 = LedChar[cnt]//计数值显示到数码管上
}
backup = keybuf//更新备份为当败亏前值,以备进行下次比较
}
}
}
}
/* 软件延时函数,延时约 10ms */
void delay(){
unsigned int i = 1000
while (i--)
}
按键的消抖,可用硬件或软件两种方法。
1、硬件消抖
在键数较少时可用硬件方法消除键抖动。硬件消抖的典型做法是:采用R-S触发器或RC积分电路。
双稳态消抖
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按键未按下时,a=0,b=1,输出A=1,B=0。当按键按下时,按键的机械d性作用使按键产生前沿抖动。当释放按键时,按键的机械d性作用使按键产生后沿抖动。
滤羡燃波消抖
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按键未按下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为V,非门输出为1。当按键按下时,由于电容C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即使在接触过程中出现抖动,只要C两端的充电电压波动不超过非门的开启电压(TTL为0.8V左右),非门的输出就不会配态改变(可通过选取合适的R1、R2和C的值来实现)。
当按键断开时,即使出现抖动,由于C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它要经过R2放电),因此只要C两端的放电电压波动不超过非门的关闭电压,非门的输出就不会改变所以,RC电路滤波消抖成败的关键在于R1、R2和C时间常数的选取。
必须保证C由稳态电压充电到开启电压或放电到关闭电压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10ms。参数的数值可由计算或实验确定,图中的参数仅供参考。若釆用输入端有施密特触发特性的门电路,则效果更好。
2、软件消抖
实现方法:假设未按键时输入1,按键后输入为0,抖动时不定。可以做以下检测:检测到按键输入为0之后,延时5ms~10ms,再次检测,如果按键还为0,那么就认为有按键输入。
延时的5ms~10ms恰好避开了抖兄卖虚动期,从而消除了前沿抖动的影响同理,在检测到按键释放后,再延时5~10ms,消除后沿抖动,然后再对键值进行处理。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不对按键释放的后沿进行处理,实践证明,这样也能满足一定的要求。
扩展资料
在机械按键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时,都会产生抖动,为了保证系统能正确识别按键的开关,就必须对按键的抖动进行处理。
按键的抖动对于人类来说是感觉不到的,但对单片机来说,则是完全可以感应到的,而且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为单片机处理的速度在“微秒”级,而按键抖动的时间至少在“毫秒”级。
单片机如果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断状态,则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 *** 作,从而引起误处理。因此,为了确保单片机对一次按键动作只作—次响应,就必须考虑如何消除按键抖动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按键消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