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德宏盈江县城区初中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022年云南德宏盈江县城区初中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第1张

#小升初# 导语 考 网小升初频道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了解到,2022年云南德宏盈江县城区初中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已发布,详情如下:

各乡镇人民政府,盈江农场管理委员会,县直各单位,中央、省、州属驻盈江各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盈江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招生及初中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招生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招生工作公示制度、告知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切实做到所有涉及义务教育招生的信息、内容和 *** 作程序全部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免试入学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公共服务全覆盖原则。通过推进教育招生改革,促进县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保障全体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有学上。


三、招生计划及范围


1招生计划。城区内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及盈江县民族完全中学等三所中学根据当年城区小学毕业生数,学校办学规模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招生数,初级中学每班设置50人。


2招生范围。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面向城区9所小学(盈江县第一小学、盈江县第二小学、盈江县民族小学、盈江县第五小学、大庄小学、勐町小学、蛮丙小学、拉洪小学、思浪小学)统一招收小升初学生,盈江县民族完全中学面向城区9所小学自主招收90名小升初学生。由于那邦镇小学毕业生到县城就读路途较远,根据就近入学原则,那邦镇小学毕业生可选择到盈江县第十二初级中学(铜壁关乡中学)或盈江县第九初级中学(昔马中学)就读,取消那邦镇属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招生范围。


3招生办法。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有关“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的文件精神,根据城区9所学校毕业生填报就读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或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的志愿进行招录。如果某一学校的学生志愿报名人数小于该校的招生指标数时直接就读所报学校,大于该校的招生指标数时,根据招生计划分三批次按比例以随机派位的方式招收不同户籍类别的小学毕业生。


(一)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


按以下比例分批次进行招录。


第一批,在当年招生人数中按7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城区9所学校就读的城区户籍小学毕业生;


第二批,在当年招生人数中按2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城区9所学校就读的各乡镇(含岗勐、户勐片区)户籍小学毕业生;


第三批,在当年招生人数中按1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城区9所学校就读的县外户籍小学毕业生。


(二)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


招收岗勐片区小学毕业生,城区9所学校志愿就读及随机派位产生的属县第一初级中学的小学毕业生。


随机派位工作在县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司法、公证等部门的监督下由教育局组织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现场公开进行,并邀请新闻媒体和相关单位及家长代表全程参与。


(三)盈江县民族完全中学


自主招收城区9所小学90名小升初学生,按照比例面向各乡镇招收270名六年级毕业生。


四、教学管理


根据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原则,在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和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之间逐步推行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交流制度,并在师资力量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对县第一初级中学给予适当倾斜。自2014年起,州民族第一中学在面向我县各初级中学招收高中生时,在正常录取线外给予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一定名额降低分数录取的定向生。


五、工作步骤


根据《盈江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招生及初中免试入学实施细则》执行。


六、配套措施


(一)学籍管理


学生学籍按实际就读学校办理。从2014年起,学校、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不再办理县民族初级中学和县第一初级中学及县城小学之间学生学籍转入转出手续。


(二)优惠政策


1对因公牺牲的军人及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伤残军人及警察子女,以及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经相关部门认定并提供书面证明材料后可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自由选择就读学校。


2为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涉及城区改革学校且在职在岗的教师子女可随父母在任教的学校就读。


3根据德宏州鼓励投资政策和盈江县人民政府鼓励投资政策,在我县一年内累计投资总额实际到账资金数达到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经招商部门确认后,其法人代表子女可纳入县第一小学第一批次招录和初中第一批次随机派位。


4个体工商户在上一年度持有国税、地税纳税总和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完税证明,其子女可纳入县第一小学第一批次招录和初中第一批次随机派位。


5县内企业、公司在上一年度持有国税、地税纳税总和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完税证明,其法人代表或工商部门认定的股东子女可纳入县第一小学第一批次招录和初中第一批次随机派位。


6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儿童可按其实际监护人户口簿、房产证、经营许可证及属于招生优惠政策的相关证明参与招录。


7双胞胎及多胞胎且就读同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可以只申请一个随机派位号。


8已在住建部门工作3年(按每年8月31日往前计算)以上并与住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的环卫工人可视为有经营许可证。


9工作满三年(按每年8月31日往前计算)并与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可视为有经营许可证。


七、工作要求


(一)为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入学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县纪检监察部门将加大监督力度,对不按随机派位确定的校区入学、中途在两校区之间变相变更就读方式或学籍等违反免试入学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按既要处理事也要处理人的原则,坚决纠正问题,并倒查追究为其办理、说情、打招呼的有关人员。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二)城区各小学、初中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招生规模及班额设置招收学生(小学每班不突破45人,初中每班不突破50人),严禁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三)严禁以捐资助学、借读等任何名义变相乱收费,严禁学校在新生入学后违规向学生家长收取相关费用或物品。


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做好信访工作,确保今年的招生工作顺利完成,县教育局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督导室:0692—8181002


信访室:0692—8186348


咨询电话:0692—8113191。


附件:盈江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免试入学2022年实施细则


为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根据《盈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盈江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招生及初中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盈政办发〔2018〕68号)(以下简称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招生名额



二、初中招生对象确定及招生工作程序


(一)初中招生对象确定


1认定小学毕业生学籍。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后,城区7所小学于7月15日前将毕业生名单报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股,由基础教育股对毕业生学籍进行审核认定,审核确认后将名单返回原学校,对审核到的无学籍学生安排回原学籍所在地就读初中。


2填报志愿及材料审核。


城区7所小学毕业生监护人于7月4日持学生户口簿到原毕业学校填报志愿,递交填报志愿的学校对报名新生户籍材料进行审核(验原件,交复印件)。


每名学生只能填报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及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中的一所学校。


学校在检验户口真实性后,按户籍类别统计、汇总,于7月5日—11日公示报名人数及名单,并接受举报和来访。


3确定就读初中学校。


对报名学生人数少于或等于招生指标数的学校,学生直接安排学位。报名学生人数多于招生指标数的学校,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就读学校。


第一批,在213名招生人数中按7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盈江县第一小学、盈江县民族小学及城关校区(盈江县第二小学、盈江县第五小学、平原镇蛮丙小学、平原镇思浪小学、平原镇拉洪小学)就读的平原镇户籍小学毕业生149人;


第二批,在213名招生人数中按2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在盈江县第一小学、盈江县民族小学及城关校区就读的除平原镇以外各乡镇户籍小学毕业生43人;


第三批,在213名招生人数中按10%的比例以随机派位方式招收在盈江县第一小学、盈江县民族小学及城关校区的县外户籍小学毕业生21人。


盈江县第三小学毕业生整体移交平原镇莲花山中学;盈江县第四小学毕业生整体移交县第一初级中学。


4在县外就读学生,若申请转入城区初中就读的,于2022年8月23日前持户口簿及就读学校开具的当地教育部门签章转学申请表到盈江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股审核,符合就读条件的,统筹安排到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毕业后可选择回户籍所在地初中就读,教育体育局将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5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七年级学生按照班额数随机派位编班。


(二)初中招生工作程序


1学生报名地点及时间


盈江县第一小学、盈江县第二小学、盈江县民族小学、盈江县第五小学、蛮丙小学、拉洪小学、思浪小学于2022年7月4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在各学校报名。7月5日—11日公示填报志愿名单,若出现争议情况,由仲裁组做出最终仲裁所属批次。未参加填报志愿的毕业生视为放弃随机派位,将直接安排到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就读。


随机派位领导小组于7月17日上午11:00前最终确定户籍类别学生。


2学生报名所需材料:小学毕业生户口簿。户口簿需验原件,交复印件。


3学生随机派位的时间及地点:2022年8月5日上午9:00—12:00在盈江县第一小学阶梯教室进行随机派位工作。


4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和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于2022年8月6日组织发放盈江县城区7所小学毕业生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家长与学生一同到校领取入学通知书,开学学生持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学校报到注册。


5学生学籍注册。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和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在开学后一周内在学籍系统建立学生学籍。


三、随机派位


(一)参会人员


1参会领导: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


2监督组: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纪委工作人员、公证人员、信访局工作人员,负责全程监督随机派位过程。


3家长代表:小学毕业升初中家长代表为200人。


(二)家长代表及主持人产生的方式


1小学适龄儿童家长代表为符合入学条件和随机派位批次的监护人。


2小学毕业升初中家长代表:自愿参加随机派位的家长在7月4日小学升入初中填报志愿时,可同时报名参加随机派位工作现场会。报名的家长必须保证能按时参加随机派位工作,报名时需填报盈江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招生及初中免试入学随机派位工作现场会申请表,报名时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公民身份号码、工作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如果申请参加现场会的家长人数大于家长代表名额则以摇号的方式确定家长代表。确定家长代表后,学校向家长发放家长代表邀请函,收到邀请函的家长方可参加随机派位现场会,并凭邀请函入场。


3主持人由县纪委监察局确定。


(三)随机派位工作程序


1参会人员入场。7:30—8:00参会人员签到后按顺序入场,根据座位安排表在引领人员的指引下对号入座。


2主持人介绍工作程序,强调会场纪律。


3检验随机派位软件。由县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在入场就座家长代表中随机抽取20位家长身份z,现场演示随机派位软件,再从20位家长代表中随机抽取7名家长代表作为督导组的家长代表,共同监督随机派位工作。在监督人员监督下,将临时抽取的20位家长身份z交由工作人员现场录入随机派位系统,再随机抽取1位人员发出指令“准备—开始—停”,依次进行三次随机派位检验,将三次的派位结果都在现场大屏幕显示。主要目的是现场检验计算机随机派位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并达到随机派位的效果。


4正式随机派位。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由资格审查组和纪检监督人员将该随机派位批次的学生信息现场交由工作人员导入随机派位系统。现场由主持人随机抽取一名到场参会人员发出实施随机派位指令“准备—开始—停”,每次派位结果都在现场大屏幕显示,该批次派位结束后,现场打印出学生派位结果名单,相关部门加盖公章,投影公示。公证人员宣读公证词后将随机派位结果名单电子版公布到盈江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和盈江县教育体育局网,纸质版交由县监察局保管。每一批次派位工作程序都遵循以上程序进行。


(四)纪律要求


1与会人员提前15分钟入场。进入会场后抓紧时间对号入座,禁止在会场内吸烟和大声喧哗,禁止与会人员早退。


2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等危险物品带入会场。


3会议期间要将手机关闭或设置到静音状态,不得随意接听电话,确需接听电话的,要离开会场。


4会议期间除会议工作人员外,禁止在会场内随意走动。


5与会人员应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严禁乱丢杂物。


四、其他说明


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人员需在报名时一并提交优惠证明材料,所提交的材料必须是真实材料,如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不保证就近入学。外来随迁子女不符合就读条件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将不安排在盈江县城区学校就读。


附件下载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在泰国与老挝称傣泐族。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萨姆邦的阿洪傣都有着渊源关系。全球傣(泰、掸)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阿萨”。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阿昌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德昂族(又名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德昂族女孩西(今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胜县、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盐源县达住等地的纳西人自称“纳西”,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翠依、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的雅砻江流域和泸沽湖畔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居住在宁蒗县北渠坝和永胜县獐子旦的自称“纳恒”;居住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人自称“纳罕”(或译为“纳汗”);此外,还有少数自称为“玛丽玛沙”(居住在维西县)、“路路”(又音译为“鲁鲁”,居住在丽江塔城、鲁甸等地)。上述自称中,以纳西、纳日、纳罕、纳恒几种称谓居多,自称纳西的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于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为“人”。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和他称。根据《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记载,汉代时居住于越巂郡的纳西人称为牦牛种;蜀汉时居住于汉嘉郡的纳西人称为旄牛夷;晋代居住于定笮(今四川盐源)的纳西人称为“摩沙夷”。到唐代,《蛮书》等史书多称纳西为“麽些”。
直至族称正式定为“纳西”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各地纳西人填族别时填“麽些”或“摩西”。藏族人则称纳西族为“姜”(Hjang),白族自古称纳西族为“摩梭”(麽些),但通用的他称仍为“摩梭”(麽些)。主要居住在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东坝等地的部分纳西人(自称纳西或纳罕)被称为“阮可”(又音译为“若喀”)。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汉族,即广义的汉人,“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就史料记载汉族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
在历史上,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 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又称为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占中国人口90%以上,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
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1]。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经过数千年的互动演化,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1]。
语言学界传统认为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汉字,就没有汉族[1]。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1]。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1]。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1]。

一共56个民族,分别为: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扩展资料: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56个民族

《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

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扩展资料:

《大青树下的小学》出自于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课文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行文,内容与文题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片断赏析:

第1自然段:写民族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开始上课了。

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本段赞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第4自然段:讲民族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这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34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