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VMware 虚拟机,一直点下一步
VMware安装成功后,配置虚拟机参数
启动安装SUSE,配置语言信息
配置ROOT账号信息
启动SUSE,会自动配置网络信息
6
配置SUSE以命令行方式启动,vi /etc/inittab启动一台虚拟机连接云服务器。
打开本地的VMware,并启动一台虚拟机。同时打开FinalShell,连接云服务器。把那两个安装配置连接上就可以了。
看看是否把下面的两个安装配置配置上,没有的话,Google百度搜索,但一般不会遇到这种情况。11 搭建NFS服务器
NFS(Network File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是由SUN公司发展,并于1984年推出的技术,用于在不同机器,不同 *** 作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分享各自的文件。NFS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在不同的系统间使用,所以它的通讯协议设计与主机及 *** 作系统无关。
NFS分服务器和客户机,当使用远端文件时只要用mount命令就可把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系统挂载在本地文件系统之下, *** 作远程文件与 *** 作本地文件没有不同。NFS服务器所共享文件或目录记录在/etc/exports文件中。
嵌入式Linux开发中,会经常使用NFS,目标系统通常作为NFS客户机使用,Linux主机作为NFS服务器。在目标系统上通过NFS,将服务器的NFS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可以直接运行服务器上的文件。在调试系统驱动模块以及应用程序,NFS都是十分必要的,并且Linux还支持NFS根文件系统,能直接从远程NFS root启动系统,这对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裁剪和集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安装nfs-kernel-server:
ky@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设置NFS-Server目录。修改/etc/exports文件,在其中增加NFS服务器目录。 一个NFS服务器可以共享多个NFS目录,在/etc/exports文件中,每个目录的设置独占一行,编写格式如下:
NFS共享目录路径 客户机IP或者名称(参数1,参数2,,参数n)
说明:
q NFS共享目录可以是主机的任何一个目录,为了方便使用,最好将权限设置为777。
q 客户机指的是可以访问共享目录的客户机的IP或者主机名,可以是指定的IP或者主机名。如果使用IP,可以使用通配符。假如指定IP为1921681x的客户机可以访问,可以写成1921681,如果设置为,则表示任何客户机都可以访问。
q 访问参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用逗号分开。可能的参数和说明如 REF _Ref286733518 \h 表 5108D0C9EA79F9BACE118C8200AA004BA90B02000000080000000E0000005F005200650066003200380036003700330033003500310038000000 所列。
表 STYLEREF 1 \s 5 SEQ 表 \ ARABIC \s 1 1 NFS设置参数和说明
参数
说明
ro
只读访问
rw
读写访问
sync
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
async
nfs在写入数据前可以响应请求
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
in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
wdelay
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归组写入(默认)
no_wdelay
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立即写入,当使用async时,无需此设置
hide
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
no_hide
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
subtree_check
如果共享/usr/bin之类的子目录时,强制nfs检查父目录的权限(默认)
no_subtree_check
不检查父目录权限
all_squash
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映射匿名用户anonymous,适合公用目录
no_all_squash
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默认)
root_squash
root用户的所有请求映射成如anonymous用户一样的权限(默认)
no_root_squash
root用户具有根目录的完全管理访问权限
anonu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
anong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
假定NFS共享目录是/home/ky/nfs,允许所有客户机访问,/etc/exports文件可写为:
/home/ky/nfs (rw,sync,no_subtree_check, no_root_squash)
启动NFS服务器。启动portmap(如果有必要)和nfs-kernel-server服务:
ky@ubuntu:~$ sudo service portmap start
ky@ubuntu:~$ 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start
本地验证NFS服务器。将NFS服务器目录挂载到本机另外一个目录下,可以看到挂载点目录下可以看到NFS服务器目录中的文件。
ky@ubuntu:~$ ls /home/ky/nfs/
aaaa
ky@ubuntu:~$ sudo mount -t nfs 127001:/home/ky/nfs /mnt
ke@ubuntu:~$ ls /mnt
aaaa
ky@ubuntu:~$ sudo umount /mnt/
用开发板验证NFS服务器是否可用。启动开发板,进入系统,配置好开发板的IP地址后,用mount命令挂载NFS服务器的NFS目录:
target# mount -t nfs 19216813:/home/ky/nfs /mnt -o nolock
target# ls /mnt
kingyee
target# umount /mnt/
挂载成功后,可以在开发板的/mnt目录下看到NFS服务器上的文件。
说明,使用开发板与虚拟机安装的客户系统进行NFS挂载,需要将虚拟网卡设置为Bridged模式,并建议使用静态IP地址。
如果在使用中需要增加新的NFS共享目录,直接修改/etc/exports文件即可。修改该文件后,可以不用重启NFS服务,用exportfs命令读取/etc/exports文件,重新共享输出。exportfs命令语法如下:
exportfs [-aruv]
选项说明:
-a: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的设置;
-r:重新挂载/etc/exports的设置;
-u:卸载某一个目录;
-v:在输出的时候,把共享目录显示出来。
如果NFS已经启动,修改了/etc/exports文件,执行如下命令,新的设置即可生效:
ky@ubuntu:~$ exportfs -ra首先,命名虚拟机并选择将要运行的客户 *** 作系统类型(见图1)。你选择的客户OS会影响之后向导中出现的默认设置。
图1 命名虚拟机,选择客户 *** 作系统
接下来,配置计划分配给每个虚拟机的内存大小(见图2)。Oracle VM
VirtualBox不支持内存过量使用,所以不能给一个虚拟机分配超过主机内存大小的内存值。这意味着分配给虚拟机的所有的物理内存在虚拟机启动后被使用。Oracle
VM VirtualBox支持另两种虚拟内存管理特性:内存漂移以及Page Fusion(页融合)技术。
内存漂移允许你移除虚拟机的物理内存,供其他虚拟机使用。这一特性只支持64位主机,气囊驱动器是Oracle VM
VirtualBox增强功能包的一部分,用于给虚拟机分配内存。页融合技术提供了RAM重复数据删除,也仅支持64位主机。运用增强功能包中的逻辑,页融合可以识别出虚拟机之间相似的内存单元,实现了近乎实时的页共享,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开销。
图2 给虚拟机分配内存
最后一个步骤是创建虚拟磁盘并指定虚拟机磁盘文件的类型和大小(见图3)。在Oracle VM
VirtualBox中,你可以选择动态扩展的磁盘或者固定大小的磁盘。动态磁盘起始值较小,随着客户 *** 作系统写入数据到磁盘而逐渐增加。对于固定磁盘类
型来说,所有的磁盘空间在虚拟机创建阶段一次性分配。之后也可以给虚拟机增加磁盘,或者使用VBoxManage命令行工具增加磁盘大小。
图3 选择动态扩展或者固定大小磁盘
安装Oracle VM VirtualBox客户 *** 作系统
一旦完成了Oracle VM
VirtualBox虚拟机创建向导,就可以开始安装客户 *** 作系统了。为了挂载客户 *** 作系统光盘,选择虚拟机,单击设置,开始编辑虚拟机硬件配置。1选
择左边面板中“存储”选项,2选择“存储”选项下的CD/DVD图形(见图4)。3选择属性视图下带箭头的CD/DVD图形配置虚拟的CD/DVD驱
动器。
图4 挂载客户 *** 作系统光盘
你可以选择使用已经连接在主机上的物理CD/DVD驱动器或者浏览ISO镜像文件。然后启动虚拟机,虚拟机将从刚刚选择的光盘引导,这样你就可以开始安装客户 *** 作系统了。
客户 *** 作系统安装完成后,你应该安装增强功能包,增强功能包包括一些便于集成主机和虚拟机的驱动程序。为安装增强功能包,需要打开虚拟机控制台窗口,在顶部菜单中选择设备,然后选择安装增强功能包,这将启动一个简单的安装向导。一旦增强功能包安装完成,会重启虚拟机。准备好WINDOWS服务器软件镜像文件,下载Vbox免费虚拟机软件并安装。启动VBOX,创建虚拟机,建立光驱镜像,启动虚拟机自动安装windows服务器软件。安装好后设置好即可存储资料了。
如果个人使用可以这么干,如果单位使用的话这么做风险比较大,不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