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L / T
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的平均时间( *** 作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
2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公式
C’ ≈ C+3根号C
其中,C’指并发用户数的峰值,C即是平均并发用户数。
既然这2个公式我们来假设一下1000万用户可能会产生的并发情况
1n每天访问用户数量=1000万
2假设这个服务是用作网上银行的 *** 作,L=一天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设为(5分钟),T假设每天早晨8点-12点,均有用户访问。时长16小时即960分钟。
(这个用户数量,我们就假定为平均每天访问系统的用户数,如果是总用户数量,那么则需要先算出1000万用户,每天平均有多少用户访问。)
C=100000005/960=5208333/m (即5208333每分钟)
3并发用户峰值为
C' ≈ 5208333+3根号5208333=5208333+322822=52767因为测试的是应用系统,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并发数应该是从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来的,所以也应该从应用需求文档中来,但是,国内应用系统的需求文档基本上很少包括并发用户这样的性能需求。
考虑并发数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从被测系统的业务场景出发,多种因素结合考虑。如果你能拿到被测系统实际运行的日志,分析出访问用户的情况,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并发数当然是比较接近真实的。
如果是新系统,就要根据多种因素考量,相关的说法有:
1、在线用户或者终端数:即同时在使用应用系统的用户,可能在浏览,可能在做交易。如果是知道了,一般并发用户数取在线用户的10%-30%。(思考时间适当调短或者不用,不要使用回放录制的思考时间)
2、交易总数和预期响应时间:如果你知道了每天(8小时)要完成20000笔交易,每笔交易希望在5秒内,那么可以预估并发用户数为20000/(8×3600)×5,当然这个并发数还要根据你实际测出的响应时间再调整
3、八二原则:一般可以认为80%的用户在20%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所以峰值压力的时候,一般并发数要乘以80%/20%=4
4、如果你的系统终端数量是固定的,比如就有100个客户端,那么极限压力就是这100个客户端都疯狂工作,所以峰值并发数也就是100,去掉脚本中的思考时间。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考虑,以上就算是一个初步的参考吧。并发连接数是指服务器对其业务信息流的处理能力,是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的点对点连接的数目,这个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服务器所能支持的最大连接的数目。
比如并发连接数为10,就表示最多有十个连接同时连接到服务器,如果一个网站只有一个请求的话,就是最多10个人同时去打开这个网站,如果有11个人同时打开这个网站,第11个请求就会等待,直到前面的连接被断开。查看oracle的最大并发数限制,可是查看v$license视图
v$license视图:
里面记录了Oracle最大的并发数以及当前用户的连接数,官方文档有如下描述:
This view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license limits
其实,该试图中的SESSIONS_CURRENT字段就等于
select count() from v$session where TYPE = 'USER'
show parameter license_max_sessions //查看最大并发数,如果是0,则默认是无限制,但如果在初始化文件里说明了,就以初始化文件为主 。
SQL Server系列的,一般是没有限制的。
使用SSMS客户端连接到数据库后,查看数据库实例的属性,最大连接数默认为0(无限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