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 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过程

PMP 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过程,第1张

项目生命周期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一系列技术工作阶段。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而把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阶段准入标准、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交的可交付成果,都需要有阶段验收标准和阶段放行关口。

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多少与项目工期长短没有必然联系,而取决于所需的管理和控制的严格程度。

任何项目都需要经历开始、组织与准备、执行项目工作和关闭项目这四个阶段。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演进,项目对资源需求逐渐增加,并在执行期间达到高峰,然后在关闭阶段急剧下降。在项目关闭阶段,对资源的需求必须急剧下降,收尾要快,不能拖拉。

预测型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确定项目范围、时间和成本,详细定义项目产品及所需开展的工作,再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

迭代型生命周期:通常在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定项目范围,但时间和成本的估算将随着项目团队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而定期修改。迭代方法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

增量型生命周期:通过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通过一系列迭代,逐渐增加产品功能。只有在最后一次迭代后,可交付成果具有了必要和足够的能力,才能被视为完整的。

适应型生命周期:也称敏捷型或变更驱动型生命周期,是迭代型和增量型的混合。项目详细范围在迭代开始之前就得到了定义和批准。

混合型生命周期:是预测型和适应型的混合。充分了解或有确定需求的项目要素遵循预测型开发生命周期,而仍在发展中的要素遵循适应型开发生命周期。

开展迭代,是因为不可能一次就做好某个功能;进行增量开发,是因为不可能一次性做全所有功能。

预测型生命周期是编好计划再去做,适应型生命周期是一边做一边变。

产品生命周期是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再到项目产品运营终止的全过程。项目生命周期至少是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产品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由一系列产品阶段构成,如研发阶段、导入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和退出阶段。

项目生命周期是通过一系列项目管理活动进行的,即项目管理过程,项目过程是旨在完成预定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每个项目管理过程通过合适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将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一个过程的输出可能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或者是项目或项目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各项目管理过程通过他们所产生的输出建立逻辑联系。

项目管理各过程之间并非纯直线型关系,而同时存在顺序、交叠和循环关系。一个过程可能开展一次或多次,开展频率也不同。其中绝大多数执行和监控过程组都需要持续开展。

项目管理各过程之间的交叠和循环关系,造成的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之间的交叠和循环关系。任何一个项目管理过程都可以在任何一个项目阶段展开。甚至在项目的起始阶段也可以开展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考虑将来的项目收尾该怎么做。

做项目,必须同时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技术工作是基础,管理工作则能提高效率和改进效果。项目生命周期关注的是每个阶段要做什么技术工作,而项目管理过程组关注的是每个过程组要做什么管理工作。项目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作一个子项目,所以每个阶段都可以用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进行管理。

过程是旨在完成预定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以便运用一系列工具与技术把特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的输出。

启动过程组旨在制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宣布项目正式立项。

在进入启动过程组之前,项目发起人需要组织专家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编写对应的商业文件,签妥发起项目的合作协议。

在启动过程组,用项目章程宣布项目正式立项,编制相关方登记册,尽早与项目相关方打交道。

通常项目经理参与但不领导项目启动工作。启动工作由项目发起人或高级管理层领导。

收尾过程组旨在正式关闭项目,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

收尾过程组并非用来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所有问题都必须通过监控过程组和其他三大过程组加以解决。

规划过程组旨在细化项目目标,并为实现项目目标编制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管理计划和各种实体性计划的综合)。

工作步骤:

编制各分项管理计划

确定项目范围

确定项目工期

确定项目成本

确定项目质量标准

规划风险应对

策划项目采购

形成综合计划

执行过程组旨在获取资源,开展项目计划中的工作,实现项目目标。

执行过程组的主要成果是工作绩效数据和可交付成果。

工作流程:

获取资源过程:获取项目资源,包括人力和实物资源

团队建设过程:开展项目团队建设

管理团队过程:管理项目团队

管理相关方参与过程:管理相关方参与

实施采购过程:对外购部分进行采购,选择卖方,签订采购合同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过程:按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实施

管理项目知识过程:管理项目知识

管理质量过程:开展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

实施风险应对过程: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管理沟通过程:发布项目信息

监控过程组旨在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并分析实际与计划的偏差,提出并审批变更请求,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开展基层局部监控,得到工作绩效信息,提出必要的变更请求

开展高层全局监控,监控整个项目的绩效

审批变更请求

无论哪个过程提出的变更请求,都必须提交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审批。

工作绩效数据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边执行一边收集起来的,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用于真实、完整地记录工作的执行情况。

工作绩效信息是对工作绩效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后得到的,是互相联系且有明确的产生背景的数据。

工作绩效报告是对工作绩效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汇编而得到的,关于项目绩效的专题或综合报告。
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

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文件

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文件更新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其他输出

专家判断

数据分析

会议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

数据收集

决策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表现

我觉得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体现科学技术,不知道楼主你是怎么看的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
在介绍分期营销策略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到最后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这里所讲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是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产品的使用周期是指产品的耐用程度,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社会经济周期。决定经济寿命的不是使用强度、自然磨损和维修保养等因素,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也不是指某一种类的产品,而是指某一种类中的具体产品。就某一种类产品而言,如煤炭、钢材、食品等,其市场生命会长久延续下去。而其中的某一品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产品生命周期可用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描述(见图1)。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只是理论上的概括,表达了产品在市场上演变的趋势。具体到某一产品,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总体的变化趋势上看,与这一曲线仍是相吻合的。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按照产品销售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见图1)。从产品开始投入市场到销售量渐渐增加,这个时期为介绍期,这是产品的初销阶段。产品开始盈利,随着销量的迅速增长,产品进入成长期,这是产品的畅销阶段。当产品的销售量增长速度放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产品进入成熟期,是产品的稳销阶段。当产品销售量迅速下降,就进入了产品的衰退期,这时就到了产品的淘汰阶段,需要有换代产品或新开发的产品来替代。用销售量来划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根据销售量将产品生命周期描绘出来,需要等到产品退出市场之后,才可能分出各个阶段。不过,等到产品已经没有销路再来判断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为了及时将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出来,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近似的判断。
1类比法
用类似产品所经历的生命周期做比较,看现在正在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否出现各阶段类似的现象,来判断现有产品可能进入的生命周期阶段。如果前代产品在生命周期某阶段出现的某些现象,在现一代产品上出现了,则可考虑现一代产品也正在进入生命周期的这一阶段。
2普及率判断法
家电普及率达到5%以前称为介绍期;5%~50%称为成长期前期;50%~80%称为成长期后期;80%~90%称为成熟期。但利用产品普及率判断要注意不同种类产品的普及率与产品生命周期关系有所不同。可利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来确定划分阶段的标准。
3销售增长率判断法
一般采用的标准是:投入期的销售增长率不够稳定;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在0%以下,增长率为负数。在我国,由于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经常会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对经济进行调整,经济发展会产生波动变化,因而用销售增长率判断不是很准确。从实际获得的经验来看,用某一单一指标判断产品处于某个阶段往往欠准确。以上方法只是分析时的依据,最终还要靠经验综合各种复杂因素才能得出结论。

1、立项阶段

在确定一个项目的初期,项目管理层通常热情高涨,但目标却不清晰,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明确项目的概念和制定计划,并使之与未来的活动场所相适应。

2、项目启动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的规划将逐步成为现实,其中包括一些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采取的实际措施与行动。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项目目标、前景评估,以及规划的各种专业团队,都必须与领导项目的团队进行全面合作。

3、发展成熟

在每项工作都启动以后,项目的各项工作的进展都会加快。从责任者的角度而言,在这个阶段项目的主角应该是项目团队或者个人以及此阶段的合作方。项目管理的重点,也会随着项目从早期成熟阶段,转到更接近项目完成的比较成熟的阶段,以下主要讲述几个项目管理的重点。

4、完成阶段

正如项目矩阵图中所显示的关于项目发展成熟阶段的情况,项目管理层的关注重点应该是衡量并控制项目的最后几项要素。此时项目的关键责任人,除了正在焦急等待项目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项目客户之外,就是正在完成各自工作的项目工作人员和合作方。


扩展资料: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点

1、对成本和工作人员的需求最初比较少,在向后发展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当项目要结束时又会剧烈地减少。

2、在项目开始时,成功的概率是最低的,而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最高的。随着项目逐步地向前发展,成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

3、在项目起始阶段,项目涉及人员的能力对项目产品的最终特征和最终成本的影响力是最大的,随着项目的进行,这种影响力逐渐削弱了。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项目的逐步发展,投入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出现的错误也不断得以纠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目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样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投放市场再到测试阶段。新产品进入市场后,便进入了引进期。此时,产品品种不多,顾客并不了解该产品,除了少数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没有人真正购买该产品。为了扩大销售,生产商不得不在促销上花很多钱来宣传他们的产品。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产品的生产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成本大,产品的销售价格高,销售量非常有限,企业通常无法盈利,但可能会赔钱。

(2)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在成功销售后,则进入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良好地通过试销效果,购买者逐渐接受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并开拓销售。这是需求增长的阶段,需求和销量快速增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在看到利润的同时,竞争对手也会陆续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导致同类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增长率逐渐放缓,最终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峰值。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一种产品进入大量生产并稳定进入市场,经过生长期,随着买家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日益普及和标准化,成本低,产量高。销售增长率在开始下降之前一直很缓慢。由于竞争的加剧,同类产品的制造商不得不增加在产品质量、设计、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衰退期

这意味着该产品已进入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不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老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其他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高成本的企业会因无利可图而纷纷停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会一个接一个的结束,最终完全退出市场。

扩展资料: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只有高瞻远瞩,选择与产品生命周期相一致的营销目标和营销策略,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熟悉产品销售的成长规律,把握产品生命的基本特征,理性地确立销售营销目标和动态地制订营销策略,这是延长产品生命,实现产品价值及其增值的基本途径。

遵循起步、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规律。
技术生命周期论将技术视为可买卖的商品,从而具有自身生命循环和向外转移倾向的理论。该理论由“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引伸而来,由R弗能、MG哈维提出。 弗能认为,工业制成品从发明研制到进入市场销售,都要经历成长、成熟、饱和与衰退等不同阶段,他由此而将体现在产品上的技术也划分为导入、成长、成熟与衰退四期。拥有新技术的国家首 先运用该技术在国内生产新产品。其后,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与使 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的增加,技术逐渐标准化和普及化。
产品开始在国内滞销。而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需求剧增,技术创新国便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发 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谋求利润最大化。哈维在《技术转移过程中 技术生命周期的运用》(1984)一文中认为,先进国家之所以将技 术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目的在于增加利润。由于竞争激烈、反托拉 斯法的限制、企业本身能力不足及技术生命周期等因素,使得先进 国家不得不借助于技术转移来弥补技术创新时花费的研究开发成 本。他强调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应通过自我分析、竞争者分析和技术接受国分析,选择技术生命 周期的适当阶段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

美国作家 杰弗里摩尔 说,那是因为这些勇敢的创业者,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掉进了“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死亡之井“。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指的是,新技术推向市场时,必然会面临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面对截然不同的消费者。

创新者天生对科技充满了好奇,他们一直在主动寻找新技术、新产品,是他们找到了你,而不是你找到了他们。他们甚至愿意参与创造的过程,这些人大概只占了25%。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那么一两个对电子产品特别感兴趣的,特别懂车的,分得清每辆车的详细区别,他们是意见领袖。他们享受科技的优点的时候,还要包容存在的瑕疵,这群人占了135%。

这些人只关心需求,不关心技术。所以,相对于现有产品,新产品必须要有特别的技术优势,并且被反复验证可靠耐用,他们才会购买,这群人大概占了34%。

在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有一个死亡之井。很多产品没有纵身一跃,把意见领袖所喜欢的”有趣产品“变成早期大众喜欢的”有用产品“,是他们成为现象级产品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

这群人显得比较保守,对风险更加敏感。比如很多人都做近视手术多年了,他们还说再过10年再看吧,这群人大概也占了34%左右。

剩下的人对新技术充满了敌意,他们或是因为年龄大、文化低,或者其他原因,根本没有兴趣使用这些新玩意,他们占了大概16%。

如果准备把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让市场接受,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
首先,要分辨用户属于哪个阶段,搞清楚是创新者还是守旧者。如果是前者,然后使用“诺曼底登陆法”把有趣的技术变成有趣的产品。怎么做呢?

在新技术被采用的时间周期中,从早期采用者到早期大众之间有一条“死亡之沟”,如果采用新技术的产品无法跨越,那就会面临死亡危险。而想要跨越这个鸿沟, 一家公司必须专注于一个单一市场,一个滩头,在一个小的具体市场上赢得统治地位,并将其作为向相邻扩张市场赢得的跳板,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26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