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解释一下这几张图,同轴线的插损,和回损测试?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这几张图,同轴线的插损,和回损测试?,第1张

具体测的是不是插损需要看你的组网环境。“回损”就是回波损耗的意思,输出端与输入端口都会可以测得不同的回波损耗。
仪器上分别是蓝色和绿色曲线分别代表了两个测试指标,M1在3GHz取值,M2在6GHz取值,所以,第一个问题是“你这是测试的什么同轴电缆”???
如果是有线电视的75欧姆同轴,应该是测试5~12GHz即可,如果是无线通信的50欧姆同轴,应该测试3GHz以下就行吧?(无线通信的我不太懂)
第二,不难发现,绿线随频谱增加而下降,蓝线随频谱增加而升高;所以我猜绿色可能是插损,蓝色是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Return Loss)指的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部分信号被反射而回到原始信号源处的现象。

这种反射会导致信号干扰和失真,影响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回波损耗用来衡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反射情况,即源端的输出信号与被反射回来的信号之间的比率,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反射越大,意味着信号质量越差。且只适用于单频信号: 回波损耗是针对单个频率的信号测量的,因此不能准确地描绘复合信号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往往包含多个频率成分,回波损耗无法准确描述这种情况下的信号特性。

同轴电缆回波损耗怎么测量?百度搜索(Eastample)官方 ,联系电话 有关工程师 有详细讲解,低损耗稳相射频同轴电缆顶尖技术工厂DC-65GHz Eastample(东广通信科技),

一回波损耗:return loss。回波损耗是表示信号反射性能的参数。回波损耗说明入射功率的一部分被反射回到信号源。例如,如果注入1mW (0dBm)功率给放大器其中10%被反射(反d)回来,回波损耗就是10dB。从数学角度看,回波损耗为-10 log [(反射功率)/(入射功率)]。回波损耗通常在输入和输出都进行规定。
二传输损耗
传输损耗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因传输介质等因素引起的能力损失。
无线信道空间传输损耗
超高频和微波波段信号的空间传播,会对信号带来多种传损伤、很大衰减和多径衰落。
1直线传播损伤
● 衰减和失真;
● 自由空间损耗;
● 噪声;
● 大气吸收;
● 多径和折射。
2衰减因素
双绞线、电缆到光纤、波导等传输媒体,都是导向媒体,而在自由空间长距离的电磁波传播,属于非导向媒体传输;因此衰减是较为复杂的距离函数,并在地球周围受到充满大气层的影响。传播衰减主要影响因素是:传播频段f,传播距离L,电磁波速率C(近于光速)。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1 微波段信号远程传播如卫星到地面约36000km。信号波束随传播距离而发散。上行链路的发射信号功率,由大功率速调管可达上千瓦,而卫星转发器只能靠太阳能供电,由于卫星表面积受限,因此下行链路发射功率很难达到上百瓦。因此地球站接收信号功率不过微瓦级,并且还包含了收、发天线增益几十个dB的补偿效果。
2 空间传播损耗(dB)
多径传播和多径衰落
1多径传播
天线辐射的信号以三种方式传播:地波、天波和空间波(后者即称谓的直线波);
● 当电磁波遇有比其波长要大的障碍物时,则发生反射;
● 并在该物体边界进行衍射(绕射);
● 若障碍物尺寸不大于电磁波长,会发生散射,即散射几路弱信号———多径衰落。
2多径传播后果
● 多径到达的信号,由于相位不同,强弱相差很大,若无序混迭、相位抵消,就使接收信号难以检测与恢复质量良好的信息;
● 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拢(ISI);
● 特别是在较高速度的移动台天线发出的信号,运动方向、障碍物环境较快变化,多径信号中主路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接收信号更难处理。
3衰落类型
● 慢衰落(平坦衰落—flat fading);
● 快衰落(fast fading);
● 选择性衰落(Selective fading)。
4衰落信道的3种类型
● 高斯信道———是最简单的信道模型,同时它更符合于通信恒参传输媒体。本书各种传输系统,均是基于高斯信道进行性能分析。
● 瑞利衰落信道———多径衰落导致多条均很弱的路径信号,而不存在一条主路径。
● 赖斯衰落信道———是较瑞利衰落利于处理的情况,它具有明显的主路径和多个较弱的间接路径。
5多径衰落环境下的信号接收
● 选用适当的分集技术与合并处理
● 自适应均衡
● 前向纠错编码
● 高性能传输技术———如TCM,复合编码,OFDM等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公式为:
Lbs(dB) = 3245 + 20lgf(MHz) + 20lgd(km)
式中,Lbs为自由空间的路径传播损耗,它与收发天线增益Gr、Gt无关,仅与传输路径有关。如果将其他参数保持不变,仅使工作频率f(或传输距离d)提高一倍,则其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就增加6dB。
对于WLAN,工作在24GHz,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损耗为(f = 2400MHz):
Lbs = 100 + 20lgd(km)
Lbs = 100 + 20lgd(km)
距离(m) 1 5 20 30 40 50 80 100
损耗(dB) 40 54 66 70 72 74 78 80
而实际中,电波还要受到诸如地面的吸收、反射、障碍物的阻挡等影响。在室内的障碍物通常为墙壁、隔断、地板等。障碍物对电波的阻挡效果与障碍物的结构有关,木质结构的损耗为5dB,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耗为25dB。
以型号FH-AP2400的无线接入节点设备和FH-325的无线PCMCIA网卡为例,分析AP在室内覆盖范围的大小。
为分析简单起见,只考虑空间传播和障碍物(墙壁、隔断、地板)阻挡对电波的损耗。下表列出了电波通过不同的障碍物后FH-AP2400(ISP)的有效覆盖距离。
上表的数据是根据AP工作在11Mbps时的灵敏度计算得到的。当AP工作在更低的速率(55/2/1Mbps)时,有效覆盖距离还可以更大。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也叫做回波损耗。反射波幅度(Z-Z。)反射系数Γ=─────=───────入射波幅度(Z+Z。)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VSWR)驻波波腹电压幅度最大值Vmax(1+Γ)驻波系数S=──────────────=────驻波波节电压辐度最小值Vmin(1-Γ)终端负载阻抗和特性阻抗越接近,反射系数越小,驻波系数越接近于1,匹配也就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42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